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8 返回
字体: A- A A+

第8课

荣素班智达·造论

仁波切·翻译

擦亮你智慧的双眼

今天我们讲《入大乘论》。听闻《入大乘论》的条件,大家也应该知道,前面也讲了。因为密法大家比较希求,觉得难得,现在外面很多人包括念传承或者听光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各种旗号,包括现在有些人经常以密法、以我的相关的一些名义来做一些事情,这样很不好。大家作为听众来讲应该要观察,哪些是真正的善知识,哪些不是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来弘扬很好,如果谁具有这样的法相都可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现在的人比较……不管做生意,做什么事情,都会先做民意调查。找到他们的爱好和希求以后,相关人员以另一种方式,这个过后,后面带有各种利益。包括现在传承,或者传法,经常发各种二维码,还没有传法之前先提供二维码,供养加在这里,供养的方便……这些应该要值得注意。

这方面现在我特别反感,反感什么呢?有些人以佛法的名称,特别好听的名称,达到其他的目的。这样做的话,可能时间不会长,但暂时来讲,听起来头头是道,表面“摆”得很真实,不管是介绍,或者说他们的群体,各方面都有。尤其是佛教徒,自己没有选择的智慧,最后给自他带来各种各样的违缘、障碍,甚至你所介绍的人在很多人当中不是这方面出名,反方面出名,有这个可能性和危险性,这方面应该要值得注意。

还有一个方面,我也特别感谢,现在要完成这样的法,不管是显宗的法、密宗的法,都需要很多人的发心,尤其是完成的过程当中把所讲的教证也好,公案也好,文字记录下来提供给有缘者,这一点确实很感谢。因为这个工程不是那么简单,而且需要有时间效率去完成,不是那么简单。可能一两节课或者一部法、两部法也许可以,但很多法一如既往地,特别认真地完成,确实也是很有意义。包括我讲的过程当中有些词句不一定听得懂,因为我有时候语速比较快,或者我的口音,普通话有时候变成“不懂话”,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说了什么,但是做文字工作的人知道了,知道以后立成文字,“原来是讲的时候,当时是有点发音不准,原来是这个词,哇,藏族人念这些字是这样念的”,最后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些方面我也知道后面做文字工作的人付出很多时间、精力,不然的话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很难的。其他人如果在听课的过程当中没有特别明白,反反复复去看、去听,确实这些法能完成。因为现在末法浊世时,确实一部法想要完成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如果没有里里外外的大的违缘,也想尽量完成。

我昨天看了一下前面几堂课,《入大乘论》讲了一大部分,有些内容不能特别快,有些里面的公案、故事比较好懂,我们尽量把这个法能传完就传完;如果实在不能传完,就像《楞严经》一样拖很多年也没有不可以的,都要靠因缘。下一周我想先把《圣大解脱经》一两堂课完成,然后再讲《入大乘论》。

辩论、研讨很有意义

《入大乘论》这一品,主要是辩答、辩驳的一品,是一个问答品。有人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开始回答,其实这样的问答很有意义。因为我们的佛教依靠一种辩论或者推理来进行印证,有智慧的人很愿意接受。我们的人当中有些是依靠信心来接受,这个人面前不一定用特别多的辩论;有些人好像没有问答,他有很多怀疑,甚至有一些邪见和偏见,这些人必须要有一种特别有依据的真理来进行回答,这样以后他才能心服口服。

在佛教当中,确实这种辩论也好、研讨也好,很重要。那么,这样的话,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可以经得起理论的推断,它的特点就是这样,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害怕别人会给我辩倒。所以,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看,藏传佛教在如今的时代当中很有空间,让人理解。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其实人们的分别念很重,但分别念并没有特别厉害,他们的怀疑和见解比较简单,他的疑惑很容易断除。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尤其是西方人,接受藏传佛教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喜欢思考、喜欢提出一些问题、喜欢思辩。

当然,以前的西方人也并不是特别喜欢辩论,因为他们大多数的宗教徒、信教徒接受的有些宗教并不是依靠智慧建立,是依靠他们的信仰建立,但他们基本上能接受。所以有些宗教按照传统的说法是有的,但是真正像佛教一样,佛、法、僧用智慧一个一个面对面互相思辩,有些是没有这样的传统。

还有跟佛教有点不同的是,佛教的教义任何人没有权力改变,包括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萨加班智达,谁都是没有权利改变,我们唯一只要解释佛的密意就可以的,所有的各教派的教主都按照佛说的道理去解释就可以。佛经的改变、改革都没有,因为不用改,不会随着时代而有变化。佛已经说完了的道理,不管过了几百年、几千年都可以随顺时代。但其他有些宗教不是这样的,有些因为势力不同,发动一些战争。有些因为这个引起,又产生了其他的宗教,在这个时候,它的经也好、论也好不断地改变,改变以后又变成一个新的宗派,这种现象非常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佛教的推理方式,现代城市里面有些有智慧的、有学问的人面前,应该可以能弘扬得开来,只不过弘扬的话需要有里里外外各种各样的因缘,因缘没有到位可能也不一定。包括我们以前去过一些西方国家,一方面特别感谢当初藏传佛教的大德,把佛法带给西方为主的很多世间人,就特别好;但另一方面有点遗憾的是,藏传佛教的中观思想、因明思想、密法的思想,非常有逻辑推理的这些法,并没有在所有的人群当中展开。可能大多数弘扬的时候,修上师瑜伽、灌顶,当然这也很好,但是可能更需要的是有一些真理的互相辩论,这些也许更需要。

我今天想说的可能你们没有听懂,应该可以吧。这一品有辩论,这样的辩论或者辩答确实很重。我们佛教徒互相有时候应该提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提出一些问题,对方回答得很满意,就非常有意义的。

昨天一节课讲了一个问题——对方提出来一个问题,刚好荣索班智达讲了很多故事、公案,把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完了。今天解决第二个问题,因为这一品全是互相问答。

还有人辩论说:显现为因果的这些有实法不仅仅只是显现为长久稳固,而且因与果的刹那相续也不会有朝一日中断、消失,因为清净世间智慧前也显现,假设相续断了,那么也就成了断派。

对方问难:因果实有且稳固

有人辩论说,显现为因果的这些有实法不仅仅只是显现为长久稳固,而且因与果的刹那相续也不会有朝一日中断、消失,意思是,比如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因果关系他们认为这是实有的,而且显现得很稳固。瓜和豆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的因果关系,时间很长,应该是实有的。比如一朵花依靠种子产生,这朵花至少一夏天能现,还是很稳固的。他认为因果不仅实有,而且长期稳固;并且它的相续刹那不会有朝一日、短短的时间断除,就像河流一样。

其实他的有些说法与因明当中的说法有些相似,心的前后相续不断延续下去,今世的心传到下一世,比如说我是人,人临死时的心相续下一世变成动物,动物的心相续又变成天人,相续中间不会断。他们认为像河流一样,不管是物质的相续还是心的相续,一直延续不断下去,这是他们的观点。

为什么呢?因为清净世间智慧前也显现,一般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后得智慧叫清净世间智慧。以前讲现观、讲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时,经常提到清净世间智慧。清净世间智慧不是佛的智慧,菩萨入定位的时候没有什么,出定的时候看到因果的相续,也知道众生的相续。其实清净菩萨、圣者的后得智慧也叫清净世间智慧,在这个面前能显现,所以是合理的。

假设相续断了,那么也就成了断派。不管是心的相续还是因和果的相续,如果过了几个刹那就没有了,那你跟顺世外道断见派没有差别。这是对方提的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没有依照荣索班智达的观点,凭自己的能力回答会怎么样?大家也想想,刚才这个问题,如果在某个场合这样问的话,我看有人怎么回答。

下面的回答很关键,其实荣索班智达所讲到的每一个内容对我们日常生活很有用。我听说很多人这次听得比较认真,以前听一些其他课,刚开始来了,后面走了,或者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这次很多人听得比较认真,不知道能不能善始善终,看情况吧。

下面怎么回答呢?

对此回答:出有坏佛陀宣说缘起法,是说,如果有因则会生果,如果因缘灭了,那么果也会灭,仅此就是遣除二边的大解脱道,而并没有说“因果相续永远不会消失”。如是出有坏佛陀的所有微妙法典与佛陀的所有遗骨舍利,以与世间的所有典籍及灵塔不共的手印印持,即是以缘起咒“诶达玛黑德札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朵哈雅巴,达得堪匝友讷如达,诶旺巴德玛哈夏玛讷”印持的一切,就是佛陀的手印印持。它的意思是说,“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或者“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诸法并不是像世间诸位本师所说的那样由作者所造、自在天所幻化,自性所生,以时间驾驭,无因而生,一切法是由因缘所生,这也是如来所说,并不是他人所说。任何法因缘灭了果就会灭,这也是大沙门佛陀出有坏所说的,天等世间中无有其他说此语者,而佛陀并没有说“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会消失。”

荣索班智达回答:缘起法非常非断

对此回答:出有坏佛陀宣说缘起法,是说,如果有因则会生果,如果因缘灭了,那么果也会灭,仅此就是遣除二边的大解脱道,回答的时候,刚才说如果相续有的话就变成了常派,相续断的话就变成了断派。这里说,其实大慈大悲的我等大师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前说过缘起法。这个缘起法,说简单很简单,有因则有果,无因则无果,这个很多人会不会懂呢?当然从大意方面来讲,可能农民也知道,我今年种庄稼明年有粮食;牧民也知道,我今年放牧放得好的话,明年生小牛、有牛奶,这些都知道。大的因果大家都在说,但是细微的因果唯一佛陀的真理当中才能得到。

所以,佛陀先讲了缘起法,佛陀的缘起法遣除了断边和常边,而且是真正的解脱道。但这样的解脱道当中,并没有说“因果相续永远不会消失”。出有坏佛陀在因果经,包括《百业经》《贤愚经》《佛说因缘经》《稻杆经》很多经典当中说了因果,但是并没有说它是一种相续不断。当然,个别的有些经典当中可能会说一些,表面上、字面上看,好像相续一直存在,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

如是出有坏佛陀的所有微妙法典与佛陀的所有遗骨舍利,与世间的所有典籍及灵塔以不共的手印印持,即是以缘起咒……这里荣索班智达表达的有些词还是很难懂,我现在觉得可能汉文稍微好懂一点,藏文更难懂,每一个词译出来也不那么容易。意思是,出有坏佛陀特别微妙的经典,不管是第一转、二转、三转的经典;还有佛陀的遗骨也好、舍利也好,八万四千舍利塔……这些有两种解释,一个是世间所有典籍及灵塔用不共的手印来印持。藏文当中是这样,如果从字面上看,“以”字放在后面更好懂一点,如果是佛典和佛的遗骨、舍利,以及世间所有的典籍,包括文学、诗学、词藻学,世间的典籍,还有世间的灵塔或者佛塔,以不共的手印印持。但藏文当中不是这样的,为了易懂,可不可以把佛陀的佛经、遗骨,还有灵塔、世间的典籍,以一种不共的手印印持?手印并不是结的手印,在《大幻化网》当中讲手印的时候,有很多佛的智慧的手印、身语意的手印,这里意思就是说,这些所有的佛经、佛堂、佛殿,要有一个佛的不共的智慧来加持、来印持。印持的方法是什么呢?以缘起咒。

缘起咒是什么呢?平时经常念的“诶达玛黑德札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朵哈雅巴,达得堪匝友讷如达,诶旺巴德玛哈夏玛讷”,后来的大译师们前面加上一个“嗡”,是祝愿吉祥的意思;最后加“梭哈”,祈愿实现、能达成。所以前面加“嗡”,后面加“梭哈”,这就是缘起咒。

缘起咒的重要性

缘起咒印持的一切,就是佛陀的手印印持。缘起咒非常重要,缘起咒不管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要念,只不过念诵的方式、发音,有些地方不同而已。实际上所有的各教各派都会念缘起咒,因为它是佛陀最究竟甚深密意的精华。

这是巴利文的缘起咒,这是印度梵文,藏文我没有提供,很多人应该知道,缘起咒有不同的文字。各个寺院和各个教派很重视缘起咒,为什么这样呢?其实佛陀所讲到的八万四千法门最主要的法要是因果法,因果法的法则在缘起咒里面讲得很清楚,而且念诵的时候,按照前辈大德们的传统,基本上不用意译,但意义翻译出来也可以,也有翻译的。一般念诵的时候都用梵文的咒语。

像汉地,缘起咒的念诵音调不同,包括吉藏大师、慧远大师,还有其他很多大德,在收集他们的书抄当中都出现过,可能声音不一定相同。包括藏地念的时候,拉萨人念的缘起咒跟康巴人、安多人念的发音有点不同,但实际上都是表达佛陀甚深的缘起法。

1、装藏时要用缘起咒

缘起咒,大家也知道,如果我们装藏,最好是梵文或者是藏文,不能颠倒放在佛塔装藏、佛像装藏里面。当然,装藏的话还有其他咒语,包括本尊心咒。严格来讲,如果是文殊菩萨,要放文殊菩萨的心咒,还有“嗡啊吽”,还有缘起咒,还有五部不共的陀罗尼等等。所以一般来讲,如果实在没有其他装藏,也可以把材料都很清净地装藏。现在买的有些装藏品要值得注意,不然里面不是真正的装藏品,他们说龙王宝瓶里面一打开好多是各种石灰,商人做很多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买的时候说是装藏的,但有些咒语是颠倒的,如果你颠倒地放上去过失很大,肯定不合理。所以装藏的时候缘起咒不可缺少,可能有梵文的或藏文的更好一点,因为这是以前真正的文字现前。不管是佛塔、佛像当中,还是其他的,装藏很重要的。

2、念诵时要用缘起咒

念诵时缘起咒也很重要,比如说开法会的时候,每一天到了下午最后要结座的时候,前面念字母咒,然后念三遍缘起咒,这说明修本尊依靠缘起法来印持,印持以后希望很快成就。

3、开光时要用缘起咒

还有开光的时候念七遍缘起咒。本来开光仪轨比较广,但如果实在没有其他的仪轨,前面的“阿阿—额额……”的咒语念七遍,然后缘起咒念七遍。当然开光的人需要有些境界,严格来讲,灌顶的人、开光的人,自己修行方面稍微有一点境界。当然出家人开光更好一点,一般在藏传佛教当中,如果不是证悟者,在家开光者比较少。所以一般开光的时候也会用缘起咒,这个很重要。

4、这些时候也要用缘起咒

打卦的时候也要求用缘起咒;以前也讲过,包括晚上做恶梦,早上醒来时要么念一个空性咒,或者莲师心咒,或者念三遍缘起咒,这些恶梦依靠因缘法变成吉祥;还有禅定、做任何善事,到最后念一个缘起咒,以佛陀的智慧印持,以不可思议的因缘,你就想什么变成什么,如愿以偿。这个缘起咒确实很重要,不管修什么法、念什么法。还有如果你自己经常念的话,可以忏悔、开智慧。可能你们看过吧,以前我翻译过麦彭仁波切的《百咒功德》,《百咒功德》当中有一百零二个咒语,最后一个就是缘起咒,里面也是讲了很多缘起咒的功德。

所以,我们平时多念一些缘起咒,有时候有必要共修,大家念一万遍、十万遍,共修一亿遍,对整个世间的缘起变成吉祥、变成顺缘。这种因缘缘起确实很不可思议,我们在世间当中,一切一切都是依靠缘起产生。如果缘起很好,哪怕干了坏事最后变成善事;如果缘起不好,你做的善事最后变成害自他的恶事违缘。

缘起咒确实很重要,大家以后应该多想,看缘起咒怎么念,怎么经常修。其实佛陀真正的精华思想,就是这样的缘起咒。为什么这么短短的东西会变成佛的核心意义呢?我们可以慢慢解说,佛陀的印持很重要。

缘起咒的含义,你知道吗?

它的意思是说,“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大家都知道,“诸法因缘生”主要是从集谛当中产生苦谛,这是如来说的。整个世间当中,一切轮回的因和果,也就是说苦谛和集谛唯有大慈大悲的如来佛陀用无碍的智慧照见以后宣说,其他没有人宣说,这是轮回方面。

“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同样的道理,一旦因和缘灭的话,那果也会灭,这是涅槃的果方面的二谛。也就是说,这样的苦谛依靠什么来灭呢?依靠道谛来灭,灭完后现前灭谛,这一点也是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沙门说的。轮回的因果法二谛是佛陀说的,涅槃的因果法二谛也是佛陀说的。

我通过比较,找到藏文、汉文当中不同的翻译,当然译法比较多,但是比较出名的是这两种译法,还有一种译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翻译的方式有点不同,在其他经典当中也讲过,其实汉地也有很多经典当中提过这个偈颂。

以前也说过,马胜比丘有一次去城市里化缘,他的行为很寂静,当时应该是舍利子先看到的,看到以后被他的行为吸引,问他说:“你这样的行为,你的老师是谁?”马胜比丘回答说:“是释迦牟尼佛。”“那他所传的法是什么?”他就念了这句。舍利子因为有前世的因缘,他就马上得到法眼,很开心。他跟目犍连有一个约定,如果谁先得法就要告诉对方,于是他马上跟目犍连说了这个偈颂,目犍连听了这个偈颂以后也得到法眼,后来一起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皈依。

原来目犍连和舍利子都是外道,后来释迦牟尼佛给他们传法以后获得阿罗汉果位。所以,对舍利子和目犍连来讲,马胜比丘是对他们有恩德的“介绍人”。我们这里有些人,连一个佛的名号都不知道的时候,通过其他人的行为和介绍,开始认识了三宝,就像这样。

按照马胜比丘的故事来看,行为确实很重要。刚开始舍利子看到他的时候,如果马胜比丘的行为特别恶劣,容易产生邪见,舍利子和目犍连后来不一定会皈依。所以,包括有些上师的弟子,他的行为也许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代表上师,或者代表道场。如果他的行为很粗暴,让人很生厌烦心的话,也许他们依此推测,“哇,这个人那么霸道,那肯定上师可能更凶恶,所以没有必要去皈依。”如果有人的行为特别寂静、调顺,更加让人生起信心。所以,每个人的行为不仅仅代表自己,可能代表宗教、代表道场、代表他的老师,他可能引起后来很多因缘和缘起的延续,也有这样的。

这个偈颂,我们以前经常讲,刚才两个偈颂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

诸法并不是像世间诸位本师所说的那样由作者所造、像现在所说的造物主,比如上帝、真主创造万物、创造世界、养育众生,存在这样的控制世间的主宰者,但其实不是这样来造作的,这是第一个;自在天所幻化、第二个,像印度教承许由自在天、梵天所造,有些天人刚开始也这么觉得。尤其是自在派,他们有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是自在天造的;也不是像数论外道所说的自性所生、数论外道承许的二十五谛中,专门有自性是因,于自性当中自然而然所生;以时间驾驭、还有一些外道的——这是鸱枭派,还是?以时间来驾驭,于时间中产生;无因而生,还有一个,像顺世外道,一切都是无因而产生。

《如意宝藏论》中把所有的宗派讲得特别细致,到了中间的时候,最后有点雾里云里,有九十六派、三百六十派,反正各种宗派特别多。以后如果有兴趣,你们自己再看吧。反正我这几年辛辛苦苦地基本上把《如意宝藏论》翻译出来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如果你们想知道佛教的各教各派,包括显宗、密宗……尤其是无垢光尊者在世期间外道所承认的教派,他们的见修行果都讲得特别清楚。

上述所说观点,紧跟否定词并不是,全部都要舍弃。世间当中,很多人对于“世界到底是由谁来创造的?应该有一个真实的东西”,这样有点困难。现在西方的很多宗教确实承认有一个造物主,不管是真主也好、阿拉也好、上帝也好,他们造的。但真正去问:他们是怎么造的?造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到底实有还是不实有?很难回答。所以,一切万法不是有一个天人、人,不是有一个东西、造作者,这样很难有一个可靠的建立历史、方式——刚开始造、后续怎么安排……很多都说不清楚。

按照佛教的说法,一切法是由因缘所生,这也是如来所说,并不是他人所说。《中论》云: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我们要顶礼佛,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众说中是第一。确实,这并不是我们自己说“我们佛陀好了不起”。现在有些人赞叹自己的上师,“我们上师是最好看的、最慈悲的、最了不起的,他的智慧远远超过……”,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只是自现——在他们自己的境界面前显现的,别人有目共睹并不是最好的。称赞佛陀“诸说中第一”,就是称赞他的缘起法,宣讲世间的创造、万事万物的因缘——缘起法很重要。任何法因缘灭了果就会灭,这也是大沙门佛陀出有坏所说的,天等世间中无有其他说此语者,这样的道理,天上、人间,所有的天上天下世间当中,没有第二个能说这样的万法的真实实相。这一点,作为佛教徒,我们现在不用有任何畏惧,有信仰的人也好、没有信仰的人也好,宗教徒也好、非宗教徒也好,包括万法的缘起规律、万事万物整个因果循环的关系,按照佛所说的那样,对方不得不承认。

佛教徒在这方面真的很幸运,我们遇到了很好的宗派和见解,否则一直被外道遍计的思想束缚着,自以为肯定是这样的,但一旦你的智慧成熟,那什么道理都说不过去——只能说“这是老师说的、祖师说的,这是不能观察的,这个本身是这样的”,没有理证来推测的话,很难相信。

大家对缘起法一定要有一个定解,万法只有这样才能说得清楚。学了《缘起赞》《中观庄严论》《中论》以后,应该是这样承认的,原来世间的因果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大家都非常明白,这不是最难的。像科学最细微的原理,我们不一定很懂,但这个道理,只要一说,大家应该清楚;如果没有人说,我相信很多人光看书肯定是不可能知道的。

而佛陀并没有说“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会消失。”真正了义佛经当中并没有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不断”,在真正的佛经当中没有这种说法;如果有,说明有其他意趣,不能这样直接解释。

不仅仅是刚才讲到的这些经典,还有:

解说缘起之义的其他经中也说:世间是由业与烦恼因造作、产生,业与烦恼的因灭了,世间也会灭,这也是佛陀所了知而宣说的。“不住生老衰败之痛苦、说胜解脱世尊自知说”的意义也是如此。“诸比丘,此有故此起,此生故彼生,如是无明之缘生行……产生轮回的蕴。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轮回之蕴灭”的意义也是如此,而并没有说“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会中断”。

解说缘起之义的其他经中也说:像刚才讲的《稻杆经》《大宝积经》等,好多大乘小乘的经典,包括《毗奈耶经》《杂阿含经》当中,都讲了因果。世间是由业与烦恼因造作、产生,业与烦恼的因灭了,世间也会灭,这也是佛陀所了知因果规律后而宣说的。所以,如果我们大家学得不深,会有疑惑“一会说有、一会说没有,到底怎么回事?”但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还有些佛经当中讲“不住生老衰败之痛苦、说胜解脱世尊自知说”的意义也是如此。不住生老死衰败的痛苦中,如果不住其中,说解脱——这就是世尊自己知道而说的。意思就是说,声闻乘的其他经典里讲:“诸比丘,此有故此起,此生故彼生,如是无明之缘生行……产生轮回的蕴。这是顺势的轮回的因缘,如果此有、彼也产生,如果此产生、彼也产生,有些是“此有彼有”,有些是“此生彼生”,有些是“此有此生”等等,用法不同,但实际上有因会有果。因的话,比如有了无明,则有行、识、名色、六处、触等等,全部可以出现,前前的因产生后后的果。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轮回之蕴灭”的意义也是如此,在这样的因果法当中,而并没有说“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会中断”。并没有这么讲,所以因果法则确实也是很重要的。

《杂阿含经》中,佛陀有一次去城市,当时有一个人叫阿支罗迦叶,他跟佛陀说:我有问题要问。佛陀说:我现在去城市,回来的时候再给你回答。但他一而再再而三,非要问问题。后来,问问题的时候,他问了很多:到底苦是自生,还是他生?是共生,还是无因生?……佛陀说:这些都是无基的,没有真正的自生。最后,佛陀说:这些痛苦其实是此有彼有、此生彼生。——佛陀用这种方式回答,最后阿支罗迦叶也得道了。

所以,佛的缘起法,可以讲十二种缘起,有内在、外在的十二缘起,从种子到花果之间的因缘不断循环,只要有因则有果,只要因灭则果灭,不需要有一个实有的相续像河流一样延续下去,这个道理很重要。

没有这样的话,有些人可能认为:因果不虚怎么回事?我上一辈子造的恶业,下一辈子怎么会感受?这个怀疑,在其他经典当中讲过,在这里也会说。

依靠前面讲的十二缘起也可以通达真正的佛的教义。应该是在《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讲到有一个国王,叫仙道王;另外有一个国王,叫影胜王,是世界上第一个造佛像的人。有一次,仙道王送给影胜王一个特别精美的铠甲,价值十亿金钱,穿上这铠甲,各种兵器不会穿入,是特别好的,算是国宝级的宝物。当时影胜王得到这特别珍贵的东西的时候,闷闷不乐。有个大臣问国王:今天您得到了这么珍贵的礼物,心里还不快乐?国王说:因为这个东西太珍贵了,我们国家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回赠的礼物,所以我还是心里不开心。这个大臣很有智慧:我们国家有珍宝,有释迦牟尼佛。国王说:有什么用啊?我们也不能把释迦牟尼佛给他。大臣说:我提个建议,可不可以画一个佛像,送给他?国王听到这个建议以后很高兴,说:你这样的建议很好,我还要先征求释迦牟尼佛的同意。于是,他去问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不但同意,而且让他在佛像下面写上三皈、五戒、十二缘起,还有如何出离和怎么得解脱的偈颂。影胜王马上迎请画师,按照佛陀的吩咐,做了特别精美的唐卡——可以说是唐卡,下面有偈颂、有法语,然后托其他人送给仙道王。仙道王见到以后,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他以前连佛的名号都没听过,就问这个人到底是谁。那个人跟他说: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净饭王子,他是怎么样得道,怎么样成就;这是三皈依,功德是怎么样;这是五戒,这是十二缘起,这是出离以后获得解脱的方法……仙道王当下非常欢喜,作了一些偈颂,最后他也得果。里面还有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所以我想,十二缘起法、四谛、三皈依等,这样的道理特别殊胜,就像刚才的仙道王人很好,但实际上连佛陀的名号都没有听过,在特别偏僻的地方,但后来依靠佛像,这个人也已经得度了。所以在座的各位,一方面,以后弘扬正法的地方,有信仰、有因缘的地方很重要;如果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佛教徒,而且利他心特别迫切,在佛法不兴盛的地方,在连佛法都没有听到过、佛像都没有看到过的地方弘扬正法,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哪怕是在他们面前念几句咒语“嗡玛尼巴美吽、嗡班匝儿萨埵吽……”。

前几年去非洲的时候,我去监狱里时,其他方面没办法,他们经常处于饥饿中,但是他们特别奔放、开心、热情。在监狱里,我跟他们讲的道理很简单,但讲的过程当中,也是看到有些在远处饿死了,有些病得很严重……讲都讲不下去。后来,我为了给他们种下善根,让他们一起念“嗡嘛尼巴美吽”。

我刚才找了一下视频,但没找到,只找到照片。你看,这是监狱里面的人,但是他们很开心,跟我一起唱“嗡嘛尼巴美吽”,比我们还开心。你看,全是监狱的高墙。晚上也是,他们一直在监狱里待着。其实监狱里面没有什么其他的,就这样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几个小房子,小房子里也没有床、没有住的地方。

像这些地方,还是要去弘法,如果实在不行,造个佛像。我本来想在非洲造几个佛像,但他们原始的宗教排斥得很厉害。所以确实有点难,不是那么容易,他们有各自的宗教。

这是从佛教真正的因果缘起法门来讲,不会断灭。

遣除了二边,也是以行者没有迁移遣除常边,如《智者入门论》云:“讽诵灯镜印,火晶种酸声,令蕴结生者,不迁智当证。”是以因缘产生而遣除断边,如云:“极其细微法,何者抉择断,是为不知者,不见缘起义。”而没有解说成“是以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中断来遣除断边”。

遣除了二边,也是以行者没有迁移遣除常边,如云:“讽诵灯镜印,火晶种酸声,令蕴结生者,不迁智当证。”这个偈颂,《智者入门》中也有。应该是《中观缘起赞》,好像麦彭仁波切的著作中有它的一个注释,记得《中观庄严论》当中也有这个偈颂,只不过当时翻译的字数多一点。大概有几个方面的比喻,讽诵:老师念、让学生跟着念,最后学生也会了,但并不是老师嘴里的知识迁移到学生的肚子里去了;灯,没有前面的灯不行,但是前面的灯并没有传到第二个灯上;镜,镜子里面的影像也是这样,没有面容不行,但面容也并没有跑到镜子里面去;印,印章也是这样,盖印章的时候,没有印章也不行,但印章的缘起显现在纸上;火晶,没有火晶,不会产生火,但火晶是否变成火、迁移到火上面?也不是;种,没有种子,不可能产生苗芽,但种子也并没有到果上去;还有酸,比如我们看到、听到酸的东西,马上流口水,有望梅止渴这样的现象,但并不是酸迁移到我们嘴里了;声,发出的声音,原原本本在空谷当中回响,但这个回音,并不是我的声音到了那里。所以,这中间有一个传递的过程。令蕴结生者,不迁智当证。我们的五蕴结生到下一世,并不是迁移到那里,如果是迁移到那边,那从人的五蕴到天人的五蕴,一直到饿鬼的五蕴,这样有常有的过失。

那天有一个道友讲《释量论》时,讲到“有情受生时,呼吸根及识,非不待自类,唯由身体生”,他前面解释得还可以,但在讲呼吸时,没有讲清楚,所以我也扣分了,后来女众这边的有些堪姆说得还可以。因为前世呼吸的习气在阿赖耶上有一个很细微的缘起,有了这细微的缘起,众生在下一世出生的时候,刚开始时有细微的呼吸。包括在母胎当中,他自己有自己的呼吸,因为前世的呼吸以习气的方式一直延续,包括根、呼吸、识。但这个延续,并不是前面呼吸得“呼呼呼”,气息中间以一个密道进入到下一世,不是这样,缘起并不是完全迁移;但是没有前面的话,也不可能产生后面。

这八个比喻很重要。关于前世后世,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要么一直是常有的,要么是断灭的,那中间怎么会是这样?一懂这种缘起法,对于前世后世也可以理解,不仅前世后世,我们也知道:灰色的种子产生绿色的苗芽,前面的种子没有也不行,但有的话,这上面的点点滴滴不在苗芽上面,为什么这样呢?这个问题,所有的这些,只有缘起才能解释;如果没有这样的缘起,包括科学家,他们说“能力”,那能力怎么样,前面的能力没有灭的话,不可能产生;如果灭了,那石女的儿子可以产生新的人、产生新的东西。如果懂得了缘起法,什么事情都说得过去;如果不懂这个缘起法,现在的万事万物,尤其是前世今生、因果论,很难安立。所以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法,还是很重要的。

这是断除常边。

是以因缘产生而遣除断边,如云:“极其细微法,何者抉择断,是为不知者,不见缘起义。”以因缘产生,所以不会有断灭的过失。这也是在前面《中观缘起赞》中讲的。极其细微法,何者抉择断,因为特别细微,所以抉择为断灭,但其实,是为不知者,不见缘起义。和刚才讲的一样,最后呼吸很细微,基本上没有,但是依种子的缘起法延续到后面去了,只是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不懂缘起法而已。而没有解说成“是以因果的相续永远不中断来遣除断边”。当时荣索班智达有点反感“因果相续不间断”,他说这不是大乘的意趣,不能这么说。

清净世间的智慧前显现也是一样,诸位菩萨的清净世间智慧前显现,是因为菩萨们仍然还没有灭尽二取的习气。一切如来具有不具有清净世间智慧也有其他安立。因此,执著这种宗派的行者,好比,有个乌鸦一样忧心忡忡的人行游在开拓的大道上,见到路基稍有改变,就担心有坑,跑到路边,结果扎到荆棘丛中。(有实宗)同样,本来已经踏上了出有坏如来宣说“有因则生果,如果因缘灭了,果就会灭”遣除二边大解脱通衢大道,一直担忧因果的相续断灭而堕入断见,于是跑到执著相续常有的边上,结果扎到了有实见的荆棘丛。

清净世间的智慧前显现也是一样,你说,圣者菩萨看得到因果相续,但这个也是一样的。诸位菩萨的清净世间智慧前显现,是因为菩萨们仍然还没有灭尽二取的习气。因为他们还没有断所知障。荣索班智达说,一地到十地菩萨不懂(师笑),他们觉得有一种相续。关于细微的因果关系,他们觉得“我前世是这个、后世是这个”,好像有一种相续,但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断二取,其实没有真正的相续,只不过有相似的因缘——认为有一种自相的相续,但其实没有。

一切如来具有不具有清净世间智慧也有其他安立。佛陀入定智慧肯定没问题,但后得有没有具足清净世间智呢?这在其他论中安立,这里没有说。可能下文会说。

因此,执著这种宗派的行者,刚才说相续不断的这些人很可怜的,好比,有个乌鸦一样忧心忡忡的人行游在开拓的大道上,见到路基稍有改变,有一点孔、用一点塌方,就担心有坑,跑到另外一个路边,结果扎到荆棘丛中。有些特别担心,对大事不管、小事特别担心的人,往往经常在另外一个极端的路上受伤,就像乌鸦一样。大家知道乌鸦是什么样,很多经论中都经常提到乌鸦。乌鸦疑心很重,特别害怕。我们经常也能看得,乌鸦在这边吃一点,又跑到那边,然后又害怕,又跳过去跳过来,特别担心对方对自己有害——一边吃东西,一边很担心,不像麻雀,它在自己的原地慢慢吃。

我那里有个乌鸦,他们两个可能因为今天“装修”,一个在外面站岗察看,另一个在里面“咚咚咚”,过了一会,一个跑到外面看,一个又进来,不知道在弄什么。有时候自然界的这些很有意思。

不过,乌鸦很孝顺,按照有些民间的说法,也许是真的吧。我们经常说乌鸦反哺,父母老了以后,不能觅食的时候,它就会用嘴一直喂它的父母,一直到死为止。我们经常看不起乌鸦,“这个乌鸦嘴!”因为它是黑色的。但实际上,我们说不好的反而特别孝顺。反过来,喜鹊是人们很喜欢的鸟,长得也很好,有白色的、有黑色的,各种颜色,但其实它最不孝顺,一般到了它父母老了以后,它们几个年轻的喜鹊就过来把父母杀掉,把肉吃掉。我们以前小的时候,父母经常说“你以后变成喜鹊一样”,那他们意思可能是我们不好好孝顺,我们有这样的说法。看起来表面很好看的,不一定内心那么善良;看起来身体和语言都不那么好的,也许心很善良,这是世间的说法。

这里说像乌鸦一样,特别心事重重、特别有怀疑的人,稍有点改变,最后自己掉入到荆棘丛中。

(有实宗)同样,本来已经踏上了出有坏如来宣说“有因则生果,如果因缘灭了,果就会灭”遣除二边大解脱通衢大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缘起道。你看《缘起赞》,从小乘到唯识宗,一直到中观,所有宗派都在说:佛陀宣说了有因有果,因灭则果灭,这个道理本来是遣除二边大解脱的真正的通衢大道。但是,个别有实宗一直担忧因果的相续断灭而堕入断见,就像刚才中间有一点点害怕,所以自己跑到另外一边,结果相续不间断,最后堕入邪见的坑当中。于是跑到执著相续常有的边上,结果扎到了有实见的荆棘丛。

这些见解,从意义和比喻上看时,我们对任何一个法都不要执著为实有——如果你一直认为实有的相续不断,那不合理。佛陀真正的缘起法,没有因不可能产生果,但是一旦因灭了,果也没有,这样的缘起法是佛陀最甚深的道理。依靠这样的道理,那空性的法也是可以建立的。

我们确实要明白因果缘起的法则,一方面要祈祷诸佛菩萨、传承上师;另一方面自心要知道名言当中因果不虚、胜义当中显而无自性的空性道理——这叫做缘起性空。通达了缘起性空,那我们已经圆满了所有的地道。所以在这方面,大家应该努力地学习和修行。过后,自己稍微有点这方面的定解和能力时,要把这些好的思想传给有缘的众生。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