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121~1140 of 1966)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196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对很多在家人来说,虽然修行很重要,但同时也需要生存,仅仅知道轮回痛苦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作为在家人,就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如果不能生存,修行也无从谈起,所以,生存的方法还是需要的,工作也是必要的。至于如何安排工作和修行的比例,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而在家人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别永久解脱的意思。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居士五戒]
曼荼罗是积累资粮的一种非常殊胜的方便。必须福慧二资粮双运双修才能够成佛,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成佛,所以要供修曼荼罗。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佛经里面经常有一个比喻:当别人用手指头指示月亮的时候,如果不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着手指,就永远也看不到月亮。同样,语言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中方便沟通。但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准确地告诉我们物质的真实本性,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既不承认有,也不承认无。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有问题。在普通人的概念当中,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在有与无这个矛盾体之间,没有独立的第三者。但中观却认为,虽然按照普通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是空性的。再进一步说,尽管“无”的观点稍稍离空性近了一点,但也是分别念,还不是真正的中观。而其他的念头,就更是随着有和无的安立而延展出来的,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造了无以计数的罪业,如果这些罪业没有清净,就不能证悟空性,也就是说不能明心见性,所以要修金刚萨埵修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依义不依语”就是说,要相信胜义谛,不要相信世俗谛。胜义谛始终是真实可靠、永恒不变的;世俗谛会随着我们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靠不住的,是虚假的。包括因果、轮回等等一切,都成立于世俗谛的层面;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因果、轮回都是虚假的。比如说,在没有成佛之前,虽然我们从理论上明明知 ...全文
没有菩提心,则无论修什么法都不是大乘佛法,更不是密宗的修法,没有菩提心根本就谈不上是大乘修行人,所以要发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当年米拉日巴苦苦地求玛尔巴传法,玛尔巴不但不传,还让米拉日巴给他的儿子盖房子。这边盖完了那边又盖一间,那边盖完了这边又盖一间,盖完了全部拆掉又重新盖。表面上看,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不符合大乘的慈悲理念,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却是非常特殊的调伏弟子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经历,也许米拉日巴也不会有后面的卓越成就。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公案,就认为所有所谓的上师、活佛、成就者都应该这样。记得米拉日巴离开上师的时候,玛尔巴就语重心长地告诫米拉日巴:“以后你调伏弟子的时候,不能采用帝洛巴调伏那诺巴和我调伏你的这一套方法,因为很多低等根机的人接受不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从皈依到上师瑜伽,加行一共有五种修法,依靠五种修法的能力才能够证悟空性。禅宗就叫做明心见性,即看到万物的本来面目;密宗也叫做证悟自然智慧。什么叫自然智慧呢?如来藏就是自然智慧。它是无为法,也就是没有造作的东西,因为它从无始以来直至成佛之间,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叫做自然智慧。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证悟自然本智。这是所有大乘佛法的共同目标。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当中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认为显宗见解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深奥的法,就觉得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正法,进而在大庭广众中去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做法都不对,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凡是佛法都要一视同仁。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大乘佛法认为,在印度金刚座成佛、转法-轮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当众生福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为了度化众生,便以众生的福报与佛的愿力等因缘相结合,而在众生面前显现出的一个化身(多世累劫精勤修行,在圆满福慧资粮以后,示现成就,并任运自成地度化众生)。虽然这种化身与佛的法身有一定关系,但却并不是佛的法身与报身,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慧灯之光七: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四依法]
佛曾说过,两种不同道的众生在看同一个东西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论。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粗大的物质,而看不到无线电波等更细微的物质形态,但却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无线电波就不存在。同样,天人的世界也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刚开始修生起次第的时候,需要一个外在的对境,如果没有这个因素,纯粹依靠内心去想象,只有上等根机的修行人才能做到,其他人很难凭空臆想出佛菩萨的形象。但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根机如何,所有人都是按照上等根机的观想方式在修,根本不依靠任何外缘,所以结果肯定会失败。此处所说的外在对境就是唐卡。修金刚萨埵修法需要金刚萨埵的唐卡,修文殊菩萨的修法需要文殊菩萨的唐卡……先看唐卡,然后不看唐卡凭记忆观修,最后把唐卡中的佛像迁移到自己身上,也即把自己的身体观想为本尊,这样一步一步地修。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人类的许多传统观念已经被量子力学推翻,而量子力学无法推翻的观念,却早已被佛理所推翻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固守己见地坚持:只有我们所看见的才是唯一的真理。对佛教修行人来说,这是很容易接受的。譬如:米拉日巴尊者能自在地穿越悬崖,或双盘坐在空中;有些成就者的脚踩在石头上,就像是踩在泥地上一样,立刻可以现出脚印;又有些瑜伽士能够穿越墙壁。这些不可否认的事实,便足以颠覆传统的旧观念。现代人很傲慢,总喜欢将自己没看到或想不通的归结为不存在。没看到是事实,却不能说明不存在。譬如,在三百多年前,还没有量子力学理论的出现,可它当时是不是绝对不存在呢?当然不是,只是未被人发现而已。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人的身体、语言、精神以及活动四者,包含了人的一切。同样,佛的身体、语言、智慧以及度化众生的事业四者,也包含了佛的一切。除了密法以外,显宗也承认,最终众生的身体可以成为佛的身体,众生的语言可以成为佛的语言,众生有漏的心可以成为佛的智慧,众生的活动,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事业,但显宗却没有讲具体的转换方法。而在密法里面,却有很多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通过密宗独有的四种瑜伽,就能把众生的身、语、意、活动,转换为佛的身、语、意、事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学说,或是像佛教这样极具逻辑性的宗教,其所有的观点都必须有根据、合逻辑。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微观世界与现代的物理学既有相同点,也有超越其上的地方;而宏观世界与现代科学的相同点,大家可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品。第九品中讲到:太空中漫布着许许多多的世界,其数量是无边无际的。这不仅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一致,更远远超越了日心说和地心说;至于宏观世界与科学的不同点,则是佛陀为了令众生入道的一种权巧方便;还有许多佛教特有的、超胜于科学的观点,则是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登地菩萨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多,完成不可思议的度化众生事业,甚至包括清净自己的罪业等等,都是通过禅定的力量来完成的,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通过语言去演说佛法,通过身体的勤作去完成利生事业,累得精疲力尽,所起的作用却十分渺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依照佛陀所讲的观点,不同的众生看同一个星球,各自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因为内在缘起的差别会影响到外在的缘起。佛教所讲的这些奇妙现象,蕴含着现代科学与哲学以前从未接触过,将来也不可能彻底知晓的真理。当修行不足的时候,外在的诱惑会变得强大有力,从而使内在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而使内心获得自在之后,内在的能力就能随意改变外在的状况。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这一点,即使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其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佛教的世界观]
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从生下来到死之间,自己的感官结构不发生意外的变化,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就会始终如一,所以我们自以为现在感觉到的世界很真实、很稳定,也很不清净。其实并非如此。先不说宇宙世界到底存不存在,即便存在,如果我们的五种感官不去感受它,则世界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影响,与不存在是一样的。譬如,假设我们的耳识不去感受声波,那客观上声波是否存在都无所谓。如果感受到了,则在不清净的时候,声音是我们心的现象;在清净的时候,声音就转化成佛的语言。在生起次第修成之后,凡夫所谓稳定的世界就会被彻底颠覆,一切不清净的现象也将荡然无存。在修行者的面前,将会展现出诸佛坛城的景象。从普通人到成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识转换为智慧的过程。通过生起次第的修法,就能现前“万法是佛的坛城”的清净现象,也即显宗八地菩萨出定以后的境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浅谈生起次第]
另外,《时轮金刚》大疏中还提到:在一个五肘深五肘宽的岩洞里,可以容纳转轮王与他的四部大军。也即是说,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而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洞;但对另一个众生而言,则可以容纳转轮王以及他所率领的千军万马。大疏中又说:令人类垂涎三尺的一桌丰盛美食,在饿鬼众生的境界中却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