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621~640 of 1920)
2025 (59)
索达吉堪布 (2783)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9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藏历二十一,地藏王菩萨节日。《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益,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佛陀开示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都是为了降伏我执。这是佛陀授予法教的唯一理由。如果这些法教无法对治我执,所有的修行都是无用的。战胜我执的程度,显示我们修法的正确度。我们要非常努力。
人都有缺点,这与生活现状、成长背景、性格和整个时代氛围都有关系。在地位、财富、职业、性别等不同的背后,大家都是人,都渴望幸福,不想遭受痛苦,都希望被人友好对待,感受温暖。从这点出发与人交往,会让我们的生活少些冷漠压力和对峙。
朋友交往,彼此间保持一个礼貌的距离,既不至于太远而显得冷淡,也不至于太近而失了必要的恭敬,友谊才更留得长久。和而不同,是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装下各自不同的性情、方式、观点的。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 又逢日食。殊胜日尽可能地行持忏悔、斋戒、护生、供灯、念诵经咒等善业,功德回向一切有情,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网络共修:今天日食,我们共同念诵《普贤王如来愿文》
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
站在熙攘的人群中,想想周围的人也和自己一样,都是父母百般疼爱养大的孩子,都带着家人的牵挂和希望在为幸福而努力。行走在汗水泪水故乡异乡之间,寻找着肯定与尊重。多想想自己与他人的共同之处,心里就不会那么孤独。自己趋避的正是他人趋避的,将心比心,很多事就好开解了。
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希望,垂头丧气,那未免太愚蠢。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佛陀宣讲苦谛,目的是让我们认识轮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质。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一个显而易见却总是被人忽视的事实
即使还做不到在座上边观想边念诵,或不能同时具足四对治力,也要坚持念。座上念,下座念,观想清楚念,观不清楚也念,以信心摄持念,以菩提心摄持念,在追悔之心中念,在断恶决心中念,有一种对治力念,四对治力俱全念...总之,只要有条件就念,念珠不离身,随时计数。久而久之,持咒之力自会纯熟金刚萨埵百字明的功德和含义
随缘,首先要知道世间人事都在因缘聚散无常变化中,爱恨、顺逆、荣辱皆不会长久,无可执持。其次,苦乐齐受,悉从缘生。在前的态度行为影响塑造之后的生活际遇。与其为结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谨慎用心地取舍善恶。一句随缘太随便,其中滋味少人知丨寂静FM•第119期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音菩萨节日。观音菩萨心咒:嗡玛呢呗美吽!《百咒功德》中说:“仅仅讽诵就不被业惑所染,与七地菩萨具有同缘分,被誉为见解脱、闻解脱、忆解脱、触解脱。”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以清净信心忆念、祈祷阿弥陀佛,信愿坚定!《观经》中说:“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众生皆得无碍往生极乐世界,速证佛果。希阿荣博堪布以甚深缘起力,发起“扎西持林净土日课共修”
我们相信朝圣是积资净障的一个好办法,然而,如果你只是以观光的心态去圣地一游,恐怕也很难达到积资净障的效果,因为你的心还是老样子,还在原地。所以,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希阿荣博堪布:正念的修持,是朝圣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