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021~1040 of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1865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法是一面用来发现自己错误的镜子。各位若是真心想改正错误、想解脱,就把这个“我”放下,不要把自己摆得太高,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重。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为什么说烦恼即是菩提?我们观察烦恼的自性,它是从哪里来,在哪里住,往哪里去,都是不可得的。你证悟到了,烦恼就是菩提。若你没有证得烦恼的自性,还不去对治烦恼,这是错误的。
一般我们初做某些事情时,都有新鲜感,但是慢慢就厌烦了。如今的学佛人也是一样,刚开始很有信心,很积极,慢慢就轻视了,甚至舍弃了。其实这种退失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违缘。
有的人特别执着善恶,常常会观察别人的错误和恶业。他人的境界在哪里,你如何了知?你又如何知道他做的是善还是恶?盲目的批评和诽谤是很危险的。
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的事业,因为佛的事业就是降伏烦恼、度化众生。当你把上师视为佛的时候,一切诸佛的加持都会源源不断地融入到你的相续中。
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都是佛的化现。生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医生、药物就是佛的化现;工作需要处理事情的时候,领导、同事就是佛的化现。在一切对境中,都要保持这样一种觉悟的状态。
得到赞叹的时候更应当谦逊,拥有成绩的时候更应当谨慎;经受诽谤的时候更应当豁达,遭遇的逆境时候更应当坚劲。
世出世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都不留意;今生来世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他也不在乎。这样的人犹如海底的石头一样,泡多少年也不会有变化的。
我们发菩提心,最根本的戒律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众生。当你真心利益他,他还反过来嗔恨你、伤害你的时候,若是能保护自己的心态,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们的生命和水泡非常相似。水泡看起来曼妙多彩,但它随时都会破灭;我们的生命也是随时会失去。所以大家一定要分秒必争,精进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生活也好,工作也好,修行也好,最终都是为了内心的快乐。有无是暂时的,得失是暂时的,在这些过程中能让自己心里欢喜了、快乐了,我觉得这是人生真正的所得。
不管面对什么,当你容纳不了的时候,一定会计较,一定会起烦恼。只有你能圆融,烦恼才能消融。
我们要大爱、博爱,爱一切众生,这个爱要从有缘的众生做起;但也不要把这种爱变成贪执。贪是攀缘的,爱是随缘的。
只求表面的快乐,不可能摆脱内心的烦恼;只为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拥有圆满的人生。
心不清净的人,看什么都看不惯;性情古怪的人,跟谁都处不来。这种人是很悲哀的。为什么不把心放开一点呢?这样处处都是清净的,自己心里也会欢乐。
真正的佛是法身佛,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只要你能随时忆念、祈祷佛,佛就在你身边,佛就在你心中。
闻法的时候,只有心专注了,才能增长智慧,这叫闻慧;修法的时候,只有心专注了,才能产生觉受,这叫修慧。三心二意地闻法修行,是不会有什么功效的。
事情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物的不可靠是很正常的。若当真了,心随之而变化、起伏动荡,说明你还没有放下,还在贪着。这个时候,你还掌握不了自己的心。
从心里去放下,让心不去随着对境动摇,那么这些对境就会转化成我们成就的助缘,转化成我们圆满的因素。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安忍。
学佛好比学一门技术,最开始讲理论,你听明白以后,还要通过思维去进一步理解,最后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去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这个过程就是闻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