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601~2620 of 2782)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2782条微博 >>导出微博>>
济公,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并以为这是神话人物,却不知他在历史上真真实实出现过。他举止似痴若狂,但却是得道高僧,并被尊为禅宗第五十祖。他曾说: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遭受了8级强烈地震,据资料统计,6.9万人瞬间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三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亡者共诵观音心咒:嗡玛呢叭美吽。希望每个人至少念100遍以上~ ​​​​
供养佛尊 ​​​​
当今社会很多怪病层出不穷,不管是身体上的四大不调,还是精神上的抑郁症、自闭症,许多人罹患之后四处求医,却常药石无效。之所以如此,佛教中说,疾病的成因有两种,一是前世的业力,二是今生的外缘。后者治疗起来相对容易;但前者的话,单靠求医问药很难治愈,此时就需要忏悔业障了! ​​​​
昨晚我得到一本书——《雪域求学记》,然后就以好奇心,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书中描写了在战乱时代,一个人从13岁学佛到80多岁的曲折经历,详细刻画了当年来赴藏地求法的经过。作者说在学佛的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自己始终以一颗惭愧心依法修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
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我们应当感恩佛陀,为众生开启了如此殊胜的智慧与大悲之门,望大家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这是1995年法王如意宝在国外参加“浴佛节”的情景。这张照片是我当时亲手所拍,一直珍藏至今,今与大家分享: ​​​​
藏族有一句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太多的子女纷纷以家庭、工作为借口,将母亲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对她身体的衰老、内心的孤独不闻不问,忘记了她养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今天正逢“母亲节”,让我们重新唤醒对母亲的感恩吧~ ​​​​
要想制服自己的心,灭除一切烦恼,只看一两本书,修行很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位重病缠身的慢性病患,仅仅服了几颗药,便希望自己大病痊愈、健康如初,这无疑不太现实~ ​​​​
有人问:“我身体不能出家,但心出家也可以吧?”我的回答是:“身体出家还算简单,心出家才是最难的。你身体不能出家,恐怕就是因为心没出家吧。”其实,说大话谁都没问题,然而你真正能做到吗?真能看破一切、舍弃今生吗?自己要好好掂量一下! ​​​​
常有人认为,学佛后就什么都不执著。却不知自己津津乐道的“什么都不执著”,也是一种极大的执著。其实,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执著善的、对的,这就相当于渡河的舟船,在未到彼岸之前不能将它抛弃。否则,刚到河中就把船给扔了,结果会怎么样?相信你我都很清楚。 ​​​​
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诚如《大宝积经》中所言:“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这一点不单我们佛教提倡,墨子也曾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急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寡者得衣,乱者得治。” ​​​​
自暴自弃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对心力强大的人来说,磨难再大也挡不住自己,只要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誓不低头,相信自己肯定能战胜它,迟早有一天会见证到这种力量的不可思议。苏东坡也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身体所在的环境,往往会随心而改变。心若是调伏了,周遭的环境自会随之安静。哪怕是身居闹市,也能如如不动。晋代陶渊明就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心净 ​​​​
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最佩服的人就是依罗喇嘛。我读小学时,一直住在他家。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念咒、磕头、看书,下午坐禅,晚上念经。十几年来,从不间断。直至他去世,已念了五亿多心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时的勤奋不算什么,一生的勤奋才是最重要的! ​​​​
我最喜欢的释迦牟尼像 ​​​​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但大多数人却不用劳动,好多已在劳动中麻木的人,终于等到了一个在休息中升华的机会。其实,适当休息放松一下,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工作。祝福大家节日快乐,疲劳身心得休息~ ​​​​
在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悠闲自在。后来人们发明了机器,目的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以便拥有更多空闲。然而适得其反的是,现在人们反而要跟着机器跑,比以往更加忙碌不堪,“过劳”的现象此起彼伏。其实人要学会放松、随缘,这样才能令浮躁的心沉淀下来,慢慢显露出智慧的光芒 ​​​​
生命如风中之油灯,随时面临熄灭的危险。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性的树。”谁也难以断定,下一步可能面临什么。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珍惜眼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