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401~420 of 2791)
一共收录了13842条微博,搜索到了2791条微博 >>导出微博>>
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你并非独自一人,而会得到三宝的加持。所以在修行中,千万别忘了祈祷三宝!
——法王晋美彭措
生而为人,应该追寻心灵之道。若非如此,则浪费了宝贵的人身。如同已抵达遍满黄金的宝洲,却没有拿任何财宝而双手空空返回,这是多么可惜!
——法王晋美彭措
有些人只注重身、语方面是否清净,只关心外在威仪是否得体,却忽略了内在的起心动念。这就如同一个人只会洗脸、洗澡,却从来不懂得清洗灵魂一样。
——法王晋美彭措
当亲眼见到他人的过失时,要再三观察是不是自己的心不清净。若不是很有必要,最好不要举他人之过,否则会自背因果。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应经常观察自己,看是不是跟高低贵贱的人都合得拢,与什么样的人都能和睦相处。若能如此,说明你的人格还可以。
——法王晋美彭措
如果我们生病或者遭受一些莫名的危害,此时千万不要心生嗔恨,要明白:这是修自他相换的良机,是一个逆增上缘!
——法王晋美彭措
凡夫人在修行过程中,倘若各方面享受过于优越,则不易生起出离心;如果太苦了,无食果腹、无衣蔽体,又会身不安,身不安则道不隆。
所以,大乘经论中讲:不堕两边,应行中道。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在评论一个人、一件事时,千万不要以凡夫之见去洞察断决,一定一定要谨慎!
对恶人不要赞叹,若不是大德,就不要将其吹捧为大德。而对真正的大德,不应肆意讥毁,或以凡夫之心去妄加推测而诽谤。
希望大家以后:第一身心要稳重,第二口要稳重,绝不要妄加评论好坏。
——法王晋美彭措
令诸佛菩萨和上师欢喜,唯有利益众生这一件事。
《入菩萨行论》说:“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华严经》也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法王晋美彭措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一旦分别执著,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法王晋美彭措
轮回中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法,当我们遇到好事时不必生贪,遇到坏事时更没必要生嗔,对一切法都不要有什么执著!
——法王晋美彭措
世间上所有的法哪怕再美妙,也不存在任何的可靠性。不管它如何千姿百态,其实都是空性,我们没必要对其生起贪心。就像一棵芭蕉树,外表看起来郁郁葱葱,但一层一层剥开它,就会发现里面完全是空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精华。
——法王晋美彭措
《本师传》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曾是一位商主,他到了一个罗刹洲上,许多妖女用各种伎俩和欲妙来引诱他。但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她们虽然看上去万分迷人,但其本性都是痛苦、欺骗。
轮回中的快乐也是如此,它刹那刹那都在变化,犹如闪电一般无常。我们今天拥有的财产,明天是否还在呢?今天强健的身体,明天能不能依然无病呢?……这一切都难以预料,真可谓“诸法如闪电”。
——法王晋美彭措
无边的轮回苦海中,即使偶尔出现了少许快乐,也只是暂时的,就仿佛妖女的微笑一样不能相信。
——法王晋美彭措
好多人给我发来生日祝福,你们的心意我都接受,感恩你们每一个人!
我今天在外面参加助学活动,希望大家也好好发愿行善,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众生。
当然,我也并非让你闻思一辈子而不要修行。但若毕生都在盲修瞎炼而不闻思,这也是一种邪道!
——法王晋美彭措
修行不能一开始就住在山洞等无人的地方,而应在具有法相的上师面前,认真听受佛法,最好不要离开闻思修。
——法王晋美彭措
一个人要到寂静处修持,需要具备相当多的条件和要求。首先,他必须要恭敬上师,恒常修上师瑜伽,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如此才不会有非人的侵扰;其次,对大悲心也必须要修持,如果真正生起了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任何非人都无法加害。
现在有些人,不愿意闻思而热衷于修行,认为整天闭着眼打坐才是究竟的修法。对此我有点不以为然。虽然有些利根者不经闻思就可以成就,但你是否是那样的根基呢?
——法王晋美彭措
有些人喜欢独自在山洞或树下打坐,却不知这种行为相当危险,很容易遭到非人的干扰。虽然佛经中说要依止寂静的地方,但其前提是先要依止上师很长时间,精通所有教典,断除了一切疑惑,这样才可以到寂静处闭关。否则,对教理一窍不通,对上师也没有虔诚的恭敬心,只是自己一个人远离红尘,看了几本书就开始修行,这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法王晋美彭措
若想断除自己的烦恼,必须长时间地依止上师闻法,否则,仅仅听了一两天的法,不会有什么明显效果。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