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101~1120 of 1920)
2025 (58)
索达吉堪布 (278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安全感的来源
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流转轮回,并不是我们想象那样
这一生很短暂,我们仍应花时间去给予,去思考,去谅解,去断恶行善。佛陀教我们通过给予来消除内心强烈的贫穷感,通过自律来避免给自他造成伤害,通过谅解与人与世界相连。这样做,内心会安宁富足,来世也有好的缘起。【藏英汉】༈ དོན་གྱི་རང་གཅེས། Self-discipline 自律是自爱的基础
不少学佛人只学打坐,以为坐功到了就是得道,对闻思、磕头、忏悔、放生、念佛持咒等善行,都未得要领。禅坐只是入定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佛的目的。由定生慧方能入道,否则坐上千万年也还是在轮回中未得解脱,更不要说圆满证悟。
这个世界看上去千头万绪、混乱无章,充满不可思议的巧合和令人费解的冲动,但其实每个人都被业力牵引,各自造作因缘,各自感受苦乐的果报,不会有错漏。世间万象如此复杂深奥,须保持谦卑,以及探究真理的热情 | 寂静FM•第031期
正念的修持,在我看来,是朝圣的重要内容。正念是指心住正法,一心专注于对正法的忆念、定解、觉受或证悟。与日常生活的种种情境相比,朝圣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更能够唤起我们对三宝的忆念和对法的领悟。
希阿荣博堪布: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
希阿荣博堪布: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
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远近没有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超出了某些人接受和认知范围的事物,可能对另一些视野更广阔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并能从中得到启发、借鉴的。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人类与虫子的不同理解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 《华严经》中观自在菩萨云:“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恐怖,灭除障难,正念现前。”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愿众生皆得观世音菩萨无尽慈悲、愿力的加持,灾难尽除,喜乐安康!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两难的困惑。生活中很多事情,哪怕只是小事,想做得完善些,也都需要智慧和善巧。在佛法中,善巧地帮助别人又称为慈悲。智慧和慈悲的修炼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爱,需要智慧和善巧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要面对大大小小无数的变故,要一次一次痛苦地面对亲友的离世,最后是自己离世。如果能认真把佛陀的教言融会于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更从容一些。如果能认真把这些话融会于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更从容一些 | 寂静FM•第030期
我们的心念无法同时既向善又向恶,就像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转又向右转。当心中生起善念,恶念不用压制便会自然消失。当身语造作善业,便能自然地避免造作恶业。因业而倒,因业而起
佛法教我们宽容忍让,这是需要一点一滴耐心修养的。有了足够的阅历和修养之后,很多东西你自然能看淡,得一少一, 并不会有太大不同,所以你不争。这样地过一生,值得吗?
经历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的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最新绘本:人生究竟是什么? 🎦
今天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当我们想到莲师,诸佛菩萨、所有的上师都在他的身语意上体现。当我们向莲师祈祷,也就是在向三世诸佛祈祷。莲师:如果你想要修持佛法,就应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