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081~1100 of 1966)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196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虽然从无我、空性、光明的角度来看,不存在什么加行、因果、轮回,但这是最后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们现在只能有这样的分别,也需要有这样的分别,以分别心走向无分别心,从有戏论走向无戏论,最后当然是修光明。但是现在还言之过早,我们只能高处落眼、低处着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走上去,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才是最踏实的修法,所以要修五种内加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内加行一共有五种修法:首先就是皈依。皈依是一切修法的基础,皈依戒也是一切戒的基础。一切修法都以皈依为前提,所以要皈依。在皈依戒之后,才能传授居士五戒。在没有皈依之前,没有资格受任何一条戒。先要懂得什么叫皈依,再受皈依戒。受了皈依戒,就有了一切戒的基础,从此以后受什么戒都可以。没有皈依就受五戒,这不叫受戒,只是自己的发誓而已,不是正规的戒律。所以,在懂得什么是皈依后,就可以得到非常圆满的皈依戒,之后哪怕仅受一条戒,都称得上是一条完整的戒律。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有关依止上师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看《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讲得比较清楚。但是,目前在依止上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所以有必要讲一些关键的内容。依止上师的次第是:首先观察上师,中间依止上师,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趣。修学上师意趣便是我们依师的目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解脱利益与依止上师]
虽然皈依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就有三种不同的目的。第一个是下等的发心,即向往这一世能健康、长寿、发财,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饿鬼、旁生等恶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乐。皈依者所恐惧的,不是整个轮回,而是轮回里的一部分,因此而皈依三宝。第二个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他已经能意识到,整个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满了痛苦,没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从而厌离整个轮回,希望自己一个人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因此而皈依三宝。第三个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只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皈依]
现在很多居士虽然也信仰三宝,相信因果,但他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脱,而是在不破坏我执、不破坏轮回种子的基础上,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儿。尽管他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但又怎样呢?最后还是在轮回中流荡。虽然在轮回里面,他会过得比不信佛以前好得多,因为如果不信佛、不信因果,就会去造业,造业就一定会堕落,就无法享受轮回里面所谓的幸福。然而,虽然他因相信因果、如法地取舍因果而可以在轮回中相对地享受一些快乐,少受一些痛苦,但是,这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入座与出座]
释迦牟尼佛生病、吃药等等,当然是一种示现,是做给后人看的。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已经圆满了一切功德,早就脱离了生老病死;不用说释迦牟尼佛,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也不会真正生病。佛陀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呢?就是为了令以后的佛弟子在生病的时候,不要拒绝看病、治疗、吃药等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有些人会说,你讲得那么头头是道,你自己的境界又如何呢?当然,我没有什么修行,只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像捎口信一样把佛的思想传递给你们。即便我没有什么境界,也并不意味着你们不需要修行。虽然我修得不好,但我的上师修得好,释迦牟尼佛修得好;我只是起了一种媒介的作用,把他们的教言传播给大家而已。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既没有出生在西藏,也没有降生于内地,而且如今已经圆寂了;但佛法却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佛法的慧命也从来没有间断,佛法的慧炬仍然在一代代地传递着。如果没有人去传播这些教法,就不会有人知道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与《丹珠尔》当中的真正内涵,佛法也不能延续下去。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要这样去思维,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每个众生都在充满痛苦的轮回中不由自主地流转不止。我在前几天也讲过,不论是从宏观的角度而言,还是从轮回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的角度而言,轮回都是充满痛苦的。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下,如果是佛教徒,还要好一点儿,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彻底地解脱,但毕竟已经开始思维轮回的痛苦,并开始为摆脱痛苦而努力了。然而,对于不学佛的普通众生来说,虽然不情愿轮回,但在轮回的当下,又不会去思维轮回的痛苦,一直都认为在这个轮回当中有什么幸福、快乐可以追求。如此一来,就会将全身心都投入其中,拼命地追求轮回当中的幸福和快乐。但是,由于轮回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幸福和快乐,所以,想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纯粹是缘木求鱼。要知道,所有为了在轮回当中获得幸福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没有结果的,我们应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呢?就是修行。除了修行,再没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个道理,是很多人不了解,同时也不以为然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作为佛教徒,首先要做到的,是看破金钱、名利等等。“看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知道这些都是过眼烟云,其中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当然,即使今天知道了,我们也不一定能马上放弃,佛没有这样要求我们,即使要求了,我们也做不到;但不能放弃并不代表轮回不是痛苦的,也并不表示将来我们不能放弃。虽然我们从理论上知道了这些道理,但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修行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执著世间的盛衰荣辱,还是会在乎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淡化乃至彻底断除这些执著,这是毫无疑问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在整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就是佛法。其他世间的任何学问—哲学、科学等等,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些病痛。众所周知,科学家们也会生病,最后也都会死去,甚至有些科学家最后会死于精神分裂症,或者是科学至今无法攻克的癌症。因为他们也是普通凡夫,所以在生病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思维,我们的眼光自然而然地就转到寻求解脱、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上面来了。因此,生病正是培养出离心的一个大好机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活、工作、世间法充满了信心,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在观修轮回痛苦以后,就万念俱灰,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做任何事都十分消极,打不起精神,甚至悲观到认为活着都没有任何意义了。这种悲观、消极的态度是不是出离心呢?不是出离心,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就像菩提心不是单纯的慈悲心,而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有一个发誓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决心和勇气,才能称之为菩提心一样,出离心除了深知轮回痛苦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寻求解脱。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那么,什么是破坏轮回的最好方法呢?首先,要观察轮回从哪里来,它的根源是什么。找出根源后,就要破坏它,然后就不会再有轮回出现。修加行时,怎么破坏轮回的根源呢?外四加行最后一个修法的结果,是谨慎地取舍因果——从即时起不再造业,对已经造的业要忏悔,若忏悔得清净,又不造新业,这样就破坏了轮回的因。此时,轮回还有可能继续,但用不了很久,它会停止的,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办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加行的修法—轮回的过患]
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是,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们所讲的空性,只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空性。比如说,有些外道也说,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那些东西是如幻如梦的。但是,他们讲的大部分空性,都是不承认现象的单空,这既非龙树菩萨等所讲的单空,也非无著菩萨等所讲的明空无别的空性。他们的空性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同人的头上没有角之类的空性,佛教并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外道讲的空性就是这么简单。这是正规的外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那些外道的见解。后来伊斯兰教侵入印度,那烂陀寺和木扎莫西拉(戒香寺)等佛教最重要的基地被毁坏,有些佛教的教证、理证逐渐被一些外道吸收利用,所以,现在的外道经典里也掺杂了很多佛教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外道能够抉择人无我以上的空性。总之,佛教与外道最重要、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佛教是皈依三宝的,外道是不皈依三宝的。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为佛教徒。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西方人经过了几百年,才发现以前追寻幸福的方法是错的。我觉得,也许再过一百年左右,全世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佛引领的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行得通,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幸福。原来那种只有物质才能让人幸福的想法与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死胡同了。一方面,人类自己不会幸福;另一方面,大自然也不允许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能源,地球供养不起,人类别无选择,都要走这样的路。所以,只有懂得怎样生活,才会在轮回当中获得相对的幸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密宗认为一切都是佛的坛城,有的刚学密法的人虽然口中不讲(因为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会嘀咕:怎么会是佛的坛城呢?如果我已经是弥勒佛或阿弥陀佛了,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当然,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修行;一旦内在的世界开发以后,就可以出现这些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外面都是 ...全文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在《幸福》(Happiness)一书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已经翻了两番,我们拥有更多的食物、衣服和汽车,房子更大,中央空调更普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海外度假,一周的工作时间更短、工作待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但人们没有因此而感到幸福。”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证悟空性的人,在进入空性境界时,用脚踩石头,如同踩在柔软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如果他们没有进入空性的状态,与我们凡夫一样,他们脚下的石头也同样坚硬。阿琼堪布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一次,当他在摇铃杵的时候,不小心将铃杵失落于石头上,当铃杵落地之时,石头忽然如同酥油一般柔软。铃杵清清楚楚地印在石头上,石头也清清楚楚地印在铃杵上。在西藏的很多寺院,都留下了类似的脚印、手印等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按照佛说的去做,生活、金钱都不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违缘,否则,假如不会协调解脱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很多人就会迷惑困扰,掌控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美国《新闻周刊》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金钱与幸福,哪个更重要?”大家想想,如果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会怎么回答。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回答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金钱并不重要,仅靠金钱是不可能让人类满足并从中获得幸福和自由的。但大多数人却认为,没有金钱,就不会有幸福,金钱是决定幸福的关键所在。当然,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一文不名的人当然不会觉得幸福,但是否很有钱就很幸福了呢?不是,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很多现代人自鸣得意地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很文明的时代了。但是,什么是文明?所谓的“文明”,只不过是凡夫在轮回中生存的方法而已,这些生存方法的根源也是从无明中产生的。我们将无明推翻,就能把所有凡夫的看法、想法推翻。原来从光明如来藏中产生的念头,一直在随着轮回往前走。现在推翻了就可以往回走,回到原来最清净、最原始的状态,真正地回归大自然。很多人都杞人忧天地担心这会不会是倒退,是否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程等相违背,是否违背了自然规律,等等。但什么叫自然规律?我们经常想的、做的都不是真正的自然规律,而是一种错误想法。我们在佛学里所学到的东西,就是用来推翻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的有力武器。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戒律有一个不能逾越的原则,就是不能要求凡夫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佛陀非常透彻地了解凡夫的心态,凡夫什么可以做到、什么做不到,他很清楚,所以佛不会有过分的要求。他不会说,所有人一定要过艰苦的日子,而是让他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把时间节约下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首先我们永远也不会幸福,其次我们永远也做不出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大家务必要三思!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六:佛教徒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