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461~1480 of 2782)
2025 (58)
索达吉堪布 (278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2782条微博
>>导出微博>>
一旦被欲望的毒箭射中,心会变得麻木,失去觉知,甚至疯狂。如果没有及时清醒,就会如同爱美的飞蛾扑向火焰、贪吃的鱼儿被鱼钩钓起,当发现自己身处险境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河,明明在不停地奔流,人们仍以为它是一条不变的河;“我”,明明没有一刹那停止过变化,人们仍把它执著为不变的“我”。总把无常当做常有,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愚痴”。
近期,我以闭关的方式,听上师早年讲法的录音,观自己的心。每天只用固定的时间发微博、处理一些事物,其余时间都关掉手机。人生真的很短,若没有通过实修品尝到佛法的滋味,就算把佛法讲得再精妙,也很难用得上。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的本意是,越是苦的良药,越对治病有帮助;越是不顺耳的劝告,越有利于改正缺点,对自己的行为有帮助。但有时候,逆耳的忠言也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较难达到真正的目的。所以,掌握分寸很重要。
今天是除夕的前一天,按藏传佛教的传统,最好在今天的黄昏念9遍《心经》。此经中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依靠般若空性的强大威力,可遣除我们往年的一切不顺、烦恼、障碍,迎接来年的圆满、吉祥、平安。
为减少全世界的灾祸,让人们更加安乐,喇荣五明佛学院从明天起,举办为期两天的莲师除障祈福大法会,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共诵莲师七句祈祷文,每人两万遍。任何人想参与都可以,即使两天内无法完成,尽快完成即可。
现在不少人对佛教感兴趣,常问我该如何学佛?其实,佛教并不是只有心灵鸡汤,或磕头、念经、吃素、打坐等形式,它的智慧才是对我们心灵最有帮助的。这种智慧在藏传佛教中有系统的宣说,尤其以《大圆满前行》为甚。我在中国文化书院简单讲过这部法,并针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了答复。网页链接
不执著便没有苦乐。当你遇到一件事,不管可喜还是可憎,只要不去分别、妄执,它当下就消失了。曾有个小和尚问师父:“听说您德行高深,假如美女、妖魔以及世间一切同时现在您眼前,您会不会眼花撩乱?”师父回答:“让青色归于青光、黄色归于黄光,让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哪来的眼花撩乱?”
许多人经常问:如何治疗抑郁症?我暂且不引用佛教观点,只用一个科学实验来告诉你答案——2005年,心理学家派崔克研究了441位有宗教信仰的人,之后得出结论:慈悲心会大幅降低忧郁和压力。他还认为,在生活中真正有益的,是实践慈悲的行动,即使没有宗教信仰,只要付出慈悲就能有助人们更加健康。
要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贩卖婴儿,纯粹靠立法是不够的。再完美的制度,都能找到漏洞。只有让每个人真正有信仰,懂得因果不虚、善恶有报,才能自己约束自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物质与精神是呈反比的。物质越发达,精神越空虚;物质越简单,精神越充实。若一味追求物质发展,其代价就是人心沦丧、道德败坏。所以,古人提倡安“贫”乐道,不丹也被称为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不离:上师人生开示录#这是一种清净的信心,但不稳固。要了解佛法到底是什么、对自己有何利益,如此,这种信心才能升级、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