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061~1080 of 1920)
2025 (58)
索达吉堪布 (278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无始以来,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自己能过得更好、更安全、更快乐,然而,这种追求至今没有结果。是时候停下来重新思考了。如果我们不纠正两个错误,很难得到真正持久的安乐。一个错误是在缺憾中寻求完美。另一个错误是只想自己快乐。网页链接
用来帮助我们逃避不安的种种活动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网页链接
衰老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让它不成为一种困扰。如果过于注重外表和物质,疏于内心和精神修养,的确很容易因衰老而感到挫败不堪。岁月能轻易带走青春容颜,物质在衰老面前也帮不上太大的忙,而内心的沉静温和调柔慈悲会留下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外现为一种令人感到愉快亲切的优雅气度。
为了让自己的心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无论是否接受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佛教。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佛法里都有清晰的解释。དད་པ་མེད་རུང་རྒྱུས་ལོན་བྱེད་འོས། 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佛教
很多不信佛的人,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认同佛陀的教法,而是他们没有机会了解佛法,所以尽管对痛苦、无常有认识体会,却也无可奈何,不知道人竟然还有可能从痛苦中完全解脱。མི་མང་པོ་ཞིག་འདི་འདྲ་རེད་འདུག | 藏汉
有些人与父母的感情很好,有些人则与父母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人与人的因缘不同,但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把父母的安乐挂在心上。人人都有局限,父母也是局限在自己的烦恼业力中身不由己,痛苦不已,我们应多体谅并发愿以自己的善心善行化解父母的苦报答父母的恩。ཕ་མ་ཅི་འདྲའང་བཀུར་བསྟི་མ་བརྗེད། 缘深缘浅,不减孝慈
初学者心力不够稳固强大,除了见缝插针式的修法外,更需要座上专修,否则心定不下来。念佛也好,持咒、观想、念诵也好,都要保证一定的入座专修的时间,也就是以打坐的方式专心一意去修。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人生经历简单好还是丰富好?(中英文对照)
在无常面前,以强化生活和自我为目的的修行变得支离破碎,收效甚微。我们若能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相反,真正的转变会在这时出现,我们也会因为放松而第一次尝到自由的滋味。网页链接
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མི་རྟག་པ་ནི་འཚོ་བ་ལ་ཟེར་བ་ཡིན། 无常=生活
忍辱是因为了知事情的缘起、因果,而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这与怯懦完全不同。忍辱中的勇气也不是来自于意志力,它来自于内心的柔软和开放,在生活的困难打击下,努力不让内心变得僵硬麻木,就算在最难的时刻,也要努力保持心中的善意。在最难的时刻,也要努力保持心中的善意 | 寂静FM•第039期
不论你做得好或不好,只要还在轮回就不可避免要经历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生死轮回中是找不到完美结局的,所以不要为难自己。远离痛苦纠缠,唯一的办法是求出轮回。【藏汉英】༈ ངེས་པར་འབྱུང་བ། 远离痛苦的办法 Liberation from Samsara
有的人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确应该相互平等,对待动物就不一定。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只是没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与人类相比只是不会讲人类的语言而已,它们对于苦乐的感受与人类没有什么差别。༈ སེམས་ཅན་བསམ་མེད་ཨི་རེད་འདི་ལ་ལྟོས་དང་། 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温暖!
人们常说凡事要想开一点。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