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681~1700 of 1966)
2025 (59)
索达吉堪布 (2783)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196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对我们这种人来说,出离心比任何修法都重要,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空性的修法、大圆满的修法很重要,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若按照它的程序去作,则会有所成就。如果程序、次第乱了套,就不会有什么结果。同样的,佛法的修法也不能乱了套,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巩固基础,更何况有些人甚至连基础都没有打好。基础都没有打好的话,就更不存在什么巩固不巩固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反反复复地讲出离心。
网页链接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网页链接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轮回当中,从地狱到天界,没有完全真正幸福的地方。我们不要到没有幸福的地方去追求幸福,超越轮回,追求解脱,才是真正的幸福。不但自己幸福,而且可以让很多人永远幸福。我们千万不要沉迷于眼前的一点点福报,天天吃火锅、打麻将,以为这就是天堂。要知道,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在我们始料未及的时候光临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我们的语言,经常会被粗语、恶语、妄语等不善的语言所污染。若能每天早上以佛菩萨的力量,来加持我们的语言,则每天念心咒、念仪轨的效果会完全不同——功德更大、作用更大、效率更高。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语加持的修法]
因为我们现在是凡夫,所以在遭到打击的时候,一天、二天或者一、二个小时当中会想不通,心里面也会难过、痛苦,这只是因为我们的修行不到位,但稍加思维就会清楚,我虽然失去了时间、地位、钱财,但我的解脱没有失去,我还可以照样修解脱道。这样就会心开意解。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过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五花八门的宗教,形形色色的观点。有些宗教相信,世界是由天人中的梵天在控制、主宰,梵天高兴,我们就可以解脱;梵天不高兴,我们就会堕地狱。为了供养梵天,就杀牛、杀羊、杀各种动物来祭祀,这种做法就是无明。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如何面对无明]
我认为,相信因果轮回的人生观,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试想,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认为今生结束了,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那在七老八十的时候,不是很沮丧、很悲哀、很消极、很空虚、很没有追求吗?这时候再有钱、再有学问也没有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因为不相信轮 ...全文
修行的目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追求幸福;第二,脱离轮回、断除痛苦。人天乘佛教,是追求现世或生生世世的世间幸福;小乘佛教,是追求个人的幸福;大乘佛教,是追求所有众生的、绝对、永恒的幸福,也就是佛的智慧。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为什么邪见的罪业有那么严重呢?唯识宗认为,在众生的阿赖耶识中,储藏了许多善恶的种子。一旦我们的心里生起了邪见,这些邪见就会摧毁所有善法种子的力量,从此以后,相续中的所有善种或者善根都会因此而间断。
平时所说的邪见,不一定属于十不善中的邪见。十不善中的邪见是什么呢?《俱舍论》中讲过,就是认为不存在善恶因果,不存在前后世之类的观点。因此,从破坏善根的角度来说,十不善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戒杀放生的功德]
平时所说的邪见,不一定属于十不善中的邪见。十不善中的邪见是什么呢?《俱舍论》中讲过,就是认为不存在善恶因果,不存在前后世之类的观点。因此,从破坏善根的角度来说,十不善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戒杀放生的功德]
由于科技不断地跃进,不少的学说都无法逃脱被超越、被推翻的命运,但为什么千百年来独有佛的学说屹立不动呢?因为佛是证悟者,已经攀上智慧的圆满顶峰,由制高点往下俯瞰、往下解释这些事情,所以佛法就不需要什么改革,也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新发现,佛法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科学等世间学说确实有这种需要,因为它是由低处往上走,从无到有、越来越好,一直都是往上发展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其实,死亡并不是所有的结束和终点,而是生命的转折点。生命当中有无数个阶段,死亡只是结束了其中的一段短短的旅途,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怎样走呢?很多人就没有任何准备了,因为以前我们所有的想法和作法,都只是为了前面短短的旅途着想,其它长远的路我们根本没有考虑,这可谓是真正的失败!佛陀认为,真正的明智之举,是把下一世,再下一世的生命旅途,纳入自己的长远计划当中,至于现世的生活,就不要过度执着,要知足少欲地生活。慧灯之光-对初学者的教诲 [慧灯之光七: 对初学者的教诲 ]
你们要经常思维:这次我们有幸获得了非常难得的人身;不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还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识;
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识,而且善知识还为我们宣讲了断恶行善的方法。虽然你们听不懂所有的内容,但却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并且去身体力行。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识,而且善知识还为我们宣讲了断恶行善的方法。虽然你们听不懂所有的内容,但却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并且去身体力行。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前几年有一个小出家人,他因为病得苦不堪言而到医院去治疗,结果发现折磨他的病因,是腹腔内的大肠已经腐烂坏死。只有杀死一条狗,并用狗的大肠来替换他自己的大肠,才能把病治好。当他知道后,便急切地告诉周围的人: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病,而杀死狗的性命,宁死也不肯接受这种治疗方案。他的上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并赞不绝口地说道:“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戒杀放生的功德]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戒杀放生的功德]
居士的见解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见解,就是需要有世间的正见。世间正见有两点:第一、深信轮回。即深信轮回、前生、后世都是存在的;第二、深信因果。这两个叫做世间的正见。从见解的方面来说,这两个就是标准居士的最低见解。如果具备了这两个世间正见,就可以说我们在见解方面已经达到了最低层次的标准。虽然这是最低层次的见解,但佛也说了:任何人具有这样的世间正见,则此人于千世中不堕恶趣。千世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就是我们的第一世,然后第二世、第三世……一直乃至千世。这是佛亲口说的,所以很重要,它是我们整个修行见解的基础。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在家人学佛、修出离心也是一样,就是要对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贪图之心,这叫作“出”。这个“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愿意在六道中轮回,也希望解脱,但这不叫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是什么呢?就是首先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但是,与此同时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虽然一个普通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若能以伟大的菩提心作为基础,点点滴滴做一些事情,也能成为大乘利众之沧海一粟。但是,帮助众生不能以闻思修作为代价。如果放弃闻思修,去帮助众生做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帮助众生,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实际上却放弃了更重要的利生之事,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对众生没有太大帮助。其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的闻思修,就是利益众生。但是,除了闻思修行的时间以外,如果还有时间去帮助他众,却因为懒惰而不去帮助他人,就会犯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 饶益有情戒]
少欲知足不仅对个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对整个人类来说,也是一大奉献。据联合国发表的《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预测说: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九十三亿多,而按照生物学家的估计,地球却只能养活80亿人口。当人口爆炸到地球不堪重负的时候,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所以,节约资源本身,就是对所有生命的一种贡献。慧灯之光-两种佛性 [慧灯之光八:两种佛性]
佛教与外道最重要、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佛教是皈依三宝的,外道是不皈依三宝的。
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之为佛教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之为佛教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目前,除了南极洲(南极没人去找)以外,其他的洲陆上都找到了儿童记忆前世的案例。这些小孩儿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前世是某某地方的谁谁谁,父母分别叫什么名字,包括很多的生活细节,都讲得非常清楚。父母亲人一调查,果真有与小孩所说相符而且已经死去的人。在这些小孩子身上,往往有着非 ...全文
如果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执着,但因前世福报,此生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也能拥有优裕的条件,佛是不排斥的。佛没有要求,佛教徒一定要过艰苦的日子。如果温饱没解决,圣性的条件就不一定完全具备。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两种佛性]
当我像《普贤行愿品》的“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偈中所说的一般,获得了无量功德,当我在世俗红尘中获得了方便、智慧、精进、禅定与神变的时候,我永远都不会放弃度化全世界的众生,特别是其中的雪域众生,尤其是我生长的故土——色达的众生。除非是我堕入恶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净土,我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忘记诸位同乡和亲人,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我们双方都要努力。俗话说:“众人抬木负担轻”,所以你们也要加倍地努力。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附录二:法王如意宝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