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741~2760 of 2791)
一共收录了13842条微博,搜索到了2791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经常想:我们每个人虽然只是全球六十多亿人口的一员,但行为却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周围很多人,倘若我们从自身做起,用内心慈悲,宽容,平和的光芒去照亮周围,就会给人类带来一份宁静,温暖与祥和.请记住! ​​​​
假如把自己的希望与幸福,完全寄托在金钱、感情等上,那么这些一旦出现问题,人生就会像垮了墙基的墙壁一样,陷入崩溃。所以,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务必要有个正确定位。倘若心胸十分宽广,将短暂的一生用来利他,那无论出现什么荣辱得失,都不会对自己有太大损害。 ​​​​
不少人让我推荐佛教的书,我个人觉得,对自己利益最大的就是《大圆满前行》。这本书深入浅出介绍了从开始学佛到最终成就的修行次第,不仅涵盖了藏传四大教派的修法引导文,汉传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天台宗的教义也包含于此。法王如意宝曾说:“依靠它,今生不修其他法也能成就。” ​​​​
逢年过节,电视上、报纸上的广告,多是与酒有关。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借助于酒,演出了林林总总的醉生梦死。大家都高唱着“无酒不成席”,却忽略了酒是“穿肠毒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酒中含有60种有害物质,中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超过11万。故大家在对待酒这一问题上,但愿能有个正确态度!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男女之间的感情,历来为人们争相传颂。由于教育和媒体的引导,现在许多人对感情极为执著,因情而痛苦的比比皆是。其实,你若能了解一些佛教道理,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之理,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 ​​​​
联合国报告指出:2007年十大自然灾害,九件是因全球暖化而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其实就是肉食。2009年欧洲议会气候委员会也承认这一点,瑞典议员扬斯.荷姆说:“你所能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就是减少肉食,或完全停止吃肉。”倘若大家都吃素,就可以减少80%的全球暖化,我们的地球家园就能因此得救 ​​​​
西方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可现在的教育有点颠倒,老师、家长只重视分数、文凭,至于孩子的德行操守,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所以,家长在教育下一代时,希望应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注重子女的“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 ​​​​
现在许多人常陷入一种误区: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就认为不科学,包括前世后世、因果轮回…其实科学的定义,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所以科学不一定就是真理.假如一味地用科学衡量一切,此举本身也是种迷信.因此,我们对不了知的事物,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不能轻易接受一切,也不要轻易否定一切 ​​​​
孔子有弟子问:“一生若行持一个法,该是什么?”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希望怎样,别人亦如此,这是一种社会准则。如此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佛教中也推崇备至,《入行论》云:“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故望大家处理任何事时,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
作为地球上的一分子,关爱生命,付出爱心是我们每个人的负责,无论是什么宗教,乃至非宗教人士,让我们摒除狭隘的门户之见,以广阔包容的心,携手共同爱护整个地球,关注人类的环保.教育.健康等,为这个世间增添一分祥和与温暖. ​​​​
若想探究事物的真相,必须要深入了解、多方观察,不能仅听一两句,便开始人云亦云。现在有些人听几句佛经,就认为佛教只是什么都不执著,于是千篇一律地排斥一切。却不知道什么都不执著,是佛教中的胜义谛,要想达到这种悟境,前提必须要积资净障;而且就算已经达到了,世俗中也不能轻视断恶行善 ​​​​
如今许多人对出家的认识,多是来自影视,那里面演的出家人,尽是在万念俱灰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泪别红尘.于是大家普遍认为出家是种逃避之举.其实那些编剧几乎都是佛教盲,对出家的理解也是天马行空乱写一通,这种以盲导盲的下场,就是如今人们一见出家人,就觉得他肯定受了挫折,却从不知出家的伟大.可悲!可叹! ​​​​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某省上半年仅餐桌上的浪费就超过10亿元。如此数量令人触目惊心,试想,若能将这些钱节省下来,资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重病患者,这该是多么有意义! 故我在此强烈呼吁: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高官富豪,请务必要减少浪费,量力而“吃”,将节省下来的钱多做慈善! ​​​​
佛教比世间学问更甚深,世间学问尚要学十多年,佛教更不能只看几本书就自以为通达了。现在不少人看几页佛书就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对不了解的就信口开河、肆意诋毁。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说:“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故不可不慎! ​​​​
明天14时40分到19时01分是日偏食。《时轮金刚》中说,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作任何善行,功德均会成千上万倍增长。汉地的《苏悉地经》亦云:“于月蚀时,成就最上之物;于日蚀时,通上中下成就之物。”故希望大家把握良机,精进行持善法! ​​​​
今天是元旦节,也是西元纪年中一年365天的岁首,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行持善法的计划。文殊根本续云:“诸法即缘故,住于意乐上,何处发何愿,彼等定成就。”同时,我也默默祈祷上师三宝加持,祝你福慧双增、圆满吉祥,慈悲菩提心日日增上,能够利益更多的众生! ​​​​
上等皈依是为了一切众生究竟解脱,中等皈依是为了自己脱离轮回,下等皈依是为了求得来世的人天福报.而为了今生健康安乐去皈依三宝,连下等皈依也算不上.扪心自问,你属于哪一种呢? ​​​​
马上就要过元旦了!很多人在与亲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时,常爱把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挂在嘴边,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却不知在这句话后面,济公还说了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我们所能企及,故万不可乱学表面行为,以免自欺欺人,自误误人! ​​​​
网上不少人对出家人用微博颇有微词,其实任何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宝积经中说,有智者依方便得解脱,无智者依方便得束缚.这段话很适合对使用网络的取舍问题.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对别人有利,手段并无一定之规.作为出家人,每个人的因缘也不相同,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话应该可以引起你的深思吧 ​​​​
不少人常抱怨生活压力大,感情不顺利,事业不成功,其实真正观察其根源,这一切多来自于强求.若能像达摩祖师所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那所有苦恼自然会消于无形.就算你暂时没有这种境界,但只要经常琢磨这两句话,心境也会大不相同,试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