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0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五课

思考题:

1.请描述本论的必要等四法。

2.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颂词中对道谛作特别说明的原因是什么?

3.烦恼增长的方式有几种?请分别举例说明。

下面继续讲世亲论师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在末法时代的时候,里里外外的违缘很多,对这部法,大家能否听受圆满也很难说,作为讲者能否讲圆满也很难说。但我想,今年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我们已经念了这么多大威德心咒,该降伏的已经降伏了,该超度的已经超度了,如果还有什么违缘的话,也就没办法了。

“无辨诸法之智慧……”这一颂词,已经宣说了对法论的必要等四法。不管学习中观还是戒律,在学任何一部论典之前,首先需要知道必要等四法——内容、必要、必要的必要、关联,也即所学论典宣讲什么内容,暂时的必要是什么,究竟的必要是什么,最后,它们之间的关联或联系是什么,对这四个方面必须精通。

这部论典在开头就叙述了必要与关联,这是十分需要的,因为依此可使所化众生了解论典具有必要等四法,并让真正有缘的众生了解这部论典,从而修学论典。

这部论典的必要等四法分别是什么呢?

首先讲一下《俱舍论》的内容。《俱舍论》共有八品,后面本来还有个《无我品》,藏文中没有翻译,但论藏中是有的,唐玄奘以前翻译过。如果不算《无我品》,前面应该有八品。这八品当中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有漏与无漏的一切法,是本论的内容,即所说。此内容是以“诸法”来表达的。

通过宣说“诸法”,有令弟子相续中生起辨别法之智慧的必要,此必要是以“辨”来说明的。学习论典的必要,就是为令后学者相续中生起智慧,依靠这种智慧能够辨别诸法。我觉得在末法时代的时候,仅仅读一读净土方面的经论,或者只是得到几个密宗灌顶,就自以为足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当然,已经七八十岁的人,想要为《俱舍论》做出贡献或者自己精通,除个别有缘者以外,恐怕有一点点困难。希望很多年轻人,不要只是停留在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层面上,在稍微有点智慧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闻思、背诵,这样一来,你的修行一定会保险的。尤其通过勤奋努力得到智慧,精通因明、俱舍的话,你在晚年也许会感谢我。因为你年轻时精进过,并且明白不管哪一个法门,自己都有能力解开她的秘密。这些道理,现在不断精进的有些人,你们到时候会明白的。

我说的话到底对不对?你们可以自己做参考。但我想:作为年轻人,光是念一个阿弥陀佛的心咒,不一定很好;光是在一位上师前得一个灌顶,然后盲修瞎炼,这也是不对的。现在的很多人,个别上师不懂道理,下面的弟子更不懂道理,盲人带盲人,双双跳悬崖,非常危险!

上师如意宝开办这个学校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当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以五部大论为主显宗密宗的教典,并没有要求大家闭着眼睛坐着,而是每天不断地讲经说法。当然,有些弟子自己修得很好,给别人讲得也很好;有些并没有做到怎么样,但法王如意宝的原则,我想大家都会明白。所以,在这个末法时代,尤其科学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精通一切法的真相,没有辨别诸法的智慧,除非闭上眼睛、遮住耳朵,否则,不管在佛教徒面前还是世间人面前,恐怕都有很大的困难。

现在世间上的人,没有一点智慧可能工作都找不到。活在世间上,没有智慧的人也活得非常可怜。同样,在佛教团体当中,没有智慧的人也是非常痛苦,不仅如此,对来世、对自己真正的前途,必定是一片迷茫。

因此,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不要浪费自己的光阴和人生,在稍微有一点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加倍精进,一旦精通了因明、中观、续部,对于一些简单的修法,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地修行。或者,你精进学习《俱舍论》的过程当中,再去阅读《大圆满前行》,其中的很多修心法也会自然而然领悟。

这里说,学习本论的必要是什么呢?就是让每一个弟子心相续中,真正生起辨别的智慧,颂词里用“辨”字来说明。或者两句结合起来,“无辨诸法之智慧,无法息灭诸烦恼”,也可以阐明此处所说的必要,但此处只用“辨”字来说明。

依靠辨别的智慧,最终获得有余、无余涅槃,这是必要之必要。“必要的必要”,就是究竟必要的意思。也即暂时通达一切诸法,最终获得有余或无余的涅槃,这就是所谓必要的必要。

必要之必要,是通过“无法息灭诸烦恼,以惑漂泊有海故”来间接表达的。此处从反面来说,如果没有息灭烦恼,则以烦恼牵引,必定会堕入三有当中。直接或正面来讲,一旦具足了辨别诸法的智慧,就能摧毁相续中的烦恼,从此再也不会堕入三有当中。

必要之必要依赖必要,必要依赖论典的内容,此乃关联,或者所说的诸法与能说的此论相互联系,为关联。也就是说,获得有余无余的阿罗汉果位即究竟之必要,它需要依靠暂时相续中生起智慧的必要;相续中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生起智慧,因此一定要学习《俱舍论》;它们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关联。

乙二(真实论义)分二:一、明确内容;二、详细抉择。

丙一、明确内容:

有漏无漏一切法,除道谛外有为法,

皆增一切有漏惑,是故称之为有漏;

从字面上解释,所有的有漏法和无漏法,就是全论内容。什么是有漏法呢?苦集灭道四谛中,除道谛以外,其他所有的有为法均为有漏法。为什么叫有漏法呢?会增长一切有漏的烦恼。也可以说,是以所缘或相应的方式增长烦恼的因,因而称为有漏法。

什么是无漏法呢?虚空、二灭——抉择灭和非抉择灭、道谛。

虚空二灭三无为,以及道谛为无漏。

《俱舍论》当中讲到三无为法,即虚空、抉择灭、非抉择灭,再加上道谛,就是所谓的无漏法。

既然说“辨诸法之智慧”,那智慧到底要辨别什么法呢?它所辨别的法,包括在有漏、无漏两种法中。本论下文会对有漏法和无漏法广泛宣讲,此处不过多解释。

不是说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可以包括一切法吗?为什么此处不说蕴、界、处,而只说有漏与无漏法呢?

这是有原因的。作者世亲论师想涵盖一切法来宣说,而五蕴不能涵盖一切法,比如无为法不能含摄其中;十八界、十二处不能分别表达轮涅二者,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世亲论师才说有漏法和无漏法,以此可以涵盖轮涅所摄的一切法。大家想要通过闻思修行精通万法,就必须通达有漏法和无漏法。

那么,什么是有漏法呢?不包括道谛的一切有为法,也就是具有烦恼的漏法。在下文会有宣讲,有为法就是依靠因缘成住坏灭的法;而不观待任何因缘,无有成住坏灭的法,叫做无为法。

真正的道谛,指的是见道、修道、无学道的境界或者智慧,这些全部属于无漏法,不是有漏法。

为什么叫有漏法呢?一切有为法通过所缘或相应的方式,连续不断地增长一切有漏的烦恼。称之为有漏法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通过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一是以相应的方式增长烦恼,具足其中任何一者,都可以叫做有漏法。这是世亲论师在《小乘阿毗达磨》中的说法。《大乘阿毗达磨》认为,通过六种门增长烦恼,称之为有漏法,也即漏自性、漏相属、漏所缚、漏相续、漏随顺和漏所因,又称为有漏六门。众生的心识与六门中的任一者相关联而增长烦恼,就称为有漏法。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也如是宣讲过。

那什么是以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呢?依靠所缘境以爱、见执为我所,从而增长贪心等所有烦恼。

第一个问题,以所缘的方式增长烦恼,就是依靠某一所缘对境,比如外在环境非常悦意,我就对它产生一种爱,由此在我相续中产生烦恼,通过爱又对它产生恨而生起嗔恨心等。所以,所谓的所缘方式,首先是自相续的心和心所缘取对境,之后对对境产生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心等六种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眠烦恼,不论外境还是自心,凡是以这种所缘方式来增长烦恼的,都叫做有漏法。

一般小乘当中,阿罗汉自相续中贪嗔痴的烦恼全部已经断除,但阿罗汉的身体仍属于苦谛当中,因此有些人依靠阿罗汉的身体产生烦恼的话,阿罗汉的身体实际上是以所缘方式增长烦恼的因。

以前有一个叫释迦桑摩的阿罗汉比丘尼,未生怨王对她生起贪心并做了不净行。释迦牟尼佛问阿罗汉女:“是否产生贪心?”罗汉女说:“无有贪心。”虽然她自相续中无有贪心,但却是未生怨王生起贪心的因。以前有一位恰噶阿罗汉,有人对他生起嗔恨心割掉了他的头。因此,小乘宗承许阿罗汉的身体属于有漏法,依靠有漏身体可以增长贪心、嗔心等烦恼的缘故。

此处所说的“增长”是什么意思呢?蒋扬洛德旺波尊者说“连续不断地增长”,比如我对一个美丽的环境生贪心,贪心马上就灭尽的话,不叫增长,如果一刹那、二刹那、三刹那……一直不断地生起烦恼,就称为增长。

无漏法虽然有所缘,但是不会增长。以前有一位嘉哲札西论师,他说:无漏法虽然有所缘,但不会增长,就像脚放在燃烧的石头上时,马上就会拿开,不敢再接触,这种法叫做无漏法,也即对外境有所缘,但烦恼不会增长。比如阿罗汉,虽然有外境很美丽的感受,却不会持续不断地增长,马上就会断掉。

所谓的增长,并不是说第一刹那缘外境时,有一斤的贪心,第二刹那就有三斤……而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生起来。所以,以所缘的方式来增长烦恼,必须具备所缘和不断增长两个条件。“缘”,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执著,或者说缘取,比如眼睛缘色法。《般若经》《现观庄严论》中也是这样解释的,“缘”一般是取的意思,取外境或执著外境。但执著外境的话,无分别识虽然缘外境却没有执著,所以执著的范围比较小。

第二个问题,什么叫以相应的方式增长烦恼呢?有漏法与心所一起,加上眼根等增上缘以相应或能依的方式增长烦恼。

“相应”是一种特殊名词,一般所谓的相应因、相应果,全部与心和心所有关系。希望你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对前面所说的每一个名词要牢牢记住,否则,《俱舍论》前后的很多内容都是相关联的,前面的名词没明白,后面的很多问题就无法解释。

此处所说的“相应”是指互相起作用,心和心所在同一个时间当中起作用。比如有三只脚的木头堆在一起,三只脚互相依靠、互相起作用。有些《俱舍论释》中举了比喻,如同毒药和酒混合在一起,酒对毒药起一定的作用,毒药也使酒出现转变,二者互相起作用,同样,出现贪心、嗔恨心等烦恼心时,智慧就会被染污,所以心所与智慧之间互相起相应的作用,之后增长自己相续中的烦恼。

因此,相应的方式是外境有漏法和心所互相起作用,比如眼睛见到红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是所缘外境,依靠眼根这一增上缘,相续中觉得“这根柱子非常好看,如果我有的话多么好啊”,也即外境的红色柱子、眼根、相续中的贪心,这几个互相起作用,以相应或能依的方式使贪心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柱子、眼根、相续中的烦恼是能依所依的一种方式而存在。如果是一位阿罗汉,相续中不具足贪心,虽然见到了所缘外境——柱子,但第二刹那不会生起想要拥有柱子的念头,因此不会以相应的方式来增长烦恼。

一般欲界众生,缘灭谛、道谛,或者缘色界和无色界,虽然以相应方式可以增长烦恼,但以所缘方式不能增长烦恼。为什么呢?因为道谛和灭谛并非有漏法,依靠无漏法的外境不可能增长烦恼,但可以以相应方式来增长。还有以相应方式不能增长烦恼,以所缘方式可以增长烦恼,比如缘器世界,因为器世界属于苦谛,缘它可以增长自相续的烦恼,这是从外境角度来讲。增长烦恼的方式中间,也有很多区分,有时候了解一下是有必要的。

那么,是如何增长烦恼的呢?以一切有漏烦恼相合有为法外缘,那些外缘也相合有漏法的方式增长烦恼的。前面也讲了,增长的方法是有为法与自相续中的有漏法相合,比如见到柱子时,如果我是阿罗汉,柱子对我的相续起不到相合的作用,正因为我不是阿罗汉,外境的柱子与我相续中的贪心会相合,而我相续中的贪心缘柱子的时候,贪心与柱子也会相合,它们二者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增长烦恼。前面说,“增长”就是指不断地生起,或者按照这里所说,外境与自己的烦恼二者互相起作用。

实际上,如果真正通达了《俱舍论》,现在在凡夫位的时候,也可以对外境和心所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透彻的了解。所以,抉择人无我的话,一般通达《俱舍论》就可以了。

有人认为:俱舍是很低劣的法,我是修大圆满的……。如果修得好,大圆满是最高的法门,自然不必学习《俱舍论》,但是没有修好的话,可能很危险。因此,修习《俱舍论》并获得其中所说的最高境界,对我执就能完全断除。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断除我执是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以上讲了有漏法。《现观庄严论》的注释里说,具有三轮执著的法称为有漏法,无有三轮执著的法称为无漏法。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关讲义里有这种说法。

什么是无漏法呢?包括道谛以及非由因缘而生的三种无为法,原因是这些法不会以所缘、相应的方式增长有漏烦恼。

前面安立有漏法的法相,是以所缘和相应的方式来增长烦恼,那无漏法的法相也可以反过来,即不以所缘或相应的方式来增长烦恼的法。无漏法有多少种呢?有道谛和三种无为法。有漏法有多少法呢?除道谛以外所有的有为法。

道谛在小乘宗称之为无漏法,有漏法中将之除开的原因就是这样。既然如此,“除道谛以外的一切有为法是有漏法”,与道谛是无漏法二者之间,会不会有重复的过失呢?

不会有重复的过失。嘉哲札西在有关《俱舍论》的讲义中说:虽然前文讲到除道谛以外的有为法是有漏法,当然反过来的话全部是无漏法。那为什么第二句中又提出道谛是无漏法呢?这是为了让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一点,以此为目的而宣说的。

另外,道谛和道也有些差别,道是指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道谛,一般来说是指见道、修道和无学道。对此也有些不同观点。在印度,满增、嘉哲札西、安慧三位论师的《俱舍论》注疏比较出名,其中满增论师认为:资粮道和加行道应该属于有漏法,为什么呢?它是苦谛所摄,不是真正圣者的真谛。而《大乘阿毗达磨》的注释中说:资粮道和加行道是无漏法,是断除轮回之因的缘故。因为依靠资粮道和加行道,马上就会获得见道,获得见道就断除轮回了。

所以,《大乘阿毗达磨》和本论的说法有点不同。从断除轮回因的角度,资粮道和加行道可以称之为无漏法;从苦谛的角度来讲,就像满增论师所讲的一样,这二道应该属于有漏法。我个人觉得没有大的矛盾,都可以理解。

那么,什么是三种无为法呢?即虚空、抉择灭以及非抉择灭。有关这方面的道理,下面会详细解释,我在这里不作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