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23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三课

思考题:

1.解释颂词:“果法清净性,即色等清净,以彼二无异,不可分故净。”

2.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在所断和所证方面有哪些差别?

3.修道九地中,二地所断的障碍最大,为上上品,而其能断的智慧则为下下品,这样安立的道理何在?

4.菩萨基智因何能够远离轮回和涅槃这两边?

癸二(宣说解脱道之自性——清净修道)分三:一、认识总义清净之自性;二、别说引申义四圣之清净;三、真实宣说清净修道。

子一、认识总义清净之自性:

“清净”这个词,在释迦牟尼佛第三转F轮和密法中讲得比较多,而在第一转和第二转F轮的经典里面提得不多。讲到“清净”,就要谈自性光明的如来藏本体,这比空性还难于了解,对于非为甚深大乘佛法根基的众生,佛陀不开许直接宣讲。虽然《现观庄严论》主要解释第二转F轮般若空性的意义,但弥勒菩萨的论典经常用到第三转F轮、密法的相关词汇,这些词汇在《宝性论》中用得非常多,《现观庄严论》中也会偶尔出现。

果法清净性,即色等清净,

以彼二无异,不可分故净。

什么是清净修道呢?这个“清净”有两层意思:一是依靠之前的无间道使所有违品烦恼得以清净,二是烦恼自己的本体也是清净的——讲得深一点时,一定要讲到这样万法本来清净的道理。

我们以前学过《释量论·成量品》,法称论师在其中说道:“心性为光明,诸垢客尘性……”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即是光明的、自性清净的,心上的染污垢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是客尘性、偶然性的,不是永久的。就好像主人和客人当中,主人是常住的,而客人是暂住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光明心性是常住的,而客尘性的障碍是暂时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就知道果法——证悟万法本性的有境智慧是清净的、智慧所缘取的对境——五蕴等一切万法也是清净的。为什么说两者都是清净的呢?因为,我们现在由于具足分别执著而看不见万法实相,依靠无间道净除分别念之后,便能现前解脱道的清净智慧;又由于有境和对境不可分割的缘故,所以智慧所缘取的色等万法也必定清净——只是我们在世俗中将之分成所缘的对境和能缘的有境这两个反体,实际上二者从来就不是异体的。

关于这一点,了义大乘经典中经常以比喻来说明:患眼病者原先一直将白色海螺看作黄色,眼病痊愈后,才真正见到海螺白色的相。在这个比喻里,之前因为眼睛具有障碍,所以此人一直执著海螺是黄色的,而眼睛的障碍一旦被遣除,所得的果法就是清净的眼识,清净眼识所缘取的海螺相也是清净的。所以,有境和对境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清净的,只不过在有境的障碍消除之前,显现上似乎是分开的;当我们的修行越来越进步,有境的认识就跟对境越来越接近,当两者完全融合为一,就叫做证悟心的本性,也叫做通达万法的自性。

总之,无论从基道果哪方面来说,境与有境本体上都是清净的、不可分割的;但在尚未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境与有境在显现上却是不清净的、割裂的。

子二、别说引申义四圣之清净:

惑所知三道,断故为弟子,

麟喻佛子净,佛一切最净。

虽然本体是同一个清净智慧,但由于补特伽罗的智慧处于不同层次,故而所见外境的清净程度也不相同。随着我们的障碍逐渐消除,所见的对境也越来越清净,最后到达佛地时,所有的障碍全部得以清净,才真正如理如实地照见万法的本性。而在此之前,要断除的障碍主要分为三种:烦恼障、所知障和三乘道的障垢。作为声闻,要断除吝啬、贪、嗔等直接障碍解脱的烦恼障;作为缘觉,要依靠通达所取的一部分法无我而遣除对于三轮的执著相,这属于障碍佛果的所知障部分;作为菩萨,要净除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道中的其余障碍。反过来说,由于断除了以上三种障碍,而分别称为获得三种清净:断除烦恼障,证悟人无我,这是声闻的清净;再断除部分所知障,证悟部分法无我,这是缘觉的清净;断除二障的遍计种子,现证二无我,这是菩萨的清净。到最后,要把烦恼障、所知障的最细微习气全部断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余留,圆满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获得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因此说佛陀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断证功德圆满的唯一量士夫,最为清净。

我们恭敬佛陀,并不是把他当作世间的造物主那样来恭敬的。佛教经典中讲,大梵天认为整个世界是他造的,于是后世追随他的某些宗派学人也这样认为,现在世间也有很多人说“上帝创造万物”,但从义理上来说,这种造物主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那么,有些人就会想:“既然上帝不能成立,那你们说佛陀是世间唯一的量士夫岂非也无法成立?”这一点无须担心,所谓“量士夫”是“没有过失、功德圆满之人”的含义,这是很容易成立的,因为佛陀所宣说的那么多经典都保留在现存的《大藏经》里,上自龙猛菩萨、月称菩萨等,下至今天所有的传承上师、高僧大德,成千上万的大智者通过反反复复对这些经典进行推敲,最后已经获得了圣者的果位,这说明佛陀的思想一定是正确无误的。

作为佛教徒,在没有通达佛教教义时,如果别人在你面前说佛教是迷信,你常常会觉得不好意思,无言以对;但如果你真的通达了经典和论典,那就完全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学者开诚布公地交谈,可以把佛教经论中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判断、抉择推荐给他。如此成熟的东方思想,是不是已经不见容于现今人们特别崇敬的科学等领域呢?不是的,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也完全经得起任何逻辑的考验和衡量。这样一来,你才会真的明白:我们佛教徒经常说佛陀是不妄语者、不绮语者,原来这并不是自我赞叹,而是客观事实。

正因为佛陀的最极清净是真实成立的,所以作为后学者有福报亲近和依止佛陀,对此都应生起难得之心。我经常想:“在这样的五浊恶世,我遇到了殊胜的上师和佛法,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记得米拉日巴尊者苦行了很长时间,玛尔巴罗扎都没有给他传授教言,后来有一天,上师终于跟他说:“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你确实是合格的弟子,从现在开始我要给你传授教言。”米拉日巴听到这句话,心想:“多么幸福啊!上师答应给我传法,这到底是做梦还是真的?如果是做梦,可千万不要太快醒来啊!”他也是有这样一种难以置信的欢喜心。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思想复杂、文化多元的时代,我多年以来也花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世间的各种学问,最终还是觉得,的确唯有佛学才是名符其实的无上之宝。

趣入真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信仰来得到智慧,二是通过智慧来找到信仰。第一种途径适合感性者,先是听到别人念诵经文或善知识的开示,或者看到一些法本,慢慢生起信仰,然后去研究得到智慧;第二种途径,先是不太相信佛教,但绞尽脑汁去看佛经,却发现不但从中找不到任何过错,反而这些思想极为适合现代科学以及各种传统文化,于是生起了信心。所以说,佛教并不要求人盲目地去信仰,而是最好以智慧观察后再下定论。

那天我遇到德国的一个人类学家,他从事这项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释迦牟尼佛的生平,让他觉得很惊讶:“为什么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人类中就出现了这样崇高的精神领袖?而且在同一时期,世界各地还涌现了好几位圣人,比如孔子、老子、苏格拉底,以及后来的耶稣。”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我们不需要用其他语言来赞叹,因为它至今仍然依靠许多种文字载体而保存着,只要稍加阅读,就会发现它确实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珍宝,是真正的精神良药,正因如此,佛陀的降生地蓝毗尼花园等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我想生长在如今这样环境中的有些年轻人,可能需要先清理掉自己思想上原有的一些糟粕和遮障,然后安置上真正的智慧醍醐,这样才能迎来无限光明的前途;否则,如果始终处于迷茫、疑惑、邪见之中,就会一直排斥好的思想、吸纳不好的思想,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子三(真实宣说清净修道)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遣除于断治详细分类之诤。

丑一(真实宣说)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寅一、本体:

清净修道的本体即是大乘修道解脱道的殊胜智慧。

寅二、分类:

对治九地中,上上等诸垢,

谓由下下等,诸道能清净。

修道的分类,主要依据所对治的垢障而分,这九种垢障分属于九地,即通常所谓的“三界九地”——欲界是一地、色界有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四地、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地,以上每一地有一品须断除的障碍,共有九品障碍,相应的能断除障碍的智慧也共有九种,分属于二地到十地这修道九地。

具体而言,所断除的障碍粗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各分出上、中、下三品,比如,上品障碍可分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其余以此类推;能断除的九品智慧也是这样来分。就断除的方式而言,首先要断除的是上上品障碍,但是要用下下品的智慧来断,也就是说,最大的障碍要用最小的智慧来断。比如,二地、三地、四地的障碍分别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而其智慧则分别是下下品、下中品、下上品。二地菩萨的障碍是最大的,智慧是最小的;十地菩萨的障碍是最小的,只剩下所知障最细微的一点种子需要断除,但他的智慧是最大的。

用世间的例子来说明,就好比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年你得到的是最小的智慧,但断除的是最不好的习气,整个九年的功夫用下来,你的智慧越来越大,毕业时候的智慧是最大的,但所断除的障碍却是最小的了。这不是一个很适合的比喻,但藉此可以帮助我们相似地理解菩萨断除违品的方式。

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菩萨从一地到七地之间主要断除烦恼障,三清净地主要断除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都可分为遍计和俱生两部分,我们在学《智慧品》时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丑二、遣除于断治详细分类之诤:

由断诤斗中,道能量所量,

由是平等性,遍对治三界。

有人提出疑问:你们安立的所断与对治不相应,应该是最大的智慧断除最大的障碍,最小的智慧断除最小的障碍。你们用最小的智慧断最大的障碍,就好比要用最小的水灭最大的火,或者说胆量最小的懦夫要降伏最英勇的敌人一样,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两者明明相违。

对方还有一个疑问:既然九地的障碍分属三界,其各自的所缘和行相明显不同,那么对于一个一直住在欲界、历经十地而成佛的菩萨来说,他怎么能够断除色界和无色界的那些障碍呢?

弥勒菩萨回答道:首先,用小的智慧断除大的障碍完全合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果用比喻来说,就好像洗衣服一样,净除大的垢染不用费什么力气,只要稍微用一点洗衣粉就可以,而那些细微的污渍则很难洗掉,一定要花很大功夫才行;同样的道理,粗品的障碍只要以相违的智慧稍加对治即能断除,而细微的种子习气就像是布上的陈垢一样,很难清净,一定要用最尖锐的智慧来励力断除。依靠这一比喻,能摈除辩论所断与对治之行相细粗相违等的一切过失。

关于第二个问题,欲界菩萨完全可以断除上两界的所断,因为三界九地所有万法的本体都是一样的,一旦我们通过修道证悟了能量的智慧和所量的万事万物于离戏光明中融为一体的大平等性,那么见一法空性之时,也就通达了三界九地所有法的空性,因此缘欲界法生起的智慧就可以遍于三界。

禅宗公案中有听到瓦片的声音而当下开悟的,密宗中有依靠上师直指虚空而认识自心本性的,为什么依靠这些个别的事物就能证悟一切万法的空性呢?因为万法的本体没有两样,都是一体的。《中观四百论》的注释中也讲,利根者只要证悟了一法,便能以此类推证悟所有法。这是佛教在修证方面非常甚深的一个窍诀。

《现观庄严论》第二道智品至此讲述圆满。

第三品 基智

戊三(基无我之现观基智)分二:一、宣说真实论义;二、宣说三品圆满之结尾。

己一(宣说真实论义)分三:一、认请基离边之现观;二、广说彼之特殊分类;三、宣说如何修行之真实道。

庚一、认请基离边之现观:

遍智用十法来说明,道智用十一法来说明,基智则用九种法来说明。

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间,

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

基智也是菩萨的一种证悟境界,因此讲“基智”,直接宣说的就是菩萨相续中证悟基所摄的一切万法为空性的智慧,间接也说明所舍弃的声闻缘觉基智。

所谓基的实相,就是指万法的体性——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其实没有什么可建立的法,也没有什么可舍弃的法。

在显现上,我们经常说:“轮回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轮回和涅槃之间,有业和烦恼的江河,我们通过修道能够离开轮回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而获得成就——在显现上可以这么说。但是按照《现观庄严论》的究竟般若意趣来衡量时,实相中是无有此岸、彼岸可得的。我们因为住在对五蕴聚合体的执著当中,所以才觉得有轮回的岸,而当得到菩萨果位之后,以具足空性智慧的缘故,就不会住于轮回的此岸;同时以具足无上大悲心的缘故,也不会像声闻缘觉一样住于寂灭涅槃的彼岸。

因此,在菩萨的境界中,此岸的轮回和彼岸的涅槃,或者说此岸的世间法和彼岸的解脱法,这样的两边是得不到的。那么,除此之外是不是有一个中间可得呢?当然是没有的,连互为观待的此和彼都没有,中间怎么可能安立呢?就好像没有长和短,就不能说有一个不长不短的东西。

由于万法在本体上无有此等相可得,故而佛菩萨等圣者可彻底照见三世平等的胜义空性——在我们的分别念面前,认为已经离开的是过去、还没产生的是未来、正在享用的是现在,但在万法平等的智慧面前,三世都是得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智慧波罗蜜多。

所谓“智悲双运”,从较深的层面来讲,“智”就是不存在轮回的意思,“悲”就是不存在涅槃的意思,这样一来,远离了常断、来去、有无、生灭等边戏,才是“双运”的真正涵义。我们以自己的智慧稍作观察就能发现,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万法,包括对境和有境、你和我、世间和出世间、白色和黑色、此岸和彼岸……全部都是假立的幻相。因此般若空性确实是以理成立的,而不是佛教的一种教条式说法;否则,21世纪的人,分别念都非常重,他们完全不可能认可。

从当前情况来看,东西方的科学家有很多特别爱学佛法,这些智慧尖锐的人极少因为生邪见而退失,退失的往往都是一些智慧不怎么高的人。面对佛法,缺乏智慧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些没有任何必要的误解,而智慧超胜的人则是越研究就越为这样的真理所折服。大家如果很公正地来看待这件事,就应该承认:我们的思想水平不要说跟佛菩萨相比,就是跟各宗派的创始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佛法包罗万象,世间很多对启迪心灵有帮助的名言警句,都能从佛教经论里找到对应。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在佛经中就有类似的偈颂,意思也是说:以对待自身的标准对待他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他人。

并不是因为我自己穿着袈裟,所以才这样赞美佛教;我是从真理出发,谁拥有真理,谁就值得我去赞美。自古以来,“以理服人”就是所有智者都遵循的原则,如果明明符合事势理的都不承认,那就算不上智者了。

《般若经》中云:“欲求获得声闻菩提者,当修学此般若波罗蜜多;欲求获得缘觉菩提者,当修学此般若波罗蜜多;欲求获得菩萨菩提者,亦当修学此般若波罗蜜多……”然而无论在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中,都有人只凭着字面来理解“空”,以为碗里面没有装水就是空了,他们远没有通达佛教远离一切边的真实空性。如果耽著在这样一种相似的空上,还谈什么“看破、放下、自在”,那就太自欺欺人了。当然,先依靠单空的见解把实执放下来,然后再去寻求更深的境界,这是可以的。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无我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二种,人无我是声闻缘觉所通达的境界,法无我是菩萨和佛所通达的境界。我们对于这样的甚深空性,应该先通过闻思大体了解,然后进一步通过修行来认识它,只有亲自领受到了,才知道那个境界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

佛陀所讲的万法空性,以及密宗中所讲的清净观和观修本尊法,这些都可以称为“心灵科学”。我不管是讲中观还是因明,都很想跟科学结合起来。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是作为生长在这个特殊时代的一员,我们多多少少应该对科学家们的发现有所了解。通过与科学进行对比,我们才更加体会到佛陀留下的经论对当前人类来讲是多么地重要。

世间人终日忙于追求外在的钱财,但不管积累了多少,仍然得不到满足,反而无比苦恼;而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对大乘佛法有所了解的人,虽然外在上不一定很富裕,但内心确实非常丰足,经常处于一种欢乐、自在、洒脱的境界之中,这应该是离幸福更近的一种生存方式。

庚二(广说彼之特殊分类)分二:一、近远果般若之差别;二、本体断治之差别。

辛一(近远果般若之差别)分二:一、离方便之现观远基智;二、方便所摄之现观近基智。

壬一、离方便之现观远基智:

彼由缘相门,非方便故远。

这里间接说明了声闻缘觉的基智。

声闻缘觉的基智是什么样呢?他们所证悟的空性不究竟、不圆满,因为他们对人、法还有所缘相的执著,不具足大乘般若空性的殊胜方便,由于距离果般若佛陀遍智还很遥远的缘故,所以称之为远基智。

壬二、方便所摄之现观近基智:

由善巧方便,即说为邻近。

菩萨的不共近基智,其特点是由方便和智慧所摄。依靠大乘善知识所宣说的万法平等等窍诀,菩萨完全通达了般若波罗蜜多,所证悟的基智具足善巧方便,跟佛陀的果般若非常接近,因此称为近基智。

有个别宗派说:声闻缘觉、菩萨、佛所证悟的空性无有差别。这种说法在究竟的理论面前很难成立,可能是有密意。麦彭仁波切曾对此辩论道:《般若经》中有远基智和近基智的分法,如果像你们说的一样,三乘证悟是同一的,那么有远近两种基智就不合理了。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