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761~1780 of 2790)
2025 (69)
索达吉堪布 (2790)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4)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39条微博,搜索到了2790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从前,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跌进了池塘。他用四肢死命地划动、大声呼救,但越是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到了最后,他想死就死吧,索性把心一横,全身放松,结果竟浮了起来。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事情越是紧张,越容易坏事;越不执著,反而容易成功。
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我们每天夜里都抱着它入睡,清晨又与它一同醒来,从来没有远离过。不过,虽未远离,我们却不认识,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香港大学演讲《自心宝藏的探索》网页链接
许多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没想到会有今天,一开始只是踏踏实实把分内事做好,让大家满意。久而久之,事业竟然慢慢变大,“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然而可惜的是,如今许多人不懂这一点,他们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却从来不愿从小事做起,如此只能让人觉得他眼高手低,不敢重用!
一个人修学佛法,需要理性、感性两种智慧。若没有理性的智慧,就会人云亦云,不能明辨真假,遭受挫折容易放弃;若没有感性的智慧,对于不可思议的超胜境界,就不会心向往之,进而去争取。
有人说:“人做什么都要考虑后世,那多累啊!把握这一世才最重要。”其实,你今天做的,难道不用考虑明天吗?你年轻时做的,难道不用考虑晚年吗?如果不考虑,那今天就把存款挥霍一空多好,干嘛还要顾忌那么多?所以,有理智的人,不管眼前做什么,永远都在为未来打算,只不过这个“未来”有近有远而已
在平坦的大路上开车,看不出每个司机有什么不同,可一旦遇到了紧急情况,他们的技术即见分晓。同样,在平稳安乐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修行似乎都不错,可一旦遇到了逆境,他们的境界立见高下。
我们的人生中,能用得上的时间特别少!年幼时代少不更事,年老时代身心衰退,这期间都做不了什么;而青壮年时代就算有体力、有能力,时间也多被忙碌、散乱、睡眠占据了,剩下来留给自己的,可谓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当下,不要虚耗时光,人活了一辈子,至少要做一件让自己感觉有意义的事!
常有人说:“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话虽如此,但你从不试着去做的话,那永远都做不到。就像你从家里步行去拉萨,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路就在你脚下,只要一步一步走,就会一点一点接近。不要总抱着投机的心理,奢望人生中会出现“捷径”,让自己不费力气就一步登天,那只是小说中才有的情节。
面对同样的失去,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心。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可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幸福”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思考它的人并不多。其实,幸福的根本是心,只要心满足了,哪怕是粗茶淡饭,也会怡然自得;若是心不满足,即便是金玉满堂,也依然悲戚愁苦。今天是“国际幸福日”,趁这个吉祥的日子,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幸福的方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心理健康”,但实际上,若想达到这个标准,也没有那么简单。且不说别的,仅仅在生活中,你处事乐观、极少抱怨吗?遇到缺陷和挫折,能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既认清自己,又包容别人吗?……所以,只有具备了化解外界刺激的良好心态,才是真正的“健康”。
今天身体康健,明朝也许会身染重病;今天花容月貌,明朝也许会仙姿不再;今天荣华富贵,明朝也许会穷困潦倒;今天誉满天下,明朝也许会遭人唾骂……不要总以为这些只发生在别人身上,它随时可能在你身上呈现。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无常”!
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0年发表的《全球宗教景观》报告中说:在全球69亿人口中,有58亿多人有宗教信仰,10亿多人没有宗教信仰——可见,有宗教信仰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占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