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661~2680 of 2790)
一共收录了13839条微博,搜索到了2790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的小院子 ​​​​
学院突然下雪了 ​​​​
春天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花儿开始吐露芬芳,风儿变得和煦温暖,天是那么碧蓝,云是那么舒卷,放眼四周是如此美丽,我们又何必为了一点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呢? ​​​​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听说东方不少人也效仿他们,纷纷以骗人为乐。在当今时代,唯一不缺的就是骗人,又何必独为它设个节日呢?口说一句妄语,就算是开玩笑,过失也极大,佛陀曾言:“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哎,多希望以后能有个“智”人节啊! ​​​​
凡是看我微博的人,不管你信不信佛,我本人都有一事相求:假如你不是很为难,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请无条件地出声各念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莲花生大师”、“南无观世音菩萨”。谢谢!这对自他都有利! ​​​​
我们不能过于崇拜现在的理论知识,其实在宗教信仰中,存在许多无法用这些解释的甚深现象。我确信,一个人不管内心有何所求,只要一心一意祈祷佛,必会带来与自己根基和业缘相应的利益。甚至仅仅称一声“南无佛”,对今生来世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
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只是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事情努力的同时,对结果如何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
印光大师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从“因”上可以看到“果”的可怕,故会不惜一切断除恶因,防患于未然;而凡夫造恶“因”时肆无忌惮,直至遭受苦“果”时,才会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果”已成熟,想改变也是千难万难了。看看周围发生的一切,你对此会有所感触吧! ​​​​
有句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即众口一词,能熔化金石之坚;毁谤不止,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昔日一代名伶阮玲玉,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中,就提到了“人言可畏”。所以,语言虽然没有形色,但有时比武器还具有杀伤力。故我们每个人平时说话时,都要心存厚道、口下留情! ​​​​
这一幕实在让人哭笑不得!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和慈诚罗珠堪布参加一个佛教论坛,在去素餐馆的路上,我俩看到一个称体重的服务,就兴致勃勃称了一下。那个老太太说要一人一元,结果我们翻遍了身上所有的角落,也没有发现钱的影子。老太太使劲抓住我俩不放,我们只好打电话请人送钱,这才化解了一场尴尬~ ​​​​
早上在路边吃面很香。吃完后走了约200米,突然听到背后一声大吼,回头一看,一个60多岁的老妇女,穿着花上衣,戴着脏围裙,朝我冲了过来,紧紧拽住我不放。我茫然地问她干什么,她狠狠地说:“面钱!”我这才恍然大悟,发现不小心吃了霸王餐。面钱是7元,我赶紧掏出10元给她,她受之无愧地扬长而去了 ​​​​
人身难得如昙花,寿命无常如闪电,轮回皆苦如火宅,从中解脱极重要。祈请三宝赐加持,正法融入自心中,即身成就殊胜果,利益无量诸有情!——在马尔康的一家面馆中有感而发 ​​​​
对人事物的执著越大,引生的痛苦就会越多。断除痛苦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证达无我空性。可是如今人们^_^ ​​​​
反观自心,当下了悟,超离言思,感恩上师。哈哈! ​​​​
只要有时间,不管跟什么人交谈,我都很乐意,只要有吃的,不管是什么口味,我都不挑剔,只要有意义,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有回家的感觉。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适用,随缘,自在,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快乐。 ​​​​
当前许多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宗教信仰的教育,道德伦理的教育,假如没有这些,即使你外在的物质再丰富,世间的才智再敏锐,也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 ​​​​
关于该如何为人处世,法王如意宝曾告诉我们一个极好的窍诀:对上者应当恭敬有加,对平等者理应和睦相处,对下者应该慈悲爱护。多年以来,此窍诀令我受益匪浅,面对很多事情都游刃有余。 ​​​​
当你了悟贪嗔等烦恼的本来面目时,烦恼即是菩提;而假如你没有认识它,那么烦恼就是烦恼,与菩提的距离遥不可及~ ​​​​
父母在世时,作为子女,最好能多抽出时间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照顾他们。否则,一旦父母离开了人间,到时就算想报答他们的恩德,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