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101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一百零一课

思考题

1.依哪六种因说明业的轻重?

2.什么叫做作已积集业、作已不积业?作已积集业需要具足的六种条件是什么?

3.请举例说明,作已积集业等四种类别。

4.佛塔、佛像等无有接受之心,对其作供养怎么会有福德呢?放生凶恶的旁生或者给恶劣者作布施,是否有功德?为什么?

5.清净戒律的四种功德是什么?

6.受戒和修行所生的福德有什么主要差别?

《俱舍论》前面已经讲了布施殊胜对境以及所布施的物品等。

在布施供养的时候,佛经中讲到三十三种不清净布施,比如对别人供养布施酒、肉等。一般世间人为了种种目的,对领导或者接待客人的时候,供养酒、肉、烟等,这都是不清净的布施。当然,如果用来供护法是可以的。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和有些人喜欢吃肉,有些佛教徒每个月都会买一腿肉供养自己的根本上师,一方面可能你的心很清净,对境也是殊胜的对境,这样当然很好,但从物品本身来讲,可能是有过失的。还有人作供养和布施以后,产生后悔心,这也是不清净的布施。或者本来别人没信心,你通过各种方法劝他做善事,把他的物品抢夺出来,这也是一种不清净的布施,因为他自己根本没有信心。这是从布施的物品方面来讲的。

供养的对境分善趣众生、痛苦的对境、利益的对境,以及功德的对境。说法上师到底属于哪一种福田当中呢?当然,说法上师不可能是痛苦田,这是不合理的。以前有很多大德和论师把说法上师安立为利益田,为什么呢?依靠上师的法恩,自相续可以获得很大的受益。以前华智仁波切问弟子纽西龙多:“你天天祈祷什么?”他说:“我天天祈祷您老人家。”华智仁波切显得不太高兴:“为什么祈祷我呢?”纽西龙多说:“弟子心相续中哪怕获得一丝法的功德,也是依靠您老人家传法的恩德得到的,所以我天天祈祷您。”华智仁波切听后非常高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讲法上师可以说是功德田,因为上师是诸佛圣者集聚的总体。

由结行田基加行,思与意乐之大小,

业亦变为轻与重。故意圆满无悔心,

无有对治具从属,异熟作已积集业。

根据结行、田、基和加行的差别,还有思维和意乐的大小不同,业也成为轻业和重业。业可以分为两种——作已积集业和作已不积业,所谓的作已积集业,需要具足故意圆满造业、无有悔心、无有对治心等条件,并且具足从属,其异熟果必定会成熟,由此称为作已积集业,唐玄奘译为增长业。一般《藏汉大辞典》,还有藏传、汉传很多佛教书籍中都称为作已积集业,可能唐代翻译的名词和现在不同,所以我这里用现代比较普遍的专用名词来代替。

若问:在所有的业当中,有些业成为轻业,有些业成为重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依靠六因来决定的,任何一种业,在具足这六种条件的时候,就会成为重业,其中每一个条件也可以分上品、中品、下品的不同,可以作非常细致的区分。之所以说业唯是佛陀智慧的行境,其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在遇到深奥因果方面的时候,依靠凡夫的肉眼和分别念是无法了知的。大家在言谈举止当中千万千万要注意,不能随随便便、凭自己的感觉去行持,这样不太合理。

第一,依靠后行的差别而成为重业,也即随着正行业道连续行持。杀生也好,做善事也好,由于正行已经圆满,而后行会依随正行继续去做。比如杀生,已经杀完生以后,没有后悔心而继续买卖它的肉或者吃肉等,后行一直延续直至圆满。这是成为重业的一种原因。

之前听说两个人打架,一个人一开始特别生气,用刀子捅了另一个人,结果那个人已经死了。后来这个人心里特别后悔:“嗡班匝萨埵吽……完蛋了,完蛋了。”他一边念“嗡班匝萨埵吽”,一边把刀子扔到地上跑了。这属于后行未跟随正行——虽然加行和正行已经圆满,肯定会有罪报,但是后行时产生后悔心,果报上会有一些轻重差别。

第二,依靠田的差别而成重业,如对利益等福田做事。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利益田也好、功德田也好或者痛苦的田也好,由于属于殊胜的福田,对其作供养的功德会很大,相反做损害之事的过失也会很大。为什么会变成重业呢?因为对境越来越殊胜,所做事的果报也会越来越重。比如在供养时,若说法上师是凡夫,会获得普通功德;如果说法上师是一位圣者,功德会更大。所杀的只是普通众生,虽然会有罪过,但如果所杀的是阿罗汉或者父母,则会成为无间罪。所以,根据利益之田等的不同,业也会成为重业。

第三,由基的差别而成重业,如杀生、妄语、邪见等。在所造业的本体方面也有差别。在身体的三业当中,杀生是最严重的,这是身体方面的重罪;语业当中,妄语是最严重的;意业当中,邪见是最严重的。

大家应该很清楚,意业中的嗔心和贪心有很大过患,但与邪见相比,在果报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身业当中的偷盗等,虽然有罪过,但杀生的业最为严重,这是从业的基或者本体方面来讲。在十种不善业当中,这三种业是最严重的。

在佛陀的经典当中,有些经里面说杀生最严重,有些经里面说妄语最严重,有些经里面说邪见最严重,这个问题在前面的问答题里面也提到过。其实我课后出的问答题,你们当天能做是最好的,因为我在这里不仅讲了《俱舍论》当中的问题,同时也对相关经论里面的一些道理作了阐述,如果当天能做,以后遇到的很多问题自然能解决。尤其《分别业品》当中,如果作业做得比较细致一点,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虽然我说的是凡夫的语言,但我没有可靠的高僧大德的教言作为依据的话,在因果方面也不敢乱讲,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依据的。在现在社会当中,想要弘法利生也好,或者在自己修行的过程当中,还是会遇到很多的疑惑,解开这些疑惑,对当今时代来讲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我想这次讲《俱舍论》的时候,在业因果方面已经讲得非常细致了,下面将要讲到圣者的一些境界,我不太懂,不一定讲得那么广。学院里的有些堪布在辩论的时候,有些人认为《俱舍论》第五品最难,有些认为第四品最难,有些认为第七品最难。但我总觉得第四品不是很难,因为在业因果方面,平时我们自己能够相似地有所体会,在讲的时候会有一种感受,但是讲到圣者境界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可能会有点困难。

第四,由加行而成重业,如恒时所造业。在加行方面,时间上恒时想造,具有强烈的心,比如杀生,在杀生之前具有一种强烈的想杀害的心,或者其他人杀生时,自己发自内心地去随喜并赞叹,这些都属于加行方面的条件。

关于加行、正行、后行,《大圆满前行》当中有这方面的分析。《亲友书》当中也有关于业的分析,上师如意宝去年还是前年讲法的时候,专门引用过这个教证。有时候我想,上师如意宝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对这些教证还可以运用自如,我们自己到七十岁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把握?哪怕只有一分也是可以的。

对于因果,《俱舍论》、《亲友书》、《大圆满前行》,还有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等等,这些论典中都有相应的教证。我们应该知道哪些是轻业,哪些是重业,对二者的差别应该分清楚。

第五,由思维的差别而成重业,究竟业道。比如杀生,加行的时候想杀,正行的时候真正去杀,最后究竟圆满这件事情,在完成整个业道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中止自己的思维。

第六,由意乐差别而成重业,如发心广大。与前面的思维有点相似,但也有些不同。意乐差别是指发心广大,比如做善业,《俱舍论大疏》里面说,为了轮回或者以自私自利心做事情,发心不广大;为了解脱做事情,善方面的发心很广大。

上述六种条件全部具足,无论善业、恶业,都会成为重业。其中每一个也可以分上品、中品、下品,有些条件不具足或者比较微弱的话,所感受的善恶业的功德果报等也会比较小。所以,在前行、正行、后行当中,根据这六种因的大小差别,业也相应安立为轻或重。

若又有人问:经中所说的作已积集业、作已不积业指的是什么呢?经中讲到了这两种业,有关它们之间的差别,《自释》讲得不是很广,圆晖法师的《俱舍论颂疏》中也不太广,但是演培法师作的《俱舍论大疏》确实很不错,从小乘自宗角度很详细地讲解了本论的要义,其中没有引用其他论师的观点,也没有增加《大乘阿毗达磨》的观点。

这里讲到了六个条件,第一,并非事先未动心而随随便便造作,是想到一定要做而故意做的。这个相当重要,不管杀生还是做供养佛陀等善事,自己故意去做,不是无意中去做。第二,业的支分圆满完成。比如能够堕入恶趣的业,必须全部支分具足以后才会堕入恶趣。第三,已做不悔,做完以后不生后悔心。如果生后悔心,这个业不一定会成熟,但做完以后,丝毫没有后悔之心,算为这个条件圆满。第四,无有忏悔等对治法,比如生邪见以后,一直处于邪见中未悔改。那天一个人在我面前忏悔,我说“你到底做了什么事”,他说“这个千万千万不能说,我这次不发露,我好好忏悔修对治法”。我说:“这不算是真正的忏悔。如果要忏悔的话,一定要发露忏悔,把原来所造的这些罪业,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这个人说:“上师您老人家面前不敢说,但我在佛陀面前已经发露忏悔了。”我想也可以,他可能是在佛像面前发露了,因为佛像没有心,不会骂人。第五,具足随喜等从属,如杀生时,具足欢喜心、随喜心、赞叹等等从属。第六,必定感受异熟果报。具足所谓的这六种条件即称为作已积集业。

原来学《赞戒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时候,也遇到过作已积集业,以前没有学《俱舍论》的时候,可能对作已积集业一窍不通。现在很多人对佛法的见解非常片面,没有深入了解,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合理的。大家对作已不积业和作已积集业之间的差别,一定要分清楚。

在其他情况下,比如本来没有想杀的意乐,加行、正行也不圆满,虽然做了,但是根本不会受果报,就像脚下踩的虫等,这些做是做了,但是不会成熟;一般小乘自宗认为,梦中做的有些事情,或者造恶后出现对治法、后悔心等,称为作已不积业。虽然做了,但是依靠对治法将自相续中的业种子一扫而光。

佛经里面还讲了积而未作业,积是已经积了,但是并未造作,比如本来心里想杀人,但是后来没有成功;本来想偷盗,但是没有偷到;或者想到喇荣求学,却一直未达成心愿……类似这种情况,但内心里面有一种积累的业留下了。还有未作未积的业,总共有四类。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身心来衡量,这个也比较重要。

供佛塔因所生福,虽无接受如慈等,

因中生果无谬故,恶田亦有悦意果。

大众部的论师说:用希求心供养佛塔不可能获得福德,因为佛塔无有接受与享用的能力。《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也讲到类似的辩论:佛陀没有心的缘故,怎么会接受供养?没有接受的缘故,不一定产生福德。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虽然佛塔等无有接受与享用的心,但是会获得从供养佛塔之因中产生的福德。福德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发心与供养或布施的对境接受之心结合,由此产生福德,比如布施乞丐,乞丐有接受的心,布施者对乞丐有悲心,此二者结合,可以产生功德;第二种,在供养僧众时,依靠施主的供养之心与殊胜的福田二者,便可以产生福德。戒律中也有,施主本来想对整个僧团供养一批布匹,六群比丘说:你们供养僧众一大批布,可是有这么多的僧众,需要把布匹剪成一块一块,僧众也无法享用,这样一来无有功德,不如全部供养我们,可以每个人做一件衣服,具有享用的功德。表面上看,他们的理由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就像现在的有些施主一样,特别容易骗。这一点也情有可原,因为没有受过佛教教育,听师父说几句话就马上点头:对、对、对,肯定供养您老人家,僧众不是很重要……。很可能会这样。当时的施主专门在六群比丘面前供养了很多财物。表面上看,他们的说法也是对的,真的供养僧众布匹的话,可能除了切成小块以外,没有其他办法,也不可能僧众全部穿一件衣服,但真正来讲,六群比丘的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因为僧团是殊胜的福田,布施者的殊胜发心与殊胜的福田具足时,可以产生很殊胜的福德。在这方面分析很有必要。这里说,从供养佛塔之因中会产生福德,因为佛塔、佛像等虽然无心,但属于殊胜的对境,由此因中必定会产生福德。

譬如愿一切众生安乐的慈等无量心,与“等”字所包括的修正见,这些虽然无有接受与直接利益他众的能力,可是依靠自心的力量会获得无量福德。

此处举例说明,虽然无有接受的心,颂词中说“虽无接受如慈等”,比喻什么呢?佛塔作为对境并没有接受供养的心,因为去做供养的时候,佛塔不会说:好高兴啊,今天有人供养,善男子、善女子,谢谢你!慢慢走啊……。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是僧团或者上师,也许会很感激你,派人把送你出去很远……佛像、佛塔等虽然没有这种心,但同样也会产生功德。为什么呢?就像我们缘一切众生观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不可能让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有些专修自他交换的特殊瑜伽士,对众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慈悲心,依靠自身的修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方的痛苦。除此以外,一般来讲,凡夫今天观慈无量心,令天下众生的所有痛苦减轻、快乐增上,不会有这种现象。但是,因为观四无量心的力量非常强大,依此可以产生无量福德,这一点小乘也是承认的。

另外,在修持一切万法空性、一切万法无我的正见时,不可能在修正见的同时,对境已经成为无我空性,只是自心的力量和正见的威力非常强大,依靠修行者心相续中正见的力量,功德自然而然会增长。同样,供养的对境——佛像、佛塔等没有心,怎么会因为供养者的供养而产生功德呢?这是一种邪见。依靠自心的力量会产生无量福德,无论供养的对境是否具足接受和享用的心,同样可以获得福德。《入菩萨行论》中说,无心幻化般的佛陀面前作如幻的供养,可以圆满如幻般的资粮,成就如幻化般的果位。

如果说布施利益等妙田会出现悦意之果是理所当然的,那对旁生等恶田作布施怎么会有悦意的果报呢?前面讲了几种殊胜福田,对他们去做利益之事,获得悦意的果报理所当然,但是对旁生等低劣众生作布施,还有盗贼、乞丐等作布施,可能不会有福德吧!有些人是这样想的,因为盗贼等是干坏事的。还有在放生的过程中,如果是对不杀害众生的物种作放生,可能有功德,但是会杀其它众生的物种,不应该放生,应该杀掉,因为放生以后不一定有功德,反而会有过患。

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从对境方面来讲,因为众生的性格不同,可能会有恶劣的众生,比如今天布施乞丐或者盗贼等,也许他将布施给他的钱用来欺骗或伤害其他众生,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因此从对境方面来讲,所产生的功德会稍微弱一点,但从自心所产生的功德来讲,具有强有力的一种善根。所以,自心的力量非常强大。

因为有漏的善因会产生悦意的异熟果报,不管对境如何,只要是有漏的善因,自心以好心好意的想法布施、放生等,果报必定是善的。这一点始终不会错乱,即使布施恶劣之田,也必定会产生悦意的异熟果。然而,由于是恶劣之田,异熟果报会变得微小,就像在贫瘠的田地里播下的种子,果实不一定会成熟或者减小等一样。在比较荒凉或者贫瘠的田地中,播下小麦的种子时还是会产生小麦,不可能变成稻子、青稞等其他东西,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种子一定会产生自己的果实,与田地的好坏无关。但从田的角度来讲,所产生的果实可能会很微弱,但不会变成恶事。

因此,有些人从生命可贵的角度,作了放生等善事,也许所放生的众生会去杀害其他众生或者伤害其他人等,但是依然会感受善的果报。去年我们在厦门放生一些蛇,当时很多佛教徒都反对,认为这些蛇是害人的,不能放。蛇伤害人是它的业力导致,而放生者是为了解除蛇被杀害的恐怖,这种感觉是非常可怕的,即使它以后可能会杀害其它众生,但杀害众生的果报不会由放生者承受,而是它自己感受,因为放生者并不是为了让蛇去残杀其它众生,相反,完全是为了解救它,依靠这种善心必定会感受善果。只不过可能因为蛇是低劣众生,不一定像放生其它众生那样功德大。

有些人认为,这种事不算是善事,而是恶事,因为会对人类社会或者其他众生界产生不利因素。这种说法,我觉得不合理。为什么呢?我对蛇作放生,从我的发心和动机来讲,并不是想危害它,它如果去危害其它众生,与它的前世以及相关众生的业力有关系,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不管放什么众生都是合理的。就像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里面所讲的一样,造的业是善还是恶,跟形象无关,主要看意乐差别。《大圆满前行》前面有这个教证,善恶业不跟随外在的形象,而是跟随他的意乐。所以,从福田角度来讲,布施对境的性格很恶劣,行为也不好,可是从自身角度来讲,完全以善心善意去作布施,应该会有功德的。这些都是牵涉到因果等方方面面的道理,需要详细去分析,不可能一概而论。

这以上已经讲述了布施所生福业之事。

断破戒恶佛制罪,二色戒具四净德,

破戒因过未出现,依彼对治与寂灭。

接下来宣说戒律所生福业之事。为什么叫做福德之事呢?经中经常会讲到戒定慧三学,这里讲到戒、定、施三者,其本体就是善业,具有福德,所以叫做福德之事。

所断破戒指的是不善有表与无表色,破戒属于所断,小乘认为它是有表色和无表色,也就是恶戒。能断除破戒的对治法——戒,即是戒律所生的善业,所谓的戒,是指有表色与无表色所断的对治法,因此它也是有表色与无表色。虽然不是自性罪,但过午不食等断除佛制罪的有表色与无表色也是戒律。

戒律具有四种功德,哪四种功德呢?一、自相续不被破戒所染;二、破戒的因——根本与随眠烦恼没有出现,这一点对凡夫人来讲非常困难,但是真正要清净戒律,自相续中必须不被烦恼所转;三、依止能对治破戒的四念住;四、依止回向解脱之寂灭,自相续中要具足出离心,前往解脱的寂灭法,也就是持戒的目的是要获得灭尽一切烦恼的寂灭法。如果具足这四种因,清净戒律的四种功德自然而然会圆满。

入定之善即为修,能熏染心之缘故。

为得善趣戒重要,为离烦恼修重要。

什么是修行所生的福德事呢?入定善法称为修。心不散乱,入定而修,这是很重要的。有一些境界的人,在行住坐卧当中经常不离善法,如果做不到,每天也要坚持静下来安住一会儿,也就是你们经常所谓的坐禅。但是坐禅的时候,我以前再三强调过,单单什么都不想地坐着,不太赞叹,一定要观修菩提心、出离心、无我或者一切感受皆为痛苦等。在四法印的基础上修持无上大圆满,如果以前得过无上大圆满的觉受、智慧或者灌顶,还要经常看看相关的法本,每天思维一点,这样的话,心相续逐渐可以改变。如果一两天内特别精进,修得特别猛厉,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可能过两天以后就跑出去了,再也不想修了,这样的修行不会成功,需要有一种长期性的、忍耐性的方式,这一点很重要。

这里讲什么叫做修行,入定之善即为修,修就是在心相续中串习、熏染。对于一种法,如果没有熏染,只是在表面上知道一点,可能没有多大意义,经常修行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去修,虽然法很殊胜,但法在那里,补特伽罗在这里,完全不可能融入到一起。

颂词后两句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修行和受戒哪一个更重要呢?想要获得善趣,守持戒律非常重要;想要断除烦恼、获得圣者果位,修行非常重要。

下面宣说修行所生福业之事:由心专注于所缘境中入定所生与等持相应的善业,即是修行所生福业之事。为什么叫修行呢?因为如同芝麻被花香熏染一样,心染上善的习气并串修、起作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修行,其实修行就是看一看善业在你心的相续中是不是串习了很长时间。如果骂人的串习在心相续中成熟,这不是好事,应该在善法方面——菩提心、无我空性、大圆满的境界,经常在自相续当中熏染,就像花香熏染其他事物一样,逐渐逐渐在心相续中获得利益,这叫做所谓的修行。

在所有功德当中,修行的功德非常大。比如一弹指间观修菩提心或者观无常,这种功德是非常大的。因此,每天如果不能观修很长时间,在五分钟之内观修无我等应该是可以的。很多人都能做到,在五分钟里好好入定,观修“我到底为什么不存在”、“菩提心的功德是什么”,心静下来好好思维。我想这里很多人的修行能力是非常强的,真正精进修菩提心的话,在六个月或者一年当中,自相续中应该能生起菩提心。所以,经常串习是很重要的,以前很多不好的坏习气尽量断除,好的习气尽量去串习,这就是所谓的修行。这种修行的功德,诸佛菩萨在有关经论当中讲得非常细致。因此,修行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在善法方面没有修行,整天为了吃吃喝喝而奔波,那跟世间人没什么差别。世间人就是为了自己糊口而忙碌,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清楚,我明后天开始讲华智仁波切的一篇小文章,可能有八十多个颂词,到时看一看宁玛巴的修心门扉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跟格鲁派有所不同,宁玛巴的特点就是认识觉性。不管是生起次第还是圆满次第,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他们的习惯就是这样的,讲显宗的时候也是用大圆满的觉性来安住,念观音心咒也与其他人的修法有点不同。

在所生福事当中,守持戒律以及修行二者,到底何者重要呢?从获得善趣的角度来说,戒律重要;依靠无间道直接断除所断、远离烦恼方面而言,修行更为重要。所以,如果想获得人天福报或者善趣等,守别解脱戒非常重要。没有别解脱戒,很难获得善趣。

但别解脱戒是不是所有善趣的因呢?这个也不一定。为什么呢?比如除守别解脱戒以外,很多人在即生当中根本没有守戒律,也没有皈依,但他们相续中有没有获得善趣的解脱因呢?应该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续中很有可能具足顺后世受业等,因为前世的前世受过戒律,种过这方面的善根。有些不懂因果的人认为:我这一世受过戒的话,可能下一世会有得善趣的机会,但是另一个人即生中没有皈依过,怎么会有转生善趣的因呢?很可能有,因为相续会有很多世以前种下的转生善趣之因。

因此,我们对业因果的道理详细分析的话,对释迦牟尼佛的因果法门根本不会有丝毫怀疑,一定会坚信不疑,这一点极为重要。这里说,想断除烦恼获得圣者果位,一定要修行,为什么这样讲呢?《三主要道论》中也讲了,菩提心和出离心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本,一定要修无我的智慧,否则不可能断除轮回的根本。仅仅守持戒律是不行的,光是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也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本,必须通达无我并实地串修以后,才能真正脱离轮回。所以说,修行非常重要。

也有些人这样认为:守戒不是很重要,这只是转善趣的因。我之前认识一个还俗的出家人,他的孩子是我同学。有一次我去其他地方的时候在他家里过夜,他说“学院讲因明没有”,我说“还没有讲因明,戒律已经讲了”。他说:“戒律不是很重要,世亲论师说过,‘为得善趣戒重要,为离烦恼修重要’……只得善趣没有很大意义。”因为他自己是个破戒者,所以说守戒律不是很重要,断除烦恼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因明和中观,这才是真正断除轮回的根本,是最殊胜的。这种说法非常不合理。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虽然很多经典中说,破戒者也有功德,但是有关破戒的过患,《赞戒论》当中非常详细地分析过,如果没有忏悔必定会堕入恶趣。

所以我们不能把经论里面讲的教证,完全相应自己的烦恼来理解,也不能随便引用,这是现在社会当中最大的弊病。希望大家在自己实在不能如理如法修行的时候,不要片面理解经论中的教证,作为自己不如法的依据,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不过《地藏十轮经》里面讲过:具戒者有无量功德,但破戒者也有很大功德,为什么呢?一个人如果破戒还俗,为了养活孩子和自己,贪欲增长,整天拿着碗到卖酒的门口去要酒,像这样可怜的人在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也会因为受过戒的原因,成为弥勒佛的眷属,最终获得解脱。而且,破戒者以善心为他人传授佛法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前面已经讲了对普通人、破戒者以及具戒者供养,其中对前二者供养时,对破戒者供养的功德还是大过供养普通人。德巴堪布给我们念《功德藏》的时候,里面有一个教证,说破戒者实际也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出过家的,其功德如何如何。但是,现在我们这边有一种说法:我们家里的孩子出家会不会圆满?如果不圆满的话,最好不要出家,不然还俗的时候我们家人很不好意思,别人会看不起我们。其他在家人可能也会歧视他们家人。实际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受戒的人也不能认为:我受戒以后即使破戒也无所谓,反正无论如何都有功德。这中间还是有很大差别,为什么呢?从破戒的角度来讲,肯定会感受恶趣的痛苦。作为一个修行人,在一生当中,自始至终,戒律极为清净、圆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精进闻思修行,所有的功德时刻都会增长。

因此,对于具戒、破戒以及不受戒之间的差别,应该分析清楚。现在藏地也是这样,汉地也是这样,全部以民间的说法和传统为主,并不是依靠经文作为衡量标准。但是我们不能跟随世间人,最关键是佛陀说了什么,真正的业和果是什么,以佛经和论典作为依据非常重要。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讲过,智慧和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因,离开此二者不会产生功德。因此,想获得善趣和获得离贪果位的人,一定要精进守护自己的根门,守持清净的戒律,尽心尽力地抓紧时间修持断除烦恼的无我空性和无上大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