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100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一百课

思考题

1.佛经中所说的三福业之事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得名?

2.为自利、他利、二利、非二利之四种布施是什么?

3.请详细说明施主殊胜、施物殊胜和福田殊胜的道理。

4.佛经中所说的八种布施是什么?其中第八布施又分几种?

5.为什么说出家人以法施为主?请用教证、理证说明法布施的功德。

6.虽然不是圣者,但若供养,也有无量功德的田有哪些?为什么对他们作供养具有无量功德呢?

《俱舍论》第四品里面,已经讲了佛经中所宣说的各种有关业的差别,现在讲第十三个问题。

丙十三、宣说三福业之事:

三福称为福德业,彼事如同业道也。

世间一切功德和资粮当中,有三种福德非常大,可以叫做三福业之事,即叫做福德,也叫做业,又可以称为彼事或根本,就像讲身语意十业时所说的业道一样,《自释》里面有广说。

若问:为何经中说布施、持戒、修所生慧为福德三事呢?佛经里面说,布施、持戒,以及通过修行所产生的智慧,这三种在所有事当中福德非常大,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这三种能产生相应悦意之果,因而称为福德。无论布施、持戒还是修行,都会获得悦意的果报。众生现在现前的业报不一定很明显,但佛陀所说的完全是正确的,根本不会有任何欺惑性,只要我们依教奉行,守持戒律、布施、精进修行,将来一定会获得悦意的果报,所以叫做福德。第二,由于是业的本体而称为业。持戒、布施、修行三种,实际全部是一种业的本体,因此可以叫做业。第三,这三者均是趋入等起之思的根本,因而称为福业之事。为什么叫彼事呢?依靠这三者可以引发思心所,因此将这三者叫做福德的根本,也叫做福业之事。

譬如,身语七业即是业又是道,而意之三业唯一是道,没有分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业道,为此称这有的业为业道。藏文上也可以这样理解。本来三种意业是从烦恼和业方面分开的,表面看一样,实际也不一样。前面讲业道的时候,身语的业和意业是分开讲的。这里所说的也是这样,福德当中,有些是业,有些不是业;有些是事,有些不是事,不管怎样,布施、持戒、修行这三种可以叫做福德,也可以叫做业,也可以叫做事。福德、业、事三者只是从不同角度取的名称,但所有善法都有一种共同点,都可以称为福德,就像前面讲身语意之业道一样。

这是讲到三种福业之事,按照麦彭仁波切《俱舍论释》的科判,下面开始广说布施,首先讲布施的本性和分类。

何者能舍名为施,以欲供养饶益心,

身语之业及等起,彼果具足大受用,

为自他利为二利,非为二利布施四。

什么是布施呢?颂词中说“何者能舍”,可以将自己的财产等舍弃之心,叫做布施。从有些角度来讲,不但大乘六波罗蜜多安立在心上,本论实际也是在心上来安立,比如此处所说的,将自己的身体、受用全部舍弃的心,称为布施。这种心也有供养心和饶益心两种,身体和语言以及等起、相应心所,全部属于布施的本体。布施的果报受用相当多。布施可以分自利布施和他利布施、自他二利布施、非自他二利布施四种。

什么叫做布施呢?其中,不管任何身份的士夫,能以善心将自己的财物或者身体施与他众,就是所谓的布施。等起:以想供养善妙对境、救济可怜众生的心态而慷慨施舍,并不是为了解脱怖畏与希求回报等。从世俗层面来讲,认为:今天布施,即生或者来世会获得好的果报。对于这一点,大乘在修学布施的时候,不太赞叹。本论在这个颂词中说得很明显,是为了利益他众而布施,不是为了解脱怖畏与希求回报等。

现在很多人供养和布施的心是什么呢?就是希求回报的一种心,今天好好供养,来世获得很大的果报,或者即生获得很大的利益,这只是一种世俗的心态。有些人虽然没有这种心态,但是希望自己远离恶趣痛苦或者即生的各种疾病、忧愁等等,为了解除这些痛苦开始作布施。这种布施,无论大乘还是小乘,都认为是不合理、不如法的。

这种业实际上就是身语业及等起相应法。所谓的布施,实际就是身语之业与等起、相应法。布施之果:暂时在即生来世会获得丰富的受用,究竟会成为佛果的因。

分类:为自利布施、为他利布施、为自他二利布施、非为自他二利布施四种。

首先是为自利布施,尚未离贪的圣者或者以世间道远离贪欲的凡夫,布施供养佛塔。这两种人在布施佛塔时,应该是为了自利的一种布施。这里布施也有供养的意思,我们平时的说法是,施给下劣对境叫做布施,给殊胜对境财物就称为供养,上供下施,但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可以说对上师布施、对佛陀布施,布施有这两层意思。

这里说布施佛塔仅仅是为了自利,为什么呢?因为对境佛塔没有取舍和分别,没有被饶益之心,所以从佛塔方面来讲,没有可利益和不利益的事情;从自己来讲,未远离贪欲的圣者还在欲界当中,具有获得布施果报的机会,而凡夫虽然以世间道远离了自相续当中的贪欲,但毕竟是凡夫,暂时离开的贪欲将来还会产生,并且会投生欲界享用布施的果报,因此这种布施实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他众。

为他利布施:除顺现法受业以外,远离欲界贪欲的圣者布施其他众生,由于布施者已远离了欲界,布施的果报属于欲界所摄,因而是利他而不利己。顺现法受业是指即生会获得果报,远离欲界贪欲的圣者,在即生会感受一些果报,因此也存在自利。除此以外,由于已经远离了欲界贪欲,而布施的果报全部在欲界当中成熟,所以,根本不会获得布施的果报。

为二利布施:尚未离贪的圣者或者未离贪的凡夫布施未离贪的其他众生。尚未离贪的圣者或未离贪的凡夫布施未离贪的可怜众生,从对境方面来讲,他人没有离贪,对对境是有利的;从自己来讲,不管圣者还是凡夫,毕竟是未离贪,无论即生还是来世的果报,都可以在欲界当中成熟。所以是自他二利的布施。

非为二利布施:除顺现法受业以外,因为即生中感受果报也是一种自利的范畴,远离欲贪的圣者供养佛塔,从佛塔的角度来讲没有被饶益,从供养者的角度来讲,也没有享用此布施的果报,因此是非为二利的布施。这只是以恭敬与报恩的心情作供养,因为对佛塔有一种恭敬心,并且依靠它在自相续中获得了无量善心和功德,以这种恭敬心和报恩之心来作布施,没有其他目的。

《俱舍论》当中讲到的布施,对殊胜对境也可以用,藏文当中也是这样,汉文当中的概念也是这样。一般说到布施的时候,对境好像都是可怜的或者平等的众生,对上者不可以说布施,很多人可能有这种想法:我给上师布施、给佛陀布施,好像佛陀和上师都变成可怜的众生了。实际从《俱舍论》的概念来讲,佛陀、佛塔等都可以作为布施的对境。

彼之殊胜为施主,施物以及福田胜。

这里分别宣说殊胜的布施。布施当中有普通布施和殊胜布施两种,所谓的殊胜布施,在施主、施物以及布施的对境方面都有差别,再加上布施的心,如果都很殊胜,这种布施是最殊胜的。

布施之特点:是圣者之因,施主殊胜、施物殊胜、福田殊胜。这里特别宣说殊胜布施,分三个方面来描述,第一个是施主殊胜,第二个是施物殊胜,第三个是福田殊胜,这种布施是圣者的因。因此在布施的时候,观察一下:你自己殊不殊胜?你的发心、行为等很多方面殊不殊胜?

施主殊胜具信等,以恭敬等作布施,

是故后受大尊重,应时无有违缘得。

首先讲施主殊胜,发心方面来讲,布施者需要具有信心等;从行为方面来讲,应该以恭敬的行为作布施。通过这种殊胜的发心和行为,以后会感受的果报,是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不害他众的布施,可以无有违缘而获得受用等果报。

其中施主殊胜是指具有信心,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持戒、慷慨、听闻、知惭、有愧、具有智慧、知足少欲的功德。这是从发心方面来讲的。不论布施还是供养,首先对所做的这件事情有信心,并非勉强,从自身功德来讲,具有守持戒律、慷慨、听闻和知惭有愧,具有智慧、知足少欲等功德,这种人所作的布施,属于施主殊胜。

一般来讲,持戒者布施的功德更大,知惭有愧者去布施的功德更大。比如有人对我作供养,这个人如果是一位比丘,他所供养的财物很殊胜,我不能另外转送下等的人。有些戒律中有这种记载,从未受过戒律者所供养的财物,受施者转送未受戒者是可以的。所以,根据布施者的不同,他所作布施的功德也会有所差别。有些人说,这是上师给的、有加持!或者说,这是县长、州委书记给的……实际只是五毛钱的笔,但是因为布施者的身份不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也会生起一种不同的重视心。

布施之方式:以恭敬等方式,自己亲手、应时、不害他众而布施。

布施的时候应该恭恭敬敬,并非委托他人,而是自己亲自去给。一般来讲,不管无畏布施还是法布施,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亲手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阿底峡尊者也说,做善事不要由他人代替。比如供灯,自己特别想获得供灯的功德,但是自己可能特别忙,也有些人特别懒惰,委托他人帮忙做,“你帮我去放生”……全部让其他人去做,这在功德方面还是有差别的。尤其在放生的时候,自己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去放生,这个功德确实很大。所以,做任何善事,只要有机会,最好自己亲手去做。

所谓的应时,看到可怜众生的时候或者在众生需要的时候,不拖延而及时布施。布施的方式也是不害他众。有些人一边布施一边“出去、出去,不要到这里,我要吃饭……”“你看你很脏,不要到这里来”,一边侮辱他人一边布施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如理如法,否则施主方面的功德不齐全。

布施之果:由于以恭敬等方式布施,后世自己受到眷属的恭敬爱戴;亲手布施而感受用丰厚;因为应时布施而感应时获得财物;不害他众而布施,结果自己无有违缘而获得受用。因为在其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自己也会感得应时获得财物的果报。有些人可能没有应时布施,导致自己经常在不需要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出来了;需要的时候,即使有也找不到,这就是没有应时获得财物。还有些大老板,在布施的时候危害众生,所以感得各种各样的违缘,有些财产被火烧了,有些财产被有权力的人抢走了……这说明前世自己在布施的过程中,掺杂了危害众生的心态和行为,不是一种圆满的布施。

以上是讲施主,下面讲施物。所布施的物品应该是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最好穿的,反正自己最喜欢的都应该供养和布施,不然把自己不用的、不喜欢的,全部布施给众生,虽然也有福德,还是比不布施好,但是不会有那么大的功德。

色等圆满之施物,由彼美貌具名声,

成为欢喜极柔嫩,随时接触安乐身。

施物殊胜:是色等圆满之物。《大圆满前行》讲过,在供灯的时候,所供的酥油不能带有辣味、腐败等。应该用清净、悦意、可爱的物品,作布施和供养。布施这样的物品,后世自己相貌端严,美名远播,转成味香悦意、所触极为柔软、随时接触都会感到安乐的身体。就像转轮王王妃的身体一样,所触非常柔软,在色香味触等各方面非常胜妙。

田殊胜由趣痛苦,利益功德之差别,

解脱施脱或菩萨,其中布施第八胜。

福田殊胜分趣、痛苦田、利益田以及功德田几方面。佛经里讲到八种布施,其中第八种,解脱者布施解脱者是最殊胜的。比如阿罗汉布施阿罗汉,因为对境和布施者都很殊胜,这叫做解脱施脱,菩萨和其布施的对境众生虽然没有得解脱,但是菩萨有利他心,功德也非常大。

殊胜福田:如布施善趣的人、痛苦之田病人等、利益之田父母、功德田具戒者与得预流果等圣者。

第一个是布施善趣的人或者天人,从一个角度来讲,对越可怜的众生布施的功德越大,比如像恶趣的众生,对它作布施的功德最大;但从众生的身份来讲,对恶趣者和对善趣的人来说,对人作布施的功德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具有殊胜的福报。在其他戒律当中也讲过,比如一个人布施普通人和破戒者,二者比较起来,供养一百个人不如供养一个破戒者的功德大;供养一百个破戒者和供养一个具戒者相比,供养具戒者的功德大。

现在世间上的传统是这样,一个人出家以后如果还俗了,很多世间人会说:这个人很坏的……。在他们眼目当中,好像还不如自己一样。实际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讲,即使是破戒者,也是其他从未受过戒律的人无法相比的,《君规教言论》中用獐子的比喻讲过,獐子虽然死了,身体里还有名贵的麝香,与其它动物完全不同。尤其在藏地,一个觉姆或者喇嘛,如果还俗的话,在很多在家人的眼里:这是个破戒者,这是个坏人,以前出过家,现在已经还俗了。好像不如自己一样。这是民间传统的看法,不符合佛经真正的教义。

从对境方面来讲,一般的普通人和破戒者比较起来,破戒者是殊胜的福田;破戒者和具戒者比较起来,具戒者是殊胜的福田;具戒者和得圣者果位的人比较起来,得圣者果位的人是最殊胜的福田。从趣来分,地狱众生和饿鬼众生比较起来,饿鬼众生是好的;饿鬼和旁生比较起来,旁生的对境好一点;旁生和人比较起来,以人作为对境最殊胜。比如今天有一种食物,是供养牦牛好还是供养乞丐好呢?当然供养乞丐的功德很大。

学院里面有几只牦牛,天天吃供品,跟人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每天供的三千个食子放在护法台上,那几只牦牛整天去吃糌粑,有些修行人可能都没有这么多的糌粑吃。华智仁波切在班玛县的一个森林当中,跟纽西龙多一起住,当时他们两个只有一个小小的糌粑口袋,每天把这个小小的糌粑口袋挂在树木上,害怕被老鼠和其它动物吃掉。穿的也只是一件氆氇,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呆了很长时间。华智仁波切每天给纽西龙多讲《入菩萨行论》,还有《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的三四个偈颂。《华智仁波切传记》里面是这样讲的。

痛苦之田——病人等,还有远方而来的客人,或者看起来特别可怜的人,对他们布施的功德是很大的。利益之田就是指父亲和母亲,戒律当中非常强调这一点,因为父母生育了自己的身体,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恩德很大。尤其很多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给父母添了很多的麻烦,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精彩的公案。因此在戒律中也说,出家人为了父母去化缘也是可以的,别人供养的财物供养父母也是可以的,虽然父母没有出家,也没有闻思修行的功德,但是作为出家人,可以用自己收到的信财、亡财来供养父母,这是戒律中也开许的。但有些父母可能自己的性格不好,整天跟孩子们的关系不太好,在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但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父母看不惯孩子,孩子们对父母的有些行为也非常不满。无论如何,好好孝顺父母是很重要的,父母们的要求也不要太高了,不要认为:你看《俱舍论》讲了,我是利益之田,如果你不照顾我的话,你要犯根本戒!……这倒是不会犯密宗戒或者根本戒,只不过你是利益福田,也许你的孩子出家的时候你都不同意,但后来实在没办法,自己也来到这里……

这些都是根据田的差别而说为殊胜的。

所有布施中最为殊胜的,即是解脱三界的阿罗汉布施解脱田。一位阿罗汉拿着一个苹果供养另一位阿罗汉,这是最殊胜的了,因为对境阿罗汉没有想吃的贪欲,施主阿罗汉本人也没有想要获得回报的贪欲,不会想:我今天供养他,过一段时间,他会不会请我到他家里去做客?不会有这种想法。因此布施者和布施的对境都是最殊胜的。这种布施无有任何过患。

再者,虽然布施者与被布施者不是解脱者,但菩萨施主作布施也是殊胜的,原因是他们为了饶益一切有情、获得圆满菩提而布施。

一般菩萨可以分两种,凡夫菩萨和圣者菩萨。在所有修行人当中,如果没有获得圣者果位,但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叫做凡夫菩萨;已经获得果位的,叫做圣者菩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菩萨和凡夫是一样的。在第一地菩萨、二地菩萨的时候,菩萨也叫做圣者,但从发菩提心的角度来讲,凡夫也可以叫菩萨。所以,圣者肯定是菩萨,菩萨不一定是圣者。我们经常说“这位老菩萨、那位老菩萨”,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老居士和发心人员,人们都称她为“老菩萨、老菩萨”,有个人在笑……是不是你?

如果是得地的菩萨或者发了菩提心的菩萨,随便供养任何众生,功德都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因为是为了饶益一切有情获得圆满佛果而作布施。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小乘不承认菩提心。实际只是我们没有通达大乘、小乘之间的有些观点,小乘论典当中也非常赞叹菩提心,因为以饶益一切众生的心态去布施一切众生,就像义成王子,这种布施是最殊胜的。

佛经当中讲到八种布施,经中云:“布施随至者,以怖畏而施,以曾施我而施,以将施我而施,以往昔我之父辈祖辈曾施而施,为善趣而施,为名声而施,为心之庄严、心之资具、瑜伽资粮、获得殊胜之义而施。”随至者是指随时来的人,对他作布施叫做布施随至者。以前上师开许过,学院里面的有些觉姆,生活非常困难的话,可以在这里化缘,她来到你的门口敲门的时候,你们可以给她们布施一点财物。男众这边好像比较清楚。以怖畏而施,眼见财产即将用尽而布施圣者,还有些担心未立刻布施就会腐烂、毁坏等,如有些水果等,所以布施给他人,这叫做以怖畏而施。这个人曾经供养过我,今天我要报答恩德,所以给他供养,这是以曾施我而施。这个人将来会对我作布施,像现在的有些腐败分子——今天我给他钱,明天给我批一个项目等,这叫做以将施我而施。以前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作过布施,我也跟随这种家族传统而布施,叫做以往昔我之父辈祖辈曾施而施;为了获得善趣而布施。为了获得名声而布施。还有第八种布施,也即为心之庄严等布施最为殊胜,其中心之庄严是指神变,也即为了获得神变而作布施;心之资具是指八正道;瑜伽资粮是指寂止与胜观;殊胜之义是指获得阿罗汉或涅槃。

以上所说的布施主要是针对在家人所作的布施而言,作为出家人,法布施是最殊胜的。因此,法布施对每一个出家人来讲很重要。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作法布施恐怕有点困难,因为我没有弟子。实际上真正法布施的对境不一定是人,你看到一些可怜的众生,比如在屠宰场,或者见到蚂蚁穴,以及夏天无边无际的飞虫等,在它们耳边念释迦牟尼佛心咒、圣号或者阿弥陀佛名号等等,这种法布施最殊胜。为什么呢?以人作为眷属对境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不清净的心,比如希求供养、获得名声等,还有些人很容易在自相续中产生傲慢、嫉妒等等烦恼心。但是以可怜的旁生等作为对境时,在它们耳边传授佛法,既不会有傲慢心,也不会有希求名闻利养的心,是很殊胜的一种布施。另外,仅仅在一个人面前宣说一个偈子的功德,也是相当大的,佛经当中有这样的教证,有人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财宝,供养十方如来,与一人宣说一偈而对方听闻且未通达其意义,二者相比较,后者的功德更大。

所以,有些辅导员不要认为给道友辅导是一种压力,即使在对方未通达所讲法的情况下,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很多佛经里面经常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遍满金银财宝……。有些人可能想:这个比喻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比喻?这只是一种假设,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用七宝来遍满以后作供养的情况,以前转轮王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何况是现在呢?!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假设句,佛陀为了宣讲法布施的量而作了如此宣说。一般在宣讲布施的量、皈依的量或者持戒的量的时候,用其他语言无法描述,因此用这种假设的比喻来宣说。这种假设句在汉文语法上也有,以此来说明传法和闻法的功德。

现在是五浊横流的时候,有传法者在传法、听法者在听法,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情。佛经中说:阿难曾问佛陀,两个人所做的功德中,哪一个功德最大?佛陀说,一人传法、一人听法的功德最大。希望你们当中的有些人,不要认为:听课没什么功德,还不如自己坐在家里面念“嗡玛尼贝美吽”一万遍的功德大。当然念观音心咒的功德是很大,这是我们也不否认的,但是与闻法的功德比较起来,听闻一堂课的功德肯定超越你自己念咒语的功德。这方面,根据佛经教证都可以说明,《极乐愿文大疏》等很多论疏当中,都讲过这方面的功德,大家对于有关大乘经典当中的教证,应该好好了解。

作为出家人,法布施最重要;而出家人和在家人共同需要布施的,就是无畏布施,这种功德相当大,这里不广说。

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

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

此外,尽管不是圣者,但如果对作为利益之田的父母、痛苦之田的病人、于法身相续中修行之田的说法者、功德之田的最后有者菩萨进行供施,果报也是不可估量的。

大家都知道,父母也好,说法者也好,还有痛苦的病人,最后有者菩萨,这些人虽然不是圣者,既未获得小乘的任何果位,也没有得到大乘的果位,但是对他们供养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对于报答父母的恩德,佛陀在《父母恩难报经》中宣讲了很多利益和功德。当时佛陀为了报答母亲的恩德,成佛以后也是到三十三天去说法等,有很多公案。因此,虽然不是圣者,但是对父母供养的功德是无有量的。今天中午可能大家都会买一点东西去供养父亲、母亲,如果他们已经死了,昨天刚好是清明节,就给他们烧香、杀鸡……是不是这样?听说现在很多城市杀鸡,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作为佛教徒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为他们念经、回向;如果父母健在,就给他们供养、布施,或者在心里发愿,让他们慢慢趋入佛门。

父母是利益的福田,痛苦的福田就是病人等等,释迦牟尼佛也曾亲自在僧团里面照顾病人。还有于法身相续中修行的说法者,即使说法者不是圣者,对他供养的功德也是很大的。不过希望你们等一会儿不要拿什么东西来供养我,如果真的供养的话,法供养是我最喜欢的,同时有能力的话,做一点无畏布施,其他的钱财、食物等,你们自己享用或者供养其他人,不用给我供养,我也不接受。

以前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施主叫哲哲国王,他晚上做了十个梦,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特别害怕,认为是不是自己会出现不吉祥的事情,后来佛陀说:这些梦不是对你来说的,而是将来释迦牟尼佛教法下会出现的一些事情,并一一作了解释。比如狮子作为眷属,猴子在法座上说法,这是指将来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代,听法的眷属就像狮子一样,都是有智慧、有一定威德力的人,但说法者就像猴子一样不具足法相;还有一个水池,大象很干渴,水池跟着大象跑,大象却一口都不喝……。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龙猛菩萨的传记中也有。所以,我有时候确实想,自己坐在这里说法,一点德相都不具足,不应该说法。但有时候想:我讲法的话,你们很多人,可能从道理上、词句上会理解一点。再加上自己得过一些传承,无论什么样的人,再低劣的身份也可以念传承,所以暂时以这种方式给大家传法。

功德之田的最后有者福田,就像义成王子一样。他们认为义成王子虽然积累了三阿僧祇劫的资粮,但是成为义成王子的时候还是一个凡夫,不是圣者。对于这类人,如果给他供养,功德还是无量的。

所以,对于说法者、父母、病人,以及虽非圣者但是最后有者等人作布施和供养,果报是不可估量的。在布施的时候,其功德也随着布施者的发心和布施对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另外,在这里强调一点:在佛像面前做供养、祈祷,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很难区分哪位是真正的活佛,哪位是真正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在人方面进行取舍很困难,但是佛陀完全是不欺的福田。大家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哪怕一朵花、一根香、一杯水,在佛像面前作供养,在见到佛像、佛塔的时候合掌顶礼,这些功德都非常大,是殊胜的功德田。大家在内心当中应该有一种强烈的意乐,在见到这些福田的时候作供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即使以散乱心,在佛塔或者寺院当中,口里面说“南无佛”或者供养一支鲜花,这个功德也会成为成佛的因、证道的因。所以,希望大家随时随地去做这些善事,不要认为:这是小小的功德,对自己来讲没有什么,念一个佛号有什么功德?有时候闻思再多,如果自己的心未去调伏,没有好好发心,很多行为就会僵硬,没有把很高的智慧用在修行方面,所谓的智慧已经僵直了……最后还用空性或者其他相似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这样不好!希望大家按照上师交代的那样去做,有时间的时候多念一些咒语,不要间断念经,在看见佛像、佛塔的时候,也不要轻视这些功德,尤其是释迦佛等佛陀的像面前,经常供养、顶礼,这种功德是肉眼看不见的,但确实是非常殊胜的福田,功德相当大。其他私人的画像面前供养的话,不敢说有没有功德,但是像莲花生大师的像、释迦牟尼佛的像、文殊菩萨的像……这些绝对是殊胜的福田,戴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放在佛堂里面供养也可以,这些是真正需要去恭敬的对境,真正是具有功德的。

所以,有些说不清楚的事情暂时放下来,真正能决定下来的,作为自己的殊胜对境,去作供养、布施,这一点非常重要。华智仁波切在自己的传记当中说,他自己曾经转生为一个妓女的时候,当时那布秀拔大臣在印度出游,妓女见到后生起极大的信心,将自己的金手镯供养给他。尊者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转生为像老猪一般愚笨的人。我想如果真正遇到成就者的话倒是可以,但现在的末法时代,很难遇到这样殊胜的对境,不如在殊胜的佛像、佛塔面前作供养,这是真正殊胜的对境。有时候有些人对我起信心,把自己身上的装饰品拿下来供养我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伤心:我是一个殊胜对境的话倒是真的可以,但是藏族有个说法,没有福报的人找不到殊胜的对境。这种说法确实很对,没有福报的人找到的对境完全是具贪者,这种人不一定把别人供养的财物用到三宝等有意义的方面。因此,现在用肉眼来区分很困难,而佛像等绝对是具有功德的。作为闻思修行的人,应该分清楚哪些是具功德的对境?哪些是非功德的对境?哪些是说不清楚的对境?这个一定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