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2041~2060 of 2783)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2783条微博 >>导出微博>>
一提到来世、轮回、因果等字眼,许多人常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与科学相悖。不过,爱因斯坦却是这样说的:“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修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这就值得欢喜,如此日积月累,滴水一定可以穿石。 ​​​​
大庭广众话不要多,一人独处手不要贱,交心的挚友绝不能蒙,别人的财物切莫眼红。 ​​​​
如果长期通过一些窍诀,不断训练我们的心、观察我们的心,一旦哪天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就会真正看到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相,也会醒悟现在所见的一切多么迷乱、颠倒。 ​​​​
当你事事顺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因为这正在用尽你的福报;当你屡屡受挫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依此可消除你往昔的罪业。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就会更加精彩! ​​​​
作为大乘修行人,务必要时时以利他为重。看到他人正在痛苦时,应马上观想:“希望诸佛菩萨加持,把他的痛苦,全部转移到我的身上!”以此断除对自我的执著,久而久之,才能生起无我利他之心。否则,成天只会夸夸其谈,心心念念都是“我”的快乐、“我”的解脱,那什么时候才能装得下众生? ​​​​
前段时间,我在五台山发愿:一年半内念诵“大自在祈祷文”一万遍。若有人想生生世世与我一起闻思修行,顺利成办弘法利生事业,也可参与这次共修(念诵藏文、汉文皆可)。O网页链接 ​​​​
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让几个人把未来七天的烦恼写下来,投入箱子,三周之后打开,结果发现,九成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又让他们把现在的烦恼写下来,投入箱子,三周之后打开,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烦恼已不再是烦恼。可见,烦恼这东西,是担忧的多,出现的少,大多数的烦恼都是庸人自扰。 ​​​​
藏地有种俗话是:“娇弱的人,将遭受无量苦海。”怯懦软弱的人,一点点挫折就足以让他一蹶不振;而意志坚勇的人,纵然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如如不动。所以,我们面对痛苦时,外境并不能起决定作用,关键要看自己的心是否坚强。 ​​​​
在生活中,嗔恨心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我不想要的,非要塞给我;一种是我很想要的,他人却百般阻挠。以此原因,就会让自己无法控制愤怒,心被它踩在脚下,一直做它的奴仆。 ​​​​
昨天晚上,学院僧众今年的期中考试结束,我参与了颁奖典礼。其实,不管对于出家人、在家人,通过考试来培养佛教人才,令其深入经藏,对当前来讲非常重要。他们只要参加了,即使没有得奖,也是一种成功。毕竟佛法博大精深,如果只浮皮潦草地懂一点,对自利、对利他,都是远远不够的! ​​​​
世间上就算学习简单的开车、厨艺,尚且需要一系列的考试、培训、实习,才能真正“上岗”。那么,作为佛教的弘扬者,肩负着开启众生智慧的使命,更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实修了。否则,若对佛法只是略有涉猎、一知半解,则很容易以“盲”导“盲”。 ​​​​
回寺途中的美景 ​​​​
压力太大了,往往是由于欲望太大了。即使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懂得知足少欲,以随缘的心来面对一切,切莫让贪欲过度膨胀。 ​​​​
这次的研讨会特别圆满,来自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一些利益。我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不少有用的知识。通过交流,我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把目光投注于心灵世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发展了。这是非常可喜的! ​​​​
最近在香港开佛教研讨会,主要是跟一些大学生、知识分子、佛教人士,探讨“佛教科学与环保”、“佛教的心灵教育”、“认识藏传佛教”这方面的课题。在此期间,时间安排得非常紧,不一定有空发微博。实在抽不出时间的话,过几天回来再跟大家交流。 ​​​​
再昂贵的衣服,穿久了不洗也会很臭、很脏,同样,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长时间没有调整和修炼自心,也会慢慢变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不定期地到一些寂静地方,给我们的内心充充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哥伦比亚咖啡 ​​​​
昔日25岁的生日,我是在五台山过的;25年之后,今年50岁的生日,我也是在五台山过的。尽管都没人送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但自己在那罗延窟山洞里却自得其乐,唱大圆满见歌。 ​​​​
这12天里,我在五台山以独自隐居的方式,忏悔、祈祷、发愿、禅修、翻译、回向等,行持了一些善法,今天就要告别这个圣地了。在此期间,常会想起25年前自己跟上师在五台山的点点滴滴,上师的教言历历在耳,上师的微笑恍如隔世,多想能够再次回到从前。喇嘛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