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佛经讲解 >> 圣大解脱经讲解 >> 圣大解脱经讲解06 🎬 返回
字体: A- A A+

圣大解脱经讲解06(临时版)

欢喜心接受正法

我们继续讲《圣大解脱经》。前面已经讲了佛法难闻,如来难遇,善知识难得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佛陀转F轮宣说佛法,众生遇到这样的机会,确实是难能可贵,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感想。要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旦自己离开了佛法,没有机会听闻佛法的时候,才发觉原来自己接受佛法的时候,是多么地幸运和快乐。就像世间当中,比如说自己的父母双亲在世的时候,不一定意识到父母在世时的幸福和他们的重要性。一旦他们离开,当你变成孤儿时,就会感觉得到,原来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很快乐的。

像这样,在人间学习佛法的机遇,也可以这个比喻来了知。虽然现在很多人可能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工作有些复杂,再加上人际关系难处理,各种各样心烦意乱的事,但是大的方面,在人生当中遇到了正法,这确实是很有意义。因为正法并不是口头上说如何好,实际上却空空洞洞没有价值,不是这样的。的确是像昨天所讲的,佛陀所讲的正法,通过自己的自知自证,才明白这能遣除自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其实遣除痛苦和烦恼,对我们来讲很重要,痛苦和烦恼来自于心,这些依靠佛教的方便法完全能遣除。这一点依靠前辈大德的传记和他们的案例中可以了知。从自身来说,入了佛教闻思修行以后的人生变化,大多数人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大家应该以欢喜心来接受正法,这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自学净土教言

我们今天再继续讲,明天有课,这周三和周五都有课,下周也正常。这段时间课程安排还是正常的。本来课程方面想稍微有一点变化,但是现在看来不会变。有很多事情,包括堪布堪姆的课,不管讲密乘还是《极乐愿文大疏》(གླག་བླ་ཆོས་འགྲུབ་རིན་པོ་ཆེ།),都还是一如既往,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能会讲一些禅定方面的教言,同时我希望今年都学一下拉喇曲智仁波切的《净土教言》,这个特别殊胜,我是很早以前翻译的,一直没有看,前段时间我给藏族那边讲几堂课的时候,也顺便翻阅了一些以前翻译的资料,从中发现:我们现在一方面学无上密法大圆满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要回归净土,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间,这之前依靠净土修行最有把握、希望。

所以今年我们这边要求天降月期间,大家学习净土的《极乐愿文大疏》,这个很重要。其他各个地方的道友,如果有缘的话大家自学一下这个净土教言,我是很多年前翻译的,也是很多年前讲过,(师问现场听众)什么时候讲的?2006年?2008年?什么?嗯,2008年开始讲是吧?然后呢?什么时候结束的?2010年,104堂课,OK。我讲了104堂课,现在法师们讲15堂课就得完成,呵呵,这个智慧还是很厉害的,这叫做是浓缩的精华,精华的窍诀。(众笑)

我的意思是,我们大家对法还是不要有满足心,对世间法该满足的满足,但是对求法,最好给自己一些压力。我都尽量地安排讲课,尽量地强迫自己,确实很有必要。大家也知道,不管讲法、听课,都比较辛苦,你什么课都不听,什么法都不讲,这样的话暂时来讲比较快乐,但有没有意义?确实还是听法有意义,学法有意义。有听法的机会可以直接听,如果没有也可以自学,也可以看相关的书,我想大家也得到同步的功德,对吧?比较精进的人,自己随时都可以看书、学习。

正式传讲

昨天前面已经说了,十方的菩萨们都拿着各种各样的供品,来到释迦牟尼佛的处所,他们异口同声地祈请佛陀,给他们传授法要。这个时候佛告来自十方的菩萨摩诃萨:

诸善男子。若有所疑。今悉可问。吾当为汝。决定说之。

诸善男子。若有所疑。诸位善男子,如果你们有任何怀疑,都可以询问,今悉可问。今天这个时候,你们都可以询问。吾当为汝。佛陀说,我对你们也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部、全面、直接地回答,决定说之。我一定不会保留、吝啬的,全部如理如是、非常细致地解说。此处的“决定”,是指细微、讲解式地给大家宣说。此处是佛陀答应转F轮,这叫做允许开示悟入。佛陀是这样开许的。

尔时。诸来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土如来。唯说一乘。云何如来。今说三乘。

尔时。诸来菩萨白佛言。这个时候各个地方来的菩萨们,异口同声陈白佛陀:世尊。我土如来。唯说一乘。佛陀啊,我们各个地方国土的如来都说的是一乘法,唯一无二法门,空性的、最究竟的佛乘,最了义的法。云何如来。今说三乘。您为什么在这个娑婆世界转三乘的F轮?我们每个地方都是说一乘。

可能这些地方都是非常清净的刹土,所以众生根基特别利,佛陀讲最究竟了义的空性法门时,当时的眷属没有一个不接受的。可见这些地方刹土也是清净的,菩萨也是非常成熟的,法也是一乘的,我们来到这里却发现您是说三乘法,为什么?

尔时世尊。以无碍智。告诸菩萨。

世尊以无有任何阻碍的智慧--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告诉菩萨们。

汝等今者。为利众生。咨问是意。谛听谛听。

汝等今者。为利众生。你们今天为了利益众生,问这些问题非常好,咨问是意。“意”有些是主义的义。问得好,问得好。有时候我们做演讲,后面有提问的时间,有些人问得非常深奥,问题很有代表性。有些人只是问问而已,实际的意义他自己都不清楚,就先问问,有时我看他有点模糊的时候,让他复述,他自己也忘了什么问题,可见这不是真正的疑问。因为问第二遍自己忘了的话,肯定不是真正的疑惑,他是随意开口。有时候我会问:“你再说一次,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明白。”他就说:“啊,我刚才说了什么?”但这些菩萨完全是不同的,为了利益众生问的这些问题,问得很好。谛听谛听。佛陀说;”善男子,你们好好地认真地听。”再再地给他们讲。

诸善男子。譬如有人。一人三名。小时名小。二十名中年。过八十名为老者。

诸善男子。你们要好好记住。佛陀讲了一个比喻,为什么在这个世界当中转F轮。譬如有人。一人三名。比如有一个人,因为年龄阶段不同,给他取了三个不同的名称,小时名小。小的时候取名叫做童年、小孩,从一到二十岁之前,我们也经常说童年、青年;二十名中年。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成年了,这里说的成年比较早,稍微有点不同;有说是中年了,工作比较成熟。现在从全世界来讲,法律上到了18岁以上,很多国家对他们也有各种不同的权益。没有到18岁的话,还不算真正的成年人。不过在个别地方,像犹太人,是从13岁开始,法律上跟大人一样,这种个别情况是有的。每个国家的法律、情况不同,像其他一些非洲国家,他们成家的时间,跟我们东南亚还是有差距。所以一般来讲,二十岁以上成了中年。

过八十名为老者。所以很多老菩萨不用担心,因为过了八十岁才属于老年。有些人已经上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说我已经老了,对自己特别失望。但《圣大解脱经》里面说,八十岁以上才叫老者。所以很多人应该比较年轻,如果没到八十岁死了,应该算是年轻的时候死了。人到了八十离开人间,算是长寿,不用伤心,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安慰。

现代人的寿命,相对而言比较短。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按照人的平均年龄算,四五十岁时有脱落牙齿的现象,这说明跟2500年前的人寿百岁相比,现在的人寿可能平均是六七十岁,大多数人有这个年龄差别。不过现在的医学、营养学比以前发达,这些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很多国家的人们比较长寿,这是因为其医学和健康理念还是有差别的。有些地方生活条件差,气候比较恶劣,再加上平时营养不良等原因,有人年轻的时候就会离开人间。

所以这里说,三种不同的年龄用三种不同的名称。

我今三乘。亦复如是。

佛陀说,我的三乘也是同样道理。

为初小心声闻之人。说于小乘。

为初小心声闻之人。最初心眼比较小的行人叫做声闻。说于小乘。所以为声闻说小乘法。小和大,就像对年龄小的叫小孩,据说有些人对“小乘”的称呼不太开心,为什么我们小你们大?其实也不应该生气,像我们小时候,别人叫自己小孩的话,你也不能生气地说:“为什么我是小孩,你是老人?”难道你喜欢很快地,在世间中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吗?所以没必要不高兴。

为于中心缘觉之人。说于中乘。

如果是心比较中等的缘觉修行人,称为“中乘”。

为大菩萨大道心人。说于大乘。

为大菩萨大道心人。有大菩萨的心胸,广大发心的大菩萨,说于大乘。大道心的人称之为“大乘”。所谓的乘有不同阶段的安立。

这个道理很重要,不然会觉得为什么我们是小乘,不是大乘?很多人特别喜欢“大”,我是大圆满的修行人,我是大中观的修行人,别人说你是小乘修行人,你很不高兴。但我们的心确实是小乘修行人,为什么?因为小乘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强,大乘的利他心特别强。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有没有特别强的利他心呢?很难的。

诸善男子。汝今复听。

佛陀说:“诸位善男子,如今你们应该好好听听。”

理无二边。趣必同归。解虽殊律。终为一观。理是一乘。分之为三。

理无二边。(师更正此处)理无二极。北极南极的极。这里按照敦煌本看,有些不同。万法真相没有二边,趣必同归。其意趣必定是殊途同归的,到究竟的时候,是唯一的空性当中一味一体的。解虽殊律。虽然解说的时候有不同的道,终为一观。但最终还是一个观点。理是一乘。分之为三。所以真正的理是一乘的。只不过它是分为三乘修行而已。

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中,声闻乘缘觉乘可以归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大乘实际上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这样一来,三乘究竟是一乘。所以我们应知,乘没有真实的实相,只不过是众生依靠它来到达涅槃之地,暂时三乘,究竟一乘。这样安立也是合理的。

之所以说这样合理,是因为以前《譬喻经》讲过,有一个国王,其皇宫跟村落有五由旬,比较远。村里面的人经常提水到皇宫。很多人觉得提水走五由旬有点累,不愿意再呆在这个村落,想离开。这个村的村长就跟他们说;“你们不用离开,村和皇宫的距离可以缩短。以前是五由旬,现在我就让国王下命令,可以把它缩短成三由旬。”有些人觉得这不可能。有些人则相信国王是对的,后来他们觉得提水的时候,没有那么累,就认为国王是把距离缩短了。

佛告诉行者们:“这个公案中的距离,其实没有缩短。同样地,我宣说的三乘,其本体实际上是一乘。但对有些众生刚开始说一乘,他就会觉得高不可攀,特别害怕,觉得很累,没有信心,很容易退失。所以为了遮止这样的行为,我把一乘暂时说为三乘,每一乘都可以休息,最后到达一乘,他们对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就像医生为病人对症下药,同样地,佛陀对众生宣说三乘,也是应机施教。

《大乘入楞伽经》:譬如众病人,良医随授药,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就像病人,良医会根据他们的病情下药,同样的道理,如来为众生转八万四千F轮,或说三乘F轮,其目的是根据众生的心,然后给他们说法,这也是次第性的。因此我们不管说三乘还是一乘,其究竟意义,就像世间的一条龙,或者一条线,阶段性不同,而实际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刚开始进入的时候,不能直接进入最高的法。比如有些人,从来没有学过佛教基本的业因果、轮回痛苦、人身难得,却直接学密法的觉性直断,或禅宗的明心见性,或其他的空性真理。这样因为没有基础,虽然暂时得到暖相和觉悟,却不可能长期稳固。没有基础,就像冰上建筑,到一定的时候会自然倒塌。

所以按照佛的教言,我们根据自己的心量来选择法门,这样也很好。很多刚进入佛门的人想像六祖一样,像《六祖坛经》所说的认识本性,认识这颗光明空性的心,大家都喜欢这样。听起来非常美妙、微妙、特别好,但真正要去享受这样的境界,确实有点困难。我们藏地的牧民爬楼梯很费劲,农民有住房,爬楼梯很熟练。但要一个牧民上九楼,第一层楼梯却不让走,直接飞上二楼楼梯的话,很困难的。所以次第的修行、闻思,非常重要。

说是法时。会中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百比丘得阿罗汉果。二万天人得法眼净。百千万人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说是法时。会中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这个时候,会中有十千菩萨以佛的加持,听了三乘法后,获得无生法忍。这个讲得很简单,因为当时佛的加持力很强,菩萨很容易成熟善根。我们听了这个道理后,不知道多少人产生法忍?有些人不但没有产生法忍,还中间打瞌睡。有些人确实晚上睡得比较少,很精进,但白天会有点困。不管怎么样,佛陀当时讲了这些。

八百比丘得阿罗汉果。八百个比丘得阿罗汉果位,二万天人得法眼净。百千万人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万天人得法眼净,百千万人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大乘的菩提心。现在不是果期,虽然没有像这样明显地得无生法忍、得地、得阿罗汉果位,但不管怎么样,我相信,每个人用自己的信心来接受的话,每一堂课并非没意义,对自己的相续会有转变的。尤其是用非常认真的、特别专注的心来接受,那每一堂课的教育,使我们的相续会逐渐成熟的。

所谓的教育也不是听一两节课,就像世间的课程,历史、生物、化学等,听一两节课行不行呢?不行的,当你听的课比较多一点时,至少对这个学科熟能生巧,逐渐会有进步。

尔时。十方诸来菩萨。俱共合掌。而白佛言。

尔时。十方诸来菩萨。这个时候,十方来的菩萨们,大家祈请的结果很好,很多人都得到佛陀亲自的摄受和甘露妙法,俱共合掌。而白佛言。大家共同合掌,合掌是佛教的礼仪。菩萨也是在佛面前合掌,我们平时念经、拜见高僧大德、见到佛像佛殿,这时合掌表示一种恭敬心,同时这种行为也为自相续带来无形的智慧。一个人非常虔诚地念诵,和东看西看地念诵相比,有很大差别。

我等今者。以彼佛力。来到此土。得见世尊。复闻大乘。愿听我等。受持是经。

我等今者。以彼佛力。来到此土。我们今天依靠佛的加持力来到了这个地方,藏文里面没有“彼”这个字,此处可能是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也可能是十方如来的加持,这里不是很好解释。得见世尊。复闻大乘。他们得见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并且听到了大乘佛法,应该很欢喜的。这些菩萨是以佛的加持来现场听法的,我们其他人不管在哪个场合,有听法的机会时,要有感恩心,因为这是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加持、自己的福德聚合而来的,而不是平白无故地偶遇,比如我来旅游结果突然碰上了听法,似乎偶遇,实际是因缘成熟。你看此处,这些菩萨也是得过佛的加持,才有听闻大乘佛法的机会。

愿听我等。受持是经。这些菩萨们有个希望、要求,希望释迦牟尼佛允许我们受持这部经典。他们听了法以后,并不是听了就可以,法本扔了就回去,不是这样的。他们很想得这个法,以后去弘扬。这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说:“请佛陀答应我们受持这部《圣大解脱经》。”

于佛灭后。在此国土。及余他方。山林树下。

于佛灭后。当有一天佛陀灭度后,在此国土。我们要把这部法,不管是这个国土,及余他方。还是在其他国土,山林树下。山林、树下也好。

神仙居处。城邑聚落。旷野冢间。树下露地。塔寺僧坊。讲法众会。

神仙居处。藏文当中说“神仙”是指持明者,意思是禅修者。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也好,城邑聚落。此处藏文的意思比较广。“城”是城市比较大。“邑”是小县城一样的,就像现在的色达县、炉霍县。“聚落”是村落,相当于是乡。藏文当中有四种区分,比如说省一级的城市,县一级的城市,乡一级的城市,村庄一样的小镇,在不同的这些地方都要弘扬。

旷野冢间。旷野,荒无人烟的地方,冢间指天葬台、尸陀林。

树下露地。有树林,在露天的地方,塔寺僧坊。有寺院,佛塔,僧众居住的地方。

讲法众会。讲法的中心,道场,会所,集聚的讲堂,这些地方,等等。

俗人住处。家家人人。广宣流布。常使不绝。

俗人住处。指一般在家人的房子,别墅当中、或是楼房里面,家家人人。家家户户的人,挨家挨户的人,广宣流布。常使不绝。佛陀一定要加持,一定要同意我们,在佛陀涅槃之后在这么多的地方弘扬。

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是大城市、大城邑中,有些是树下、塔庙、僧房,包括个人的家中,这些地方我们要广宣流布,常使不绝。这个我们要记住,我们也要发这个愿:今天已经得到这个法《圣大解脱经》,希望以后解脱的经文也好,或者与之相关的资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弘扬。

有些人是很有能力的,到各个国家、民族中,甚至有机会到天界、地狱、饿鬼这些地方弘扬《圣大解脱经》。如果实在没有能力,可以拿着一本《圣大解脱经》到森林中,那里有很多的非人、鬼神;或者,作为在家人、出家人,可以把《圣大解脱经》放在佛堂里,如果没有佛堂,可以放在其他清净的地方。这里主要是“大地上”有很多地方需要经典加持。

现在也可以通过网络,比如把释迦牟尼佛的像、《圣大解脱经》,通过微信、快手、抖音等各种形式进行流通。这是通过“虚空”弘扬、广宣流布。

现在很多人都非常散乱,一直玩手机、玩电脑,自己的心被贪嗔痴束缚,真的很可怜。好多没有意义的精神粮食不断地充斥,让自己不断地去接受,到一定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好像白天、晚上也分不清楚,亲人、怨敌也分不清楚。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天天玩各种电子游戏。这些电子游戏,很多都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利的,自己也逐渐不知道自己进入什么样的世界。有时候看起来现在有很多高楼大厦,各种产品琳琅满目,跟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人心更复杂、更痛苦、更烦恼。不说什么几千年、几百年,单单几十年的变化都可以看出来。

我今天上午去大经堂,好长时间都没有去过我们的大经堂了。我当时心里想,以前上师如意宝在的时候,虽然外面经堂的装修不如现在,那个时候好多都是土木结构,现在产品的颜色、形状等很多方面都有进步,但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修行也有进步呢?很难说。我个人而言,以前的琐事也少,再加上每天都有上师的甘露妙法的滋养,还是不断地滋润、进步。但现在包括我们的乘骑、交通,每个人穿的、吃的等很多方面跟以往不同。这里有些人可能年轻的时候比较穷、比较苦,但那个时候的心跟现在是否相同?这一点,我们自己可以比较。

世界变得很快,现在如果完全逃避、完全这个世界,恐怕有点困难,已经回不去了。每个人不拿手机,除了极个别的修行人以外,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尽量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嗔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办法。麦彭仁波切也说了:你最好不要散乱,如果要散乱,也要跟贤善的人交往,跟有戒定慧的人交往。同样的,实在没办法完全杜绝散乱的话,尽量用心在善法有关系的方面,包括《圣大解脱经》怎么样弘扬,怎么样传播。这个很重要的。这里也讲了,广宣流布。常使不绝。我们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以后也是靠我们现在的这些年轻人,现在的这些学法者。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报师恩、报佛恩,其实这样的弘扬是最重要的。

《大宝积经》:“汝心勿谓名花好香末香涂香。幡盖璎珞衣服妓乐。赞叹如来为上供养。阿难。如是不名第一供养。若人得闻如是等深经。受持读诵如所说行。是名以第一供养。”所谓的名花、末香、烧香、涂香,还有幡盖、璎珞、衣服等等,以这些赞叹如来,不一定是最高的、最好的供养。佛陀告诉阿难:如果听闻了这样甚深的经典,受持、读诵这样的经典,那这可以称为是第一供养。

实际上,我们听闻、受持这么殊胜的法,对诸佛菩萨也是很好的供养,对传承上师们也是很好的供养。

当然,有三种供养——财供养、承事供养、法供养,其中法供养很重要。其实我觉得法供养比较容易。财供养的话,有时找不到财物;法供养的话,“我要好好闻思修行”。有些比较吝啬的人就经常说“我给你好好地法供养”,这样也很好。“因为法供养是第一供养,我舍不得其他的供养,所以给你做法供养。”有些也有这样的。

所以法供养还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这样行持。

何以故。是经之住。令得恶道永息。所以尔者。曾闻佛说。地狱不闲。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经久住。藏文版和敦煌版都是“久住”。这部经久住的话,恶道永息。“令得”两个字没有也可以。我是以敦煌本为主进行修改的。可能大正藏的还是好一点,但这里很多人拿着现在这个版本,中间要换也不方便,先暂时这样吧。

如果这部经久住,恶道永远会熄灭,为什么呢?曾经听佛陀这样说过,地狱不闲,“闲”在康熙字典等很多字典里面叫“閤”,门里有个合。“不”也是否定词,有“无”的意思,“闲”有“门”的意思,也就是地狱无门,地狱没有门,进不去了。意思是,曾闻佛说,我曾经听佛陀说过,地狱无门。本来地狱是有门的,但如果我们行持善法的话,就进不去地狱,不可能进入地狱了。

若诵是经一句。诸天欢喜。常来亲近。自然修善。

如果读诵这部经的一句,诸天也欢喜,四大天王、梵天也常来亲近这个人。自然修善,如果一个人自己好好地修,诸天、非人也帮助的话,那你的修行自然而然会增上的。

以前《贤愚经》中讲过,有一个女人出门,经过波斯匿王的国家时,听很多人在赞叹佛陀,她以好奇心前往,看到佛陀在讲法,一见到佛陀的相好庄严,就生起欢喜心。当时佛陀正在讲五戒:断杀生得长寿,断偷盗得财富等等。这个女人也受了五戒。回去的时候,她跟佛陀说,我住的地方特别偏僻,你能不能赐予我一个礼物。佛陀就给她讲了一个《法句经》,说是三世佛陀非常重视的一个经典。

这个女人回家以后,非常恭敬地受持。晚上在高楼上念诵的时候,正好四大天王的南天王在南瞻部洲巡查。南天王听到了,非常欢喜,在天空中进行赞叹:你这样的说法非常妙,我们也在听受。她就问,你是谁,我看不见你,只能听见你的声音。他说,我是四大天王的南天王,明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到你们附近的时候,我给你一个天人的宝珠,你能不能替我供养,并且念我的名字回向。

天王称呼这个女人为师兄。这个女人就说,你刚才说我是人你是天,我们两个怎么变成师兄呢?天王说,可以这么说,你也是佛陀的弟子,是个优婆夷,我也是佛陀的弟子,是优婆塞。所以我们是一个师父的话,可以叫师兄。她说,那为什么明天要叫你的名字来做回向呢?他说,因为叫上我的名字进行布施和供斋,我的天人眷属能得到很多福德和威力,所以我如是请求。

这个公案后面,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但主要讲,人如果做善事,念经、放生、转绕佛塔等等,天人会相助的,护法神也会帮助的,这样的话,整个人间越来越增上善妙,善的气氛和乐的气氛不断弥漫,世人也会获得快乐。

这里讲了这样的功德,把地狱的门都关上了,恶道的门也已经关上了。只要有这个经典的地方,非常殊胜。

若人闻是方广经典。欢喜信敬。书写读诵。受持礼拜。称是经中。一佛一菩萨名者。是人现世安隐。不见诸恶。

如果有人听闻到方广经典,生起欢喜心和恭敬心,自己书写、读诵、受持、礼拜,而且称念这部经当中一位佛的名号,或是一个菩萨的名号,这样的人即生当中安隐快乐,不见诸恶。

后面会讲三世佛的名号、诸菩萨的名号。不要说所有的,就是个别的菩萨名号也会帮助我们即生当中身心健康、不见诸恶事等等。确实有些人平时行持善法,跟前世业力也有关系,即生当中什么都顺利、健康、快乐,好多善缘自然而然具足。

若其命终。我等菩萨。前导是人。回向我国。共生一处。

刚才那些菩萨说,这个人若命终的时候,我们这些菩萨作为前导,亲自带着这个人,回向我国。这个“回向”不一定是我们念经回向的“回向”,而是跟着这些清净的菩萨回到各个东南西北清净的世界当中,共生一处。往生到清净的国土当中,跟这些菩萨们一起在那清净国土中。

何以故。受持是经故。受持是经者。即持佛身。持佛身者。当知是人。即是菩萨。

为什么这么特殊呢?因为受持这部经的缘故,受持这部经即是受持佛陀的身体。受持佛陀的身体,持佛身者。当知是人。即是菩萨。知道这个人可以称之为菩萨。

也可以说,我们现在也在受持。下面会讲什么叫受,什么叫持。我们虽然不是得地的菩萨,但是我们是受持《圣大解脱经》的菩萨。

是故是人。即我同学。以是因缘。受持是经。愿生一处。不相舍离。

所以,这些菩萨可以称为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学处是一样的。所谓的同学,佛经当中也有这个名词,“这是我的同班同学”。我们读《圣大解脱经》,跟观音菩萨是同学,跟文殊菩萨是同学。

以后有人问你,你的同学是谁?你就可以回答,“我的同学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是同学呢?因为我们共同受持《圣大解脱经》,地藏王菩萨受持《圣大解脱经》,我也是,我们学的是一样的。现在有些人认为,同学是指同班同学。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班,虽然我们跟文殊菩萨不是同班,但学密宗的可以叫同学,学《圣大解脱经》的人也可以叫同学。因为我们的专业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叫同学。

因为受持《圣大解脱经》的这个因缘,愿生一处。不相舍离。祈愿大家都转生到清净的地方,跟清净的菩萨生生世世互不相离。

尔时。复有诸鬼神王。大梵天王。三十三天。护四天王。金刚密迹。诸鬼神王。

这个时候,有很多的鬼神王。复有诸鬼神王。藏文当中是没有的,但是汉文里有。鬼神王当中有大梵天王、三十三天、护四天王,金刚密迹,即金刚手菩萨。还有诸鬼神王。

散脂大将。那罗龙王等。

散脂大将,这是夜叉大将。那罗龙王,“龙”字不用了,是那罗王,等等。

这是刚才那些天人。

难陀龙王。婆难陀龙王。

这是龙王方面的。

阿修罗王。迦楼罗王。大辨天王。鬼子母天王。诸山鬼神神王。

大辨天王,是“辩论”的“辩”,中间是言字旁。鬼子母天王。是九子母天王。以及诸山神王。

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下大正藏里面的好一点。

树神王。河神王。海神王。地神王。水神王。火神王。风神王。

还有地水火风的神,学《地藏经》的时候大家都知道。

如是无量无边诸神王等。及大诸天。即从座起。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里是头面礼佛,不是礼足。各个树神,地水火风的这些神都来了,他们开始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常当护持。世尊所说。方广经典。有是经处。我等神王。常在于前。为作清净。

世尊,我们今天要常常保护世尊所说的所有《方广圣大解脱经》。凡是此经居住的地方我们都会保护。《贤愚经》:“乃至行路。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受。”我们走路的时候,平时在家里,如果诵这些大乘经文的话,这些天人随时随地会听受,随时随地会保护这个人。

他们说,我等神王常在这个受持《圣大解脱经》的人面前,为作清净。不清净的场地也清净了,有一些恶人害你的话,把他们撵出去,也是作清净。

若在塔中。若在坊中。若在白衣舍。若在空处。

如果这部经典在佛塔当中,或者其他巷道、地缝中,如果放在一些白衣的舍宅里面,或者是在空处。

或复有人。以不净手。抃捉是经。或不恭敬。读诵是经。我使是人。行住坐卧。身心不安。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以不干净的手,抃捉是经。拍、或是拿着经典,或者不恭敬的语言进行读诵,那我们这些鬼神不客气的,都会给这些人的行住坐卧创造身心不安的。有些人癫狂,可能即生当中对佛经、对佛像有不恭敬的地方。

《法苑珠林》里有个故事,以前在一个国王的后院当中,发现有一尊金佛像,标着是周朝的,中间隔了秦、汉等好几个朝代。他心里想:这个不可能,应该是假的,哪有这么古老的东西。他就随意扔到厕所里去了。四月初八,浴佛节的时候,他为了洗涮、给佛沐浴,故意撒尿到佛像身上,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整个下身糜烂,得了特别严重的病。后来有一些太史说,你应该是玷污了圣像才会这样。他自己也很后悔,马上忏悔,请一些僧人到宫殿里。后来身体有些恢复,他就开始造寺院、造佛像,做了很多功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佛像、对佛经,即便没有信心,也千万不要去玷污、摧毁,否则不久的将来,确实会有报应的。包括毁出家人的宿舍、摧毁寺庙、摧毁佛像、佛塔、佛经等等,诸如此类的恶业,这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如果曾经这样做过,尽量用自己的行为弥补。

比如你曾经摧毁过佛像,至少要做比这个佛像质量更好的、体量更高的佛像;如果以前烧过一部《圣大解脱经》,那就要翻倍地请书、造这个经典。这样的话,非常好。否则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开始不信,甚至以轻蔑的态度故意摧毁三宝,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自己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怪病,有一些不顺的横事,这个时候他自己才开始想起来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都找过我,这个时候,我们也让僧众帮他忏悔念经,他自己也是好好地忏悔,只有这样,除此之外也没办法。

处处怖畏。横罹恶事。现身不安。死入地狱。

罹,罗,不是罹,遭受的意思。遭受一些不吉祥的事,现身不安。最后死的时候入地狱中。

若人恭敬清净。捉持此经。洗浴烧香。读诵受持。或复书写。忆念不忘。忆是经典。不行恶事。

如果有人以清净心、恭敬心,捉持经典,沐浴烧香,这样来读诵、受持,或者书写,念念不忘,所有的恶事不会降临的。

这里说读诵受持,以前吉藏大师有部《胜鬘宝窟》:“执文曰读。背文曰诵。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这个内容跟藏文佛经中的说法相同。我们有时候把读诵受持分开,有时候一起,详细分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距。

若能如是。我等神王。为是经故。守护是人。是人若卧。立其人前。不使见恶。亦复不为。恶人恶鬼。横害其人。

如果能如是,我等鬼神,因为经的缘故守护这个人,这个人卧着、站着,任何时候,这些护法神、鬼神到这个人跟前去,不让他见任何恶事。有些恶人、恶鬼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损害。

若其住处。护其宅舍。若欲行来。我等神王。于其人前。为作开导。须者给与。四方行来。无所障碍。常见善事。

如果这个人住在哪里,这些鬼神就经常到那里去保护,不需要门卫,不需要电子眼。如果有《圣大解脱经》的话,门也不用锁,也不用担心会不会来恶鬼、盗匪,只要有一部《圣大解脱经》,就可以好好地睡觉,没问题了。

如果想去其他地方做客,想到其他想去的地方,我等神王会跟这个人一起出发,为作开导。如果你出门带着一个《圣大解脱经》就不用害怕,也不用戴口罩,对吧?(众笑)

如果有什么需要,鬼神也会给予。不管在哪里,四方行来,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长期见善事。不管到东南西北哪里去,如果有这样的经典,他们也会帮助你的。

命终生天。因是值佛。不失大乘。

因为受持《圣大解脱经》的原因,命终以后要么转生到天界,要么值遇佛陀,不失大乘,生生世世遇到善知识、遇到佛陀、遇到大乘的法,在整个人生当中都非常顺利、快乐。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非常恭敬地、以欢喜心来保护这样的经。这样的话,很多我们看不见的鬼神也会来保护我们。这个确实很重要,大家应该重视起来。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其实有一定的原因。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