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681~2700 of 2791)
一共收录了13842条微博,搜索到了2791条微博 >>导出微博>>
父母在世时,作为子女,最好能多抽出时间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照顾他们。否则,一旦父母离开了人间,到时就算想报答他们的恩德,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美丽的净土,是我梦中的天堂;慈悲的佛陀,是我终生的偶象.忙碌的人们,你趋向何方?正法的明灯,为你而点亮! ​​​​
我们应经常这样念诵并发愿: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 ​​​​
昨天在南京放生后,去一户农家吃饭,吃了野生的荠菜、芦蒿、马兰头、菊花脑,看到了大棚里正在生长的草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自己十几岁放牦牛时,在山上采的野草莓……这顿饭吃得很香,觉得大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也应该去寻找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快乐。 ​​​​
看了这两天日本地震的系列报道,不禁让我想到了《佛所行赞》中的一句话:“如是观三界,无常无有主,众苦常炽然,智者岂愿乐?” ​​​​
有些人学佛、行善被人嘲笑,自己就开始闷闷不乐。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忧恼的。古人曾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对于真正的大道,下士总是大声嘲笑,若不被他们嘲笑,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道”了。所以,大家的善行遭人讥笑时,没必要以此为耻,而应当引以为荣。 ​​​​
日本9级地震后,海啸、余震、核泄漏、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难此起彼伏,不断威胁着更多人的生命。我看了之后非常难过,深感科技再发达、财富再圆满,在死主面前也都同样脆弱。今天,我再次发出强烈呼吁:祈请大家猛烈祈祷莲花生大士、度母等诸佛菩萨加持,希望灾难不要升级,不要再发生更严重的险情! ​​​​
近来云南和日本都发生了严重地震,许多人一下子就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死伤相当惨重!为了超度已逝的亡者,抚慰幸存的生者,让我们共同祈祷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共诵圣号与心咒!相信以诸佛菩萨的发愿力与咒语的谛实力,以及我们的净信力,定可令存亡获益!嗡玛尼贝美哄~ ​​​​
昨晚,我在上海复旦大学,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佛法交流,主题是“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期间,我对量子力学与空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在结束时引用了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的一句话——“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希望有缘者也可以思维此理。 ​​​​
昨天见了两位从耶鲁毕业的复旦老师,在交流过程中,他们说经过多年研究,觉得佛教确实是揭开真理面纱的捷径。对此,鲁迅也有过类似感慨。他的挚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鲁迅对他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
好事,坏事?行善,造恶?这之间到底该如何区分呢?关键要看自己的发心。如果你发的是善心,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是功德一件;如果你发的是恶心,就算结果皆大欢喜,但仍算不上是善法。宗喀巴大师也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 ​​​​
说话要掌握分寸,倘若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便对方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心里也很不舒服。其实,不恰当的语言,往往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诚如憨山大师所言:“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故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时,说话应张弛有度,不要信口开河。 ​​​​
中华慈善总会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拥有80%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其实且不说这些富人,就算是城市里的普通人,把一顿大餐或一件名牌衣服的钱节省下来,也足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方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自己财富盈门、财源广进。其实,佛陀曾明明白白告诉过我们,发财的因是什么?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则不得。假如你始终把非因当成因,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中说,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时,是个可爱聪明的小童子,他曾在金光师子游戏如来面前问:“香花、音乐、卧具、衣服、医药这些供养里,哪一种是最好的?”佛陀告诉他:“能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就是最好的供养。用无数珍妙的物品供养诸佛,不如以菩提心,回向成佛的菩提道。” ​​​​
昔日,娑竭罗龙王问佛陀:“是否有一法简单易行,却能涵盖一切?”佛陀回答:“有四殊胜法,若能受持读诵、深解其意,用功虽少,获福甚多,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无异。四殊胜法是什么?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这在《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中有记载,望大家经常读诵,并领会其意 ​​​​
无论遇到什么逆境与磨难,都不要扰乱自己平静的心。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忧恼;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忧恼又有什么用呢?我也经常用这段话来提醒自己,收获还是蛮大的,哈哈~ ​​​​
别人有求于自己时,作为智者,首先会慎重思考,从不轻易承诺。一旦已经承诺了,则会一诺千金,至死也不改变。而愚者与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会观察,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易许诺必定很少守信用。《老子》也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亲口说,众生的语言,大致分为三种:上等者为称心如意之语;犹如蜂蜜;中等者为真实语,好似鲜花;下等者为虚语或颠倒语,如同不净粪。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语言确实非常关键,故我们应舍弃最后一种语言,尽量说真实、称心的话语。 ​​​​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