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苦乐道用讲解 >> 苦乐道用讲解08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八课·披上浊世修道必不可少的铠甲

首先给大家念《事师五十颂》的传承,过一段时间如果我们学习的话,有些堪布堪姆没有传承,所以给大家念一遍藏文《事师五十颂》的传承。

上师念《事师五十颂》、《苦乐道用》传承。好,今天念到这儿,好,剩下的明天念哦。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那个苦乐转为道用。

昨天讲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不悦意的、不快乐的产生痛苦;悦意的(对境)产生安乐、欢喜心,是这样的。那么昨天有一句话,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我们经常看着任何一个事情,看成过患、看成过失的话呢,他就慢慢慢慢串习变成痛苦的因;任何一个事情把它当成一种功德、当成一种利益的话,那么慢慢它变成快乐的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不是悦意的对境呢?悦意还是不悦意的对境呢?归根结底是心的一个执著方式。这一段还是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

比如说痛苦是不悦意的、快乐是悦意的、大家都喜欢接受的。但是你如果把这样的痛苦当作是快乐的、有意义的话呢,虽然表面上看它有点粗暴,但实际上你是会能接受的,所以这一点的话呢完全是每个众生执著的方式。

昨天讲得很好的吧?比如一个愦闹的城市,看人的执著的方式是什么样。如果有些人特别喜欢散乱的话,“哇,这个愦闹的城市特别悦意,”就一点不会产生痛苦的。如果一个特别喜欢寂静的人来讲呢,那这样子的都市对他来讲是一种痛苦的因。

同样的道理,一个寂静的山洞,外境上没有变的。但是喜欢寂静的人来讲的话,“这个山洞确实是非常得舒服啊,我在这里住一辈子都可以,”如果喜欢散乱的人来讲,可能一天都待不住的。所以,同样的一个外境,同样是两个人,但对它的执著方式不同的原因,对他带来快乐和痛苦都是不同的。

实际上,如果真的有悦意和不悦意的外境存在的话,谁都看到应该是这个悦意的,或者谁都看到是不悦意的,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吧!

就像非洲人,可能在东方人一看,“这个非洲人这么黑啊,怎么这样呢?”你如果跟他住一天、住一个晚上的话,不一定能够接受的;但对东方人,非洲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没有特殊的习气的话,他们觉得你这样的皮肤也是特别奇怪的。所以如果真正外境上有一个悦意和不悦意的对境的微尘存在的话,那么谁看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以,在佛教当中的确是有这个甚深的教义。这种甚深的教义,如果实在与佛法没有一定因缘的话呢,另当别论;如果稍微对这个道理去思考的话,这个理论谁也没有办法遮破,可以说它就是斩钉截铁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道理,我们要经常思考。

思考是什么呢?以前传统式的认为痛苦就是痛苦、快乐就是快乐。而这种快乐依靠外境来获得,这种痛苦也是依靠外缘给我带来的,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确实外境对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有没有呢?有一部分,我们承认是有一部分,但最根本的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我们自己的心。这一点如果明白的话,我们这几天的课,苦乐转为道用如果讲广的话可能更广的,讲略的话呢,就一、两天就可以把它讲完,一两节课就可以讲完。但是这里面所描述的内容,也许是我们迷茫在这样的城市当中,也许你遇到这样的窍诀呢,在你的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痛苦都能接受的。如果你真正得到这样的教言,也许在所学的所有的这些知识当中,它是最有用的。

为什么呢?不管是我们学习东方的知识还是西方的知识,其实真正能减轻我们的痛苦的知识并不是很多的。大家也知道从小学到大学,或者是博士后,或者你到国外去留学,但所学到的知识也许大多数都是让你增长欲望、增长嗔恨心、增长你的这个愚痴的心,这样一来,自己所学的知识反而让你不快乐、痛苦、不开心,那这样的话我们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

这几堂课的所学的所有的这些内容,如果我们反反复复的去练习的话,也许这里面的甚深道理让你一生当中获益匪浅。这叫什么呢?叫作世俗当中心的奥秘。心有很多的秘密,但是能打开这些奥秘的门的钥匙是什么呢?就是需要一个传承上师的金钥匙,如果没有,你只是看一下文字,或者只是简简单单地听一堂课的话呢,恐怕不能得到其中的甚深美味。

我们昨天的文字的话呢,可能你们不深入、不认真地去看的时候,可能认为,“哦,这样的文字可能到处都有。”可能这样认为。如果你很甚深地去思考、去探究,再加上进行修行的话,“哎,真的,确实,我们以前一直以为是悦意、不悦意、痛苦和快乐,其实大多是外境给我带来的,但今天一看,外境有没有关系呢?有一定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就是我自己的心,我到底快乐还是不快乐的话呢,其实依赖于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明白的话,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紧接着讲:

【依靠这样来修炼,心的相续会更加地调柔,】

我们有些人不管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心相续一点不调柔,比如浮躁、烦恼、还有一些焦虑啊,甚至特别的敏感、脆弱等等有很多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一切外境是自己的心,而心呢远离四边八戏的,这样的道理如果明白的话,自己的心的相续慢慢慢慢地就会变得非常调柔。如同我们在稀粥中加这个酥油一样的,怎么样都是非常得柔和。自己的心,不管是白天做事也好,晚上这个做梦也好,都是特别清净的,这是调柔。

【心胸会更加地宽广,】

如果我们修行不好,心特别狭窄,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什么都容纳不了;如果你前面的这些道理修得很好的话,那么心胸很宽广,其实心胸宽广的人呢,不管处在任何一个地方,应该是很快乐的。那天我不知道重复过没有,说我们上等修行人呢,可能就是城市里面和寂静处都是他的道场,中等修行人呢只有寂静处是道场,然后下等修行人呢哪里都不是道场,哪里都是特别烦躁。

就像《萨迦格言》里面讲的,骏马在城市里很温顺的,老虎在寂静的山里面也是很粗暴的。有的人说,“我在寂静的地方待了多少多少年”,其实你待了多少年也是,心相续不调柔的话呢,你哪怕一辈子住在山洞里面,出来的时候也会咬人的。老虎也是这样的,老虎也是一辈子都在寂静的山里面,对吧?

日本有个禅师叫梦窗敕石,他说:“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眼里有尘的话,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非常狭窄;如果心中没有什么事,哪怕只有一个床,他觉得是非常得宽广。“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心里没有什么,整个人间都是特别开阔,特别广阔无垠。

【容易相处,】

痛苦转为道用的人,不管是谁,都容易相处。跟领导也容易相处,跟仆人也可以相处的,世间人的好人也可以相处,甚至坏人也可以相处的。人容易相处也是一个修行。现在世间人说,“这个人的智商高,但是情商不行。”他跟谁都矛盾,就是智商很好,算什么智慧的话都很好的,但是情商不怎么高。确实是有些人可能真的跟谁都会矛盾,这样不是很好的,应该更容易相处。

【内心英勇,】

内心不会那么脆弱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特别害怕啊,就经常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当中,这种人修行也是不成功的。如果那个痛苦转为道用修得很好,内心很坚强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对他来讲呢坦然面对。确实,修行人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时候我跟我们发心人员说话,有些人说话时都特别害怕,东看西看,不知道紧张什么,就像野兽吃草一样的,有些小麻雀也是吃一点往这边看,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活在人间当中也并不是战争年代,没有必要那么胆战心惊、特别没有安全感。

实际上不管什么事情,如果心很淡定、心很勇敢,那么什么事情发生,他也是会有淡定的境界,不会特别摇晃不定的。

【修行无有违缘,一切恶缘显现为大吉大利,】

这种人修行没有什么违缘。可能不管怎么样,你的修行一点违缘没有有一定的困难,但心很坚定的,不怕痛苦的人,修行当中不会有违缘的。如果你的心特别脆弱,今天这个事很担心、明天那个事很担心,那晚上睡觉的时候老鼠跑来跑去也是睡不着,特别担心,下大雨也是特别害怕,听到雷声也很害怕,反正什么事情对他来讲是一种修行的违缘。

今天是因为身体不好就违缘了,明天与道友吵架,又变成违缘了,后天因为吃得不好又变成违缘了,再过几天天气不好又变成违缘了,最近情绪不好又变成一个违缘了,然后家里面出事情又变成一个违缘了,亲朋好友对你在电话里说你不好听的。。。所以不淡定的人处处都是违缘的;如果苦转为道用,什么事情对你来讲都是非常小的事情啊,所有别人觉得是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对你来讲是修行转为道用。

我们学院有各种各样的人,可以说从我来到这里就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般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很多事情都经历了。我们每一次都把它看作是一种修行的顺缘,用智慧来面对也许可能很好的。包括我们个人,在人生当中也是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可能一般的有些人,真的遇到这种事情,不要说修行了,不要说做弘法利生,就是连自己能不能撑下去也是很难说的。但我们还是很坚定的,这样都能够超越一切。

【恒常宁静快乐,心满意足。】

那么上面如果有这样的修炼的话,恒常心情都是很安静的,不管遇到什么,心稳如泰山,不会摇摆不定、特别紧张、抓狂、烦乱,不会这样的。真正有修行境界的人,哪怕是遇到什么的话,会觉得,“哦,机会来了,”而且心满意足,遇到什么自己不会有恐惧感,而是有满足感,这样是很好的。

比如说一个人到了癌症晚期,可能悲观的人会觉得“我完蛋了,我完蛋了,我今生怎么办?”如果一个乐观的人会觉得“还可以啊,我已经活了这么多年了,应该可以的,我现在好好地准备一下后事,然后好好的,”特别淡定,这个真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浊世修道,这样的铠甲必不可少。】

我们这个浊世——五浊恶世,见浊也好,烦恼浊也好,寿命浊也好,现在我们很多不太好的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看到新闻都是今天这里发生洪灾、明天那里发生战争,这里瘟疫、那里饥荒等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环境当中,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坚强意志,很难熬下去的,很难超越的。所以,在这样的这个浊世的时候,的的确确这样的修行境界,苦转为道用的铠甲,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法王如意宝也好,很多传承上师,他们经历的比我们更是无法想象的时代,但他们坚韧不拔的铠甲、意乐,一直没有被外缘摧毁。所以,我们作为传承上师们的弟子,不敢说像小擦擦一样,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但至少在修行过程中,在人生中,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违缘,都把它转成道用,不要为这些违缘放下自己的修行,这样的话太可惜了。

所以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坚强地修行下去,这就是我们每个修行人应该做的事。

【那时,由于无有脆弱的痛苦,不仅使其他所有痛苦变成了兵器落地的士兵一样,而且疾病也基本上会自行消失,】

如果我们真正没有脆弱的痛苦——最可怕的就是脆弱的痛苦。不管男众也好、女众也好,有些女众还算是比较坚强的,男众看起来好像身体比较高大,但心很脆弱,不像看起来一样的,看起来吃的也是多,吃的时候很不错的,身体也很高大,但是心,稍微遇到一点点违缘时……我有时开玩笑说:“你们这些小女孩,”可能我这样说有过失,但是,确实心很脆弱的,遇到一点点违缘的时候,开始放弃了,“我现在没办法。”

其实世间当中很多伟大的人,他遇到任何事情就是不放弃,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生存的过程当中,或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有些人不会因为遇到违缘而放弃,也不会因此生厌烦心。

我经常接触学院当中的一些堪布们,每年都是轮值嘛。但是轮了两年以后,基本很多人不愿意发心了,就是已经疲惫不堪了,以后找一个修行的地方啊,有点累了……刚开始信心十足,原来有两个堪布负责财务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说,“我们的财务是为僧众服务,我们一定要在拉萨做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在西宁做一个市场,在色达县做一个市场。”我们说,你们发愿是很好的,但确实到时候有点收不回来,有点累,先把我们内部的这个喇荣市场做得好,可不可以?当时他们很不满意,觉得这样太小了,一定要如何如何要扩展。然后过了这个四五年七八年以后的话呢,就是连这个都好像不想发心了(众笑)。呵呵~

所以我们人,尤其是发心,刚开始的时候自己特别有希望、热情、意乐,但是慢慢慢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不管发心的意乐也好,弘法利生也好,很多方面呢就是会有一个退失的过程。

我们学佛也是这样的,刚开始学的时候,“啊,你们这些学佛为什么不精进啊?你还去耍坝子,哪有时间?一定要观修寿命无常!”这个我理解的,当时法王如意宝那个时候耍坝子的时间不长,是很短很短的,但是我们都觉得太浪费时间了,就是不应该这样,“有什么可耍的?”就是这样想的。但后来时间长了之后,有时刚开始的这种热情还是会有变化的。

意思是什么呢?脆弱的心如果没有的话,那其他的痛苦包括别人对你的诽谤也好、别人对你的污辱也好,所有的这些痛苦没有能力了。它们变成什么样呢?就像一个士兵手里的枪啊、刀,这些落到地上,你的士兵也是一般的人,作战的时候连武器都没有,怎么会战胜别人呢?就没办法的。所以,所有的违缘疾病,对不脆弱的人来讲,它是非常无力。包括鬼神也好、违缘也好、痛苦也好,这些也是,而且生病的话如果对病不怕、不脆弱,这种人,疾病也是基本上自行消失的。

现在大多数人到医院里面去检查,有的人不敢进医院,如果进了医院,“这个指标到底是怎么样?看看医生我会不会死?看看有没有希望?”有些淡定的人,说这个病情很严重,他说:“嗯没事,能治就治,治不了我就随时圆寂,”就这样非常淡定,因为与心态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病自然而然地消失。

关于这样的道理:

【前辈大德们曾说:任何人,由于无不欢喜,无不快乐而心不烦乱,由于心不烦乱而风不紊乱,】

因为心情很好的话,身体的气脉明点比较正。这样的话,身上的气、风不会紊乱的。

【由此身体的其他大种也不紊乱,】

如果我们的风调得很好,那火大也好、水大也好、地大也好,其他的四大也不会不调。其实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都有明显的感觉,马上气喘吁吁,有些人在打电话里面生气的时候,“哈呵哈呵哈呵……”这个时候说明他的风开始紊乱了。因为他的心情不好,风已经开始有点紊乱了。风大如此,其他的四大也是跟它一起合作的,我们的身体还有四大伙伴嘛,它们一起的,整个身体不调。

【依此也持续处于心不烦乱等快乐中。】

其他四大不乱的话,我们经常处于心不烦恼、快乐当中,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对任何一个外境要尽量的——当然我们修行人可能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有些人皈依了、有些人出家了,有些人已经学佛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可能没有特别好地去修行,理论上听得非常认真,但是这些理论真正结合自己心的相续、真正能调伏我们的烦恼,肯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人讲:“你听了那么多课,你还有烦恼?你还生气啊?你怎么还有心里不开心呢?”这个是通过修行来断的,并不是见解来断的。如果见解来断的话,我们可能会明白,烦恼是由什么而产生的、痛苦是由什么而产生的,道理上是明白的,见解上是明白的。

但是见解上只是理解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证悟,如果真正证悟的话,那就是在证悟的基础上还要去修行,修行以后完全是法融入心。就像得到一地菩萨那样的证悟,然后再继续修道的这些菩萨那样,我们才能彻底断除这些烦恼。

当然我们作为凡夫人,理论上明白不一定马上能在实际当中去行持。但是知道和不知道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能以前,确实是因为痛苦的原因心里不快乐,因为风不调,风不调就四大不调,四大不调的话心就是处于一种特别的焦虑当中。如果我有这些窍诀的话,当我整个身心、整个四大不调的时候,我就知道根本的原因,还是我自己的执著、还是我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原因。这样的话,如果我们的身体确实是——现在很多人为什么老得特别快,就是经常焦虑、心情不好,这个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心态很好,心态很好的话,即便是在非常煎熬的环境当中,但是他整个身体的变化也不多。

以前,黑人曼达拉的传记当中说,跟他一起入监狱的人,出来的时候其他人特别老、特别可怜。然而他就一点也没有老,包括他的头发都是黑的。一般入了监狱以后,很多人头发变白了,当然现在有的人还没有入监狱就将头发用黑色染发,发油是吧?啊?猪油啊?(众笑)就是染发,监狱里没有染发的机会,头发就都白了。

有些人好像住了一两天的时候头发就开始白了,但心态很好的话,即使关在监狱里面他的头发也不会白,从曼德拉的一些介绍里面讲也是这样的,所以,身体和心还是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不喜欢很快的时间当中老得特别可怜的话,你的心态应该要调整得很好。如果你心态调整得不好的话,那你用最好的擦脸油也好,什么各种各样的。。。反正现在很多人不愿意自己衰老,每天在脸上下功夫,但是也没有用。因为你的心态特别特别焦虑的话,很快的时间当中会出现衰老的。

如果你的心态真的很好的话,就像山里面的有些修行人,山里面的有些修行人虽然吃得不一定很好、穿得不一定很好,但是他可能一方面有自然界的养分,还有自己的心跟法融入,这样的话他的快乐的轮不断地旋转,非常有意思,心相续处于一种不烦乱的快乐当中。

下面讲一个比喻:

【就像背上有伤口的马、驴,诸飞禽有机可乘一样,】

因为背上有伤口的原因,上面有一些飞禽,它们还是有机可乘的。你们可能没有经验,比如我们以前骑马的时候,如果马鞍不是很好的话,在马背上经常有伤口。牦牛驮一些行李的话,有时候驮的东西太重了,比如说驮的一些木柴啊等,或者是鞍,牦牛背上也加一个鞍子嘛,鞍子如果弄得不好的话,在牛的背上也经常弄一些伤口。一般乌鸦、喜鹊它们特别喜欢跑到牦牛的背上去吃,然后牦牛特别害怕,如果背上有伤口的话它也很害怕的,如果它背上没有什么的话,它们也不害怕,很淡定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些驴也好,马也好,它们的背上有伤口的话,乌鸦等等它们是有机可乘的。

同样的道理:

【有恐惧感的人,鬼神容易寻隙而入,但鬼神很难害到意志坚定的人们,以此等所说的道理便可了知。】

以前《旧杂譬喻经》中讲,有五个人有一次是经过一条路,那个时候风雪交加,特别难行。他们晚上住在一个破庙当中,其实这个破庙里有一个特别灵的神,有一种鬼神,好像里面有一个木头造的神像,当时四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有一个人特别害怕鬼神会害他们。那时候鬼神就准备害那个人,鬼神其实和人一样的,在坚强的人面前它们还是很害怕的。

这个时候刚开始他害怕,后来因为这四个人不怕,这个人觉得我为什么怕呢?后来他的意志也开始坚强起来了,就不怕了,那这个鬼神就无机可乘了。他们好像把塑像都烧坏了,但是那个鬼神也没有害他们。鬼神跟无神论的人比较好像还是……以前在藏地有一些神山,因为无神论的话他们不相信因果,就随意摧毁,有一些特别灵的庙啊,山神呢,对他们也没有办法。以前也有这种说法,我们特别害怕鬼神,确实有时对我们还是有机可乘。

所以,我们《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当中也讲:“若心有间隙,心则摇动,以心摇动故,魔则得便。”因为我们的心,自然而然有脆弱或者担心,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出现。我们的民间也说,“怕什么来什么”。你如果怕“这个人会不会失去啊?”确实这个人会失去的。你觉得“我今天会不会遇到鬼啊?”确实可能会遇到的。因为很多是我们的心里的显现,心理显现的话,在你面前也会出现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心有空隙、心有摇动,可能魔也是非常欢喜的。

一般《般若经》当中也讲,心特别脆弱的人,就是心摇摆不定的人,包括外面的一些山神、地神对他的危害就是很容易的。所以,《入行论》中讲(念藏文):“乌鸦遇死蛇,勇行如大鹏,信心若怯懦,反遭小过损。”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当乌鸦遇到死完了的蛇,乌鸦也是很英雄的,就像是大鹏一样的。确实我们有时候看到,乌鸦对已经死完了的蛇的身体,它就开始叼来叼去,会这样的,因为它发现这个蛇已经死了。

所以我们有些修行人心很脆弱,没有什么心力的,这种人的话,小小的一个违缘对他就特别容易摧毁。本来乌鸦是特别胆小的,大家都知道的,《入行论》里不是讲的嘛(念藏文),这个乌鸦一点不英雄,但是它遇到死蛇的时候它就是英雄了,就像大鹏一样的。

所以,我们如果心很脆弱的话,那任何烦恼、任何痛苦、任何违缘在我们面前——因为我们也变得像死的那条蛇一样,这个时候,小小的违缘就会出现像大鹏一样来践踏你、摧毁你。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真的需要勇敢起来。

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他的一生应该是非常的英雄。他的英雄并不是拿着枪跟这个敌人哒哒哒,不是这样的,但是他有一个智慧的枪,他在所有的修行道路上,可以说将所有的违缘都打败了。

所以,我们在人生中还是要有一种自信,不要“我这个人是很可怜的、很倒霉的,我完蛋了,我的一生都是非常不成功的”,对自己就是有许许多多负面的定义,那这样就不是很好的,这些是窍诀。

可能今天讲的稍微多一点啊,你们就不要给我定时间,不然的话我就……也不要看时间,也不要定时间,也没什么看的,反正晚上回去也不用赶飞机,对吧?

意志坚强的人,魔众也不能危害,对吧?

【因此,诸位智者发现一切苦乐依赖于心后会在心上面寻找快乐,】

这个很重要啊。

智者和愚者的快乐和痛苦的判断方式是不同的。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有修行的人,他们发现什么呢?我们在人世间当中所有的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其实它最主要是依赖于自己的依赖于自己的心。如果他要想寻找快乐的话要从心上寻找,因为苦和乐最根本的,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心,那你想要想获得快乐的话,你要从自己的心上寻找。

【自身具足快乐的因缘,所以不会依赖于外境,】

你自己完全像大宝藏一样,你要想从感情上快乐呢,你也是应有尽有的;如果从金钱上想获得快乐的话,你也是应有尽有的;如果你是在地位也好或者其他方面获得快乐的话,你也是应有尽有的。应该是你自己拥有的。

当然这种快乐,归根结底还是有一种满足感,这是很重要的。你只要满足的话,你会过得很开心的,对吧?如果你不满足的话,确实这种快乐是很难得到的,其实快乐就是一颗满足的心。

因为我们从因明、俱舍论当中讲的话,它是一种受——乐受,乐受当中有一个是意识方面的乐受,还有身体方面的,但身体的这种受,我们一般凡夫人的这种乐受啊,一定要依靠心才能了知。

从心理学上面讲,比如说我们的五根,经常讲色觉、嗅觉、触觉,还有知觉,就全部都是用“觉”来说的嘛。然而,如果从因明上面讲的话,那么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这些没有真正的分别念的觉,它只不过是一个明白的一种心,全部是依靠我们的心来判断我快乐、我痛苦。比如身上的触觉,触觉它自己是一个无分别的。到最后我所触的是快乐的触觉呢、还是痛苦的触觉呢?依靠分别念来增加的。

所以,我们所有的乐觉,乐的感受也好,痛苦的感受也好,其实跟我们的分别念——我们的分别念实际上它也有一定习惯性的执著,如果认识它的话,内心有一种满足感,内心会快乐的,那快乐自然而然会来的;如果没有满足感的话呢,确实快乐对你来讲也是特别遥远的。

《佛遣教经》讲:“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就是说,知足的人,虽然卧在地上也很快乐的。你看有些乞丐,有些流浪汉,他们唱歌特别快乐的;而我们不知足的人,哪怕睡在几千万的别墅里面也是特别得痛苦,一直苦着。

所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者,虽贫而富”,《遗教经》里面我很喜欢这一段,。里面真的给我们讲了很多窍诀。佛教里讲的是知足少欲,很多人认为知足少欲是不是金钱方面的知足少欲?其实知足少欲不仅仅是金钱上,所有的内心的欲望都需要有一种知足。

比如感情上,你觉得“我还可以,已经可以了。”就这样的知足,那不管是跟谁接触,得到谁,你已经有了一种满足感;如果你不知足的话,现在好像有一些明星,因为他不满足,最后也是非常痛苦。和一些人在一起时候也很痛苦,又换了一个人,又换了一个,换了多少人的话最后都是非常不成功的。因为他不可能给你带来你所所需要的。

同样的,一般的世间所谓的感情,不知足的人永远也得不到的。地位也是这样的,你得到一个副科长,想当科长,当了科长之后,你想当副局长,副局长要当局长,局长还要一层层地上去,得到一个市委书记不行,我要调到上面更高的地方上去,如果没有满足感的话,你的地位永远是一种不快乐的因。

所以知足少欲的话,不仅仅是物质上,还有很多的包括心里有一种满足感的话,你的这种快乐可以获得的。所以智者的话,他知道所有的这些快乐依赖于自己,自己觉得拥有这种快乐,也就不会因为这个原因,他就不会掉在外境上。

【也不会被任何有情和非有情的加害所侵扰,】

前面的文章一开始也讲了,有情和非有情,因为你是很知足的、很淡定的人,它们也不会对你有任何的损害。

【死亡时快乐也会一直伴随着,恒时获得自在。】

哪怕死的时候,快乐一直伴随着你的。确实有的修行人病得再怎么样,一辈子都是乐呵呵的,一辈子都是过得很快乐的。我们人当中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是什么都可以。包括管一些工程:“好,这样做可以,没问题!这样,那还可以吧,我什么都可以,没什么问题,啊!好吧,那做就做,不做就不做,那什么都可以(众笑)”。有些人,(好像确实我认识的有些人当中),有些人平时都是,我说:“这个事情怎么样?你能不能到那边去?”,他说:“好,没事,你说就说,我到那边去发心”。我说:“不行,那边不行,你可不可以到这边发心?”,“好,没问题,我到那边来发心(众笑)。”

有些人真的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对别人也是比较好,自己也是比较快乐的,相处谁也好,什么样都可以的。可能死的时候也是,“哎呀,我生病就生病没有什么,我反正就是念咒语吧,什么时候死都可以的,”心好像很放松的,心不紧张的,不是绷得很紧,这样的话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很开心的。

【菩萨也是这样修行安乐驾驭诸法的等持。】

一地菩萨以上,专门有一种修行。叫什么呢?叫作“安乐驾驭诸法的等持”。

菩萨处于任何时候,哪怕是用刀割你的身体,也是感受一种快乐。因为他有真正的证悟和等持,因为有真正的证悟和等持来驾驭,在你人生当中什么样都可以的。以前在文革期间很多高僧大德被火烧,我看到有些上师的传记里面,确实那个时候可以说惨不忍睹的,是非常非常残忍的。那样的时代和现在比较起来,现在有些人的痛苦完全是心理的痛苦,根本不是身体上的痛苦。也不是外境给你带来的痛苦,最主要的可能是自己的业力、习气、太执著、绷得太紧,这样的痛苦。那如果真正用火烧啊,刀直接刺入你的身体肌肉、肠子里面,那种痛苦确实是我们人世间很难以忍受的。

但是有些大德他不愿意舍弃三宝,“你怎么样都可以,我无始以来可能都是奉献过很多身体,但这次就是为了三宝而奉献。”有这样的一个非常勇敢的心念的话,那身体上的所有的伤口和所有的痛苦,他能忍受得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例。

大家有时候要想一想,自己觉得很痛苦,其实真的不痛苦。自己觉得“我在世界上是最可怜的人啊,最痛苦的人啊!”当然有时候生病会有一点点难受,除此之外,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吃的话,我都是想过,我以前刚开始出家的想法跟现在的想法真的是不同的,我不知道晚年是怎么样,但是晚年,也许别人看起来我特别可怜的话。其实我觉得,最可怜是当成乞丐或者关在监狱里面,除此之外可能没有什么,但是这两件事情我也想过很多次,不会有很多的痛苦啊。

就像米拉日巴以前也说过:“妄念寂灭心安乐,无不安适即快乐,此亦乐时彼亦乐,我觉一切皆快乐。”我不敢说达到这种境界,

但是确实是因为依靠三宝的加持,多年来对大德们依止修行吧,可以说什么样都是快乐的。米拉日巴说:“此亦乐时彼亦乐”,这样的话也快乐的,那样的话也是可以,总而言之呢,什么都可以。就像《修心七要》里面讲的,如果对众生有利的话,让我死,如果对众生有利的话,让我病,如果对众生有利,让我健康,只要对众生有利,怎么样都是可以的。我的心态当时可能是有变化的,但总的方向和总的原则不会变的。

我看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他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心态变化比较大的一位大德。他有时候说:“啊,你们藏地太贫穷了,像饿鬼世界一样的,”一会儿又说,“哇,你们藏地的这个水都是太好了,如果我们印度有的话,我们天天用这个供养。”我们从传记当中看的话,他的心态变化是比较大的,但是总的来讲,他想着众生,对自己的安乐并不是特别在意、在乎。

所以,总而言之,快乐是靠自己的。快乐如果依靠别人而得到,这是比较不现实的。这一段是智者的一段话。

我想苦乐转为道用,想好好修行的人,每天都读一下。暂时来讲,可能今天听了,今天马上转为道用可能是不行的。等会下了课以后还是有痛苦。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每天读一点、每天都读一点,你再过五年、六年的话,一直没有离开身体,一直这样读的话,也许五年、六年以后的这种串习,你会觉得,“原来我没有得到苦乐道用时,我是很痛苦的人,但是因为得到了苦乐转为道用,我现在是很快乐的。”

有些人说:“我没有得到心脏药之前,我心脏很不好的,因为有了这个药以后,我现在就是什么都很好,”有些人这样讲,这也是心理的妙药。也许有人说,“这个文章我没有得到之前,我确实是人生当中有许多比较幼稚、不成熟的思维,但现在,因为这个法的加持,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我也翻阅过东西方的很多心理学家的文章,也翻阅过现在著名的高等学校他们所研究的一些治愈心理疾病的一些理论,但确实不是自赞毁他,自己感觉这些道理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说丹毕尼玛大德在接近一百多年前的时候,给后人留下了这么殊胜的窍诀,他们当时不一定有这些痛苦,但是现在人的心理确确实实有这些痛苦?有了这些妙药的话,我想对很多众生真的会是有利的。

可惜的是,这次的听众不算是很多的,一天比一天少。也没办法,这不是大圆满,肯定你们很多人也不想听,如果是大圆满,听不懂也觉得“我是听大圆满的人,我自己也是很大的,苦乐转为道用,我也没有什么苦,什么转为道用?不如我还是在家里好好睡懒觉。”我们现在正在讲课的时候,有一些人肯定在做美梦。我相信肯定很多人没有好好听,有些人虽然听了,但他边吃东西啊、边炒菜啊、边这样那样的,没有认真地听,没有认真听的话,就是作为智者有时很难听懂的话,那心散乱的人更不用说。

这是前面讲的一个内容:

【而愚者们,是希望从外境中找到快乐,进而奔波,】

现在世间上大多数人,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很多人,我们经常遇到的时候,真的这样想,“为什么这些人不观一观自己的心啊?其实真正的外境上是找不到快乐的。”而奔波啊,现在这些人们真的是特别辛苦。

【尽管他们谋求大大小小的快乐,】

有些是感情上的快乐,有些是金钱上的快乐,有些是地位上的快乐,有些是……凡是各种各样的快乐而奔波,短暂的人生当中你得也好,不得也好,其实就是这样的。

【但都成了所说的“权力在他手,头发挂树上”一样,】

这是藏地的一种民间的说法。其实这里说的是对的,如果我们的权力全部在别人手里的话,那你一点自由也没有,不可能永远是快乐的。因为你受到别人的控制,没有自由,那你不可能快乐,一旦他结束了对你的这种控制的话,你可能有自由、可能有快乐。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头发挂在树上,或者树丫把它抓住了,那你就没办法。以前古人的头发比较长,比如你到森林当中,你的头发被树抓住了,你身体怎么动也没办法的,一旦解开以后的话你就有自由了。就像世间人权力在别人手里,你不可能快乐;头发在树上挂着的话,你不可能自由的,就像牦牛拴在桩子上一样的,不可能自由的。

【快乐不会到来、快乐不会齐全、快乐不会到位等,常常是事与愿违。】

如果是你真把所有的快乐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首先这个快乐不会到来。

比如世间的感情,你觉得感情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我这个快乐依靠于某个人,那这个快乐不一定会到来。如果到来的话,它不一定全面,他给你的只有部分的,不是给的全部的。然后他给你带来的快乐也许是不到位的,他认为是对你有一种爱,但你要的不是这样的,有可能完全背道而驰,或者是这样的。这是从世间的感情方面讲的。

或者从金钱上讲:

你觉得有钱肯定是快乐的,你就拼命地去赚钱,但是依靠钱得到的快乐不能到来;或者,依靠钱财得到的快乐不齐全。可能你只能赚到一部分,没有完全赚到。依靠钱得到的真正的快乐还不能对号入座,也许这种快乐不是你所想象的,你所想象的更快乐、更微妙,但它是一直得不到的。

所以,现在很多的世间人如果懂得这样的道理的话,确实是很有意义的。往往你的这个愿望跟你世间中真正得到的成果,南辕北辙。你的意愿跟事实相违,一直达不到这个目的,因为你是觉得依靠别人来给我快乐。

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我希望你给我快乐。比如父母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但是儿女经常不听话,经常不理你;或者家人也是,“你一定要满足我所有的快乐,因为我对你很好的。”那这样的话,往往你要的快乐对方没办法给,没办法给的时候,你也很痛苦,他也很痛苦,就这样的,世间的人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的快乐,变成你所享受的外境,比如房子、轿车,或者说是你在外面的这种游山玩水,有没有呢?有部分人依靠这个来得到快乐,有没有呢?还是有的。但是这种人的话,并不是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寄托在外境上,如果自己也知道有一部分快乐的来源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调整,然后把外缘作成部分的快乐,这样的话,也许人世间的快乐会得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话,始终是得不到的。

愚者把所有的快乐寄托到外面的话,都不会到来、不会齐全、快乐不会到位等等,常常事与愿违。而且,

【怨敌盗者等的损害乘虚而入,一丁点的非议,快乐就会稍纵即逝,】

现在世间中,有些男女要结婚,要过得特别特别美好。结果在结婚的当场,她婆婆说了一句话,或者她公公说了一句话,这种美好的电影只有收场了,没办法了。因为你的快乐全部都寄托在外境上面,那个时候稍微在外面有一点非议啊、有一点小动作啊、有一点行为的时候呢,本来你的快乐就是很脆弱的,你特别的愚笨,你觉得对方是快乐的源泉。

其实“以为对方是快乐的源泉”的这种想法呢,就像《宝积经》

里面见的:“有个人用石头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头;用石头打狮子,狮子不追石头而直接攻击人。”所以,我们快乐和痛苦的来源,智者是知道跟自己有关系,而愚者以为跟外境有关系,所以,就导致损害是有机可乘的。

还有,在世间当中遇到一点点非议的话,你的快乐当下就消失了。

【结果就像乌鸦不管怎样精心抚养杜鹃的孩子都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完全不可信赖。】

这些比喻真的很有意思的,希望每个人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一直依靠外境给我们带来快乐,这真的是不现实的。就像乌鸦,它非常尽心地,它的窝里有杜鹃的孩子,要想养它是不行的。因为藏地乌鸦夏天也在这里、冬天也在这里,乌鸦以为杜鹃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尽心地去养,但是它长大以后自己就飞走了。杜鹃是布谷鸟,基本冬天没有,夏天就会“咕滴,咕滴……”它一直这样,如果一只乌鸦觉得杜鹃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最后它飞走的时候就特别伤心。

没有用的,外境本来就是杜鹃的孩子,你怎么养的话,它不可能永远给你快乐啊。这里的譬喻是,我自己认为是外境给我带来快乐的话,它只是暂时给你带来一点,实际上是得不到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窍诀。

最后只会落个什么样的下场呢?

【只会落个“天神劳累、鬼魅烦恼、自己痛苦”的下场。】

最后,因为你再怎么努力,到最后也是没办法。其实轮回都是这样的,很多人辛辛苦苦地赚钱也好,什么事情到最后还是很悲惨的。

可能天神也没办法,他们也劳累了,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愚笨呢?再这样的话我也帮不了你。”他也劳累。

一些鬼神它们也很烦恼,“哎,这个人真的是太愚笨了,”他们都是对你同情,鬼神本来对他人没有什么利益的心,但他们也觉得这个人太可怜了,他们也生起烦恼,呵呵,然后自己更痛苦,因为它一直认为外境给我带来快乐,结果外境就是杜鹃的孩子,杜鹃的孩子跟乌鸦怎么样也没有办法的。

所以,这些窍诀的道理,不知道你们听懂了没有?

我自己觉得,现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亿众生,但是大多数的人,真的是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外缘上。这样的话大多数人不快乐,其实是跟自己有一定的关系。

【这是汇集百要的一个关键忠告。】

作者说,上面确确实实是具有百种要点,是特别关键的忠告。因为我们的心真的还是很重要,如果你没有懂得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米拉日巴尊者也说:“心随尘劳者,生种种困扰。如是学佛者,是在苦痛中。”如果你真的不懂这样的话,可能心随着外境转,有各种各样的困扰,这样的学佛者,就时时都在痛苦当中。作为学佛的人,至少自己还是有一点窍诀吧。

那天有一个医生说他痛得特别痛苦,我说:“你不是一辈子治别人的病吗,那你自己还是稍微有一点办法吧?”我们佛教徒也是经常说是弘法利生,身体健康的时候说,“你们要好好学前行啊,你们要好好地弘法利生。”但是自生烦恼的时候,泥菩萨自身难保,那个时候自己也是很可怜的。

这些道理,真的是窍诀。你们不知道有没有感觉,我自己觉得,确实当今的很多众生,尤其是大城市里面的这些众生,真的是为了金钱、为了感情、为了生活奔波。当然奔波是可以的,为了生存我们奋斗,佛教也是从来不遮止的,很重要的,但是你也不要认为,所有的外境对我带来快乐,这样有一定的困难。

现在有些心理学家他们精心地研究,最后他们说“外境一点快乐都没有。”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外境上是有快乐的。内心当中一点快乐也没有,其实也并不是,内心当中还是有快乐。不要说我们,连旁生都是有快乐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小牛小马,它们在夏天特别快乐,就跑来跑去。连动物都有快乐的话,我们人类有没有快乐呢?有快乐。但这些快乐并不是全部都依靠外境而带来的。

应该说我们有没有快乐呢?是有快乐,但这种快乐也是跟自己心有一定的关系。

【修道中苦行痛苦转为道用与断法等中所说病魔道用的其他窍诀虽然也有许多,】

一般修行要诀里面讲苦转为道用,还有断法里面病转为道用,这样的修法也是很多的,窍诀也是很多的,理论也是很多的。尤其是痛苦转为道用一般是在断法里面比较多的,断法里面跟那个《般若经》的教言和大圆满的教言,还有一些大手印的教言,藏传佛教当中也是很多的,汉地的般若法门当中也是比较多的。

【但这里,只是根据圣者寂天菩萨及其追随者智者们的论典,而简单易懂讲解了普遍可行的痛苦道用法。】

其实《入行论》中,以窍诀的方式来讲的。还有他们追随者的论典啊,像阿底峡尊者、藏地的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很多的这些大德们的教言和论典,简而易懂地讲解,普遍可行的痛苦转为道用法。

这是世俗的痛苦转为道用法,就讲到这儿。

【(二)依胜义而道用:】

下面讲的是胜义的痛苦转道用法。

这个是怎么讲的呢?前面世俗痛苦转为道用法,还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很多人,因为是世俗的人,还是要痛苦转为道用,最好自己一种,比如有智慧的人,他出门时自己带一点药,害怕万一生病怎么办?然后带一点药。如果去高原上的话氧气不足怎么办呢?如果吹风感冒,带一点感冒药,自己带一些药。

同样的道理,人生当中,可能经常会生病的,这样的药比较简单的,我建议呢,还是经常带上,这是一个方面。

然后第二个方面呢,胜义中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

【依靠破四边生等理证观察,不用说恶缘痛苦本身,就连它的虚名也是得不到的。】

(上师念藏文)《中论》当中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无因生,是故知无生。”一切万法,不是自生的,也不是他生的,也不是共生的,也不是无因而产生的,所以万法,我们知道,它是从来没有产生过的。四生没有的话,其他的产生方法都不可能有的。

那同样的,我们的痛苦也是一样的,痛苦自生也没有,他生也没有,可能没有学过《中论》、没有学过《入中论》的——学过《入中论》的有多少人?学过《中论》的有多少人?哦,好像还可以吧。其实以后还是要学,《入中论》里面讲的四生比较广,真正知道诸法是没有产生的。痛苦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我执四生没有的话,痛苦也不可能有的。还有那个汉地的《宗镜录》中也讲了:“一切善恶苦乐因果,并世俗有,胜义中无有,我依胜义,言不可得。”依靠胜义言不可得。

在汉传佛教当中也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在世俗当中,因果、善恶、苦乐这些都有的;在胜义当中,连这种假名都不可能得到的。当然得不到的话,应该是需要有很多教证和理论来推测。推测的时候自己也知道,诸法在胜义中是不可能产生的。到最后,按唯识宗的观点,无分微尘不成立,心识刹那、无分刹那不成立,通过这样的观察方法,中观的最好的一种观察方法。

我记得无垢光尊者《如意宝藏论》的十二品当中,专门讲了很多的这种观察时间长短。其中有一个观察时间长短方法,比如我们认为时间长短是存在的,或者无分微尘是存在的。如果无分微尘存在,那么在一个比如屋子里照射的太阳,阳光和影子实际上是一种微尘,比如有一百个微尘,如果有一百个微尘的话,那我在这里射箭,射箭时要经过一百个微尘,那经过这100个微尘的时候,那么这中间的时间有没有长短?如果你说时间是没有长短的话呢,那么一个劫也变成一刹那,如果时间有长短的话呢,那说明它经过的这些无分微尘,实际上并不是无分的,是有分的。有靠前面的,有靠后面的,也有这样的观察,不知道这样说你们明白不明白。

还有心识无分刹那的这个观察方法,比如我是一个人,我前面有两个人,一个叫天使(远观),一个叫公使(远因)。我前面有这两个人时,我第一个产生一个心识刹那,也就是心理产生“这个叫远观、那个叫作远因。”的一个刹那。而这一个刹那,实际上应该变成两个刹那。

为什么呢?我刚才的那个“是远观”的心识,因为同一时间中有“远观”和“是远因”两个心识,那我执着“远观”的心,是一个刹那;还有靠近“远因”的这个刹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两个刹那。那么这两个(前面是“远观”的两个刹那,后面是“远因”的一个刹那),二者有没有时间长短?

如果你说没有时间长短,刚刚明明已经延长了。如果再没有长短的话,那这个劫也变成了一个刹那了。如果你说这两个有长短,有长短的话你再怎么推测的时候,实际上刚才的一个刹那和两个刹那,然后这一个刹那也同样,它有靠近前面的和靠近后面的。

这样的观察方法,最后知道是,我刚刚觉得是“远观”和“远因”的一个刹那间当中,认为是没有什么可分的,这样的心识,实际上再这样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分很多很多。最后,我自己认为刹那间看见远观和远因,实际上它是两个刹那,两个刹那又变成了四个刹那,又变成了一千个刹那,又变成了无数个刹那,最后呢,好像我自己认为自己的心识的刹那不能得到。

《如意宝藏论》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跟平时的《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庄严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这些里面并没有讲的、一些特殊的这种观察方法。最后知道诸法在胜义是了不可得,世俗中如梦如幻,有了这样的境界之后,在这里可以安住。

所以,有些年轻人,以前读的书稍微比较多的,自己真正有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的人,我建议还是多学一些中观、因明。这样的话,你的分别念很容易摧毁的。

现在世俗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你认为佛教里面的不对,不那么殊胜啊,如果你自己去学这些法的话,最后你会觉得,“哇!虽然我以前学过西方的哲学”,就像我昨天所讲的一样的,不管是阿德勒也好,弗洛伊德也好,荣格也好,虽然我学过心理学方面的这些知识,还有亚里士多德也好,还有西方的很多哲学家,柏拉图也好,他们的哲学,但是真正与佛教的有些智慧相比起来,自己也许有新的收获的。

所以我想,这种痛苦,在胜义中连它的虚名都不存在,这句话很重要的,在胜义当中,不要说痛苦真正存在了,连痛苦的名称都没有。如果中观学得好一点、大圆满学得好一点的话,就不要怕痛苦,痛苦连名称都没有,与石女的儿子没有什么差别的,你还怕什么痛苦?

所以

【心安住于实相空性殊胜寂灭的境界中。甚至从中起定时也不会像以前生起畏惧害怕怯懦等时心里产生痛苦那样了,而足能以这些痛苦都只是虚名假合的见解来胜伏一切。关于此理,恐繁不述。】

作者在这里没有讲胜义中观的观察方法、大圆满的安住方法、大手印的窍诀,没有讲,只是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一下。其实这句话还是很有甚深的意义。如果从胜义中观察,痛苦连虚名都没有。我原来看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很有收获的,虽然文字很短,我想确实是这样,胜义当中不要说痛苦,连痛苦的虚名都没有,这句话对我个人来说收获很大。

因为我也学过很多的中观,以中观的理论来观察,不要说痛苦,连痛苦的名称都得不到,连痛苦的名称都得不到的话,那它的本体更是不可能的,跟石女的儿子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世俗当中我们尽量把痛苦转为道用。而胜义当中连它的虚名都得不到。那怎么得不到呢?不相信的话那你去学一下《中观庄严论》,你学一下《中观根本慧论》,学一下《如意宝藏论》,看看痛苦真正能不能得到,如果真正得到痛苦的话那我给你金牌、银牌的奖。谁得到痛苦?如果有得到痛苦的人,你们谁在胜义当中得到痛苦?来举手,我给你们一个很好的东西,我把最好的东西都可以给你。

有没有啊?有的话举手,真的有没有(众笑)?

如果连痛苦的名称都没有,在真正的真实义当中痛苦的名称都没有的话,那我们怕什么?我们苦什么啊?战胜痛苦不是难的吧?真正的胜义当中,痛苦的名称也是没有的话,那痛苦还在哪里呢?确实是没有的。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虽然经常学中观的道理是一样的,二三十年以来每年都学过,每年都懂,但是好像有些时候,一句话对我来说还是收获很大的。如果你今天得不到的话,那么没办法,你不想得奖是吧?至少我的茶杯还给你,如果你胜义中真的得到。谁得到的话我就给你,我是说胜义当中,没有说世俗当中,世俗当中得到痛苦的话,很多人都是会举手。胜义当中谁得到痛苦的话,我就给这个茶杯。

有没有?你们还是可以的,学中观还是可以的。好吧,那就好,没有痛苦就更好,我们大家都快乐,好吧?

今天稍微晚了几分钟,明天后天还有课,明天、后天这两天都有课。今天讲到这里!

索南德义坛加惹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旁学匠摧伏一切过患敌

洁嘎纳其瓦龙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涌涛

哲波措类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