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11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一课

思考题:

1.受想行三蕴法相、事相分别是什么?

2.心、心所是一体还是异体?不同宗派有何不同观点?

3.识蕴的法相是什么?它的分类有几种,对此有何不同说法?

4.对于意根有几种解释方法?哪种说法比较合理?

5.七法界与七心界分别是哪些?意界是什么意思?

五根、五境、无表色十一个色蕴方面,前面已经宣说完毕。《俱舍论》的译本当中,唐玄奘翻译的单句比较多,大家背诵、理解的时候,可能不太方便。还有《三戒论》、《定解宝灯论》等论典,都是单句的形式比较多,不过在内容不改变的前提下,我也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词句的方法,尽量采用双句。但《俱舍论》里面有几处,原来的字数不够,也不敢用分别念臆造,只好用单句。按照蒋扬洛德旺波的科判来讲,基本上每个颂词都是双句。

麦彭仁波切的讲义若能翻译出来,也是很好的,这是宁玛派自宗的论典。麦彭仁波切对五部大论基本都有注释,但《俱舍论》的注释不全是麦彭仁波切作的,科判是麦彭仁波切写的,注释比较略,就像《沙弥五十颂》注释一样,后来的弟子们再增加了一些内容。虽然这部注释也收录在麦彭仁波切著作里,但对于从未闻思过《俱舍论》的人来说,恐怕学起来有点困难。所以,这次主要是翻译了蒋扬洛德旺波的注释,其中个别词句与唐玄奘翻译的有点不相同。不管怎样,只要根据内容来理解就可以。

大家如果想真正对《俱舍论》下一番功夫、好好研究的话,最好是看世亲论师造、唐玄奘翻译的《自释》。《俱舍论自释》里面全部是世亲论师的语言,可能有些人觉得稍微难懂一点,但是你真正好好看的话,不一定非常难懂。我有时候看了以后,里面的有些问题基本上能解释,何况你们呢!

下面讲受蕴、想蕴、行蕴。

丁二、中间三蕴之理:

受蕴即为亲感觉,想乃执相之自性。

行四蕴外有为法,

从颂词字面理解,什么叫做受蕴呢?受蕴就是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真正认识外境的差别。如果详细分,也有乐受、苦受、舍受等。这里的受,也就是平时经常说的感受、感觉等等。什么是想蕴呢?“执相之自性”,它是执著相的自性,比如见到柱子的时候,柱子上有颜色、形状等,不论眼识、鼻识、身识、意识等,只要取外境的时候,能够原原本本地感受、了知与他法不同的特点,这叫做想蕴,它与其他任何法毫无混杂,能真正执著自己的对境。行蕴是什么呢?就是除去上面所讲的色蕴、受蕴、想蕴,以及即将讲到的识蕴以外,其他所有的有为法都包括在行蕴当中,当然,无为法不包括其中。

彼三以及无表色,加上一切无为法,

即是所谓法处界。

意思是什么呢?前面讲的受蕴、想蕴、行蕴三法,再加上无表色,以及三种无为法,在讲十二处时就叫做七法处,在讲十八界的时候就称为七法界。

受蕴的法相:心依靠自力而体验自之对境的差别。事相:有苦受、乐受与不苦不乐三种。

受蕴和想蕴虽然包括在心所里面,但这里将它们单独安立在五蕴当中,对此,下面会有专门的辩论。简单来说,这二者分别是在家人和出家人诤论的因,因此将它们从心所里单独列出,安立在五蕴里。

所谓的受蕴,也是一种蕴聚。蕴是聚合的意思,因为感受实际是分别念,依靠外境和心识等众多因缘聚合,所以叫做蕴。对于五蕴的蕴,《中观宝鬘论》里说,声闻缘觉了知五蕴的粗大部分。这里所讲的蕴和小乘所讲的蕴无有差别。

受蕴的法相是什么呢?心依靠自己的力量体验自之对境的差别。比如感受外境时,美丽悦意的外境,令内心产生一种快乐的感受;丑恶不悦意的外境,会在自己心里产生一种痛苦的感受;外境平等,就会产生一种等舍的感受。

大家对法相和事相首先要分清楚。所谓的法相,是与其他法不混杂的,也即平时经常说的定义。事相的话,比如我说人是什么?知言解义的动物叫做人,这是法相,而人的事相就是男人、女人等,这种带有分类性的举例,称之为事相。前面已经讲了受蕴的法相,受蕴的事相是什么,到底受蕴指的是哪些呢?就是苦、乐、不苦不乐。

可能很多人以前学过心理学等世间理论,世间的这些理论,虽然对感官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真正从类别方面分析,总觉得不如《俱舍论》的分析方法。比如所有的感受里,除苦、乐、舍以外,没有其他的。当然,这仅仅是从本体方面来分,如果从属来分就比较多了,意识有意识的乐和苦,根识也有它的乐和苦等,下文会有叙述。

想蕴的法相:心毫不混杂执著自之对境蓝、黄等相。事相:若从所依的角度来分,则为六想聚。

这里面的执著,也包括无分别的执著。比如眼睛见到外境,在因明中,眼识不会有真正的执著,但是它可以取外境白色、红色、蓝色等,第二刹那通过分别念进行区分,那在第一刹那的眼识中是否存在差别呢?应该存在。所以,这里的想也是执著外境的差别,外境原原本本的白红蓝等所有相,在自己的范围内已经执取了。

很多人在讲五蕴的时候,可能对想蕴和受蕴有点模糊。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受是从外境中得到的感觉,可以包括在苦、乐、舍当中。想蕴是对所取外境进行分析,法相是心毫无混杂地执著自之对境的蓝黄等相,以六根来分,眼根、鼻根等所得到的外境相全部具足。《大乘阿毗达磨》中,想又有广大、狭窄等分类,比如认为这个声音好听、这个味道很香、这个花很好看等等,全部是想在分析。想作出区分后,受开始运作,在内心产生苦乐舍的不同感受。

行蕴的法相:色、受、想、识四蕴以外一切有为法。事相:除了受、想以外的一切心所相应行与得绳等不相应行两种。

《俱舍论》里面,所谓的得绳比较难懂,一般较聪明的人,在遇到得绳的时候会很重视。实际这也是有部宗分别假立的一种实法,他们说:得应该实有。比如我相续获得菩萨戒或别解脱戒,在未得到戒律时,现在我的相续中已经有未来的得绳;以前得过别解脱戒、现在已经没有,我现在相续中也有过去的得绳……得既不是心也不是心所,为什么叫不相应行呢?所谓的相应必须与心和心所相应,但是得绳以及同类、生、老等等,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是除心法和色法以外的一种有为法。不过,《大乘阿毗达磨》和《小乘阿毗达磨》的说法有点不相同,后面讲到时可以说一下。

总而言之,所谓的行蕴是什么呢?除四蕴以外其他的有为法,具体来讲,即除受蕴和想蕴以外的一切心所和不相应行法。一般来讲,《大乘阿毗达磨》讲五十一心所,《小乘阿毗达磨》讲四十四种心所。这些在第二品中会宣说,这里不作广说。

若有人问:那么,心与心所一体还是异体呢?是异体,以自力见到事物的本体为心;以自力见到事物的差别为心所。

一般有部、经部以及随教唯识,都承认心和心所异体。有关心和心所一体还是异体,《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分析过,哪些宗派承认心和心所是一体,哪些承认心和心所异体,这里不重复。阿毗达磨自宗承认心和心所是异体的,主心不是心所,他们认为一个执著本体,一个执著差别。所以,这里也是将心和心所分开讲。

那么,它们包括在什么界、什么处中呢?

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以及前面所说的抉择灭、非抉择灭与虚空,这七种法在讲处时称为七法处,在讲界时称为七法界。

界和处也是新的名词,希望大家遇到一个名词的时候,务必要记住!个别金刚道友说:《俱舍论》里面,乱七八糟的名词太多了!这并不是“乱七八糟”的名词,这种想法,是对佛法所知太少造成的。所谓的蕴界处,在中观、因明、戒律等很多论典中,都会经常提到。但有些对佛法闻思不究竟,或者对这方面欠缺了解的人,每次遇到一个新名词,就说这是《俱舍论》自宗的邪见,这种说法肯定不合理。

希望大家一定要全面了解。当然,《俱舍论》不是大圆满的修法,里面也没讲具体实修的方法,但是没有真正的闻思就去盲修瞎炼,不一定有利益。修风脉明点、观本尊的话,暂时很有收获一样,但过一段时间,你的相续就变得空空如也了,非常可怕!

所以首先需要闻思,对佛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以后不管在什么环境、什么场合,对佛法都有很深刻、很坚定的印象,这个时候,其他的邪知邪见不会轻易转变自己的见解。我想:现在很多人,仅仅依靠密宗的生圆次第的话,恐怕再过五年,你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但是你在修行过程中很好地闻思,在两三年、五六年当中,真正对五部大论打好一个稳固基础的话,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环境,你的见解不会退转。从长远来看,了解《俱舍论》的很多法相,是很有必要的。

上述七个法,讲十二处的时候,称之为七种法处;讲十八界的时候,称之为七法界。这里的法界,不是大乘所说的法界、法性、真如的意思,而是指十八界中的法界。也就是说,十八界有六境、六根、六识,意识的对境即六境中的法界,它在十二处中叫做法处。蕴、界、处之间有很深的一种关系,对这种关系一定要清楚。

丁三、识蕴之理:

识蕴分别而认知,意处亦属识蕴中,

亦承许彼为七界,

五蕴当中的最后一个蕴是识蕴,什么是识蕴呢?依靠自己的力量分别了知对境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识蕴。一般来说,心所全部包括在受蕴、想蕴、行蕴当中,而主要的心则称为识蕴。

对此,有些说是一个识,有些说六种识,有些说八种识,有些说九种识,有几种观点。一般来说,隆布论师等人认为:只有一个识比较合理。有部和经部的有些论师认为,六种识聚才是合理的。大多数唯识宗论师的观点是八种识聚,也即六识聚上加阿赖耶识和染污意识,共称为八识聚。阳旦达论师的观点认为,在八识聚上再加一个无垢识,承认为九识。

对于上述种种说法,很多唯识宗的论师开始驳斥,承认一识的说法不合理。为什么呢?意识和根识有不同的对境、不同的因、不同的行相,全部说成一识肯定不合理。承许为九识聚也不合理,为什么呢?第九无垢识,实际就是如来藏,属于无漏识。经典中说,凡夫人具足一切识,这里面的识如果是无漏识,就有凡夫变成圣者的过失。

最合理的观点是什么呢?六识聚或者八识聚,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六识聚在小乘经典中讲得比较明显,八识聚在唯识宗的经论当中也是成立的。一般在讲中观的时候,以宗喀巴大师为主的很多中观派承认为六识聚,麦彭仁波切等很多论师说是八识聚,承认阿赖耶识和染污意识也没有不合理。这方面的辩论比较大,虽然在中观和《般若经》当中,并没有明显宣说八种识,但实际上也是可以承认的。这个观点,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疏当中,根据大乘观点已经阐述过,这里不广说。

总而言之,什么是识蕴呢?识蕴的法相,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辨别事物的本体。识蕴有多少分类或说识蕴的事相,就是六种识,这是小乘公认的。当然,这里的六种识,不包括在心所当中,大家应该清楚。不然,心和心所都分不清楚,还学什么俱舍、学什么中观!

从颂词上简单来讲,“识蕴分别而认知”讲了识蕴的法相,十二处当中的意处,以及十八界里的七识界,也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识加上意识和意,都包括在识蕴当中。

那么,意指的是什么呢?

因有六识以及意,六种识聚已灭尽,

无间之识即是意。

所谓的意,指六种识聚灭尽之际无间产生之识。一般来讲,在学因明的时候,这方面的道理也是比较难懂。这里面的第六意识和意根,与因明所讲的含义应该相同,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自释》中,专门引用《俱舍论》的这个颂词作了说明。

到底什么叫意根呢?前六识灭尽的刹那称之为意根,后来所产生的法则称为意根所产生的法。那么,是六识全部灭尽还是第六识灭尽才产生意根呢?俱舍自宗认为,六种识全部灭尽以后称为意根。那是不是一种灭法被称为意根呢?不能如此承认,因为会有很大过失。这里的意思是说,六识聚灭尽的时候,无间或第二刹那间继续产生意根,它也是意识的一种因。从这个角度来说,灭尽六识聚以后无间产生的识,称为意根。

在因明当中,意根与其他根也不相同,按照小乘宗的说法,眼根、耳根、鼻根等是色法,而意根就比较难懂一点。虽然也有第六意识灭尽为意根的说法,但《俱舍论》和因明当中都说:六识聚灭尽时的反体称为意根,依靠意根产生的识,称之为意识。萨迦派的果仁巴大师说,《俱舍论》未直接宣说无分别的意根,但可以承认。不管怎样承认,两种说法都是可以的。

识蕴的法相:依靠自力分别认知对境的本体。分类:此《俱舍论》承认有六识聚。唯识宗认为:在六识聚的基础上,再加上阿赖耶识以及缘阿赖耶识执著我与我所的染污意识,共有八识聚。阿赖耶识的特点是缘一切内外所缘境、形象不明,并且不间断执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与这里讲的有点点差别。所谓的染污意识,在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中说,对五蕴有我和我所的执著,称为染污意识。

十二处中的意处也就是识蕴,因为它是产生享用之门故,同时又承认识蕴也是七心界。处的法相,即产生享用之门,下面会详细地讲。

那七心界又是什么呢?所谓的七心界是指从眼识界到意识界之间共有六种,再加上意界。什么是意界呢?实际上它并不是除了眼识等六识之外的其他异体法。从实体来讲,除眼识等六识以外,并不存在其他实有的异体法,只是从不同的反体或者阶段,安立为意界,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意根。

它到底是怎样的呢?六识刚刚灭尽无间阶段的心识,即称为意界。世亲论师在《自释》中说,意根并不是异体方式存在的。当然,本体上没有异体,全部是识的本性,但从形象来讲,以异体的方式存在,意根与其他任何识都是不相同的,但也只是阶段不同而已,并没有单独的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