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181~2200 of 2790)
一共收录了13839条微博,搜索到了2790条微博 >>导出微博>>
如今,影视剧对人们的误导日益加深,宫廷戏的花样百出,使大家越来越推崇“厚黑学”,认为只有脸皮厚如墙、心黑如煤炭,才能生存下去,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这种黑暗自私的处世之道,并不可取。一个人的功名利禄,其实跟前世福报有关,倘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只能折损现有的福报,与所求南辕北辙! ​​​​
你也可以很富有—— ​​​​
佛教提倡“过午不食”,就是不吃晚饭。中医也说,从下午4点到凌晨4点,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下降,因此晚上不要吃太多,否则食物就会变为废物。其实,现代人的很多疾病,并非营养不良造成的,而是营养过剩导致的,《短命条辩》亦云:“过饱伤人,饿治百病。”所以,让晚上有点饥饿感,才有助于延年益寿。 ​​​​
香烟,是童叟无欺的“催命符”。1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杀死1只老鼠。医学家通过试验还发现,抽1支烟会折寿11分钟。不说佛教中烟草的过患罄竹难书,单从医学来看,吸烟也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你沉浸于吞云吐雾时,不仅仅是钱变成烟,飞走了;寿命也变成烟,飞走了…… ​​​​
佛陀曾在《华严经》中说:“一个人要想保护自己,就要先保住生命;同样,菩萨若想护持佛法,就应先保护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即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
常有人问:“出家虽好,但若人人都出家,那谁来养活你们?”这种想法实在多虑了。这个社会上,各行各业不乏其数,每个人的缘分各不相同,谁也不必担忧:“如果人人都去经商,没人务农,谁来种庄稼养活大家?”出家也是如此,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因缘,故大可不必有此忧虑。 ​​​​
让人流泪的水缸—— ​​​​
古大德曾说,人有上中下三种:下等者,见别人快乐,自己因嫉妒所逼,心生苦恼;中等者,自己受苦时,只想着自己尽快解脱;上等者,见他人快乐,自己就快乐,见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扪心自问,我们属于哪一种呢? ​​​​
仅仅是剃着光头、穿着僧衣,不一定个个都是出家人。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佛教旗号而招摇过市、四处行骗。他们不如法的行为,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出家人,更不代表佛教。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待某些“出家人”的行为时,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一些表面形象迷惑,从而随意诽谤! ​​​​
在佛门中,什么样的“供养”才是最殊胜的?是法供养。所谓的“法供养”,指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这样的供养,令十方佛菩萨最为欢喜,功德远胜于财供养无数倍。《华严经》中也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 ​​​​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所以今天发一副释迦牟尼佛像,让我们一起在微博上作供养(评论中就有、[玫瑰]等)。只要有供养的心或供养的行为,便可积累非常大的功德。以此回向,愿求者如愿,愿苦者得乐,愿这世界吉祥安乐,愿每颗心充满善念! ​​​​
7岁女孩拯救近2万个非洲孩子—— ​​​​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弘一法师 ​​​​
在佛教中,对金钱如何看待呢?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关键要看用它的人怎么用。用好了,就可以济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也能颠倒黑白、自害害他。但可惜的是,现在许多人都没有把它用好,以至于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
这是几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乐在吃素中》,是讲自己做飞机的一段偶遇,讲藏传佛教对素食是如何看待的。这几天翻出来看看,好像还可以,在此通过长微博跟大家分享: ​​​​
明天就“清明节”了,汉地许多地方都有烧纸钱的习俗,这对生者是一种慰藉和缅怀,但光是烧了很多纸,亡人能否真正得到“钱”也不好说。假如大家在烧纸钱时,多念一些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哄”,则绝对会给亡人带来利益! ​​​​
刚得到消息:汉地一代高僧本焕老和尚于4月2日0点36分在弘法寺圆寂,世寿106岁。这对整个佛教界和众生来讲,实在是一大损失!尽管我与老和尚只有一面之缘,但深深佩服他老人家的弘法事业和利他精神。虽然大成就者不需要我们助念,但为了与老和尚结上善缘,希望大家多念“南无阿弥陀佛”! ​​​​
我们每个人,就像正在攀登高峰的游客,就算有一天历经艰辛登上了山顶,万般美景一览无余,但迟早还是要下山的,这些不可能永远属于自己。同样,有些人的这一辈子,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或为貌,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就算最终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也不过是一时的美景而已,迟早还是会离开的。 ​​​​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听说东方不少人也效仿他们,纷纷以骗人为乐。在当今时代,唯一不缺的就是骗人,又何必独为它设个节日呢?口说一句妄语,就算是开玩笑,过失也极大,佛陀曾言:“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多希望以后能有个“智”人节啊! ​​​​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那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这个世界太小,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那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诚如日本的梦窗国师所说:“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