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28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八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简述本品中已学过的公案内容。

2、请分别解释五智。

【修行类】

1、应该如何对众生观清净心?

2、为什么说五毒即是五智?

【生活类】

1、在自己修学和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你觉得该如何做到既不世俗化又不刻板,既不舍弃传统,又不太过传统?

2、智通闻师开示,当下开悟了,那么你有没有一丝了悟?或者在认知上是否有所提升?

考试事宜

《六祖坛经》中,现在讲每个大德依止上师过程中的一些经历,表面上看好像《六祖坛经》第七因缘品中,只是讲一些故事,但我们可以懂得,古代大德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弟子开悟,作为具有信心和因缘的弟子,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开悟,这两者之间的对比与差别,我们都可以分析。

这次讲完《六祖坛经》,我希望作一个考试,我们学院听《六祖坛经》圆满传承的人,包括城市里面圆满听受的人中,凡是学习了,并且想对我做法供养的人,我希望最后都参加考试。考试内容是什么呢?是整个《坛经》的总义,作为一个学了此经的人,每一品都讲了什么,应该有一个归纳性。

这次传讲《六祖坛经》的过程中,我没有接受你们任何的财物供养,我既不需要也不希求,但我喜欢另一种供养——法供养,不过最好不要用“鸡蛋”供养,我也不是特别穷,太少了我看不上,你考得太少,我一看就知道你一点都没有看书,只不过是为了参与而已,这样不太好。

传承要圆满。我所谓的传承就是从头到尾没有落过课,或者即使中间落了,第二天通过音频补上了,这也算是《六祖坛经》的一个传承。我希望凡是学习的人,最后都参加考试。

我每天讲得不是很多,比如前面讲的不同公案,无尽藏比丘尼读《涅槃经》,一生中主要是修这样的法门,她大概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心中至少也有一些印象。

你们每天至少也要花一个小时在听课上,听完了以后全部都抛弃,正在听的时候也不认真,这不是求学的态度。听课的时候应该像野兽听猎人的琵琶声一样,《前行》中说要非常专注地听,这是听法的基本概念。

我们还讲了法海的故事,法海的“即心即佛”的公案中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不看书,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概念。

然后刚刚讲完的法达,法达法师是读《法华经》的,他是怎么开悟的?诸如此类,整个《六祖坛经》学完之后,我不要求你们逐字逐句地研究意义,但是基本的内容要知道,比如说让你写出第七品中法达的故事,或者说第七品由哪几个故事组成的,分别是哪几位法师,他们着重修什么经典,这样非常简单的概括,我希望你们学完《六祖坛经》,对这部经至少也该有所认识。前面我讲了一部分,后面还需要讲一部分,都需要沉淀和积累,所以,希望大家现在心中有所准备。

因为我的课,你们都认为不需要考试。其实我很怕你们各个班的道友学习很忙,再参加其它考试有一定的困难,我也怕城市里面的人按照课程学也有点累,所以平时没有要求,但是这次我很希望你们都参加考试。讲每一部经,我也花很长的时间,比如说后天星期六的时候,我的事情特别特别多,再讲课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学校的事等等,也许你们觉得这些都是分别念,但我自己觉得这对我来讲也是很好的一种修行,我天天只看书本上的教言,相续中生的大悲心好像没有那么深刻。比如说前两天我与一些贫困学生共处,基本上一天都在听他们的哭声、看他们的眼泪,我可能讲一个月的法也不一定能生起这样的心。

出世与入世

有些修行人天天闭着眼睛独修,一直都非常庄严,自己也害怕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染污,但有时候,不管出家人、在家人,还是需要训练自己。

你初入佛门,还没有学多少就进入世俗,有一定的困难,至少应该在学院、寺院里面,系统学习八年、十年以后再跟社会接轨。作为一个佛教徒,按照传统的原始佛教的别解脱戒来说,出家人的威仪应该非常庄严,行为相当保守,有一部分人是这样做的,也非常好,就像现在的南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中,也是有特别着重戒律的一部分人。但是也需要有一部分人入于世间,毕竟现在世俗人的分别念那么重、烦恼那么多,我们谁都不管他们,完全把他们抛之脑后,谁来弘扬佛法?谁来度化众生?

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佛教徒,按照传统的佛教精神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有必要的;在不违背大原则和总的戒律的情况下,可能也要随顺世间。否则,全部都坐着毗卢七法、双手定印,这样佛教和世俗之间就好像有一种隔阂,到一定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佛教精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思想,谁都没办法进入,即使已经进入,好像世间中的所有享受都没办法实现一样。

为什么很多汉地的在家人害怕自己的孩子出家,害怕自己的家人出家,他觉得出家就像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样,好像完全已经不是人一样,觉得特别可惜、特别伤心,其实并不是。当然,出家人也不完全相同,有些出家人,他的社会责任已经超过了很多在家人,在这种情况下,随顺世间非常有必要。

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过于世俗化,可能别人也看不惯,他有他的原则;作为一个居士,太世俗化,没有任何约束,也不太好,但是如果在某种场合中太死板,也许很难随顺众生。

前一段时间我听一个上师讲到,他和一个日本和尚一起到某公共场合演讲,这个日本和尚的威仪非常庄严,目不斜视,特别注意地坐在那儿,结果一不小心,他的念珠线断了,所有的念珠“唰唰唰”地掉在地上,但是这个和尚装作没发生一样,还是非常庄严地一直坐着。那位上师说,如果是他的话,他会立即一颗颗地捡起来。这也是一种现象,一方面他可能太重视自己的威仪,但另一方面好像也太不随顺世间,明明念珠一颗颗地全部掉在地上,你为什么不去捡?捡一下也不违背戒律,但是在别人面前装得太一本正经了,念珠全部撒在地上,他也装作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我想说什么呢?有时候需要庄严的行为,有时候需要随顺世间,否则佛教徒好像已经完全脱离了现实。

现在西方的很多科学家在研究,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哪些是入世的、哪些是出世的,如果完全出世的话,作为一个世间人,就没有办法高攀、没有办法进入,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应该要随顺、度化世间人;如果过多地跟他们结缘和随顺,也可能损害自己的道心。在这方面,智者会掌握分寸,愚者经常堕入两边——要么太保守、要么太开放,因此他度化众生的愿望很难实现。

我主要想表达的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要舍弃原始的传统,同时也不要特别传统化,否则现在的人很难接受。因为现代人的思想、爱好和兴趣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就连运用的词汇都不是从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词汇,尤其80、90后的人,他们有很多的“密语”,老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同龄人都在哄堂大笑的时候,老年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总之,我们作为佛教徒,要弘扬佛法的话,对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人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要稍许了解一下,但是在这上面所花的时间不需要太多,有些修行人表面上装着说是为了度化众生,实际上完全沉入世间的分别念中,这也是一种极端。作为修行人,大量的时间需要用在修行上,但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世间知识,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修行的态度

下面讲《六祖坛经》,本品中接下来应该讲第四个公案。前面法达的公案已经讲完了,他禅修的同时也不放弃诵经,这个很重要。

在座的道友们,如果你以前学的是显宗,就不要放弃学显宗,你以前所念的经典,如《金刚经》等,只要是正法,就不要随便舍弃。有些喜新厌旧的人,今天依止一个上师,然后舍弃原来的上师,过一段时间对他生起厌烦心,又舍弃,再依止一个上师,不断地换,就像牦牛吃草一样。牦牛在一个地方吃草,即使还有很多,它也觉得没什么吃的了,心里不舒服,就会一直换,我以前小的时候,可以说是放牦牛的专家。

修行也是如此,自己很早以前所念、所修的法,最好不要换来换去。比如说你现在念莲师心咒,或者念《现有自在摄受祈祷文》,念《二十一度母》等等,十年以后你还在念,二十年以后还在念,你离开这个世间之前都需要保持,这就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的修行态度,我觉得这种人的修行精神和态度相当好。我遇到有些道友,他们十年前读《金刚经》,现在还在读,十年前读《般若心经》,现在还在读,这说明他有一种永恒的信心,法达比丘的公案中也是这样讲的。

僧人智通的公案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天天看《楞伽经》,已经看了一千多遍,经中宣说了三身四智的道理,但他并不是很明白,就到六祖面前,请求六祖讲三身四智的道理。

《楞伽经》在禅宗中也非常受重视。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这个回答的见解较高,是结合本性的一种解说方法。《楞伽经》的功德相当大,藏地也比较重视此经,但是没有像汉地那样重视,当时达摩传讲此经后,二祖开始弘扬,所以在汉地历史上,对这部经典极其重视。

《六祖坛经》中的每一个弟子的每一个公案都是有代表性的,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因此我们以后对上师的教言作整理的话,他的眷属和追随者中,被大家认可的人的公案,可以收录进来,不一定所有修学者的事迹全部都收录进来。也许当时六祖面前有很多很多弟子,但此经中收录的公案,有些是读《楞伽经》的、有些是读《法华经》的、有些是读《金刚经》的、有些是读《涅槃经》的,这些经典也是禅宗所修学的主要经典,我觉得后人在整理的时候,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我们如果详查细究,不同的经典代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特点。

现在很多人专门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实际上研究《坛经》的人,并没有研究到《坛经》的内在思想。也有个别的专家专门研究《心经》《坛经》,但他们恐怕完全是以学术的方式来研究,一般来讲,没有信仰的学术研究,根本不会通达其中的意义。比如说我想要研究基督教,至少我也该对基督教有一定的信仰,因为所谓的宗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要觉悟它的义理,还需要信心和缘分,因为每个人的缘分不同,他对这个法、对这个师父的理解,从中得到的感悟和能力完全是不相同的。

比如说两个人面对一位上师,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人对他很有信心,另一个人对他很有成见。这位上师同样讲一节课,有信心的人,在他的语言中会得到许许多多对自己的人生有利的真理。对他有成见的人,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挑出很多很多的毛病,就像以前佛教徒和外道徒看释迦牟尼佛的身相时,一者看到相好庄严,一者看到九种丑相,因此缘分决定是存在的。如果不从信仰上讲,只从现在世间上说的好感方面讲,一个高等大学的老师,如果你对他最初就没有好感的话,在他的身上也不会学到任何的知识,用佛教术语来讲,这是一种因缘。

所谓的三身,本来各个经典和论典都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此处按照《六祖坛经》的思想来解释的话,清净的法身是你的心的本来自性,无生无灭;圆满的报身,是你无生无灭的自性所显现出的不同智慧;世间中幻化的各种显现的千百亿化身是你的行为,也就是说你的一切时间、生活。

他的这种回答,与我们平时所讲到的三身,稍微有一点差别。我们以前所讲的法报化三身,显宗和密宗有不同的说法,如果按照显宗的三身,所谓的法身,不可思议的法界叫做法身,也可以说是我们众生心的本体,但是它并不显现于任何的边,是这样的一种境界。所谓的报身,有圆满的身相,具有五种决定——时决定、本师决定、眷属决定、法决定、处决定。而且真正的报身,是在得地菩萨面前所显现的色身相。《现观庄严论》中讲最后一品“法身”时,讲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圆满相好是报身。所谓的化身非常多,有殊胜化身、工巧化身、投生化身,凡是在众生面前各种各样的显现,包括不清净的众生也能看得到的显现,叫做化身。大乘共同乘中都可以这样承认。

在这里说,我们的法身就是本性,报身就是智慧,化身就是智慧和本性在世间中运作和游舞的现象。三身也可以这样解释。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按照禅宗本身的思想来讲,不管三身也好、四智也好,一切的法理不能离开本性,离开本性,佛法确实是解释不下去的,这一点,与密法一样。密法讲得深一点,就要落到本体上面,以前上师如意宝即使在讲《俱舍论》、因明或者其他共同乘的道理时,一讲到窍诀,就会逐渐讲到密法中最深的大圆满上,最后上师会讲很多很多的窍诀,已经讲得过头了,好像无法收拾的地步,有这样的时候。所以,一些传承上师讲法讲得比较深的时候,一定会讲到本性上,因为我们尚未通达本性时,于世间上的所见、所闻、所触的一切现象都是迷乱相、虚幻相,现而无实有,如果你真的要去抓住它的根本或者追溯它的重点,就不得不讲本性。

如果离开本性,则无法说三身,即使要说,也只能叫做“有身无智”,因为离开了本性的身体没有智慧,智和身不能分开。如果我们通达了三身的本体上是没有自性的,只是显现上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现象,才可以叫做四智菩提,或者说四智正觉。

其实佛经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佛陀先用长行文讲,然后用偈颂方式再讲一遍,像《地藏十轮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等好多经典都是这样。我们平时在演讲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先讲后总结,最后归根结底用一段语言来做结尾。下面他用偈颂的方式来阐述道理:

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管是任何一个众生,如果通达自性的本义,就会知道自性本身就具足法报化三身。按照无上大圆满的说法,正在起心动念的这个当下的心,本体就是法身,光明就是报身,此二者无二无别就是化身,其实这是莲花生大士最深的窍诀,也非常直接,不管禅宗怎么说,密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虽然密宗和禅宗不矛盾,但有时候不得不说出一些不同的观点,自古以来传承上师们宣说不同的窍诀时会显出他们不共的特点。

有了三身之后就会发明成四种智慧,四种智慧我们下面会讲。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这个时候,我们世俗中所有见闻觉知的外缘、现象,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抛弃和远离,不离见闻觉知。密宗中有很多这类的修法,贪、嗔、痴、嫉妒、骄傲等的烦恼正在显现的时候,认识它的本性,就不需要抛弃它;而像显宗的声闻乘,将所有的烦恼都看作敌人,抛弃它、否定它、远离它、摒除它,关上正知正念的门,把它挡在外面。但是按照大乘的甚深经典、密乘的经典,并不是把它抛弃,并不是消灭敌人,应该是认识它,认识之后,发现原来它不是敌人,贪嗔痴等原来是四种智慧,会这样认识。

所以,不远离见闻觉知的情况下,可以超然地登上佛地,其实显宗禅宗里的很多本意,确实与密宗非常吻合。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六祖说,我今天告诉你这个甚深的窍诀,三身四智我们当下都具足,声闻乘不会这样说,密宗中有特别详细的说明,你们可以看《大圆满心性休息》,我自己认为《大圆满心性休息》是显宗、密宗的百科全书,从开始的人身难得到最后的三身四智,所有的窍诀和理论都已经讲圆满了。

按理来讲,这是我翻译的,我也应该获奖,但是没有人理我,只在今天有一个人对我说:“啊,你翻译得很好!”我就高兴半天(笑)。对凡夫人夸奖一句,都好像得到安慰,有一种欢喜心;批评一句,对他打击也是很大,如果有人说:“你翻译得很差,不要译了。”哇,那就觉得没有希望了,把头深深地埋下。这已经是十年前的译作了,应该十年前了吧?(问大众)《大圆满心性休息》是什么时候翻译完的?法王在的时候都讲过,什么时候讲的?2003年讲的?你们也是迷迷糊糊,我也是迷迷糊糊,这叫做迷乱众生,知道吗?

六祖说,我今天所告诉你的三身四智本自具有的甚深窍诀,你应该坚信不疑。密法中也经常说:你在认识的本性当中不要退转、不要迷惑,包括《上师心滴》里也有这样的教言,当有人离开世间的时候,让他安住于本性中,不要从本性中迷失,在亡人面前反反复复地说三次,如果他以前有过大圆满的见修,他当下会在本地上得到坚地。

当时六祖也将甚深的窍诀说与智通法师,他可能很重视这个法器。对于今天给他说的教言,让他不要四处乱说:“师父给我传了一个窍诀,师父对你们不好,对我很好……”不是这样的,他说:“你自己要坚信不疑,不要迷失、不要迷乱、不要迷惑,窍诀很难得,得到窍诀之后,自己的心立即应该有所开悟。”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不要学那些向外求佛的人,从来不从内心去寻找,一直向外希求佛法、希求佛果的人,整天口口声声都在说“我要得菩提、我要求法、我要修行、我要闭关”,实际上一天中连半个小时都没有观过自己的心,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六祖所说的三身四智的教言,密法中是很重视的,一般来讲,密法是在因地凡夫位的时候直接直指果位的境界。为什么禅宗有快速开悟的修法,比如说禅宗寺院中经常有跑香一说,“走走走走——停”,凡夫正在起现的各种分别念,当下断掉,实际上禅宗的跑香与我们大圆满中的区分有寂很相像,区分有寂是让你起各种各样六道轮回的分别念,什么样的分别念都想,想着想着突然停止、顿然断开,当下认识分别念,当下对自己的心有所认识,有非常大的加持和力量。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智通再启请说:“可否请求师父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您前面讲的三身还比较不错,我基本上已经明白了,但是上师老人家,四智的意义可不可以再给我讲一遍?因为弟子比较笨,再说今天头也比较痛,昨天没有好好睡觉,好像我刚才听四智时有点迷迷糊糊,三身我还比较明白。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

六祖大师说:“你既然已经知道了三身,四智就会明白了,何必再问我。”

我今天身体也不好,不要再问我。(众笑)

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如果离开了三身,就不要谈四智了,因为除了三身以外没有四智,即使有,也叫做有智无身,与无智一模一样。

《现观庄严论》还有其他的教言中都讲所依的三身和能依的四智,有些论典中讲五身五智,三身上再加现前菩提身和不变金刚身两种身;五智是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

三身四智是从本体上讲,本性是法身,远离一切戏论。

色身分两种:一个是报身、一个是化身。一般来讲,报身是现为佛菩萨境界的相好身相,比如说金刚萨埵像就是报身相。像与像也不同,比如普贤王如来,他的法身不是以形相来说明的,但是以形相来表示的时候,身相为蓝色,蓝色是蓝天的标志,虚空是无所有的意思,基本上没有衣饰,表示赤裸裸的法界,他是一种不同的身相。所以,所依的三身,完全是一种现相。

尤其是讲化身的时候,相关的论典中也讲了,殊胜化身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因地积累资粮,最后示现成佛,转F轮、度众生,佛陀的十二相叫做殊胜相。再次化现的话,在六道轮回中,比如天和非天的帝释天和净心天,旁生中的坚固狮子,各趣中不同《法华经》里也讲过,所谓的化身,有时候是以婆罗门形象,有时候是以饿鬼的形象,甚至有时以地狱众生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我们不要认为佛的化身全部都是相好庄严的,不一定,旁生中也有佛的化身,人当中也是。

其实在藏文中,所谓的化身是“祖古”,“祖古”就是所谓的活佛,活佛才是化身的意思。化身在人中有,牦牛中也有,现在人们共称的活佛,有牦牛活佛、饿鬼活佛、地狱活佛,包括飞禽、猪、狗和其它动物中都有活佛,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所谓的活佛只在藏族中有,藏族中也是男性活佛比较多,女活佛就很少,不能这么认为,应该是到处都是活佛,现在汉地城市里活佛也越来越多。

总而言之,化身什么形象都有。你们现在可能不知所措了,到底在说什么?

《趋入不可思议智境经》中云:“若显现为乐园、珠宝、妙药、明咒、所需资具能调化,则现彼等相应之显色与形色。”比如说我经常去悦意的花园、公园等地方,这个地方人特别多,它很有可能是佛的化身,佛以无情法来度化我们。《大密善巧方便经》中也说于夜晚漂泊在森林中的商人前化现为明灯指引道路。还有《宝积经》等经部中说:发生饥荒时化现为宝珠普降食物等妙雨,也化现为大象、马车等坐骑而唯一随缘利众。

希望大家要观清净心,怎么观清净心?凡是对众生带来利益的任何形象里都有化身、佛菩萨的显现,所以,我们对众生不能轻易地轻辱,我们看到一个乞丐、残疾人、相貌丑陋的人或者六根不具足的人,不要很讨厌、仇视他们,原来我也讲过很多这方面的公案。在现相中,所谓的化身,不清净的众生面前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化身的名称,就是现在人们共称的活佛,这个词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活生生的佛的意思,在汉文中是这样,据说英文中还比较原味,并没有像汉文那样变得比较离谱。

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法报化三身中的化身,在我们所生活的群体中,也许一辈子也不认识。比如说在人群中他装成一个凡夫人,但实际上他的言语、行为都在指引众生;很有可能在旁生群体中也有很多这类的化身,表面上看来它吃草、喝水,好像与其它动物一样,其实它有它利益众生的力量。以前我们讲《极乐愿文》时讲过峨眉山那边的公案,有一只叫达西的猪……诸如此类的公案相当多,我在此暂不广说。

其实提问者应该这样比较简练地问问题,现在有些提问者,滔滔不绝地一直讲,到底他是在回答问题还是在提出问题?他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证悟的境界,最后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该赞叹他还是批评他,有时候提问者变成了回答者,回答者变成了提问式的一句话总结。当提问者问得特别多的时候,我就说:“对,就是这样。”

下面用偈颂的方式来说四智。

复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六祖说:“大圆镜智,是清净的本性;平等性智,心没有苦与乐、世俗与胜义这样能取所取的疾病;妙观察智,所见不起功用,无有勤作;成所作智,与圆镜一样,现而无自性。

六祖在此处讲了四智,很多人也应该知道,还有一个法界性智,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法性叫法界性智,这也是一种智慧,但很多经典里面讲四智,没有讲五智。

大圆镜智: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心的本性光明无有分别的这个部分,《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得很清楚,它是其他三种智慧的根本,阿赖耶识慢慢转依成大圆镜智,这是法身无二无别的一种智慧。

平等性智:是五毒中的傲慢心慢慢转依成的一种智慧。通达一切万法的本体和现相的时候,世俗和胜义一味一体,苦和乐也是一味一体,在这种境界中全是平等的,所以它是一种报身智慧。如果从尽所有智、如所有智的角度来分,那么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是摄在如所有智中。

妙观察智:贪心转依成妙观察智。也就是说,依靠妙观察智,对世间中的一切所知完全通达、遣除怀疑、降下法雨,从中显现三摩地。对世俗的一切现象完全知晓,世俗中的邪说,在佛的妙观察智中也尽显无余。它属于化身的智慧,也是尽所有智。

成所作智:是嫉妒心转依所成的智慧。依靠清净身语意,在利益众生方面有无量的显现,利众的事业自然而然呈现,这个部分叫做成所作智。一般是在无勤当中,以身语意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成所作智,它也是尽所有智,也是化身智慧。

四智中有两个(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是化身智慧,报身智慧是平等性智,法身智慧是大圆镜智。

为什么六祖之前说三身四智没有差别?原因就在这里,实际上如果你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四智都会圆满。比如说你观自己的心,已经认识了心的本性,贪心已经清净,贪心清净叫做妙观察智;嗔恨心清净叫大圆镜智,傲慢清净是平等性智,嫉妒心清净是成所作智,痴心清净称为法界性智。五毒清净五智慧,并不是一种传说。当你正在生嗔恨心时,当下认识嗔恨心的本性,这就是大圆镜智;你正在生贪心,当下认识它,就变成妙观察智。我们经常讲“烦恼即菩提”,不是没有道理,五毒就是五种智慧,为什么现在具足五智,就是这个意思。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眼、耳、鼻、舌、身是五根识,六识是意识,七识是末那识,也叫做染污意识,八识叫做阿赖耶识。前五识和第八识是从果上转,像唯识宗中也常讲“五八果上圆”,第六识和第七末那识是在因上转,唯识宗也常说“六七因中转”。这种转依方式,在名言中是如此,实际上没有什么可转的,能转、所转于实相中都没有。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如果你在转依过程中没有执著世间的情、事,那么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外境中,也能永远安住于那伽定中。

繁兴:繁就是复杂且多,兴就是兴起、兴旺。

那伽定:有些注释里说它叫做龙定,即是不管是佛还是众生,都在不同的境界中,佛在智慧中入定、众生在烦恼和散乱中入定,有这样的说法。还有的注释中说,如同迦叶尊者那般一直等到弥勒佛出世之间的一种三昧定,这种三昧定叫做那伽定。不管怎样,你的八识全部都转依为智慧的时候,其实你的行住坐卧就都安住于禅定中了。

我们以前也讲过,凡夫地要转五根识很困难,到佛地的时候才转,有些显宗的教言中说:五根识、阿赖耶识是第八地以上转,染污意识在七地的时候可以转。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也说,什么叫做染污意识呢?染污意识指具有我执见、我慢见、我贪见、愚痴见四种见结合,源于阿赖耶识的一种意识。我看汉地某些讲义里没有将末那识解释得很清楚,末那识在圣者位和入定位是不存在的,真正在入定位时,我执、我贪、愚痴、我慢——对我的执著、对我的贪执、对我的愚痴、对我的傲慢,对这四种见解的一种意识,它是意识的部分,除了圣者位、入定位还有佛的果位以外,一般凡夫人始终存在的一种意识叫做末那识。我最近翻译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这是此论中下的定义,希望你们记住,但是好像你们没有记笔记,你们记性特别好,我很随喜。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转识为智,如上所说。教中云:转五根识为成所作智,转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所谓的转识成智,只是转它的名,而并非转其本体。

我记得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也讲了,所谓转依的意思,并不是已经断除最初的因,然后产生一个新的果。比如说并不是舍弃原来的五根识这个因,变为成所作智的果,只不过是进一步地变清净而已,本体都是具足的,就像金矿原来也是这个本体,只不过净化之后呈现金子而已。所以,我们现在的六识也好、八识也罢,变成智慧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现在有的这些识全部抛弃,然后又产生一个新的果,就像种子开花一样,并非如此,本来都是那样,完全只是一种呈现。如同王子变成乞丐,乞丐又登上王位的时候,王子就是原来流浪的乞丐,只是当时不认识而已,当他登上王位时,也是原来的他。我们现在不认识自己的末那识,不认识自己的六识,它就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等等,当你认识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那个,这叫做转依。在唯识宗等宗派中,转依是专用词,转识成智,即原来的识转为智慧,这个很重要。

通顿悟性智,

你看,智通当下就顿悟了。

不知道你们顿悟了没有,你们当下就睡着了(众笑),没有睡着?但我看到有些新来的居士,好像有些睡意。

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他呈偈说道:我们本来已经具足三身,本来四智也是自己心的本体。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三身四智圆融无违、没有障碍。你、我、他,任凭哪一个众生都具足。有些众生认识了而已,认识就是成就者;有些众生没有认识,甚至对它产生邪见,就漂泊于轮回当中。所以,如果你真正认识的话,各自随缘而转,任运现前度众生。

因为三身时时刻刻无处不在,作为成就者,行住坐卧都可以在三身五智的游舞中;作为凡夫人,行住坐卧都在迷茫、迷乱、痛苦之中。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如果我们起心动念,以勤作来修行,这是一种妄动,没有找到真相。如果我们一直守护自心、强制安住、迫使入定来守住一个所缘的话,这并不是真正的精要。

我们一直在不认识的情况下起心动念,向外分别,它也是一种迷乱的现象;而一直死死地安住或者拼命地让心不能外散,一直安住——又跑了——安住——又跑了,天天就像管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这样也很累。有些凡夫人不懂窍诀,确实是很累,如果你懂得这样的窍诀,三身五智都已经具足了。

所以,禅宗或密宗的很多开悟者,认识本性以后都比较放松,不需要再强求。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的很多大圆满的见歌中也讲,现在死也非常好,已经认识了心的本性;活着也很好,一切都在三身四智的游舞中,仍然很快乐。一切都是任运显现、任运自成,不需要始终执著地要么安住、要么担忧。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那这种究竟的意义,今天依靠上师的窍诀和恩德,我已经知道了,从现在开始,所谓染污的名再也找不到了。

真正的开悟者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洒脱、那么的快乐,我们很多迷茫者非常羡慕,是吧?

“世间之物既不可得,妄生取心,名之为痴。”佛经中是这样讲的,世间的一切,实际上是无可得的,只不过我们取心妄念而去执著,这就叫做痴心,也叫做众生、凡夫。把本来没有的东西当作存在,把本来不真实的东西执著为真实,这就是我们凡夫的心态,很希望依靠上师们的窍诀得以开悟。

其实对六祖的感恩,从智通禅师的词句中也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本来认为起心动念不对,安住也不对,什么都好像矛盾一样,佛经原文究竟的密意,今天依靠师父的窍诀和恩德而得以明了。

萨绕哈巴的很多教言中也经常讲,所有如意宝,依靠上师的恩德已经证悟……《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无垢光尊者再三引用过好多次,你们应该记得住吧,你们的记性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