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461~480 of 2790)
一共收录了13839条微博,搜索到了2790条微博 >>导出微博>>
全知麦彭仁波切曾特别强调: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必须要有智慧。如果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就应向有头脑的人请教,在权衡得失之后,方可付诸行动。
对修行人来讲,若欲成办某种事业,一方面应在上师面前请教,并祈祷三宝加持,同时,自己也要认真分析、反复思考。若能如此,最终的选择才能称为“明智”,才能避免损人损己。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对一件事物作出判断时,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用佛法的智慧来观察和抉择,其次再参照世间法。
然而,现在许多人遇到事情时,只是盲目听从自己的私心或他人的分别念,然后人云亦云,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更谈不上运用佛法了。
——法王晋美彭措
此次在这里报名共修金刚萨埵心咒,到今天为止,共有13940人,每人发愿40万遍,共计55.76亿遍。今天将与僧众一起回向,随喜大家!
昔日,大多数人品行高尚,极少欺骗他人,一旦做错了事,就会马上感到羞愧,并立即忏悔。他们大都非常讲求信誉,为了恪守誓言,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如今不少人为了达到种种个人目的,所作所为不择手段,甚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不惜背叛亲人、践踏法律。
古人对待给予自己关心和帮助的人,大多心存感激、牢牢铭记。等到因缘成熟之际,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山野村夫,都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是,今人非但不能如此,反倒常常恩将仇报。
古人愿意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接受他人的忠告。今人却对这些逆耳忠言无法容忍,只愿听到一片赞美之声。许多人一旦受到恭维,便如饮甘露,欣欣然忘乎所以,如此一来,他们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认识,就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以往人们相互见面时,态度温和、谦逊,言语礼貌周到。但现如今的人,结交人多半出于功利的目的,即使本无仇怨,相处不久也会产生莫名的隔阂与不快,继而生起强烈的嗔心。究其原因,就是各自的利益冲突在作祟。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以往部落与部落、国家与国家之间也能和睦相处。如今的情形却恰恰相反: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都在爆发冲突,到处战火纷飞。所谓的和平年代,也并不和平。与此相应,社会上大多数人在交往中,都是互相戒备、互相算计,整个人群中,到处弥漫着勾心斗角的气息。
所有这些世间乱象,无不应验了莲花生大士的授记:在末法时代,男女老少的心中,都藏有一个恶魔。这并不是环境改变造成的,而是众生的行为趋向恶劣所致。
——法王晋美彭措
纵览当今时势,有些人表面上挂着堪布、活佛的名号,实则并不珍视佛法,只知追求世间种种享受,悲悯众生者寥若晨星。这些徒有虚名的“高僧大德”,动辄以各种借口欺骗众生,堂而皇之地聚敛钱财,而许多人竟也不加观察就开始争相供养,甚至到处吹嘘他们的“功德”……
这种现象,真是佛教的悲哀、僧众的悲哀、信徒的悲哀!正是这些人的丑恶行径,才使佛法进入末法时期,破坏了佛教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法王晋美彭措
米拉日巴尊者对弟子热琼巴说:“当今,智者不会受到恭敬,愚者却备受拥戴;了义的佛法不受重视,不了义的法门却被推崇备至。所以,你应努力追随真正的善知识,去寻求了义的法要。”如今,这样的教诲对我们依然有效。
——法王晋美彭措
喇拉曲智仁波切曾指出:“福德浅薄之人,就算想供养财产,也遇不到真正的福田。”此话确是金玉良言。
现在,许多人往往真伪不辨,因而很难值遇真正的大善知识。对于具有智慧、守持净戒、却生活俭朴的出家人,他们不仅不懂得尊重,反而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对于信口开河、妄说神通的狡诈之徒,他们倒会钦佩有加。
——法王晋美彭措
当我们供养僧众时,哪怕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而不要盲目相信心怀叵测的奸诈之辈。
——法王晋美彭措
今天就开始念金刚萨埵心咒了,机会难得,我也发愿跟大家一起念修。嗡班杂萨埵吽……
按照上师如意宝的教言,我们每年会共修金刚萨埵法门,每人须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多吽”。
从现在开始,你若能在100天内完成,请给此微博点赞报名,届时僧众将一起回向。如此共修所获功德不可估量。
天边美丽的彩虹,传说是天人的弯弓,可当我们去寻觅它时,却了无所得。同样,凡夫的花言巧语,尽管与其他凡夫的心态非常相应,听起来也好像掷地有声、引人入胜,但因为没有一点真修实证,并不会带来什么“营养”。
只有真正证悟了心性的修行人,他们所传讲的佛法,才能正确无误地引导众生走向解脱!
——法王晋美彭措
世上总有一些人,自己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嘴上却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不明真相的人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就像从没去过印度菩提迦耶的人,仅凭着从电视或照片得来的信息,就开始对大众讲述菩提迦耶的详细状况。如是,他讲的肯定抓不住要点,也不值得人们信赖。而一个人如果去过菩提迦耶,那即使他不擅长表达,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相信也会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多。
传讲佛法也是如此,假如稍微有一点修证和经验,就不会把众生引入邪道。否则,像鹦鹉学舌一样,只是对书本上的东西照本宣科,那听闻者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华智仁波切也说:“自己若没有丝毫体会与证悟,为他人讲经说法,意义并不大。”
——法王晋美彭措
若想造论,不管是谁,都不能有追求名闻利养的私心。同样,传法、辩论、闻法、修行也是如此。否则,没有一颗清净的利他心,外表上再怎么伪装行善,所做的一切也毫无意义。
只有断了一己私利,之后再为别人传法,或是听闻佛法,功德才会像天人的甘露般能够遣除一切违缘.
——法王晋美彭措
对于登地菩萨所造的论典,后人有没有争议呢?
当然也不乏辩论。例如,对宗喀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及觉囊派、萨迦派中许多大成就者所著的论典,到今天,仍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凡夫,因为智慧有限,若想驳倒圣者菩萨的教言,就如乌鸦想伪装成大鹏一样,绝对不可能获胜。
——法王晋美彭措
按照上师如意宝的教言,我们每年会共修金刚萨埵法门,每人须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多吽”。
从现在开始,你若能在100天内完成,请给此微博点赞报名,届时僧众将一起回向。如此共修所获功德不可估量。
母亲离开已三年了。嗡嘛呢贝美吽……
我的大恩母亲仁措,今早8时离开了这个世界。请有缘者为她念百遍以上观音心咒"嗡嘛呢贝美吽"或放点生🙏
在佛教中,造论者必须具足三种条件之一:上等造论者必须是登地菩萨,中等者是面见本尊,下等者必须精通五明。
倘若不具备以上资格,纵然所著洋洋洒洒、包罗万象,也无法指引众生离苦得乐。
——法王晋美彭措
嗡嘛呢贝美吽
“快三十年了,从来没有扰乱过任何一个人的心,也没有伤害过任何众生,连杀一只小虫的恶业也没有造过。以前腿脚好的时候去转塔,可能踩到过。现在我应该往生净土了。”
此生无憾 索达吉堪布最后一次听阿妈说
或许有人会问:“那是不是所有论典都值得恭敬呢?”
并非如此!假如一个人没有通达佛教经论,却四处宣讲佛法、撰写论典,这对自他不一定真正有利。
——法王晋美彭措
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佛典,叫做“经”;佛陀涅槃之后,历代高僧大德所造的,则称为“论”。
当然,经典肯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高僧大德和圣者撰著的论典,虽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但若与佛陀的密意相合,我们也应敬如佛说。
——法王晋美彭措
在这个世上,有许多以悲愿力度化众生的圣者。
他们在众人眼中,似乎也有痛苦和快乐,会生病、衰老、生烦恼,但实际上,他们的境界中一点也不存在这些不清净的法。《宝性论》中指出:“圣者远离一切痛苦和生老病死。”《经庄严论》也说:“已证悟空性的菩萨在度化众生时,就像观赏花园一样,没有任何痛苦。”
甚至有些时候,圣者为了利益某类特定的众生,还会示现为比普通人更差劲的形象。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我们不能随意诽谤。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