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901~1920 of 1920)
一共收录了13828条微博,搜索到了1920条微博 >>导出微博>>
这张精美的唐卡供在我的房间里,让我时时想起往昔的大成就者,他们的功德和恩德。顶礼无垢光尊者、荣素班智达、晋美林巴尊者!三位祖师对大圆满法脉的传承弘扬作出的贡献、对后世修行者的恩德,若要述说,穷劫难尽。至诚祈祷传承上师们加持护佑众生离苦得乐!
世间、出世间虽然不是两回事,但也不能混为一事。说生活即是修行,未必全对,关键要看是否有出离心,也就是远离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强烈意愿和决心。如果有出离心,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感受的确能成为解脱道上修行的助缘。
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我以清净身语意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分享图片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什么?信轮回是苦,涅槃安乐。信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信因果不虚,持戒修福。信生佛一体,心佛无二。信自性清净,能生万法。修行者无信心,不得门而入。
“只想开悟不想学佛”的人不少。只求佛的智慧,不学佛的行愿。智悲本是一体,哪有舍此取彼的道理?佛法的智慧超情离见,不是我们一般人满心傲慢和成见随便读几句经文、看几则公案就能揣度。想开智慧先调柔相续,远离恶业,对治烦恼。普贤行愿一一随学,渐渐能心得开解,否则仅凭世间聪明,徒增邪见。
现在的人不善于建立、发展友谊,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没有多少朋友,而实际上朋友之间相契相投,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关系的基础。
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身语意远离恶业,以清净心上供下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佛像前,念经时,忆念上师三宝,或者生起真诚的慈悲心之时,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泪水由心里往外涌。法王如意宝以前常常说,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与恩德,以及众生的痛苦和无奈,发自内心的哪怕只流下一滴眼泪,也会清净往昔无数的恶业。这就是信心、慈悲心的力量。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给其他人,不仅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包括以后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及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的动物,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去实现他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受者、所做之事皆为条件的产物,因缘和合的显现。因缘具足则有现象产生,不论此现象是人是事是物。因缘无时不在变化,现象生成之时便在解构之中,故现象非固有,非恒常,作者受者所做之事都无可执著。三轮体空与见地相关,与记性的好坏却没有直接关系,做完事就忘了不一定就是三轮体空。
为方便讲解和理解,才将三殊胜分开来讲,而在实践中,发心、正行、回向并不是截然分隔开的。发心、回向,都需观法如化,心不散乱;正行需不离菩提心的摄持,随时回向,也就是说,做事的过程中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动机是否与菩提心偏离,时刻提醒自己不可贪著功德利益。
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纳德。愿众生开显智慧,断除无明!
藏历初十,莲师节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金刚萨垛百字明共修,持咒工夫贵有真实信心。第一要信金刚萨垛佛的愿力,坚信百字明忏悔之王能清净身语意所造诸恶业。其次要信造恶必定感受痛苦,对自己造作的恶业生起强烈的厌离之心。其次要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净土,功不唐捐。真信!真信!
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身语意远离恶业,以清净心上供下施。
佛法中“寂静”一词多指远离贪嗔痴慢疑等诸般烦恼,身心自在清净,而非简单外在形式上的独处,或内心的孤僻,或修法中的顽空境界。
自律不是压抑情感,不是遵循强制的规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给人看。自律的动机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
外布施的同时,我们也在内布施,即把心中的烦恼慢慢舍掉。通过施舍财物、帮助其他生命、分担痛苦压力、分享安全和喜悦,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越来越少。施者比受者有福,这话是有道理的。
(2/2)祷文殊上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