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861~880 of 1920)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学佛很多年了,可是你仍然没有太多的进步,还是那么容易受伤害、被触犯,还是经常犹疑: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修行上是否真的有意义?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退失对佛法的信心、退失学佛的热情简直太容易了。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
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想摆脱痛苦,首先要知道痛苦是怎么一回事
普通人往往喜欢走极端,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就不是一,一与多是无法通融的,然而知道了佛佛同体的道理后,就明白礼敬一佛也就是礼敬一切佛,礼敬此佛也就是礼敬彼佛。《华严经》(卷三)云:“一切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请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回家,观音菩萨就不高兴了?
“众生皆具佛性”。佛性、本来面目、心性等都指向同一个东西。它如如不动,一直就在,不是要等到未来某个时间点才会出现,也不是从上师那里移植过来。上师能做的只是帮助你把背包里不必要的破烂什物都扔掉(看看你这一路走来竟带了多少不必要的行李!),直到裹在其 中的如意宝珠露出来《今生最美的际遇》新书上市
今天是藏历二十一,地藏王菩萨节日。顶礼供养皈依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希望大家断恶行善,回向菩提,愿世界和平,众生离苦得乐。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嗡玛呢呗美吽舍!断恶行善是今生来世安乐的缘起。断恶使我们逐渐做到不伤害,这其中显然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欺骗等等。行善帮助我们扩大心量,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广大平正的世界。
分享图片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希望大家行持上供下施、持戒茹素、念经诵咒等善法,功德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皆得往生极乐世界,速证佛果!素食,换一种对待动物的方式
一件事是修行的违缘还是助缘,我们若没有神通和足够的智慧,真的很难判断。比如罹患疾病、事业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会让一些人愤懑、消沉,对别人苛责,对世俗的欲求更执着,也会让一些人沉静、反思,对生活更旷达,并生起出离心,追求解脱。是违缘还是助缘,真的很难判断
分享图片
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更有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我常想:心向佛法的确需要胆识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的节日。祈祷邬金大宝尊,违缘障碍无缘生,顺缘意乐悉圆满,祈赐共不共悉地。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 1987年五台山莲师圣像塑建故事(上)
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药师佛心咒:嗡贝喀匝耶贝喀匝耶、玛哈贝喀匝耶、ra匝萨么嘎得索哈!愿所有众生远离疾病痛苦!
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顶礼供养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人心不正,多是非谄曲,心不净,多贪嗔痴慢,喜怒偏执,烦苛轻躁,身体便多病。要远离病殃,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分享图片
判断自己对一样东西的执着程度,简单的办法是看它会令自己有多焦虑不安,心里越焦躁,说明执着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宁静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心里的牵挂多,便难以平静 | 箴言
人生于世难得可贵,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经营生计上了,应有闲暇,从容,去观察思考生命,体会实践心灵自由之道。人生未来的岁月,请不要让它只有岁月,没有暇满。人生难得,无悔今生
认识真相是佛法所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也是我们学修佛法的实义。所谓寂静之道,便是帮助我们到达真相的途径。《寂静之道》再版前言
在好的修行人身上,柔和是一种力量。修行人,并不是就要无原则地迁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