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841~860 of 1276)
2025 (74)
索达吉堪布 (279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6)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1)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44条微博,搜索到了127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训练禅修有四个阶段:1、对立阶段;2、失力阶段;3、和睦阶段;4、解脱阶段。第一阶段的训练很艰苦,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否则会半途而废;进入第二阶段,就比较容易了;在第三阶段以后,会感觉很自由、很愉快。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一种现象。死亡的初期是昏迷,中期是中阴(这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尸体和家人等),最后投生。这三个阶段与深度睡眠、做梦、苏醒是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自己生命的奥秘。
心理健康的三个决窍:1、准确地认识人生和世界,不要美化或丑化,以开放的心胸接纳一切;2、每日坚持修禅定,调整心态,感受生命中的奇妙现象;3、学会奉献,以爱拥抱世界。
你也许很忙,忙得无法享受大自然献给人类的优美歌声和舞蹈,无法感受到最关爱你的人所付出的爱和温暖,无法体会到人间最伟大的觉悟和慈悲所带来的幸福,那么,这个忙碌给你带来了什么呢?
有人对我们生气的时候,在他的眼里,我们已经是一个不顺眼或不喜欢的人了。如果我们想拒绝对方的生气,最好的办法,不是以怒还怒,而是要观察:我为什么变成这样?是否自己做错什么事?记住:改变自己,是改变对方的最佳途径。
佛说人生痛苦,是教我们正视生命,做好充分准备,以超越自己的所有痛苦,这叫自利;之后,将超越痛苦的方法告诉大家,让一切众生脱离痛苦,这叫利他。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徒的使命。
当我们缺乏物质的时候,心中还有一个追求目标,不会显得那么无聊;当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人生目标,不知自己为何而活。这时,我们必须设法去寻找精神支柱,否则会永远感觉不到幸福。
佛教徒不能喝酒,但喝酒不等于不能学佛;大乘佛教徒最好不吃肉,但吃肉不等于不能学佛。虽然想学佛,但仍然放不下酒肉的人也可以皈依佛门,但起码的底线,是不能杀生。
学大乘佛教的人,要学六波罗蜜多。其中第一,是布施,也就是给予。你可以把衣柜里的多余衣服,鞋柜里的多余鞋子,抽屉里的多余用品都拿来做布施。你不需要的东西别人很需要,你多余的东西别人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