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3 返回
字体: A- A A+

第3课

荣素班智达·造论

仁波切·翻译

轮回就是苦乐、白天黑天、光明黑暗……各种各样的事情此起彼伏地发生,所以世俗谛没有什么可靠的,我们要早点证悟无边的大乐,不然的话一会开心一会不开心。我们的生命一方面有种无常感和恐惧感,这样对修行也是有帮助的,确实明年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还会不会活在这个世间当中,明年的太阳我们有没有把握能看得到?……做任何事情不要太极端,太极端会给大家心里带来恐惧,但也不能视而不见,这样也不好。

闻法要求

学习《入大乘论》之前要跟大家说一下要求:1、一个是得过灌顶;2、还有要守护誓言;3、传承要善始善终;4、跟金刚道友、阿阇黎不能有矛盾。如果中间有一些不合的地方,甚至有各种邪念、邪知、不如法,或者说是不听受,不依教奉行,最好后面部分不接受好一点。因为密宗誓言还是很可怕的,这并不是我们诅咒他或者怎么样,不管是荣索班智达、无垢光尊者还是麦彭仁波切,密宗的护法神并不是恶意惩罚,但有时候就像讲《宝性论》的时候,佛陀无分别的事业自然而然趋入一样,不如法的、破誓言的这种人的身心经常会被护法神发现,发现以后也会惩罚。我个人也是比较担心,尤其是荣索班智达的法我以前也没有传过,像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法稍微有点把握,但其他上师的密法自己以前只是得过而已,一直没有传过,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我听说有些地方,以前金刚萨埵的灌顶在私下偷偷录音,通过音频或者视频给别人传授灌顶,然后允许别人可以听法,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以前讲过,自己听听录音有时候可以,但是灌顶从来没有允许录音或者录视频。我们这边灌顶、传法只是做一个资料保存而已,灌顶用音频和视频代表肯定是不合理的。希望各个地方,你如果有这个资格听密法就自己听;没有资格,最好禁止进入,否则对自他都不利。密法并不是它有极大的过失而保密,如果没有权利或者说没有资格进入密宗的坛城,然后自己随意以各种理由进入,这不但是显宗的盗法,而且是密宗的盗法,以这种方式听受密法,不但对自己没有利益,甚至今生来世都带来许许多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大家对密宗更要谨慎,这是在课前也给大家说一下。

要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

这个礼拜今天、明天、后天有课,原来想讲四天,但是这个礼拜我只能讲三天。可能有些人也觉得,这里所谓的密法到底是什么样?这完全是一种辩论,或者说理论化特别强的法。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尤其是这部《入大乘论》,有尖锐智慧的人来讲应该是非常欢喜的,智者欢喜,但愚者可能会有点迷惑,因为这里的推理难以理解,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这部《入大乘论》要学的话,对显宗、密宗,显宗当中对《俱舍论》、唯识宗、中观有所体悟的人,有所了解的人才会明白,如果这方面没有基础的话也很难。包括密宗当中对内续、外续的教义一窍不通的人听起来确实比较费劲。

当然如果你自己有信心,非常努力地反反复复地学习,我相信这部论典学习完了肯定对自己的相续有帮助。第一节课还是第二节课也说了,如果这部论学得很好的话,我也半开玩笑地说:可能确实没有烦恼了,至少也是从理论上讲对摧毁烦恼是非常有用的。我前两天也讲过,我当时听的时候,前面的闻思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我85年来的,87年上半年法王去五台山,除了《七宝藏》的传承和《句义宝藏论》以外没有怎么闻思。当时自己觉得这部论对我的人生有非常大的意义,尤其是对显密宗的佛法,更对大圆满的见解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所以我想,有缘者学这部论时不一定有非常成熟的闻思,哪怕闻思时间不长的人,像我一样,也许对相续是有利的。我们这边的堪布、堪姆、法师,如果有人自愿的想听辅导,哪怕一两个人也可以,从头到尾做一个辅导,一方面自己应该对这部论的见解有所增长;另一方面,下面有些人对闻思、对佛教教义不是那么精通的话,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希望学这部论的时候,大家应该要重视起来,而且要想把这部论一定要学好,这部论对我肯定是有帮助的,对我的人生肯定有帮助的,以这样的一个心态来希求,每天所学的道理当中会对你有利。如果你没有这样,反正现在讲这部论,那我就慢慢学吧,学多少算多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一种心态,那这种心态对你的自心不一定有利的。其实我们学任何法,修任何法,关键靠自己真诚的心,如果你对这部法特别有信心、有欢喜心,觉得很难得,这么难逢难得的法如果这次不求那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如饥似渴、日日夜夜、废寝忘食地求,自己应该会得到一部分利益。

我们继续讲。前面刚开始的时候讲到,作为修行解脱者要断除烦恼,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断烦恼。前面有实宗,包括经部和有部,还有唯识宗,他们都承认有一种自相的烦恼,像有实宗当中的经部和有部,他们承认有一个刹那的心识,也承认名言当中有自相的烦恼;唯识宗也认为不清净的依他起实际上是有烦恼的,而且究竟意义上有实有的法存在,也就是远离二取的自明自知的心识实有存在。

不管哪一个宗派,其实自相烦恼不成立。尤其是上一节课讲到了旋火轮的比喻来断除唯识宗的三相执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推断。其实我们学着学着就会知道,荣索班智达造论的方法很特殊,相当于现在西方有些文学家或者西方哲学的思辩方式,一环扣一环,有非常细微的逻辑推断方法,同时加比较精彩的故事,还有一些比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进行不断地论证,并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我的上师说不管怎么样,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你要听这个”,不是这样的。完全以一种非常严密的逻辑来论证,以理服人,我们谁都不得不承认。而且学这部论典应该能打开我们很多思路,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佛教教义的不同观点。

前面好几个宗派的烦恼不成实,今天开始说:

应当了知,按照一切有实宗各自的见解,所有烦恼尚且都得不到所断的实体,那么中观宗承许诸法在胜义中也没有任何所立,灭尽一切戏论,又怎么会得到所断的实体呢?

前面讲到,按照有实宗,包括有部、经部、唯识宗各自的见解,所有的烦恼尚且都得不到所断的实体,所有的烦恼以他们的观点来分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这种方式来分析的时候得不到,所有的烦恼当中得不到真实的实体,这一点前面已经论证完了。

中观应成派与中观自续派的差别

下面进一步论证中观宗。中观有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这里主要驳斥的不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中观应成派的很多观点跟我们自宗大圆满的观点比较相同,这里驳斥的主要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中观自续派我想大家都应该比较清楚,在座的各位中观是很精通的,基本上都是从中观班里面已经毕业了的,没什么问题。中观的分类主要是自续和应成——自续派通过次第的论证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不是一次性而是次第抉择为空性,远离一切戏论,按照《中观庄严论》里面所讲的,最后还是到达离戏的境界。而中观应成派按照月称论师的观点,主要是直接在同一个时间当中直接将万法抉择为远离四边八戏。

一般来讲,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的以所化众生的根基来分,应成派就像大圆满和禅宗一样直接给他讲。自续派虽然抉择的是般若思想,但是逐渐抉择。自续派创始人印度的大师清辩论师造了《般若灯论》,《般若灯论》也有汉文的,但是比较难懂,自续派主要的代表论作是这个。还有印度东方三大论师,一个是智藏论师,造了《中观二谛论》;静命论师造了《中观庄严论》,我们翻译过;还有莲花戒论师造的《中观光明论》,这是自续派非常有名的三大论师。

我们藏地虽然学习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但最主要抉择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因为应成派的观点跟我们大圆满的观点比较相同。藏地宁玛巴以外,其他教派承许自宗是中观应成派,是否是中观应成派各教各派之间也有很多辩论,这些辩论暂且不用谈。今天我们在这里讲到,这里要破的主要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中观在胜义当中没有任何所立,那怎么还会有所断呢?

大家要知道,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所化众生是次第而入,一个是直接进入,这是一个差别;还有一个,胜义当中,中观应成派承认远离四边八戏,但是世俗的法是随顺世间而安立,对世俗的法都如梦如幻而承认,中观应成派主要是这样的;中观自续派胜义当中慢慢次第抉择,最后就像《中观庄严论》里面讲的一样,会抉择离四边八戏,但世俗当中承认真实的名言。世俗分为倒世俗和真世俗,真世俗认为世俗当中有自相的法,这并不是观待别人而安立的。

各个论师的说法都不同,有些说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否承认名言如梦如幻,因为中观应成派也是承许名言如梦如幻的,他不承认自相的法。有些说他们两派都承认如梦如幻,但是最根本的区分点,中观应成派自己并不承认,他所承认的法只是随顺世间而承认,因为他知道名言当中都不成立任何法,所以全部都是随顺世间而承认的。不管怎么样,在这里主要破斥中观自续派名言当中认为具足烦恼的实体,或者说是有诸法的实体,这个绝对不能成立。首先今天要知道为什么荣索班智达那么生气,下面一直破他们,如果对方的观点没有发现,确实很难的。

你们最好提前看一遍,但看的时候不知道看不看得懂,如果看不懂确实需要有人讲。我们藏地经常说,这个法很殊胜,应该请某某大师讲一下,他对这部法很精通,我们藏地经常有这样的。比如中观很殊胜,但是自己学看不懂,要请某个大师讲一下,有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法没有人讲自己看没什么问题,比如前行方面的法,像这些只要有一个讲义完全能明白。但有些法有人讲,当下可能明白;没有人讲,可能怎么样反反复复读完也不一定明白。一般来讲密法不一定先看,尤其是窍诀方面的、直指心性方面的,但是《入大乘论》不相同,建议你们提前看一看,看了以后哪些懂哪些不懂,不懂的地方自己的理解跟我的理解相不相同,我作为译者至少字面上明白,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不管怎么样这次我们要学好这部论。

刚才讲了,按照其他有实宗的观点烦恼成立是可以的,但是中观承许胜义当中一切法都不存在,那怎么会是得到烦恼的实体呢?这里有这样的疑问。

对此,有人说:虽然胜义中无有所断的实体,但世俗中可得真世俗与假世俗,所以真世俗中诸烦恼有所断的实体并不相违。

中观自续派的人说,虽然胜义中无有所断的实体,一切万法在胜义当中,就像《中观庄严论》里面讲的一样,用离一多因等很多推理来抉择,烦恼的实体肯定不承认是一体,也不承认是他体。但世俗中可得真世俗与假世俗,所以真世俗中诸烦恼有所断的实体并不相违,他们说,烦恼在胜义当中是没有的,但世俗当中可以分真世俗和假世俗,假世俗就像如梦如幻,还有毛发、二月,凡是名言当中也不能成立的这些法叫做是假世俗或者是倒世俗,在名言当中真实存在的这些法叫做真世俗。

真世俗与倒世俗

不仅是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的有些论典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包括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的注释和《六十正理论》的注释当中都会讲真世俗是苦空无我,倒世俗是常乐我净,在名言当中这些也是没有的。《入中论》当中讲到:无患六根所取义,即是世间之所知;唯由世间立为实,余即世间立为倒。《入中论》当中区分真世俗和假世俗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危害的、没有任何过患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所取到的对境,世间人们都知道的是真实的世俗。比如眼睛看到的色法,耳朵听到的声音,因为我眼睛也没什么问题,耳朵也没什么问题,那六根所得到的这些法立为真世俗。我眼睛有问题看到的,耳朵有问题听到的鬼的声音,自己感觉有附体,这些是倒世俗,世间当中六根有害的法,叫做倒世俗。中观当中自续派、应成派的论典也会分真世俗和倒世俗,所以他说真世俗有当中应该所断的烦恼,烦恼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也会这么想,确实万法在真实义当中全是空性的,不应该存在,但是在世俗当中,在现实生活当中烦恼就是烦恼,实实在在的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六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眠烦恼,《俱舍论》当中讲到的谄诳、不善的心所,包括后悔、随眠等等,这是在现实当中真正存在。现实也有颠倒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颠倒的现实世间也不太承认,比如说有些人有各种各样迷乱的显现,世俗当中也不成立的像石女的儿子,这些连名言当中也不成立的法叫倒世俗。正常人所得到的法叫做真世俗,在真世俗当中烦恼真的是存在的,当我生起贪心的时候对世界有另一种看法,当我生起嗔恨心的时候世界变成了另外一个景象,所以肯定有的,对方觉得怎么相违呢?我没有说烦恼在胜义当中存在,世俗当中有烦恼应该是成立的。

世间稍微有点智慧的人可能都这样认为的,烦恼在胜义当中不管是用金刚屑因、有无生因还是缘起因抉择的时候,烦恼的本体都不成立。但是在世俗当中确实它还是害我的,烦恼起来的时候晚上睡也睡不好,白天吃也吃不好,人一天天瘦下去;没有烦恼的人越来越胖起来了,很开心,吃得也好,睡得也好,不过还有减肥的烦恼。好像学院没有听说减肥,外面的世界到城市里去的时候经常听说减肥。学院里本来都比较辛苦,太瘦了,闻思修行很辛苦,考试复习的时候又减了好几斤。

这是对方的观点,大家可能也认为是有道理的,烦恼在胜义当中不存在,世俗当中是有的。

下面对此这样回答:

对此要这样答复:何时承许真实中有一个所立,那么当时世俗尽所有别法的一切分类也同样都可以建立。何时承许真实中无可建立一个所立,当时世俗的所有别法就成了等同无可建立。

我们任何时候承许真实当中,真正是在名言当中,真世俗当中有一个所立,有一个实有的东西,不管烦恼也好,瓶子也好,或者任何一个法如果存在,那么当时世俗当中尽所有的其他的包括贪嗔痴,或者除了刚才说的柱子、瓶子以外,其他的房子或者桥、路,这些法也同样可以得到。因为世俗当中瓶子都是一样的,只要世俗有一个贪心存在、嗔心存在,那除了贪嗔以外其他的骄傲、嫉妒这些烦恼也可以存在。

在世俗当中任何时候如果一个法不能成立,比如烦恼当中贪心的本体不能成立,那当时世俗当中所有的别法就成了同等无可建立,其他的法也是同样的。

原来有一个堪布,我当时办好了出国手续,之前好长时间没办到,我办到以后他跟我说:“那可能我也有希望,因为我们两个是同样的阶级。”后来确实他也办到了。所以,任何一个法在世俗当中是同样的一个阶级、同样的本质,如果一个法存在,那其他法也可以存在。如果我们说部分的法真的是实有的,那其他跟他同等的、同阶级的法可以存在;如果一个法不存在,那其他同等的法统统无有,都会变成如梦如幻,显而无自性。荣索班智达在这里抛出一个总的观点,这个我们也可以思维。

《中观四百论》和《显句论》当中说,如果通达了一个法是空性,一个洞是空,那其他洞穴也可以依此类推。其实法都有同样的本质,如果一个法是空性,跟它同类的有为法可以依此类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如果有一个法存在,其他法也有存在的可能;如果一个法不存在,那其他法也不存在。

自古以来有些禅师,手里的茶杯突然掉在地上,马上破碎了一切万法。这是一种表示吧,依靠这种缘起,整个万法都已经通达了。当时西日桑哈给莲花生大师用手指一指虚空,他就通达了一切万法如虚空般的境界。所以,利根的高僧大德,当时一个缘起对其他法全部当下通达,他的原因、他的理由也是比较同等的。这是对他这样回答的。

此外还有人安立说:“虽然似乎显现安立了真世俗与假世俗的分类,但也是以能起作用与不能起作用的差别来安立的,例如,真正的瓶子,起到装水的作用,瓶子的影像不能起到装水的作用。”

显现上真世俗和假世俗是一样的,但真世俗是能起作用的法,不能起作用的法是假世俗。

这里讲了一个例子:比如说真正的瓶子能起到装水的作用,而瓶子的影子不能起到装水的作用。这是中观自续派最主要的一个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呢?真世俗是起作用的,倒世俗是不起作用的。《中观二谛论》中云:纵然同显现,能否起作用,真实与颠倒,世俗谛之分。虽然同样显现,真世俗也显现,假世俗也显现,但它们两个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一个是名言当中能起作用,就像瓶子可以装水;一个不起作用,就像瓶子的影像不能装水,这是假世俗。就像真的人可以说话;假的人,外面做成人的样子不能说话,在世俗当中分为真世俗和倒世俗的原因是这样的。

这个教证主要是对方的观点,《中观二谛论》的观点是这样的。虽然显现上还是有这样的法,但是主要原因是起作用和不起作用。这里想说的是,烦恼在倒世俗当中是没有的,但是在真世俗当中是存在的。在真世俗当中,很多人认为烦恼确实是起作用的,因为产生了烦恼以后,对修道也是起反的作用。虽然胜义当中不存在,但名言当中确实起作用,就像瓶子的影像不能装水,但是瓶子可以装水,所以自续派一直认为在名言当中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存在,这样认为的。名言量的成立不成立,在藏传当中分析得比较多。

下面开始破,今天的观点大家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你们的这一观点,只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能起作用而已,并不是以“法”的实体建立起作用。

这里,相续聚合叫做“人”,与平时说的人无我和法无我有一定的差别。这里所谓的“人”,是以主观、总相的方式来起作用,并不是以别相的方式起作用,细微法的差别并不是这个。

荣索班智达所著的《见解备忘录》中云:相续名为人,持法相为法。这个教证比较出名,跟我们平时人和法的说法有点差别。这里相续总合,就像五蕴的假合叫做“人”。当然这里的“人”不单单是人相续,包括瓶子的总体叫一个“人”法;“法”的意思,持一些个别的行为的法相,叫做“法”,这里的人法跟平时的人法稍微有一点理解上的差别。

荣索班智达对他们说:你们自续派说的“真实的名言当中瓶子能起作用,而倒世俗当中瓶子不起作用”的说法,其实是因为人法的概念有混淆的过失。刚才从相续的层面来讲起作用,但法相的层面并不起作用。你说的起作用只是主观的从人的角度起作用,但实际上真正的法或者它的本体上不一定起作用。

下面也会分析的。“瓶子起作用,瓶子的影像不起作用”的话,只是从相续的、粗大的概念上你们认为起作用,从真正的法上面不一定能起作用,下面影像也有同样的过失。

若问:如何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的呢?

下面以人的实体和法的实体建立起作用。问的时候是这样的,以“人”的实体,回答的时候,人法二者都有。但是藏文当中就是这样的。

因为刚才说你只是以人的实体起作用,而法的实体不一定起作用。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呢?下面分析。

(所谓的人)有属于外相续与内相续两种,其中内相续,男人、女人、人、天人等属于人相续一一都执为各有一个实体,如果从“法”来讲,每一个人,只能说是对“六界者、六处者、五蕴者”多体聚集生起是一个的心而已,天人与人等有情的实体不可得。

分析的时候,法也在里面。人的相续起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内相续,一个是外相续。其中内相续,我们经常说的男人、女人、人、天人等,属于人相续,一个一个各执著为一个实体,如“这是汉族人、藏族人,这是男众、女众”等等,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实体安立。如果从法的层面来讲,每个人只能说是六界者,我们说是眼耳鼻舌身识,或者人有地水火风空、意识,这样的六界者,有很多种组合。刚才是人,现在从法的角度来分,人可以叫六界者,或者六处者——色声香味触法,五蕴者——色受想行识。我现在连五蕴都不知道了,已经成“老糊涂”了,“嗡玛尼贝美吽”。多体聚集在一起,心将其执为一个,这是法,有情的实体不可能得到。不管怎么样,天人和人从内相续的层面,内法相有一个人、还有法,从两个方面来分。这样的话,不管从法、还是人的层面讲,天人也好、人也好,实体不可得。

善知识在世的时候,应该得到真正的法

现在我们学习这些大乘的论典,应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都想有时候去一些西方国家,当然去得不是很多。以前上师如意宝去的时候,当时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时间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后来去得不太多。可能他们跟东方的有些思维模式不相同,比较而言,东方的很多人比较可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什么,东方人比较能接受。当然,这也有一些缺点,他可能比较感性、比较迷信。西方很多人不但不接受,还会有很多烦恼,包括佛教里面的人称代词,你啊、他啊,他们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用男性的“他”?为什么是这个啊?为什么本尊是男性?因为他们有很多观念,包括性别方面,要重视男女平等、要自由,他们从小的教育当中有这样的。他们平时提的问题中,有些觉得肤色上受到一些歧视,比如黑人,他始终特别讨厌有肤色歧视的白种人;有些比较弱小的,可能是有些女性,对男性有些不满;还有包括现在性别方面,比如同性恋,或者是变性,他们在性别方面感到特别烦恼、气愤、生嗔恨心,提一些问题的时候,他经常会特别反感,在当场就说“我特别反感你们这些人”。比如我是皮肤比较特殊的人,“我就特别反感你们这些”……他们很多都是直来直去的。他们的这种观念当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定要对错分明,而且在实相当中是真实成立的,错的话永远错,对的话永远对。某种意义上,现在真世俗的名言当中,对错真的是有的,从人的角度是这样;但是从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对错也不一定能成立。

所以,我们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闻思,可能对消除自己固有的我执、固有的执著很有帮助。像西方,特别感谢七八十年代的这些高僧大德,他们在西方这样的世界当中传授了许多密法和显宗的法。有点可惜的是,像特别系统的、这么好的、具有逻辑性的法,并没有特别地展开。比如中观的思想、大圆满的思想,包括一些菩提心次第的修法,如果这些讲得很清楚,我相信他们很多人特别有智慧,依靠智慧分析的时候,最后就不用依靠感性。不然,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得到智慧,光是依靠信心,那等你的精神支柱倒下去的时候,确实就没有所依靠处了。比如有些中心在修的过程当中,依止一位上师,学的时候很有信心,觉得上师是真正的佛、神,一旦上师有各种绯闻,或者有什么事情时,因为他的法没有进入到心里面,之前光是依靠非常不坚固的信心支撑着,这个时候,他的信心就没有了;上师不理你的时候,因为法没有融入相续,人依此而崩溃,有这种现象。所以,对人、法,对万法的实相,还是应该有一个非常系统的闻思。

以前我微博上也发过: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学会生活自理;上师在世的时候,要学会修行自理。否则,所谓的引导师不可能一直长久陪在你的身边,那个时候,如果你没有求到真正的法,那你的依靠处已经没有了,又开始东奔西走寻找上师的话,很难。善知识在世的时候,应该得到真正的法,而不是需要他的一个微笑、认可、点头、摸顶……当然,这也是可以的,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上师的加持。但最根本的,自古以来,所有依止上师的主要目的,就是佛法的精髓融入自己的心,这需要有上师的缘起。阳光照射到某一个事物上,中间如果有一个引火镜,是特别好的缘起,有些教言当中也有这个比喻。这里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

性别执著,执相、执对错,学过中观、大圆满的人承认名言当中有对错,但实际上,真正的对和错,在世俗当中还是很难找到的。稍微有点境界的人还是能看出来,世俗所谓的成功、幸福、安心、快乐,说是这样说,许多世间人以各种语言来赞美,或者进行诋毁。包括有些思想,在世俗当中,一段时间里被说成是邪说、邪见,出现贬低他们的思潮。但实际上,如果真正通达万法实相,你依靠自己的力量会知道:世界原来是这样,实际上可以这样来安立。自己会比较明白的。

刚才从内相续来讲,可以分法和人。

就外相续而言,柱子、瓶子等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相续,执著所谓“瓶子的一个本性”或者“柱子的一个本性”,从“法”的角度来讲,那些也只是五界、外六处,瓶子一个本性的实体不可得。所以,“瓶子起到装水的作用”这一说法,也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如果以“法”的实体,则任何心显现任何外境的法相,那么它就是法,这样一来,瓶子的影像是以瓶子而显现的,所以,瓶子只是以色形而安立,并不是以所触等安立的。色的作用,影像也能起到。起作用也是以大多数有利或有害而安立的,太阳的影像能损害眼睛,月亮的影像能利益眼睛,二者也都能遣除阴影。能装水的作用是以所触起到的,并不是依靠色来起到的,因此,色与所触二者不可安立为匹配法,只是不同法起到不同作用而已。由此可见,“瓶子起到装水的作用,瓶子的影像起不到装水的作用,”这一安立仅是随顺世间的共称而承许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罢了。既然“人”本身不成立,那么它又岂能有起作用的实体呢?这样建立就如同被水冲的人抓浮草一样。

就外相续而言,柱子、瓶子等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相续,执著所谓“瓶子的一个本性”或者“柱子的一个本性”:这是从外相续的人而言的。刚才说相续,将瓶子、柱子的相续执著为这是瓶子的本性、这是柱子的本性,瓶子可以盛水、柱子可以支撑房子,这样一个本性。他没有特别详细地区分,世俗当中很多都是这样的,爱情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家庭是美满的……说起来真的是,我们很多人都被概念迷惑了,瓶子是装水的、车子是可以开走的等等。我们已经被名称迷惑了,认为是真的,从小教育是这样的,概念也是这样的,我们在一个概念中,而且认为这种概念是实有的。从人的相续层面这样理解。

从“法”的角度来讲,那些也只是五界、外六处,瓶子一个本性的实体不可得:从法的角度来讲,瓶子只是五界——地水火风、虚空,瓶子、柱子也只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处的法,瓶子一个本性的实体不可得。刚才说瓶子、柱子、车啊、人啊、你啊、我啊、男人、女人等,从人的角度、从概念的角度,确实可以这样成立,但是从法的角度,很难成立、不可得到——这不需要胜义谛的观察,世俗当中也是得不到的。这不是用胜义谛,胜义谛观察的话肯定得不到,但不需要这样。大家稍微学过一点化学、生物学,都应该明白,单纯在世俗谛当中,我们看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应该是地水火风或者八种微尘组成,所以得不到真正的实体。

所以,“瓶子起到装水的作用”这一说法,也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现在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都证悟了吧?刚开始他们说“瓶子装水,瓶子的影子不能装水”,觉得好有道理,但现在看来,未经观察时,瓶子装水只是从人的相续的角度来讲的。

如果以“法”的实体,则任何心显现任何外境的法相,那么它就是法:如果从法的角度来讲,在我们心面前显现的任何外境,这就是法。在我的心里想:这是瓶子,可以装水;这是柱子……这样一来,瓶子的影像是以瓶子而显现的,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讲,瓶子的影子也不是那么假的,它是依靠瓶子而显现的。所以,瓶子只是以色形而安立,并不是以所触等安立的。瓶子是以瓶子的颜色和形状来安立,并不是以所触安立。但装水,不是瓶子的颜色装水,不是瓶子的形状装水,水不会往下漏,是色声香味触当中的所触支撑起作用。瓶子依靠色和形安立,并不是因为所触安立,但瓶子大肚子里面可以装水……

因明当中,瓶子的法相是什么?大腹?如果大腹是瓶子的话,那有些人也变成瓶子了。好嘛,你们都是因明专家,应该是对的吧。瓶子有三个条件,一个是大腹,一个是盛水,还有瓶口小。这样才对,不然光大腹是瓶子的话,那我们有些大肚子就变成瓶子了,人死了、大肚子死了,瓶子就没有了。

安立瓶子的时候,以形色安立,并不是以所触安立。如果以颜色安立的话,那色的作用,影像也能起到。它也是有颜色的,和瓶子的颜色一样,在影像中也是有的。起作用也是以大多数有利或有害而安立的,太阳的影像能损害眼睛,月亮的影像能利益眼睛,二者也都能遣除阴影。所谓的作用,大多数以有利有害而安立,比如太阳的影像对眼睛有损害,太阳光照射到其他地方,它的影像对我们的眼睛有害。直接看太阳,或者阳光照在水里或其他物体上的反射,对眼睛有害。月亮的影像,因为它是清爽、清凉的,对眼睛有利益。二者,不管是太阳、还是月亮的影像,也都能遣除阴影。不是真正的阳光、月光,但他的影子也能遣除黑暗。刚才说“瓶子的影子全部是假的,瓶子是真的”,那现在成立“瓶子是真的”这一说法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起作用,只不过是起不同的作用。我们说这是坏人,从你的角度来讲这是坏人,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个好人。因为你看不惯,从你的主观来讲,这是坏人。但实际上,他很有可能是好人。刚才讲“瓶子能起作用,瓶子的影子起不到作用”,但影子也能起到作用,可以生起我的眼识,或者其他作用。我们只是以人的主观安立这是真世俗,另外那个我看不惯的,或者我认为是假的是假世俗,以这样来安立。那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如果真的这样,太阳能起到真作用,太阳的影子不能起到真作用,但也不是。一般起作用是有利有害,但有些也不一定有利有害,起着平衡的作用。不单是太阳、月亮光本身起作用,它们的影子,对眼睛有害、有利,也是能起到作用;对遣除阴影,也能起作用,比如太阳的光在水里面,或者月亮的光在水里面,那水里不可能有黑暗的,至少这部分遣除了它上面的阴影,这应该能起到作用。所以,你刚才说“影子起不到作用,它真正的本体能起到作用”,这种说法不合理。

我们在这里主要是建立影子跟法没有差别,梦和真实的生活没有差别,梦也起到作用,真实的生活也起到作用,那这样一来,我们所谓真实义的道理很难。我们学完了以后,所有的世俗,真世俗和假世俗没有多大差别。

能装水的作用是以所触起到的,并不是依靠色来起到的,瓶子是真实起作用的,但装水的作用是所触来起作用。颜色、味道,瓶子的色声香味触,除了触以外,其他都不能装水,瓶子的味道也不能装水,瓶子的颜色也不能装水……

荣索班智达的智慧还是很细微的,如果我们去慢慢品尝,里面有很多的道理。我们说“瓶子起作用”是一个特别模糊的概念。我们特别坚定地说“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坏人”,就像刚才西方人一样——不能说全部西方人,我们这边也有这样的,反正是个别人吧,认为对错非常明显。其实,这也是不一定的,其中也有坏的部分、也有好的部分。所以,这里装水是所触起作用,而颜色、味道、香味等并没有。

因此,色与所触二者不可安立为匹配法。因为色和所触,刚才瓶子的影像不能起作用的是颜色,所触是瓶子自己起作用。瓶子的所触起作用,所以是正确的;颜色不能装水,所以是假的。那这样不对,颜色也能起作用,能产生我的眼识。比如一个瓶子放在这里,这边有太阳,瓶子的影子下面,有一个虫在乘凉,那这样也起到作用,因为有瓶子的影子,它过得特别幸福。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是不同法起到不同作用而已。

由此可见,“瓶子起到装水的作用,瓶子的影像起不到装水的作用,”这一安立仅是随顺世间的共称而承许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罢了。你们虽然是中观自续派,自认为是学理论的人,但你们这样的说法,“瓶子起作用、瓶子的影子不起作用”,只是随顺世间从来没有学过宗派的。就像这里开拖拉机的、卖牛奶和酸奶的人,他们没学过宗派,“瓶子起作用、瓶子的影像不起作用”,这只是他们的说法而已,哪像是一个学者和知识界的人说出来的呢?根本不会的。如果你真的稍微懂得一点,那世间从没学过的、放牛的、农民的这些说法是不应该说的。这里,荣索班智达用一种讥笑的语气说,中观自续派的个别人只是随顺世间罢了。如果我们这样说,也是一样的。这里从来没有学过的、开拖拉机的司机——最近开拖拉机的司机很赚钱,现在有些房子在维修,听说他们有些听话、有些不太听话。你可以问一下,瓶子起不起作用?起作用。瓶子的影像起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他们很简单,因为他们只有这个知识。但我们作为学理论的人,起作用和不起作用不能那么模糊化,应该有一个比较确凿的依据,才是对的。

既然“人”本身不成立,那么它又岂能有起作用的实体呢?总体的人和刚才相续的法、瓶子的相续不能成立,那岂能有起作用的实体呢?如果瓶子的本身、人不成立,粗大的法不能成立,那他的作用怎么成立呢?这样建立就如同被水冲的人抓浮草一样。一个人被水冲着,没办法抓什么东西,一发现水里面从根上拔出来的一堆草或者一棵树,就抓住那个。最近的河南,我们看到很多人被水冲的时候,非要抓住一个东西,这个时候,两者都没在里面了。就像这样,世俗当中所有的法都是经过观察以后根本不成立的。真去抓的时候,这个根也是没有的,就像被水冲走的人抓住浮草一样,特别可怜。名言真实义当中,瓶子确实不能成立。这是一个方面。

对此,有人说:如果不承许胜义中有所建立,那么仅仅世俗中,在不经观察的情况下似乎存在,如果观察,则经不起理证的推敲,因此以理证有妨害并不相违。

这个时候,中观自续派说,如果在胜义当中不成立任何法是可以的,但是世俗当中,不经过观察,勉勉强强。世俗的法本来不能观察,就像《中观庄严论》中所说的一样,未经观察的时候,让它存在,“瓶子装水”,不要去观察,观察以后就不太好了。按照世间共同承许,你刚才瓶子装水,烦恼名言当中存在,不要去观察,一观察就没有了,没有经过观察的方式与理证没有什么相违,这个可以让它留着。这种情况在世间当中有的是,不要观察,烦恼确实实实在在存在,这样就可以了,不要去观察。那这样的话,烦恼肯定存在,因为经不起观察,但是名言当中实实在在存在。

下面驳他:哇,那你不经过观察,哪有那么简单?

驳:如果只是在世俗中建立不需要理证,那么虽然同样显现,但以能起作用与不能起的差别而安立真世俗与假世俗难道不也是理证吗?不管真实中(以胜义理)建立也好,只是暂时(以世俗理)建立也好,如果连各自能建立量的理证推敲也经不起,那么单单名言又如何成立呢?比如,虽然不是像能摧毁敌军的大象荷担军队后还能承得起铁锤鞭策之力,但如果像只是能做耕地之事的牛荷担轭木后连藤鞭之力也承受不了,那么又如何运用所谓“能做耕地之事”的名言呢?与山羊之力有什么差别呢?

驳:如果只是在世俗中建立不需要理证,那么虽然同样显现,但以能起作用与不能起的差别而安立真世俗与假世俗难道不也是理证吗?你不是说世俗当中有一个是六根没有妨害,或者能起作用的,一个是不能起作用的?不能起作用的倒世俗,就不理它了;起作用的话,那烦恼也是存在的、真实也是存在的,难道这不是一个观察吗?如果没有观察,怎么知道他能起作用,安立真世俗?如果没有观察,怎么会知道它是倒世俗,不能起作用呢?

不管真实中(以胜义理)建立也好,只是暂时(以世俗理)建立也好,如果连各自能建立量的理证推敲也经不起,那么单单名言又如何成立呢?我们不说中观的胜义谛,就按一般有实宗自己承认的或者世俗当中的建立,如果连各自的理证推敲也经不起观察,那么单单名言有什么用?你刚才说假世俗、真世俗,这些名言有什么用?因为你什么都不观察,放在那里就可以了。不要说胜义当中的观察,这个肯定经不起;但世俗当中,如果连世俗量的观察都经不起,为什么说真世俗是存在的?这样的名言有什么用呢?下面讲一个比喻。

比如,虽然不是像能摧毁敌军的大象荷担军队后还能承得起铁锤鞭策之力,不像现在有坦克、大炮,印度以前作战的时候,大象的鼻子上有铁轮,所有的军队骑在大象上面,往敌军“冲啊”。我们以前看的时候,经常看到,“冲啊”,然后就胜利了。(军队)骑着摧毁敌军的大象,用铁锤来开始鞭策,这是胜义谛的比喻。根本不是像这样的。但如果像只是能做耕地之事的牛荷担轭木后连藤鞭之力也承受不了,那么又如何运用所谓“能做耕地之事”的名言呢?与山羊之力有什么差别呢?这个名言大家应该知道吧?经不起像大象一样的胜义量观察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希望。就像大象,它可以用铁锤来鞭策,刚才说“在真世俗当中,瓶子有能装水的作用”,这个能装水的作用,没有像大象那样的力量,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可以理解。但名言当中,作为耕牛,一方面要撑得起藤的鞭策,还要负担起木轭,如果连这也承受不了,那就不要说耕牛的名言,你可以叫它山羊。这是对对方一种特别讽刺的语言。经不起胜义当中的观察是对的,我们也不希望,但你连世俗的量都不能成立的话……你刚才不是说世俗当中不能观察吗?像耕牛的作用都起不到,称之为耕牛有什么用呢?耕牛,不会说让它起大象的作用。

这个比喻很出名,大家要记住。我们对这些法观察的时候,胜义当中不成立,这没有什么稀有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万法肯定不可能成立。但如果有一个法要成立,名言当中要成立;但名言当中也成立不了,我们安立这个法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入中论》云:“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俱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石女儿子在胜义当中和世俗当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同样的道理,一切万法在胜义当中和世俗当中都不能成立。论中还说:石女的儿子对你有什么损害?你说“石女的儿子不存在,名言当中的万法是存在的”,你跟石女的儿子有什么仇恨?名言当中的法和石女的儿子一模一样,你为什么天天说石女的儿子不存在?你为什么要欺负石女儿子?月称论师很不高兴:石女儿子什么时候害过你?石女儿子说是不存在,柱子、瓶子说存在,那你这个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们观察的时候,有些中观例子确实是很好的。刚才这个比喻大家要领会一下。

同样,虽然经不起胜义中建立实有的理证观察,但只是在真世俗中不能以法的实体建立起作用而只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又如何能运用“真世俗”名言呢?与普通世间的见解有什么差别呢?持受这样离谱的见解,是非常希有之处。例如,从前出世的无量称转轮王(我乳轮王),不满足于人间的欲望而前往三十三天,天王帝释分他一半座位,与天王帝释平起平坐,可是他却生起了更大的贪欲心,结果再度堕落到瞻部洲。他迷惑不解地问人们,这个地方是谁的领域?人们回答说:“我们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这个地方一开始是一位名叫无量称国王的领域’,他如油灯被风吹动一般死于贪欲之下。”众人听到他变成了如此下场,都感到非常稀有,说道:“顶生七宝无量称,天王帝释平起座,不曾出现胜彼者,由贪欲疾而致死,亦无较其更劣者。奇哉悲哉真稀有。”

同样,虽然经不起胜义中建立实有的理证观察,但只是在真世俗中不能以法的实体建立起作用而只是以人的实体建立起作用,又如何能运用“真世俗”名言呢?与普通世间的见解有什么差别呢?并不是在世俗当中以法起作用,而是世俗当中以人的相续起作用。你为什么说真世俗中瓶子能装水的作用?这和我刚才讲的牧童有什么差别?你说,胜义当中不存在,世俗当中确实存在,这一点依据都没有,你还这样说,那太稀有了。持受这样离谱的见解,是非常希有之处。太罕见了,哪有这样笨的人?作为中观学者,胜义当中什么都没有,但是世俗当中存在,一点依据都没有,还认为世俗当中存在。这个就像有一个故事,来给你说一下。

例如,从前出世的无量称转轮王(我乳轮王),不满足于人间的欲望而前往三十三天,天王帝释分他一半座位,与天王帝释平起平坐,可是他却生起了更大的贪欲心,结果再度堕落到瞻部洲。藏文当中,与天王帝释平起平坐,享受天人的受用。但他不满足,坐着跟帝释天一样特别高的座位时,他想,如果帝释天坐在旁边,王位还是有损。他跟帝释天一起做了三十多个天王的时间,后来觉得不行,一方面产生嫉妒心,一方面产生贪心,结果堕落到南赡部洲。他迷惑不解地问人们,这个地方是谁的领域?人们回答说:“我们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这个地方一开始是一位名叫无量称国王的领域’,他如油灯被风吹动一般死于贪欲之下。”众人听到他变成了如此下场,都感到非常稀有,说道:“顶生七宝无量称,天王帝释平起座,不曾出现胜彼者,由贪欲疾而致死,亦无较其更劣者。奇哉悲哉真稀有。”他看到以前皇宫的废墟,以前他在人世间是特别了不起的金转轮王。人们回答:我们也不知道,刚开始有一个叫无量称国王,非常出名的,就是我乳轮王。这个时候,他很伤心,就像油灯被风吹动——其实是吹灭的意思,但是藏文当中还是吹动。就像油灯被风吹动最后灭了一样,他死于贪欲之下。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得知他如此下场之后,大家都感到非常稀有,异口同声编了一个民间的歌:

这个顶生王,因为是一个国王的头顶而产生,不是胎生。他七宝都得到了,叫无量称。他跟帝释天王平起平坐,在我们人世间的这个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胜过他的。从好的方面来讲,确实这个人的福报很大,由以前供养佛的福德而来。后来因为不满足,以贪欲的疾病而致死,所以在人世间没有比他更下劣的。他有那么多财物、那么高的地位。奇哉,是他很了不起,他跟帝释天平起平坐,坐在一个法座上;他又是很可怜的,拥有整个人世间、天界的一切,最后不满足而死,又是非常可怜的。

意思是,有时候你们中观自续派说胜义中一切万法不成立、离戏论的,就像我乳轮王跟帝释天平起平坐一样,感到特别稀有,很随喜你们的见解;但有时候又说名言当中有真实的法存在,哇,那这就像我乳轮王自己死了一样,太可悲了。我们很多世间人也是持这个见解,观察的时候,胜义当中真的不存在,但世俗当中真的存在,那我们跟我乳轮王没什么差别——可能说的是我们吧。我经常想:胜义当中真的不存在,但名言当中好像真的存在。你看我瓶子里有茶,刚才喝完了一半,还有一半没喝完,而且这个茶很香。像这样,认为“胜义当中不存在,世俗当中存在”,就跟这个故事所说一模一样的。

同样,视诸法在胜义中灭尽一切戏论,不立任何所立,与之同时如果执著真世俗的法相有所取所舍的实体,这是极不切合实际的执著,是稀有之处。

真是稀有,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