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30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十课

思考题:

1.什么是五受根?舍受为何不分身、心两方面?

2.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三无漏根是如何安立的?

3.二十二根中哪些属于有漏,哪些是无漏?

下面继续解释迦牟尼佛第一转F轮见解密意方面的论典——六大庄严之一世亲论师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二分别根品中,前面已经讲了二十二根的定义,以及二十二根的数目,今天讲此处所说根之本体这一科判。

大家平时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蕴界处、根等等名词,所以,学习或者研究俱舍非常重要。当然,对有些即生没有意乐闻思的人而言,恐怕没有很大意义,但今生真正要了知佛法有关名言方面的道理,一定要学习《俱舍论》。

一般《俱舍论》当中有关名言方面的说法,极少数观点是有部宗自己独特的说法,比如认为三时成实、虚空分为两种等等,像世亲论师加了“传说”的个别地方,大乘是不承认的,除此以外,不论修无上密法还是显宗大乘,都是必须承认的。

大家在接受这样的学问时,应该观察自己的相续。我前段时间也讲了,很多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正在闻思一部论典的时候会有一些障碍,觉得:这部法不殊胜,对我来讲没有很大必要,应该希求另一部非常殊胜的法。这样一来,上师正在讲的时候没有好好闻思,一旦失去了这种机会,以后恐怕再也遇不到了。

所以,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对待这次学习《俱舍论》的机会。因为刚开始人人都会精进,越学下去就会越放松,会有这种毛病。再加上法王如意宝现在正讲《辩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这次法王讲得很细致,我也尽心尽力地翻译了。如果方便的话,可能所有的听者还是要考试,不然听完就没有一点印象了,很可惜!

《辩中边论》当中讲了有关障碍、所证、分类等很多大乘方面的教义,这些内容对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益西彭措堪布也花了很多时间,把法本翻译出来了,与藏文对应起来几乎没有差别,非常了不起,也非常难得!大家遇到这么殊胜的法本和译本,上师如意宝也正在宣讲,真是很难得!

如果在国外,迎请法王如意宝那样的人,一个月当中宣讲《辩中边论》,可能很多人会去听。因此大家遇到如此殊胜的弥勒菩萨的论典,一定要珍惜!对于即生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未获得解脱的人来说,如果与弥勒菩萨的教法结上殊胜的缘,在弥勒佛出世时,必定会在他的教法下获得解脱。这一点,荣敦班智达在教言中也是如此宣说的。作为修行人来讲,即生中最少要受一条居士戒以上的戒律,然后听闻弥勒五论任何一部论典的话,最迟也会在弥勒佛出世时,在他的教法下获得成就。

但人们总是有这种毛病,正值遇殊胜法的时候,总觉得这部法不殊胜。有些前世闻思修行习气比较好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法,都会觉得非常殊胜,希望再再听闻!如果有一种渴求之心,说明有一定的因缘。

可以说,释迦牟尼佛第一转F轮见解方面,主要是依靠世亲论师作的《俱舍论》来宣说的;释迦牟尼佛第一转F轮有关行为方面,全部是用《毗奈耶经》等戒律方面来宣讲;果位则是以小乘阿罗汉为主的果位来宣讲。因此,对于浩瀚无边的释迦牟尼佛第一转F轮的《大藏经》,想要全部阅读恐怕很困难,但是对《俱舍论》所讲的道理全部了知的话,说明已经精通了释迦牟尼佛第一转F轮的教义,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乙二(此处所说根之本体)分二:一、宣说五受根;二、宣说最后三根。

丙一、宣说五受根:

身非乐受即苦根,快乐感受即乐根,

三禅之心为乐根,余者即是意乐根,

心非快乐意苦根,舍受中间无二故。

二十二根当中,五色根、命根、男根、女根等有些根,有些前面已经讲了,还有些下面要讲。在这个科判中,先宣讲五受用根,即身有苦受根和乐受根,意也有苦受根和乐受根,还有舍受根。这五种受用根,是从享用对境的角度安立为根的。

这里“身”,不一定仅仅指身体,而是从五根之根依来讲,也就是眼耳鼻舌身全部包括在“身”当中。

这五种色法群体中产生的所有不快乐感受,叫做苦受根。比如身体接触外境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不快乐的受,或者眼睛见到的外境不是很美丽,这时在眼根群体中带来一种痛苦,当然这种痛苦最后是由识来辨别的。

包括五根在内的身体,以及男根、女根,这七种有色根在外境中得到痛苦的感受,叫做身苦受根;得到快乐的感受,如听到悦耳的声音、嗅到妙香等,就在相应识的群体中产生快乐,这叫做身乐受根。

“三禅之心为乐根”,所谓的意也有意乐受根和意苦受根两种。意乐受根又可以分心和意两方面,也就是说,三禅具有一种禅定的安乐,这种乐受非常稳固,因此叫做心乐受根;“余者”,指除三禅之心以外,第二禅以下的乐受,叫做意乐受根。

这里的意乐受根和意苦受根,全部是在意识周围显现的快乐和痛苦,与眼睛见色、耳闻声音等无有任何关系,仅仅在分别念当中,比如心里胡思乱想:今天我修行得还是很好啊!这时候自然而然在自己的意识中出现一种快乐,这叫做意乐受根;有时无缘无故心情不好,很痛苦,其实这种痛苦是由自己的意识造作的,没有其他外缘,自己的分别念造作以后,在自己的意识群体中产生一种痛苦,这叫做意苦受根。

有些人的感受可能与语言有点关系,比如描述自己经历的时候:我当时如何如何快乐……。一边讲一边快乐得不得了。有时候说到痛苦的经历,自然而然就开始哭起来了。这些实际上是自己的分别念在发挥作用。这里的意思是说,不依靠任何有色根,只在自己意识群体中产生的痛苦或者快乐,叫做意苦受根或者意乐受根。

在乐受根方面,三禅和二禅以下也有些差别,一般二禅以下,像第一禅或者欲界中的快乐,叫做意乐受根;三禅的快乐已经远离下地意乐之贪,因此叫做心乐受根。心乐受根和意乐受根稍微有一点差别,但都是意识群体中的一种感受。

还有一个叫做舍受根,是指不苦不乐的心态。它没有从身心两方面来分,因为这种不苦不乐的感受既可以出现在身体上,也可以出现在心上,但不论出现在身心哪方面都不是很明显。

苦和乐则不相同,有些人生活中也说:别人在身体上打我,我可以忍受,但心里想害我,这种痛苦实在无法忍受。所以,身心上的痛苦很容易区分。同样,身体和心上的快乐也可以分,比如有人说:我的身体很快乐,现在有吃有穿,但我的心不快乐,好像挣扎在热地狱里面一样,天天想自杀,怎么办呐?!平时的在家人和世间人也是把身和心的苦、乐分得很清楚,但等舍方面就没办法分得很清楚。

若问:那么,二十二根的本体是什么呢?前面已经讲过眼等六根与男根、女根,命根与信根等在下文有阐述。此处在这两个科判当中宣说五受根与最后三种无漏根。

若有人问:什么是五受根呢?

身受是指依赖于有色根的感受。眼耳鼻舌身五根叫做有色根,男根、女根也包括在有色根中,有部宗认为这些都是有形状、有颜色的色法。身体非为乐受而为苦恼的感受即是苦受根。比如五根不是感受快乐,而是感受一种很难忍的痛苦,这叫做身体的苦受根;五根取外境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叫做身体的乐受根。这是从身体方面分的。

意识方面也有快乐和痛苦。三禅感受心乐的是心乐受根,本来第一禅以上都有一种寂止的禅乐,但是三禅的乐受非常稳固,不容易变化,所以叫做心乐受根。其他二禅以下,包括欲界在内的所有意识群体当中,得到的乐受是意乐受根,感觉心不快乐就是意苦受根。

身受根和意受根,在《俱舍论》当中完全分开,原因是所依根不同。身受根依靠七色根产生,意受根则是依靠所谓的第六意识而产生,所依根不同的缘故,所取的名字也不相同。

舍受根既不感觉快乐也不感到痛苦。那么,它是身受还是心受呢?既有身受也有心受。人的心有时候像天上的云一样,飘忽不定。比如住在同一个环境中,有时感受快乐、有时感受痛苦,但有时根本不依靠任何外境,今天觉得:真是很快乐!喇荣山沟与极乐世界一模一样。有时无缘无故又觉得:这个地方真的很痛苦,是不是热地狱或者寒地狱啊?我要马上离开……。第二天又没什么了,反正能好好睡懒觉就可以。身体上也是同样,有时候感受苦,有时候感受乐,有时候就像石头一样,既没有苦也没有乐。所以,身体和心里都会出现一种平等的感受。

既然舍受根不分别苦乐,为什么它一者可以包含身受与心受二者呢?

这一点是有理由的。心的苦乐感受大多数由分别念产生,但身的苦乐感受并不观待分别念。比如用刀子砍割身体时,不论心里怎么想着不苦,实际都是特别疼,或者冬天寒冷的时候,穿一件暖和衣服就会感觉很快乐。

所以,心的快乐是依靠分别念造作的,身体的快乐和痛苦,即使不依靠分别念也可以由外境中产生。例如阿罗汉也有身的苦受和乐受,像目犍连被外道痛打状如苇草,但无有我执的缘故不会感受痛苦。《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当中也讲到:阿罗汉虽然有感受,但没有造业的取。

舍受是在无分别中自然而然出现的,而乐和苦二者分别享受利害,所以,身体和心的等舍完全不好区分。身受稳固,心受不稳固,而舍受没有这样的差别,因此这里没有辨别身体的舍或者心的舍,全部在一个本体当中包括。

丙二、宣说最后三根:

见修无学道九根,即是无漏之三根。

见道、修道和无学道具有的九种根,分别称为无漏三根,在见道当中,这九根称为未知当知根;修道当中,其意识群体中存在的九根称为已知根;在无学道的时候,这些根称为具知根。

这不仅仅是小乘的观点,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也讲了二十二根,大乘见道、修道、无学道也可以安立无漏三根。

信等五根、意根、心乐受根、意乐受根以及舍受根,在见道、修道、无学道中,分别称为未知当知根、已知根与具知根。这里身受根不包括在内,因为身根当中,有些是无漏法,有些不一定是无漏法,所以三无漏根中只涉及与心相关的受根。

如此称呼的原因是,这九根能分别生起此等道之本体。其中信等五根以及意根,这六根在见道、修道或者无学道中,不论哪一位圣者相续中都肯定具足,其他三个受用根则不一定。比如在第三禅定时,如果已经获得见道、修道或者无学道的话,圣者相续中会具足乐受根,因为第三禅定的心非常稳固,这时圣者相续中具足无漏七根,即信等五根、意根和乐受根。意乐受根一般是第二禅以下包括欲界在内的圣者具足,也有七种无漏根,即信等五根、意根和意乐受根。如果是第四禅或者第一禅的未至定——将要获得但未获得第一禅,或者无色界,这时候的心是一种等舍状态,所以,在他相续中也具足七根——信等五根、意根和舍受根。

因此,此处讲到的九根是不是所有圣者都具足呢?不一定。不论获得见道、修道还是无学道,凡是在圣者相续中,前六根肯定具足,其他三根则不一定。但这九根都是在圣者相续中存在的,因此,《俱舍论》中将这九根安立为无漏根。

乙三(根之分类)分四:一、观待助缘之分类;二、观待因果之分类;三、观待本体之分类;四、观待所断之分类。

丙一、观待助缘之分类:

最后三根为无垢,七有色根与命根,

及苦受根即有漏,其余九根有二种。

这里面讲哪些是有漏根、哪些是无漏根,二十二根当中这样辨别的时候,最后三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全部是无漏的根。

大家都知道,什么叫未知当知根呢?比如我获得见道的时候,在见道者相续中肯定有信等五根、意根,若在欲界获得见道,则具足意乐受根;如果我在无色界或者第四禅获得见道,则在前六根的基础上,还要加一个舍根,那么,这七种根就叫做未知当知根。虽然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根,实际是几种根共同在这一圣者相续中具足,才称之为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也是同样。

这里并没有说“一地菩萨、二地菩萨……”,而是见道者具足未知当知根。所谓的未知当知根,总的来讲包括九种根,因为身份不同,相续中所具有的根也是不定的。比如以欲界身份获得见道,相续中就有信等五根、意根以及意乐受根,这七根叫做未知当知根。这七种根,以前是凡夫的根,现在已经变成了圣者的根,也就是说,以前不了知而现在已经了知,称为未知当知根的原因即是如此。

对于已知根和具知根,前面简单作过介绍,这里不再多说。

颂词中说“最后三根为无垢”,最后的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完全是无漏法;“七有色根与命根,及苦受根即有漏”,七有色根,即眼耳鼻舌身,还有男根、女根,再加上命根和苦受根,这十个根叫做有漏之根。“其余九根有两种”,除此以外的其他根,既有有漏也有无漏。

若问:二十二根中哪些是有漏根,哪些是无漏根呢?

未知当知根等最后三根是无垢的无漏根,彼等是道谛之故。前面已经讲了,道谛的法都是无漏法。眼等五根与男女根七有色根,以及命根、身苦受根、意苦受根是有漏根,因为彼等是非道谛的有为法。剩余的意根、意乐受根、乐受根、舍受根以及信等五根,此九根既具有漏又具无漏。为什么是无漏呢?因为在有学道或无学道的圣者相续中,可以具足这些根,所以是无漏。为什么是有漏呢?在资粮道、加行道等凡夫相续中,也可以具足信勤念定慧等,因此是有漏法。

《自释》中说:“有余师说,信等五根亦唯无漏。”世亲论师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合理,为什么呢?当时五比丘积聚于一处,释迦牟尼佛还没有为其转完第一F轮,就已经辨别了众生的根基。佛陀当时就说:有些众生为利根,有些众生是钝根。信等五根全部属于无漏根的话,当时世界上还未出现圣者,这时凡夫具足无漏根不合理。通过这个教证来推测,信等五根不一定全部是无漏根,应该分有漏和无漏两种。

颂词中讲得非常清楚,色等五根全部是有漏根,不会出现无漏,有部宗认为阿罗汉的身体也属于有漏法。而信等五根应该具足有漏和无漏,其中无漏根在见道、修道、无学道圣者相续中具足;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凡夫相续中,所具足的信等五根应该是有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