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18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八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为什么有时说娑婆离极乐很近,有时又说很远?

2、请解释原文“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修行类】

1、既然六祖说行十善断十恶就能往生,那我们只要内心保持清净,是不是不用念佛和发愿也可以往生?

2、有人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的意思,是六祖排斥出家,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活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极乐世界的认知与从前是否有差别?是怎样的差别?

下面讲《六祖坛经》中的第三品问答品。问答中有三个问题,之前讲了福德和功德之间的差别,是从禅宗最高的理念来解释的。今天讲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问答。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个问答题,第二个问答题也是由官员韦刺史提出的,只有他一个人在提问。我们这里一个人问一个问题就可以,他却提了三个,他认为是他请的祖师,话筒不宜交给别人,自己是施主很了不起,其实别人也想提问,让别人问一问也很好。

他这样问:“弟子经常见到出家在家众,天天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并且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认为净土法门方便易行。但是我有一个疑问请教祖师,这些人整天不做其余的事,天天念阿弥陀佛名号,到底能不能往生极乐刹土?希望善知识给我破除疑惑。”

当时也有很多人,对念阿弥陀佛名号到底能否往生极乐世界有疑问。现在也有一些学术界的人认为不可能这么简单,同样存有疑问。无论如何,净土法门在汉传佛教中非常兴盛,接受的人相当多,历史也相当悠久,在此传承中往生的人层出不穷。因此,虽然人们有疑惑,但是也知道寻求往生是简单易行的法门。在麦彭仁波切的《净土教言》中遣除了很多疑惑。

韦刺史提的问题是,这些人念阿弥陀佛名号到底能否往生,祖师是用禅宗最高的境界来回答的。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

善听:好好地谛听。这非常重要,不管任何人在现场听任何法师的课,还是听光盘或者网络课程,如果三心二意,不但得不到传承的加持,同时自己也根本无法理解法义。本来像佛陀那样的导师,在此世界极难值遇,但佛陀也请求弟子们“谛听”,之后佛陀才宣说佛法。因此六祖在此处也让他善听。

六祖说:“韦使君好好地谛听,惠能可以破除你的疑惑。世尊在舍卫城说西方极乐世界引化经典,经中说极乐世界去此不远。”

《阿弥陀经》与《观经》的内容不同,因为“舍卫城中”这个词句,个别汉传佛教的法师将此经文解释为《阿弥陀经》,这是因为《阿弥陀经》中说,极乐世界不远。佛陀所宣说的经典,不仅仅只是现在留存的净土三经,其实还有很多经典,但是因为当时印度出现了佛法的灭顶之灾,毁坏了很多经典,因此不一定是指《阿弥陀经》。佛陀在舍卫城时,也宣说了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佛经,在佛经中已经明确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离娑婆世界并不是很遥远,这是六祖引用教证的主要根据。在其他的一些净土法门中,也说西方极乐世界在自己的心中寻找,有很多这方面的依据。

若论相说,十万亿刹,即身中十恶等障。

有些版本有点不同,但我这个版本说:如果具体来说明,离极乐世界有十万亿刹土,即是我们身上的十种恶业等障碍。

除去这十种恶业障碍以后,才能到达那里,因为对凡夫人来讲,极乐世界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刹土,或者有些经典中讲十万八千里。平时我们口语中说,离我们这里十万八千里,指非常遥远。不管怎样,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有十万亿刹土或十万八千里这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凡夫人离极乐世界很遥远,是因十恶八邪,即十种不善业和八邪,以前《极乐愿文》《前行》中都讲过。因为有这样的障碍,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心,离极乐世界十万亿刹土,非常遥远。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娑婆和极乐的距离,有很远的说法,也有很近的说法。很远的说法,是对万法具有实执的钝根者和下根者而言。对于我们世间人,不仅仅是极乐世界,任何一个清净的刹土都非常遥远。有些经论中讲,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的当下,极乐世界与我们的心非常贴近的说法,是针对上根者而言的。

在《六祖坛经》中基本上是按照密法的见解。密法中也讲了一些不了义的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现喜刹土等等,以不同的距离而宣说,是显宗的说法。而对开悟者来讲,他当下的心已经认识到地狱和净土的样子;不了义的说法,像《俱舍论》中已经明确说明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的具体位置。不了义方面,比如我们所在的地球,银河系中所有的星球,都是在迷乱众生面前不了义的显现。但是从了义的法义来讲,不仅仅是极乐世界刹土的庄严,包括娑婆世界的苦乐,全部都在当下现前。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

人有利根和钝根两种根基,但是佛法本身没有高下两样,法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利根者可以通过很简单的善巧方便领悟,而钝根者无论如何也无法认识它,所以在方式上,有迷惑和开悟的悬殊。如此一来,利根者照见万法真相特别快,而钝根者相当慢,需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能领悟。

比如说我讲《坛经》,《坛经》的意义没有好坏,然而听众方面,有些人接受得很快,有些人接受得很慢,有些人听一堂课都有一定的收获,有些人听十堂、百堂,可能越来越迷惑了,甚至反而生邪见、堕落等种种情况。我觉得佛法中分析的这些道理非常殊胜。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世间中还没有完全通达禅宗境界的人,他通过念佛法门外求往生清净刹土极乐世界,一般世间常人就是这样。禅宗中境界高、悟性高的人,他通过净化自心,认识自己心的本体之后,当下现前清净的刹土。正因为这样,佛陀在《维摩诘经》中讲:“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经》的第一品佛国品中,讲了螺髻梵王与舍利子两人之间的对话,螺髻梵王看到这个世界是清净的,舍利子看到的是不清净的。后来佛陀印证说:螺髻梵王所见到的清净世界,就是我清净刹土的本来真相。

我们现在对外境万物,心不清净,如果心清净,一切的一切都是清净的。

唐朝的庞居士写了一首偈语:“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现在编成了一首歌。其实这里是说,我们的心如果清净,那么处处都是清净的刹土,包括我们看到的一花一叶。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这是一种假设的语言。东方人——娑婆世界南赡部洲的众生,只要心清净,他就没有罪业,国土也可以清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假设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不清净、有错误,那西方人造罪,他们是不是要生到东方去或是其他地方去?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假设,或者说发了一个太过。(六祖所讲的并不是说,美国是西方人,我们是东方人,不应该这样。)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实有的清净刹土,东方人通过念佛以后往生极乐世界;那是不是西方人造罪,得清净以后,再念佛往生到西方去,或是到别的地方去?对方真实承认有一个实有的西方刹土,为了破除对方的承许,才这样讲的。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世间中凡愚之人,不了解心的本来面目,所以不知道我们现在自身中当下有净土,正因为如此,他就要往生东方去,要往生西方去。凡夫人认为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清净的刹土,因此一直有愿东愿西的念头。但是对禅宗方面有所开悟的人,当下处处都是清净的刹土。

天堂、地狱都在心的当下,任何一处都一样,不可能一个不清净的娑婆世界在这里,西方清净刹土在另一个地方,密法中也会这样讲。密法中讲了最方便、最殊胜的闻法轨理,比如观想男女老少的听众,全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男女,传法者就是阿弥陀佛,闻法环境与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

为什么呢?如果不是这么清净,我们这样观想就是一个颠倒的观想,但因为它是非常合理的原因,我们听法时允许按照密法的观点观想,并且要求这样观想。

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因此佛陀说:有开悟境界的人,他无论住在任何一个地方,那里就变成清净的刹土,非常安乐。

不仅仅是真正开悟的人,其实对修行稍微有一点感悟的人,他无论到哪里去,都会很开心、快乐,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

如果修行不好,比如说我们这里的有些发心人员,因为自己的烦恼、业障和分别念相当重,无论他换任何一个部门,到哪里去,周围都是“荆棘树”,没有一个不刺激他的,所以非常痛苦。看这个也是坏人,那个也是恶人,前面也是仇人,后面也是凡人,东西南北上下各方所有世界,对他来讲都是一种引生憎恨的境。如果他内心很清净,或者有显宗中调伏自心的修行,即使遇到了很难面对的痛苦和逆境,他仍然会很坦然地去面对。

现在很多修行人心里长期特别痛苦,这是修行没有转为道用,修行没有成功的标志。如果修行越来越成功,那你无论在任何地方遇到任何事情,即使你身患癌症等特别严重的不治之症,仍然会非常快乐地去面对。

这里也讲,佛陀说,好修行人在任何地方,恒常都会快乐。菩萨到地狱、饿鬼界,就像进入花园一样,这种快乐,我们现在不一定具有,但仍然希望修行人能快乐一些。我看到有些佛教徒特别痛苦,好像每天都愁眉苦脸,有时可能是前世的业障现前,不得不这样,但是我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整天如此,否则好像是法没有转为道用。我也看到很多修行人,以前特别特别痛苦,现在法融入心的原因,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很快乐,而且自己也特别感恩佛法,因为佛法给了他生存的力量和勇气。所以有些人,把佛法当作是生命中维护他成长的最主要支撑。我们不说最高的境界,如果修行稍微好一点,心里应该带有一种快乐和坚强。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使君,如果我们的心地没有不善,拥有禅宗比较高的悟性,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行住坐卧都处于一种善的状态,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并不遥远,即使你没有整天大声地唱念阿弥陀佛也可以。

按照禅宗的观点,不一定非要念佛,只需安住在禅宗的境界。密宗中也这样讲,比如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念咒语、念仪轨,好多外在身体和语言的仪式和行为,在安住于本来清净,认识自己心之本体的境界中,甚至并不是很重视这些善根。而禅宗自宗中对念佛也并不是特别重视。如果你的心有所领悟,即使你没有念,西方极乐世界也在自己的眼前,近在咫尺。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如果你心怀不善,内心怀着恶分别念,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虽然表面上天天都在念佛,但恐怕往生极乐世界也并非易事。

所以,禅宗与净土宗,自古以来有禅净双修的人,也有稍微排斥的人。莲池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疏钞》里说:有人问莲池大师问题:为什么六祖不承认念佛往生?莲池大师回答:有四种不同。

第一是“为门不同”。因为佛陀的法门不同,所针对的众生根基也就不同,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是“似毁实赞”。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诋毁净土宗,念佛往生很难,他似乎不太承认,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赞叹,赞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的当下,从最了义来讲,这是对净土法门很深的赞叹,并非不承认。

第三是“不为初机”。禅宗法门并不是针对初学者的法门,而是境界和层次比较高的法门,对所谓极乐世界的见解,就像中观宗根本无法成立净土和佛陀一样,所以不是初级法门。

最后是“记录有讹”。文字上有不同的说法,莲池大师的意思是,“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还有个别文字,六祖自己不认识字,让别人来记录。六祖作为开悟者,不会有错误,但是别人在记录的过程中有一些错误。

当时没有电脑,是笔录,现在用电脑整理,有人也会说“这不是上师的错误,是整理者的错误”,有些人自己不懂时也会说是整理得不对。原来我遇到过一个道友,他说:“某某整理的稿子不对!”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怎么看也看不懂,肯定不对,这个地方有问题。”你看不懂就能肯定吗?也不知道到底是你有问题还是书有问题。所以,自己看不懂不能认为整理的人有误。

后人有时是这样的。像麦彭仁波切的著作,经常有人说,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不会有错误,但麦彭仁波切的著作,有些是他亲自写的,有些是他讲的时候,底下的人给他安立的科判,包括《现观庄严论》《俱舍论》《入中论》等好几个讲义,都是过后进行笔录的,有些人说是整理者整得不对,有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说什么不重要,其实特别特别感谢他们,如果他们没有记录,当时麦彭仁波切所讲的教言,后来根本没有办法留存。像堪布根华、协庆冉江等特别了不起的一群大德,正因为他们当时有机会在上师面前听受,后来又下了很大的功夫全部整理出来,我们才能得以学习。

每一个传承上师,他周围的群体很厉害的话,那么上师的教言,后人可以享用。如果当时没有很大的实力,或者每一个弟子都自私自利的话,那后来也不可能流传。比较而言,除了华智仁波切自己写的著作以外,他的弟子基本上没有留下他的记录,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我刚才说,莲池大师对六祖也有这样的说法。不管怎样,关于净土和禅宗,以前延寿大师也分了四种:净禅双修、有禅无净、有净无禅、无禅无净。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等障,乃过十万亿刹。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等障:现在我劝善知识们,应该先除十不善业等障碍。

这里并没有讲谤法罪、五无间罪。我讲《观经》时,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也有十不善业,往生极乐世界的主要障碍是谤法和造五无间罪,所以后面讲不同品位时,有不同的因。他这里并没有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发菩提心,没有讲往生四因,也没有讲断除五无间罪。而是说,想往生极乐世界,要断除十种恶业。有的版本里讲十恶八邪,但此处说十恶等障。

乃过十万亿刹:我们断除了十恶,已经认识心的本性时,能越过十万亿刹土,马上到极乐世界。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这时的境界是什么样呢?不间断地见到本性,刹那间不离见本性,日常的行为也在大平等中。即念念见到心的本性,始终处于大平等、大空性之中。

到如弹指,便睹弥陀:弹指间便能睹见阿弥陀佛的尊颜。其实我们的心什么时候能真正清净,那时便照见佛陀。

《释净土群疑论》中也说:“心有垢位名曰众生,心纯净时名曰为佛。”如果心有垢染,这个时候叫众生,心一旦清净了,那个时候叫佛。前面也讲了佛和众生之间,心离垢与否?有这样的差别,心已经离开垢染就是佛。如果我们行持这样的善,很快的时间中能见到阿弥陀佛。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

但行十善:在认识本性的基础上行持十善,恐怕应该这样解释,否则单是行十善便往生极乐世界?有时不承认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有时讲行持十善就可以,有点不相合。一般来讲,行持十善是比较简单的法门,其他什么都不做,只是行持十善,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按其他经论来讲比较难。

使君,如果行持十善,怎么需要天天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呢?这些都不需要。如果不断十恶,整天造杀盗淫妄等恶行,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圣众,怎么会来迎请你呢?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要看你自己的心是否清净,如果心清净,即使没有发愿也能往生;如果心不清净,即使发愿也不能往生。但是很多人可能认为,“啊,那我心很清净,我不用念佛,不用发愿了。”经常会有这种错误。所以,为什么禅宗并不适合初学者?因为初学者一听到这些文字,他本来就很懒惰,不愿意念佛,不愿意修加行,为了给自己安慰,或者给懒惰找一种依据,他特别欢喜。现在很多人说“心即是佛”,不用特意去皈依佛。其实心是佛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层次,他根本不知道。

如果真的做到心善,即使你没有发愿也可以。但口头上虽然说行持十善,十善中的每一个善,你到底做了没有?恐怕我们连心里也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身体绝对不可能。身口意的不善业,你是不是完全清净,这个谁都不好说,如果真的没有造十不善业,这个境界是很高的。每天的生活中,即使有些戒律清净的人,他的行为中可能没有造语言和身体的恶业,但是心里不产生贪心、嗔心、邪见等恶念相当困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听到一个比较高调的词,就安慰自己、炫耀自己,这并不合理。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如果我们真正已经了悟了无生顿法的空性法门,见西方刹土是刹那间的事情。你什么时候开悟,见到如来易如反掌。

《心经幽赞》中云:“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是人见真佛。”诸佛均了知,一切的一切都由心而造,如果我们也能如是了解,不管什么身份的人,随时都可以见到真正的佛。如果当下认识自心的本性,当下就已经见到了佛,非常快速。

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如果没有这样的悟性,在外相上怎么样喊破喉咙,天天念佛求往生,往生极乐世界的路也会非常遥远,怎么会到达呢?相当困难。

这以上是六祖对大众讲的极乐世界在言下便可以得到的道理。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我惠能大师今天很想把极乐世界,一刹那间移到你们的面前来,让大家看一看,你们愿不愿意见到?

在《无量寿经》里,阿难想见极乐世界,佛陀用神变呈现在他面前。此处也说,我惠能很想把极乐世界全部转移过来,给在座的你们见见,你们愿不愿意见呢?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大家都特别欢喜,开始纷纷顶礼,说:“如果我们在这里真的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多么好啊!又何必要天天念佛求往生呢?不需要了。希望大师慈悲,快点把极乐世界的能依所依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都能看见。”

其实上师怎么说,弟子全会纷纷响应的。作为上师非常关键,他幸好是通达法性的人,如果他说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存在,只要这个人的威望、口才好一点,底下的人也会说:“对对对,没有极乐世界。”现在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主见,真的是这样。

他们一直看向天空。这时祖师说,你们自己的身心就是极乐世界的能依所依。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

祖师说:“大众们,你们观观自己的身体,其实自己的身体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最庄严的城市。眼耳鼻舌身,叫做五根,五根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五大门。我们讲极乐庄严时,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大门。为什么这么讲呢?人通过门来来去去,外界的尘垢也在我们的五根中来来去去,里面有意识的门。我们的心相当于是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如来藏或本性是极乐世界中的国王,指佛陀。”

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这样的心地国土中,如果性在,王也在。(密法中讲是本来自性普贤王如来,可以说普作王。普贤王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也可以这么讲。)有王居住,心地国土也会存在。如果没有自性,王也没有。

前面说“心是地,性是王”,后面说“性在,王在”,也许是文字上的错误,前面所谓的性指王,后面这两个字好像有点调换。莲池大师说文字记录有误,需要观察是不是这个问题。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人的身心相当于极乐世界的佛陀或者说宫殿的国王,外界的一切围绕国王而转,一旦性不在,外界也不存在。

前面讲了五根门和意识,心也许是阿赖耶,性是如来藏。如来藏显现为极乐世界的佛陀,这些都以能依所依而存在。即使我们的身心不清净的部分都灭了,但是佛陀的本体如来藏,它可以继续存在。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在如来藏的本体中去寻找佛陀,并不需要在外境求一个西方的佛陀。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前面也讲过,如果迷惑则称之为众生,如果觉悟了、认识了,这就是佛陀。

这时极乐世界所有的本尊,都可以在我们当下的心中安立。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我们平时讲五能取作为五佛,五所取作为五佛母,也就是说五识是五佛,色声香味触五境或者说五大是五佛母,在密宗《大幻化网》中是这样说的。这里也是同样,八识聚和分别念是八大菩萨,有这样的说法。按照《闻解脱》中所说,又可以相互转变,比如说寂静变成忿怒,忿怒变成寂静,东南西北方的佛陀,金刚萨埵变成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变成金刚萨埵,也可以这样转变。这个道理与此处禅宗中所讲的道理很相似。

看《六祖坛经》的很多人,到这里可能都觉得有点奇怪,我的慈悲心怎么变成观音菩萨了?喜舍怎么变成大势至菩萨了?能清净的心怎么变成释迦牟尼佛了?平等的心怎么变成阿弥陀佛了?很多人都有点不解。这个问题,不要说大圆满,如果《大幻化网》闻思究竟,完全可以解释,也只能这样来解释,除此之外根本无法解释。

为什么如今都说藏传密法确实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思想?原因非常多,这并不是我自赞毁他,我们与佛经论典比较的过程中会知道:我们的心即是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只是从开悟的不同层面来分的,实际上诸佛在法界中一味一体。一切菩萨是诸佛的幻化和变现而已。

从慈悲的层面是观音菩萨,我的慈悲心已经成熟时,观音菩萨来迎接我。喜舍的心已到究竟时,大势至菩萨在我前面现前。万事万物本来清净的面目展现时,显现释迦牟尼佛的形相。平直或平等是大空性,因为空净无二,当完全了悟、认识大平等的道理时,这就是阿弥陀佛。

在空性的层面开悟是阿弥陀佛,从本来清净的层面讲释迦牟尼佛,还有慈悲喜舍都是在不同的层面安立的,在一个分别念中,所有的诸佛菩萨均可以安立。为什么密法中说,“自心即是佛,自心即是法,自心即是僧”,也有非常甚深的原因。

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如果我们没有证悟,人我就是外器世界的须弥山,贪欲是外境中的七大海洋等,我们的烦恼,在贪欲的波动和驱使下,不断地掀起波浪,毒害的心呈现为恶龙,虚妄分别念是世间中的各种鬼神,客尘分别念是恶鱼,贪嗔呈现地狱,愚痴呈现畜生。

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全是我们的分别念,贪嗔痴作为因,在外境呈现各种不平整的世界。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

善知识,如果我们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常常行持十善,在这种境界中,天堂、净土自然而然出现。除去人我以后,整个器世界的根本——须弥山,因此而倒塌。去除了贪心以后,外境世界的海水也会枯竭。

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

前面说烦恼是波浪,如果没有了贪欲的海水,烦恼的波浪也会全部平息。如果没有毒害的嗔恨心,外境的鱼龙、猛兽也会灭绝。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

如果我们认识了自心,觉性如来可以放出无量光芒,将六门照耀清净,能照破六欲天,天界的轮回都会消失。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我们真正认识了内在的心性时,一切贪嗔痴三毒就消除了,没有了贪嗔痴三毒,地狱、饿鬼、旁生等一切罪恶,外境中不清净的现象,也会一时消灭。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如果我们内外都已大彻大悟,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并不是在其他地方。如果不作这样的修行,怎会到达那里?

昨天我在学校,有一个小孩专门表演一个假和尚,给别人讲经说法,只要别人给他多作供养,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他把《极乐愿文》一颂一颂地解释下来,解释得非常好,我最后笑到眼睛今天还在痛。他说头上有发髻,足下有轮,轮指车,想要一辆很好的车,“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有像我这样的发髻,坐很好的车。”“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好”,他把这个偈颂胡乱解释一番,我们笑得前仰后合。他说:“你们想往生极乐世界,给我多多供养,如果你们供养,我全部带到极乐世界。”还让给他多多地供养酥油,旁边有孩子扮演牧民,就开始到处宣扬,“啊,你们给上师供养酥油,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在此处,六祖说:如果认识心的本性,当下就开悟了,没有如是修行,怎么会到呢?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大众听到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悟,已经知道了极乐世界是怎样的,都纷纷地向六祖顶礼,并且赞叹“善哉!”而且大家得了这样的殊胜法门以后,回向天下的一切众生:“普愿当下和将来听到此法的众生,立即认识到心的本性。”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六祖继续说:善知识们,你们如果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到寺院中剃度出家。有的居士请求剃度时说:“一定要给我剃度,您一定要给我剃度,不剃度的话,我不会离开哦。”

当然这个地方,有一个关键点,出家有出家的清净性,并不是说排斥出家。有些经论有着重点,如果没有发现着重宣说的这个问题,断章取义,只重视一个方面,只片面赞叹一处是不行的。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如果修行,无论是净土法门、禅宗法门,在家也可以。在家若能修行,就像东方人行持善法,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在寺院里好好地行持禅宗,持念阿弥陀佛,同样也能往生。倘若没有很好地修行,即使住在寺院里,也不一定修成。

有些人自己人格不好,修行不好,脾气也不好,甚至造非常多的恶业,这个人最好不要在寺院里出家,否则他对三宝的危害更可怕。他的这种形象毁坏了自己多生累劫的善根资粮,这种现象在寺院中也会出现。所以,并不是说,所有的寺院都不好,并不是所有的在家人都是修行成就的人,但是人与人有一定的差别,有些人即使是在家身份,确实修行非常好,有些修行不好的人,即使是出家身份,修行也很差。

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有恶人,但是即使西方极乐世界有个恶人天天生恶心,都会像喝下毒药一样产生恶的果报,都不会有好报。因此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心善非常重要,从外在的形象和行为不能判断一个人。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如果我们的心得以清净,这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境界相当高,不仅仅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心净,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也完全清净,每天所产生的起心动念全是智慧的显现,更不用说我们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痛苦、伤心、绝望、哭啼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人不承认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自己所在的世界,这种说法肯定不合理。在开悟心性的当下,包括我们现在所在的世界等一切世界,都不可能有实有的东西。在这种理念和见解下,也可以不承认西方极乐世界,否则我们还是按照净土宗个别佛经里所讲的那样,娑婆世界是存在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存在的。这个差别,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好,今天讲到这里。今天主要讲的问题,西方极乐世界,按照六祖的观点是这样回答的,我想与密宗的观点相结合来解释,大家会更加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