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201~220 of 1920)
2025 (58)
索达吉堪布 (278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善良的人没有伤害心,他(她)总会尽力避免给其他众生造成痛苦。所谓不伤人,不伤物,往宽泛里讲,是不给其他众生制造困惑、烦恼。一句话,如果会让他人心生烦恼,宁肯不说;一个行为,如果会让他人陷入困惑,宁肯不做。
能够意识到嗔心、贪心生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尽管内心感受到嗔恨、贪执,但不要把恨和贪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要把嗔恨转化为语言和身体上的攻击,不要把贪执之心转化为追求和占有等行为。这样做的同时尽量保持对内心情感变化的觉察,你会发现,当贪嗔生起时,如果不随即采取行动,心里的那股贪执、嗔恨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对我们的干扰会减小。事实上,随着正知正念训练的纯熟,我们的心相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敏锐、调柔,外境对我们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弱。
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其他人必定能感觉到它的温暖,尽管他们也许会不承认或不表现出来。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我们就会更加轻松、投入。其实,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
对佛法的修行者来说,任何际遇都可以转为修行的契机,比如,你可以利用孤独感来修持慈悲心。当然,如果你沉浸在孤独的感受里,这本身并不能自然让你生起慈悲等正面、积极的心态,你需要审视它,看到它背后的力量。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比如持咒、念佛、诵经、抄经、调息等,都能起到这个作用。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大家多念诵观音菩萨圣号及心咒。愿众生远离苦因,脱离苦海,身心自在安康!འཕགས་པ་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ཀྱི་དུས་ཆེན་ལ་ཆེད་དུ་ཕུལ། 希阿荣博堪布诵:大悲陀罗尼长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