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2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九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名词解释:大通和尚。

2、解释颂词: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3、佛陀说三乘教法,又说有最上乘,究竟是怎样?

【修行类】

1、为什么说有报恩之心很重要?

【生活类】

1、对于“行走的力量”,谈谈你的看法。

密不外宣

《六祖坛经》后面已经所剩不多,现在正在讲第七品中的故事,七品中的很多内容,是禅宗里非常著名的一些开悟者的事迹,看起来只是短短的故事,但每个大德的经历,都是汉传佛教中以禅宗的方式依止善知识的开悟经历,我们作为后学者,确实非常有必要学习。我也并不是要求大家也将自己的稍许证悟立成文字,不要求大家宣扬自己的境界。现在学禅宗和密宗的人应该会有一些境界,这毫无疑问,因此要将所悟到的境界落成文字也并非难事,但按照传承上师严格的传统来讲,尤其出家人的开悟,要求大家尽量保密,包括所见到的各种境相,自己的一些特殊梦境,没有特殊必要都不外宣。

端正闻法态度

这次我们学习《六祖坛经》,我希望不管是现场听课的还是网络上听课的道友,大家都有一种欢喜心,我每次课前都是要提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学这样的禅宗法门,对我们来讲是个很好的机会。现在大城市里面的人很浮躁,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每天奔波和寻找,也不一定获得真实的快乐,而我们每天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这确实是人生中的一种幸福,至少在听这堂课的时候,你粗大的烦恼是没有的,应该是对大乘法法喜充满的状态中度过的,我想,这在即生中对我们来讲是一种享受。

对于《坛经》,我以前只是字面上看过,这次比较细致地看了一遍以后,有不同寻常之感,古人对证悟的精神价值非常重视,而现在忙碌的世人,每天都在漂泊、苦求,生活得有没有意义呢?每个智者用智慧来观察,会得出一定的结论。

这些都是古文,很多道友可能比较担心到底怎么考试,好像一说考试,心里就尤其重视,对于想作法供养又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心里也是一种负担,但这次考试,并不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也不要求一个颂词一个颂词地背,而是《六祖坛经》这部经典到底讲的什么,每一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每一品中主要以什么题材来讲,讲了多少个公案,重要的公案有哪些……这类的问题。

这些不是考试题,你们不用记,记了也没用(众笑),因为我今天的分别念不一定是出题时的智慧,但我现在的想法,你们学习的时候要重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些人不提考试的时候,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似乎是很认真、专注地听受,但没有责任,一说考试就立即想去了解,所以,讲考班道友的闻法态度,与其他道友的闻法态度完全不同。有讲考压力的人,基本上都拿着笔很专注地记,而其他有些道友,在那时也有放松的情况。我想:考试能强迫性地增上智慧,或者是激发潜力的一种方法,所以我前两天说考试,并不是故意想害你们。

智常比丘的公案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智常法师,他是江西贵溪市人。

髫年出家:“髫年”指幼年。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

其实禅宗的大德很少有中年出家的,好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出家,现在我们这里的有些人,本来也想早点出家,但是各方面的因缘不具足,个别地方政策也规定十八岁以下不准出家。

那天有一个领导来我们这儿,说藏区某些地方十八岁以下不能出家,当时我开玩笑说:“噶玛巴是十八岁之前出家的,国务院认可;班禅大师也是十八岁之前出家,国务院也认可,为什么小人物不能十八岁之前出家,大人物却可以,这个政策是谁规定的?”他说:“这是个特殊情况。”(众笑)我又问:“这个特殊指的是什么样的特殊?”算是开玩笑,但在这个世间中,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确有种种情况,像智常法师,他是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

志求见性:他从小就非常向往明心见性。人与人从小的志向是有差别的,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怎样,对见性方面没有什么兴趣,对吃饭、积聚钱财倒是兴趣盎然,平时说话的过程中也看得出来,经常喜欢谈论吃吃喝喝,或者父亲怎么样、母亲怎么样、丈夫怎么样、妻子怎么样、以前在家的时候是什么样……按理应该是在家人每天谈论世间的生活比较多。

一个人谈论得较多的话题,说明他在这方面有烦恼。比如说一个人整天都谈他的敌人,说明他相续中嗔恨心比较严重;一个人整天都谈论他以前或现在的恋人,说明他相续中的贪心比较重,等等,从言语中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烦恼和痛苦。所以,现在很多世间人,确实很少有求智慧、求历史、求人文的,各个大学里,攻读历史、宗教的人很少,金融系的人特别多,只要考上大学,很多人都喜欢钱,想知道怎么赚钱,看各个大学里的招生情况,也可以看得出。但是智常法师,从小就特别重视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一日参礼:有一天,他来到六祖面前参拜、顶礼。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当时六祖大师问智常和尚:“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向我顶礼,你要求什么事情?”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

学人:也可以说是愚徒、弟子。有些其它道场里来的道友,经常喜欢说弟子如何如何,弟子头痛、弟子心情不好。本来按道场的要求,不准自称名讳,必须要加上“弟子”,所以每一句话都有两三个“弟子”加杂其中。

此处也是这样,因为六祖大和尚问他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来这里求什么,是求灌顶、求加持还是求摸顶呢?有些人要求摸顶的时候,在他肩膀上敲一敲他就蒙了,刚才有个老乡要求摸顶,我在他肩膀上打一打,他就不明所以了,摸顶和摸肩膀应该是一样的吧(笑)!好像摸顶有种高低的差别,敲一敲或者握个手,可能就有一种平起平坐的感觉,比较亲切,我有这种感觉。

智常是这样讲的:最近他前往洪州白峰山,拜见了一位叫做大通的大和尚,承蒙祈求他开示见性成佛、直指心性的法义,但是他见性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从远道而来,在和尚面前恭敬顶礼,请教和尚指示。

狐疑:动物中狐狸的怀疑特别特别强,它把得到的食品埋在地下,又担心别人把它拿去,另择一处再埋,疑心特别强。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排除疑惑,狐疑太多,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前世的业力,对正法、正见方面不生定解,非法方面,一会儿生邪见、一会儿生恶见、一会儿生怀疑和各种成见,很多邪见蜂拥而至。

大通和尚:有些资料里说是神秀大师,因为神秀大师有一种称号叫做大通,“大通”是皇帝后来赐予他的谥号。但也有资料中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当时神秀大师应该还在世,再说有关的历史中并没有记载神秀大师居住在白峰山,从时间来讲,并不是他圆寂之后,如果圆寂,他也不可能去依止,所以,时间上不合理。还有一些史料记载,说佛教大德中另外一个叫大通和尚的人也不对,因为相关的资料中没有记载的缘故。

但我想这两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第一,因为即使当时智常依止的大通和尚就是神秀,也可能是在文字记录的时候他已经圆寂了,所以后来的历史中把他写成大通也没有什么不合理。

第二个问题,因为以前佛教的历史中没有记载一位叫做大通的和尚,就说这一段历史很有可能是后人臆造而加,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有关的文献中没有发现所谓比较有名的大通和尚,但也许他是深藏在寂静山林中的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历史上或者文献上没有记载,不一定就不存在这个大德。以藏地为例,现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的特别了不起的善知识大有人在,且多如繁星,在汉传佛教中也是,《高僧传》相关的资料中根本没有记载的大成就者、善知识也非常多。所以,个别人在解释《六祖坛经》时,认为大通和尚这一段公案很有可能是后人增加的这种说法,我觉得没有真正的道理。

总之,六祖问他是什么地方来的,来这里干什么,他已经讲了,是从白峰山大通和尚的道场中来,来的目的是:在他面前求直指心性的法门没有解决,因此来这里求法,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六祖说:“大通和尚给你传授了什么样的教言,你可以举例给我说明一下。”

他摄受弟子而传授的教言到底是怎样的,六祖也想听听。一般来讲,从一个道场到另一个道场的学人,都会被问到这类问题,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如此,很多大德都会这样了解。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于是智常法师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他说:“我智常到白峰山大通和尚处,为了求法,已经在那边呆了三个月,在三个月中,和尚并没有给我传授能明心见性的甚深开示和教诲。因为我当时求法之心相当迫切,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闯入方丈室,直接请教‘什么是我的本心本性呢?’”

在大通和尚那里,他等了三个月,实在等不及了。我们这里的个别道友,等三天都会通过各种人打电话催促很多次,“我等不住、等不住,车马上就要走了,我现在已经等了一个晚上了、已经等了一天了。”以前有人要见哪位大德,大德们可能三个月都没能给他传授什么法,要求他做各种粗活之类。

但因为智常求法的心太切,他就直接去找方丈问:到底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本性?这与一个人的信心紧密相连,有些人很想认识自己的本性,多年来把时间全部用在这方面;有些人很想利益众生;有些人通过善巧方便把佛法传递给别人;有些人弘法有困难,见本性也觉得没有希望,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念一些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每个人至少有一个自己的愿望或目标、理想或梦想,如果毫无目标,每天只是吃吃喝喝,可能不太合理。

按照密宗的传统,除了个别特殊根基的人以外,很少直接传授;在禅宗,有些法师确实现在也是独传。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

对曰:‘见’。

大通禅师问他:“你见到虚空没有?”

智常回答说:“我见到虚空了。”

其实虚空见无所见,《般若摄颂》中有个偈颂说:“有情声称见虚空,虚空岂见观此义,佛说见法亦复然,见以他喻不能诠。”有些众生说见到了虚空,怎么见到的呢?必须要观察,虚空没有本性,就像石女的儿子或是兔角,没有本性又有何可见?但是,以相似见到的状态中,他说已经见到虚空了。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法师又问:“那你见到的虚空,它有没有相貌?”

他回答说:“虚空本身是无形的,怎么会有相貌呢?”

这时他真实回答,他见到的是无相的虚空。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这一段话,是禅宗中很深的直指法。

之前的对话:

“见到虚空没有?”

“见到了。”

“虚空有没有相?”

“没有相。”

间接在问有没有见到任何相的空,“见”,不一定是用眼睛见,也可以用智慧见。

这时,大通和尚对他说:你的本性犹如虚空,虚空有什么特点呢?已经通达、了悟无有可见,就是见虚空,这叫做正见;没有任何可知道的事物,就是一种了知,叫做真知。从颜色上没有青黄白黑等等,从形象上没有长短圆方,但是见到了本体本来清净,觉悟本来圆满、光明,这叫做见性成佛,也可以叫做如来知见。

这一段中大通禅师给他讲了最深的法,但是他自己可能与这个上师没有缘分,就像米拉日巴尊者最初到绒敦拉嘎那里去,上师给他传授了大圆满,并说白日修白日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有缘者不修也能成佛。他想:我的咒术和降冰雹术,短时间内都修成了,我既然已经遇到此法,也算是具有宿缘的人。所以他没有修行,整天沉湎于睡眠之中,结果正法与人的相续已经背道而驰。最后上师对他说:“听说你是个大罪人,看来是真的,我无法调伏你,你还是到玛尔巴罗扎那里去吧。”后来他到玛尔巴罗扎那里,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依靠大手印而成就。所以,从历史上看,米拉日巴的法缘不在大圆满上,而在大手印上。

我觉得大通禅师的这段教言,好像更接近密法,对我来讲,如果我要开悟,可能会以这个法来开悟,但是智常法师当时没有开悟。这个法讲到空性方面偏多,无有可见叫正见,无有可知叫真知,这就相当于在抉择本来空性,但是在没有任何所见、所知的情况下,如来藏的光明本来圆满、本来具足,这叫做见性成佛,也叫做如来知见。

这与大圆满,尤其是上师如意宝的《手中赐佛》中的引导法“本来清净”那一段非常相似。心的本体是空性,但也并非是单空,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光明和清净无二无别、本来具足,这就是你的本性,这就是你应该认识的。

其实这种甚深的窍诀,我们每个人返观自心的时候,有缘者会当下开悟,虽然当时智常禅师在大通禅师面前没有开悟,但我们中的有些人也可能以此而开悟,因为有缘者稍微内观的时候会认识心的本性,“噢,原来这个世界上所有众生没有了悟的东西,我返观自己的时候,当下完全明白。”

我们如果通达了心的本性,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痛苦?还有什么可纠结的?都没有了。正因为我们芸芸众生没有认识心的本性,而漂泊、迷茫,认识本性后对治烦恼非常容易,这并不是一种传说,用现在的话来讲,是非常科学的。痛苦的来源来自于心,心的本体就是空性与光明,在稍微内观的时候会知道的,如果了知了心的本性,那么我们所苦恼的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作茧自缚而已,本体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道理,有些人是从理论上明白,有些人是从窍诀上明白,或者从大德所开示的道理上明白。

我认为当时大通法师对他传的法是很深的!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末学虽然听到了如上的教言,但是没能解决我的问题,因此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六祖大师面前,恳求大和尚给我开示。

大通和尚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也许他是个“小和尚”,虽然他有证悟、有境界,但是并不是很出名。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今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六祖大师说:“这位大通和尚讲的固然非常好,但是他存在一种知见,空方面的见和空方面的知,所以,你没有完全通达心的本性,也是情有可原,我今天用偈颂的方式来为你讲直指心性的窍诀,愿你当下通达其中的甚深意义。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大通大和尚给你讲的单空法,你不能现见本性也是有原因的。不见任何一个法,这样的境界还存在着无见,这种无见相当于乌云遮蔽了太阳的光明。

实际上单空也是一种遮蔽。我以前引用过《大宝积经》里的一个教证,“若有思维于空法,如是凡夫住邪道。”如果思维一个空法,这样的凡夫住于邪道,因为空法完全遮蔽了你通达心的本性。虽然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宗喀巴大师也为人们宣说过空性法门,极个别的大德也说这是引导众生断除实执的甚深方便,但个别凡夫和愚痴的人不能了达,会认为这是一种断灭、断空。

《大般涅槃经》(又名《大般泥洹经》)里也说:“闻佛为众生,方便说空教,愚夫不能知,谓悉言语断。”众生在听闻佛说空性法门时,愚夫根本不能了知,而且认为是一种断灭和空法,这种情形自古以来都有。

现在有些学者也没有很好地修行,一讲到佛教的空性时,就认为:佛教不是说看破一切、一切皆空吗?那你们还念经、念佛、磕头干嘛?《金刚经》里不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吗?很多人这样讲,但这种说法不合理,首先无始以来的众生需要断除他们的邪知邪见,《大宝积经》里也说:“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如果你安住于一切事物都不存在的无有可知的知见中,这还是守护着一个无知的空法,就像太空中产生闪电一样——虚空无有边际,划过闪电也是一种障碍。本来虚空是一无所有的,但是如果再闪电,那么无有中也产生所缘的一个法了。同样,一切万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还存在不知的法,这也不合理。

我们要知道,前辈大德们在禅宗中其实根本没有单单讲一个空法。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这里主要讲到六祖大师他自己的见解。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这样的知见突然生起,而错认为是最究竟的境界,是不合理的。如果错认为它是真正的明心见性的话,那什么时候能解得方便法门或者现见智慧呢?如果我们把无知、无见认为是最究竟的境界,那什么时候能真正通达万法的本性呢?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你当下应该明观自心、通达自性,此时你的如来藏的大光明自然而然会显现,与空性无二无别。

当下安住的时候,并不是单单的一个空性,空性和光明无别的境界可以显现。这种显现在佛经中也有,就像《大宝积经》中讲:“离诸分别故,获大法光明,诸法无性故,光明亦无性。”因此说显宗中也宣讲了类似密法中的明空无二的境界。也就是说:当你安住时,当下认识本性——本体上是空性,自性上是灵光显现。灵光就是指光明、智慧。

我以前看过一段百丈禅师的教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讲的就是心性光明自然流露就和真佛没有什么差别的道理。

同样,密法中讲当光明现见的时候,没办法用文字、分别念来表示,它的本体也无法言诠。密宗中的有些教言中说,通过观虚空见到光明,实际上这是如来藏的一种反射,以这样的一种窍诀来修持;而禅宗中,是当下了悟、明心见性。从字面上看,我觉得大通禅师对他的直指法应该更好懂,但可能是六祖最后的这句“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而令他当下开悟的。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智常禅师听到六祖这句话时,心意豁然开朗,当下通达心的本性,于是他自己也作了证悟偈。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无端生起无见之见、空知之知,带着一种无理由的无端知见,有执著地求菩提,就还是存在着一个要开悟的念头,这样怎么能超越无始以来的迷惑呢?

因为无始以来众生漂泊在轮回的唯一因就是执著,到最后如果还是带着一种单空或者“我要开悟”的念头希求菩提,怎么会超越昔时的迷乱?其实昔时的迷乱也是一种分别念,分别念是三界的因,那怎么会真正通达本性呢?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其实心的本性本自具足,只不过随着狂乱的心向外漂泊而始终没有找回到传承祖师的“屋室”中来。我们的心就像一个本来拥有地位的王子,但他离开了王宫,一直在外面漂泊而没有回到皇宫。我们众生茫然地时而堕入断边,时而堕入常边,一直没有处于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中。

如果我们懂得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因为是光明的缘故,不会堕入断边,不是单空;因为是空性的缘故,不会堕入常边,常有之法本体不空。

可以这么讲,一些证悟的境界是通过心灵才找到心的本性。但从字面上看,智常禅师的这个偈颂否定了用执著的心希求菩提。说:自性觉悟的根源本体本来是光明的,但是随着分别念往外迁流,没有回归,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本体。从反体的角度而言,我们内心的王子已经在自己的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而已,认识以后便不会堕入两边,一定会趋入正道。

现在很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寻找心法,有些以禅修的方式,也有些人不一定以禅宗的方法,而是以禁语或长时间刻行走等方式。我认识的几个明星和记者,最近行走在珠峰环线,最高海拔五千多米,叫“行走的力量”,前一段时间,陈坤等人一直在那边,背着大概五十多斤重的东西,在缺氧中禁语走很远的路。当然,他们也会在很多方面提前进行培训,怎样扎营、怎样行走,之后禁语、观察自心、一直往前走……但有些人半路就提前返回,没法坚持,有些人还是坚持走到终点再折返回来。

现在人认为这是一种关注心灵的方式,但我想这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如果有一些传承的窍诀,就像密法中个别的寻找自心的修法的话,应该是很好的,没有任何的窍诀,单是以分别念找,也许对调伏自心、令心寂静上会有帮助,但是在认识本性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现在浮躁、狂乱的心,很有必要用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制止躁动,我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一刹那也不停留。

我前两天看到一个大概7岁的孩子,我观察了一个小时,他一会儿都待不住,特别特别忙,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又坐下,一刹那也停不下来。佛经中对我们的心也有这类比喻,像闪电、狂风、猿猴或者嬉戏的孩童等等,所以说,我们的心依靠这种方式来安住是非常必要的。

这以上是智常禅师依师开悟的整个过程,已经宣讲完毕。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智常禅师有一天又提出问题说:“佛陀有时候说三乘法,又在其他经典中说最上乘,到底是三乘法还是有个最上乘法,弟子没能理解,希望和尚为我开示。”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祖师说:“你观自己的本心,不要在外面著相,法没有四乘,只是人的心有各种不同的差别。”

《入楞伽经》中讲:“诸乘不可尽,有心如是生,心转灭亦无,无乘及乘者。”其实在法的本性上没有大小乘之别,只不过是人心来安立的,一旦我们的分别念灭尽,所有的乘都没有。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见闻转诵,是小乘:总共讲了三乘,目见耳闻、传诵经典,是小乘法门。

喜欢看、喜欢听、喜欢相,是小乘法门。现在有个别居士,对真正的闻思修行不感兴趣,认为真正的佛法就是吃一点甘露丸、喝一点甘露水,觉得好甜啊、好香啊、好……或者读诵经典,早上四点钟就起来念诵经典,很少观修。

悟法解义,是中乘:不但是听闻,佛法的真实意义也完全能了解和领悟,这叫做中乘法。

依法修行,是大乘:不但是了解、听闻,还有修行,这叫做大乘法。

这种逐层递进与闻、思、修的次第差不多,听闻叫做小乘法,思维、了悟其中的意义叫做中乘法,不但闻、思还要不断去修行,这叫做大乘法。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最上乘法是什么呢?通达万法的本性、通达本具的自性光明,这种光明具足的本体没有任何贪嗔痴等烦恼的染污,也没有各种有无是非的相,这些全部都远离了。

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所谓的一无所得也并非单空,而是最上的一无所得,这叫做最上乘。

此处并没有说最上乘是密法,但我认为是密法,因为三乘之上还有一个最上乘。以后某些禅宗学人说密法不合理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教证来破他们,怀揣此偈,以后用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所谓乘的意义并不是在口头上说的,而应该是在修行上。无论是小乘、大乘还是密乘,对修学者来讲,具缘的那一乘就是最上乘。比如说有些人与密法没有缘分,但是与小乘法很有缘,对他来讲小乘法就是最上乘。

汝须自修,莫问吾也:六祖说:你自己修吧,不要问我。自己不看书,每天拿一个纸条到处去问干嘛,你到大通和尚那里也没有开悟,到我这里也天天都问我,不要再问我。(笑)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在一切时中自己观修,自己知道自己的心。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六祖对他讲了这么多窍诀之后,智常非常的感恩,为了报答祖师的恩德,始终做祖师的侍者,直到祖师示寂。

有的人在上师面前得到法之后,把上师当作獐子,法当作麝香,认真求学当作猎人的兵器和砍杀的手段。很多人在一个上师面前得到像麝香般的法之前,喜笑相迎,得了法之后就完全不理,转头就走。但他不是这样,直到六祖大师圆寂之前,一辈子承侍祖师,这是一种长期对祖师报恩的方法。

其实不管是对哪一位上师,甚至是父母或有恩德的人,我觉得报答恩德很重要,因为没有感恩之心,传承上师的加持入于你的内心也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依止任何一位上师的过程中都应该感恩。当然,如果你觉得与某位上师没有缘分,那最初依止几天或几个月,又跑到别的地方去,这也是合理的。米拉日巴在绒敦拉嘎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到玛尔巴罗扎那里去了,智常也是在大通那里呆了三个月,觉得他的法门与自己不相合,后来去六祖那里,但到了六祖那里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现在很多人的心比较狂乱,变化特别快,有些人说现在中国人吃的食品有问题,所以心不定。(众笑)

我问过一些相关人员,为什么现在人的心特别善变,今天求法的心特别特别强,但过两天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今天这个人看起来特别稳重,再过两天又变了,一反常态。他们说这与饮食有关系,食品中有很多激素,人的生理已经被破坏了,因此见解、心态也不稳重。

不管你修什么,你不一定非要呆在学院或呆在某一个道场中,但我特别希望大家心要稳重,选了一个法门之后,最好临死之前不要变,而且自己临死的时候也发愿,生生世世用这个法来调伏自己的烦恼,用这个法来饶益众生,这是很重要的。现在的人心态不稳,并不是只有我们周围的人是这样,而是普遍的现象。我那天看到一组数据,很惊讶,比较而言,我们学院的修行人还是比较稳重,汉地的一些大企业,像阿里巴巴、麦当劳,他们每年换的人相当相当多,但这其实不一定很好。我们的心,偶尔产生烦恼、痛苦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作为一个人,大的原则上确实要稳重,所修的法、所做的事、所交往的朋友和亲人,不要今天与他关系很好,再过两天又突然不好了。

现在世间人的生活状况特别可怕,不但是汉地,藏地也是这样,我资助了一些大学生,那天我问他们的父母,发现好多都已经离婚了,他自己也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当时我心里想:哎呦,不但是大城市里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在藏地高原这等神圣的地方,也逐渐发生了许许多多以前不曾有的变化。

我一直认为修行要稳重、人格要稳重、做事情应该善始善终,一部法开始传讲,并不是第一节课听一下,最后一节课听一下,这不叫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