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1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九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解释偈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解释偈颂: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修行类】

1、什么是利美运动?你打算如何践行利美运动的教义?

2、在家修与出家修,哪个更方便修行,上师是如何回答的,请简要概述。

【生活类】

1、依照六祖的教授,你觉得在家人应该怎样修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最究竟的佛刹

下面我们接着讲《六祖坛经》中的第三品问答品。

六祖先演讲后问答,前面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世俗的功德大小,六祖按照禅宗的意义,从胜义谛的角度来回答:没有什么功德;还有一个,念佛往生法,六祖给大家回答:极乐世界就在自己的心上。学了密法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六祖很幽默,他说:“我把极乐世界移过来给你们看,你们要不要看?”很多人非常欢喜,真的认为极乐世界就要出现了,结果六祖说:“你们自己的身坛城就是外器世界,心识、八识聚就是阿弥陀佛主尊和所有眷属。”

密宗中所讲的能依所依,到最究竟时也会发现就在自己身上。我们作会供时也经常说,如来的坛城就是自己的身坛城,我们的身体具足五方佛的所有刹土,同时,我们的识聚也与五佛无二无别。

无垢光尊者的《法界宝藏论》中也讲,任何一个瑜伽士在任何地方证悟时,清净刹土就在他的当下,别处没有实有的刹土。比如说我今天在喇荣已经开悟成佛了,这时我的极乐世界就在我所在的地方。如果我在北京成佛或者往生,极乐世界也会在我的当下现前,并不是非要走路、骑马、飞行到很远的地方去,从最了义讲,这是非常合理的。无垢光尊者也说过,其他地方没有刹土,为什么呢?因为无有我执和我所执之故。但是这一点,如果我们没有学过《大幻化网》之类的密宗甚深教典,则难以接受。

我昨天最后讲的是,极乐世界是自己的身坛城。我看到有个别大德讲《六祖坛经》,讲到这里时,很多都直接解释说:“慈悲是观音菩萨,喜舍是大势至菩萨,能净是释迦牟尼佛,平直是阿弥陀佛。”基本上不解释。其实这个要解释的话,密宗的大圆满和《大幻化网》中讲得非常广,并不单是理论上说,而是以直指本性的方式来说。为什么在灌顶时,最后的四灌顶里有直指本性?在《六中阴》的最后,莲花生大士专门给我们讲过直指自本性,其实当你成佛时,所谓的佛陀就是自己的这颗心,但我们没有通达,也没有开悟的话,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寻找。当我们真正认识自心,当下就已经认识了佛的本来面目,这非常了义,再没有什么更高的理论。

在座的佛教徒,当你懂得一些道理时,一定要从根本上把它记得清清楚楚,一生中应该把这个道理弄得明明白白,如此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其他邪说所摧毁,这种正见确实很难得。

汉传佛教《六祖坛经》中所讲的教义,懂得密宗的人,与密法进行对照时,完全是不谋而合。如果你非但没有懂得密宗,甚至还完全排斥密宗的观点,却要讲禅宗的《六祖坛经》,恐怕会非常费劲,可能怎样也讲不清楚。因为所谓自己的身坛城就是极乐世界的器世界,所谓我们的意识形态,都建立为极乐世界的有情世界,这样的道理在显宗了义经典中讲得并不明显,即使有,文字和句义也是非常隐藏式地存在。

我们这次学习这部论典,有些人会明白,唐朝时的六祖虽然没特意去学密宗,也没特意去学五部大论,但是开悟者的智慧在法界中流露,这种智慧与经论非常相应,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之处。我想,经过多年闻思的人在文字上进行对比时,完全可以明白这一点。诸大德在究竟密意的大海中是融为一体的,并没有相违之处,这很重要,也是我们常说的显密圆融。

利美运动

我们在这个山沟里不太清楚外界,现在欧美国家的各大学校里,近几年非常重视“利美运动”的观点。我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叫做“利美运动”,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个汉语、英文还是藏语的词汇,“利美”的藏文是 “རིས་མེད”,无偏堕的意思,后来我才明白,它指的就是无偏堕的运动,无偏堕的运动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各宗各教的见解,学显宗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很好,学密宗的认为密宗的观点很好。我们藏传佛教中,有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等各大教派;汉传佛教中有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等;世界上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等,很多宗教、派别都持有一种偏堕的思想。

在这个提倡“地球村”的世纪,人们觉得很多思想和理念可以融合在一起,而且大家应该共同倡导善的力量,并倡议大家都参与到“利美运动”中来。譬如欧美各大院校中,老师和学生搞过很多次这个运动。实际上各教派里有没有教义上的分歧呢?这是有的。但是如果认为各宗派在究竟观点上互不相融、水火不容,这种观点就是带有偏颇的偏见,不太适合当今人类的发展,更不适合宗教的发展。

我想,我们佛教徒这时不能只顾低着头看自己的脚下,应该停下来看看四周,这个世界已经到了什么样的进程。

作为佛教徒,你不能认为自己学汉传佛教,就一味地排斥藏传密宗。我听说极个别的佛教徒,极少数的狭隘主义者,只要看见穿着红色喇嘛衣服的人,他的脸色都变了,眼神都不对了,没有必要这样。还有极个别宗教或教派的人,对其他派别非常排斥,我觉得这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为什么呢?我们所学习的思想,确实可以完全融合,就如我刚才讲的,显宗中最高的境界是禅宗的观点,与我们密宗里最究竟的思想一一对比时,完全可以知道:原来就像《定解宝灯论》里讲的,虽然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各有各的见解和倡议,但究竟上没有什么不相合的,完全可以融为一体,我们要了解这样的观点,这很重要。

心即是佛

我说极乐世界在自己的心,这对很多道友来讲,是一个新理念,但这是从较高的层次来理解净土宗的极乐世界,这也最相合密宗的究竟观点。因为密宗中很多的修法,是把自己的心观红色的“舍(῏ᨑ῝)”字,再变成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把自己观为阿弥陀佛呢?如果我的心不是阿弥陀佛,却观为阿弥陀佛,就是非常大的错误。如果我把自己观成茶杯,那就不合理,因为它的元素与我身体的元素完全不同,我再怎样闭目观修这个茶杯就是我,也不合理。密宗的生起次第并非如此,我们通过修行之后认识自心,以生起次第观修阿弥陀佛时就是这样,关于这些问题,密宗和禅宗可以进行对比。

《六祖坛经》里说“平直即弥陀”,“平直”完全是从证悟空性的见解来安立的,并不是说外境有个平直的东西是阿弥陀佛,而是说当我们心的本体显现时,认识了它就成了阿弥陀佛。在这些问题上,我希望学者、修行人好好地思考。

正文讲授

韦公总共问了三个问题,今天讲第三个问题。他不把话语权交给别人,全部自己问,看起来有点自私。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这是第三个问题,不过他提的问题确实很不错。提问的水平有差距,有些人的问题无法挖出别人相续中的智慧,有些人的问题很会挖,这一点,从比较出名的记者采访很多大德时,也可以看得出来。韦公这方面很厉害,问了很关键的几个问题。

六祖之前说过,在家修行也能成就,不一定在寺院中。之后韦公紧接着问:“在家人要怎么修行?要不要出家?在家到底能不能修成就?这个问题很关键,请大和尚为我教授。”

此时就没有说“大和尚慈悲”,到后面他可能也累了,问题特别略——“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在家怎么修行?请您告诉我。问得太多,有点累,但三个问题也不会那么累,不过六祖回答得比较多,不像我有时候回答得很简单,一句话就答了。

对于他的问题,在家人想修行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出家?我昨天也讲了,一般来讲,出家有出家的功德,如果具足出家修行的因缘,也是很好的。

把那边窗户关一下(对听众),这边有点冷,风挺大的。那天我遇到一个老乡,我问他:“你最近幸福吗?”他说:“不幸福,天气热了也痛苦,冷了也痛苦,没有一个快乐的。”(笑)

在家修与出家修,哪个更方便修行呢?应该是出家更方便修行。按照莲池大师的观点:出家功德非常大,但是如果出了家,心没有看破,还不断地追求名闻利养的话,比在家过失还大,不如在家好。我觉得这一点说得很对,有些人打算出家时,心里很激动,家里家外所有事都不管就出家了,但他出家之后并没有精进修行。我那天说有“跑跑居士”,现在也有很多“跑跑僧人”,整天背着一个黑色、红色或黄色的包,今天到这个寺院见一个上师,明天又到那个寺院去,天南海北的到处跑,极个别人就是这样。而且内心不调柔,因为不闻思,所说的话都围绕着贪嗔痴。并非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如此,但存在这样的情况。出家人的确很伟大,如果他没有勇气,很难看破,但是也不一定所有的出家人都很清净。

六祖自己刚开悟时,也没有受戒,并在15年中与猎人同住。我曾提过的庞蕴居士,也是在家身份。唐代还有个智真禅师,唐武帝灭佛之后命天下所有出家人都还俗,他也被迫还俗了,后来佛教恢复时,他也没有再出家,对在家身份有自己的想法,包括他写的诗歌,亦表示:如果心诚,在家出家都一样。汉地不想出家或对出家诽谤的个别人,以此作为依据来诽谤出家,其实是不合理的。心很清净的在家人,并不是得不到任何果位。

当今社会,我们怎么样劝世间人出家,也难以做到,百万分之一的人都不可能出家,大多数人是在家身份。但我本人经过多年观察,如果自己各方面的因缘具足,学佛多年以后想出家,而且这种心始终不退,自己也反反复复地思考过,可以出家。否则有些人的心很不稳定,刚开始非要出家,出完家后过了一段时间,道心都没了,过失很大。因为出家需要信众来供养,自己一点道心都没有却接受供养,到底是过失还是功德很难说。如果是在家人,毕竟他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来养活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出家并不需要问别人,很多人问我:“啊,您看看我的眼睛,我有没有出家的缘分?”“您看看我的鼻子,我有没有出家的缘分?”我也看不出来,出家的缘分也没有写在你的鼻尖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心,自己能不能看破世间。

《大宝积经》中说:“若欲求佛道,修于远离行,应学阿兰若,不应乐在家。”如果你真正想要修道,一定要远离一切繁杂的行为,应该前往寂静的阿兰若,不该喜欢像火坑一般在家的生活。《大宝积经》里讲了很多出家的功德,出家过失少,在家过失多等,有很多这方面的教言。

从古至今,出家人都没有生活压力,在寺院出家之后,基本上亲朋好友等很多人,在他心里都被排除在外,自然而然有一种轻松、洒脱的生活境界。但是如果没有调整自心,反而会造很多罪业。我讲过佛陀宣说的出家功德,很多人听了之后会想出家,又听了出家后犯戒和不精进闻思的过患时,又觉得不如还是当一个清净的在家人,平时好好地行持善法,自己多多少少也会有一定的修行机会。

所以,有些道友闻了几天法之后忙于出家,我本人并不赞叹,不要听一两个上师赞叹出家,就盲目出家。有的上师遇到一个居士,就劝他快去出家。曾有这样的事例,有一个人到处劝人出家,有一次,他坐车的途中一直劝说同行的人,结果一车人也特别轻信,到了目的地,这一车人都出家了。但听说后来的情况并不乐观,有各种说法。

我觉得出家是终生大事,应该反反复复地思维,出了家之后应该先闻思,之后以戒为师来修行,这非常重要。以上不是六祖讲的,是我的看法,如果别人问我“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我的回答就是这样。

下面有请六祖大师来回答。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六祖说:我给大家说一个无相颂。

“无相颂”是禅宗用语,并不全是没有相状和执著的偈颂,基本上世间人格方面的教言,也可以叫无相颂。前面第二品里的无相颂,才是与禅宗的见解相应的法要,此处的偈颂,可能是禅宗喜欢用这个名称而已。

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如果依靠我的教诫来修,与常常在我的身边没有差别。

这一点说得非常对,如果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做,上师在身边也可以,不在身边也可以,因为他的教言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我常想:我有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包括佛陀的甚深教言,自己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我们正处在黑暗的末法时代中,但是有明灯般的甚深教言照亮我们的前程,这是非常快乐的事,倘若我们没有福报,根本遇不到这样的思想结晶。这个社会那么复杂,有那么多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这时能遇到这般纯正无邪的真理,确实很难得。

六祖此处说:如果你们依照我的教言去修,与在我身边一模一样。有些人常说:“我能跟随某某上师多好啊!白天晚上都在一起。”有些女众说:“如果我是男众该多好啊!上师,我就可以跟您老人家一起修行了。”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一定要跟随上师,与其说跟随上师,不如说跟随教言,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依照教言修,跟着上师多少年也无济于事。从前善星比丘跟着佛陀那么多年,但最后变成什么样?因此说,法未入心时,上师身边的弟子和随从往往都是造业比较多,这一点,古代有,现在有,未来也会有。

如果与上师的思想或慈悲菩提心完全相应,那么无论在哪里,完全可以得到上师的密意。就像我们上师如意宝,他来到这个世界是1933年,麦彭仁波切圆寂的时间是1912年,中间相隔这么长时间,但是上师如意宝是完全得到了上师的密意和智慧而开悟的。智悲光尊者没见过无垢光尊者,通过《七宝藏》得到了上师的意趣。

所以,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地点方面看,我觉得有信心、有缘分的人,是可以获得上师教言的,如果你的信心不大或者因缘不好,即使你跟着上师,也许只是造的业更严重。对此我们要多方面比较。

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如果没有按照我的教言去修,即使你在我面前剃度,也没有意义。

有的人出家时说:“您给我再剃一点,多剃一点,我今天对头发特别特别讨厌,我一定要把它剃光。”对头发有什么讨厌的,如果你没有按照上师的教言去修,剃发也好,出家也好,怎么加持也不一定得到利益。很多人都是开始时很有信心,在上师面前欢喜出家、取法名等,但到后来,自己的心慢慢离于法之后,行为会背道而驰,最终都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下面是六祖讲的无相颂。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心平何劳持戒:心要平直、平等,意即心地要善良,如果心不善良,你受持出家戒律有什么意义呢?心里整天都是贪嗔痴慢,自心不正,杀生、偷盗样样俱全。历史上还有更可怕的,以出家身份毁坏佛教、毁坏自己、毁坏道场,从历史记载来看,也让人惊恐万分。所以,如果心不善,持戒有什么用呢?毫无意义。

行直何用修禅:如果心善,他的行为一定是平直的。比如说我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善的状态,那我身口的一切行为也不会造恶业,会调伏烦恼,如果这样,禅修有什么用呢?不用修禅。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在家人,只要心善,即使你没受很多戒律,只受一分在家居士戒也可以,不一定受出家的戒。如果你的行为等各方面相当如法,即使你没有像出家人那样,天天坐毗卢七法禅修,也是可以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果你行为都在非常如法的状态,即使没有坐禅也可以。密宗中也讲,不管行住坐卧,一切都在智慧的妙用中,不用特意去参禅,但是这个境界比较高。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恩则孝养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知恩、报恩。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会懂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的恩惠,从小都因受到父母的抚养、教育才得以成长,包括自己长大之后,也要仰仗父母的慈悲才能生活。同时,以现在自己父母的恩情可以推知,无始以来当过自己父母的老母有情,都对我们恩德无比。有感恩心的人,会孝顺父母,没有感恩心的人,即使修行也修不出什么,尤其没有感恩心的出家人,自己在修行和利益众生方面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二规教言论》中讲过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义则上下相怜:仁义礼智信,一般在儒教中,“义”指正义、合理、合法。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对造恶有一种惭愧心、羞耻心,这种心叫做义。做人要有良心,“噢,佛教中这是不能说、不能做的。”或者“世间法中,这是不能做的。”如果以这样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他对上者会恭敬有加,对下者也会慈悲维护。

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如果我们为人正直,对上者会恭敬,对平等的人会和睦相处,对下者会慈悲爱护,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其实这很重要,现在很多人不会做人,尤其是当代的教育中,做人的教育特别少,我们需要向善的教育,佛教徒需要,非佛教徒更需要。

大家都有智慧,会电脑、会上网。在学数学时,不用任何计算工具,可以用心来算,现在这方面的训练很不错。但是我们在社会中遇到困难该怎样面对,与上司要怎样配合,对下属应怎样沟通,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又该如何对待,关于这方面的教育理念,现在中国的教育中特别缺少。

也因此,当今世界上讲仁义的人很少。包括现在的食品,吃的时候也心惊胆战。现在内地各个厂家,厂商根本不会食用自己制造的食品,知道里面加有什么东西,自己吃另外的食品;好多农民不敢吃自己种的庄稼,他在其他地方买别家的农产品。这就是道德理念上的缺失,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教育而导致的。如果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大乘佛教思想,大家就会有一种安全感。所以六祖说,义很重要,“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让则尊卑和睦:我们若谦让,与上者和下者都可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大家都会过上非常快乐的生活。有句话说:世界的和平,由宽阔的心而产生。还有一种说法:让你三分,自己获得极为优先,等等。其实如果我们礼让、谦让,自己得到的最多,可惜能做到的人很少。

昨天我跟一个发心人员吵架,他不让我,我也不让他,我们吵来吵去,到最后我也累了,他也累了,我说:“那就这样吧,晚安。”他说:“嗯。”有时发心人员确实比较累,我修行不好,不想让别人。我不让你,你也不会让我,之后自己也不一定快乐,如果能忍让、谦让,大家都过得快乐。不仅仅人与人之间,还有家庭与家庭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会拥有非常宽阔的天地。

忍则众恶无喧:忍为万德之先,安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果我们具足安忍,各种不好听的语言都不会宣扬,正因为我们忍不了,不具足忍辱,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经常宣说他人的缺点。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这是《佛遗教经》里讲的,如果能行持安忍,则可称之为力大之人。什么叫力大之人呢?如果真能安忍,那这个人的力量会很大,可以说他是“大力士”。但因为我们心里没有安忍,因此每个人都很脆弱,不敢说大力,稍微遇到一点事都受不了。

比如说今天天气冷了,稍微打开窗户,身体有点着凉,马上关窗,关了以后,好像又热起来了,又受不了。别人稍加赞叹和诽谤也受不了,更不用说在我们身体上,用火来烧或者用水来淹,这时的感受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忍确实很难,但是修行需要坚强,需要安忍。

其实这些都是对在家人的教言,作为出家人有没有这些功底?按理来讲应该更加超胜。不过出家人也应共同学习,因为很多在家人能做到的善行,恐怕像我这样的个别出家人,很多方面也做不到。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钻木出火:从比喻上讲,木头通过很多次摩擦之后,从中可以冒出火星,产生火焰。同样,我们智慧的火花,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精进修行,反复磨炼之后才能产生的。

因此道友们不要认为学佛或出家以后就万事大吉了,稍微闻思两天就退失了,“啊,原来学佛这么困难,跟世间学校一模一样。”山下的学员最初报名的有些人,带着很大的愿望而来,欣喜报名,听了一节课以后,发现还要听很多节课,并且需要不断地听课,觉得太累了,就不学了。他认为报名以后不用学,什么事情就立即了然呈现。这确实是不懂真理,世间上任何一种珍贵的真理,你要想得到,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付出和努力之后才可以。

我有一个亲戚,他看我一直看书,就说:“你多么可怜啊!在我的眼里你是最可怜的。”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你小时候就天天在油灯下看书,你现在还在看书啊。”

我在学院刚刚出家时,他有次来看我,当时我住在草皮房子里,房子很小,他睡在我旁边,我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一直在背诵,他睡不着,特别烦我,大概十二点钟,他起来看看,“你还不睡啊?”早上五六点钟时,我又点灯,他又唉声叹气,厌烦至极。当时的条件有限,我也觉得他睡在我旁边很不方便,但也无可奈何。

我觉得很多对佛学不理解的人,认为学佛很简单,认为自己马上就会开悟。但是六祖都在八个月中苦行,如果说我们比六祖还利根,这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家应该精进。精进一两天谁都可以,譬如我经常在讲考班看见很多新面孔,过一个学期,旧面孔就会消失一部分,再过一个学期,又走一帮人。我一看到新面孔,就觉得这些人一年之后也会消失的,所以我已经司空见惯,这就是不精进的表现。我们凡夫人行善、修行确实是这样,在一个环境中是这样,到其他地方去也会如此,所以需要精进。

淤泥定生红莲:如果我们真的很精进,就如淤泥中出现红色的莲花。莲花分白色、红色、紫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红色的莲花非常好看,如果我们真的非常努力,在如淤泥般的末法恶世,也可以出现如莲花一般于世间烦恼都不染的菩萨、高僧大德、有智之士。现在的修行人,既需要接受系统的教育,又需要自己多年的反复努力,如此是可以培养出佛教人才的,不能只学一年、两年。我们读一个小学也需要六年,读到博士毕业要多少年?我们想一想。出世间的佛教中这么多境界,我们作为普通人,为什么不需要努力?所以,要长期接受教育,到最后,闻思和不闻思确实是大相径庭。

我前两天遇到一个人,他说他们寺院里有两个出家人,他们关系很好,但一个没有闻思,住在自己的寺院里,另一个出去求学了。本来不闻思的那个人很聪明,另一个去闻思的人比较愚笨,但是他去了一个佛学院,在六年中非常精进地闻思,回来以后,他们两个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平时他们这一帮出家朋友中,价值观完全不同,这从大家说话的过程中也看得出来。没去求学的这个人还是傻傻的,什么都不懂,从外面求学回来的这个人,他的观念在短时间中就有巨大转变,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后来他所做的事业也不得不令当地无数人佩服,所以,人与人的智慧确实天差地别。

就像《二规教言论》里讲的,以前与我们平起平坐的人,后来如上弦月一样越来越增上;有些人因自己在行为上懈怠懒惰,修行越来越差,到最后一无所成。我在好多年前写过《修学的旅途》,里面写了三个和尚的不同结果。

以上是“淤泥定生红莲”的意义。今天的原文比较少,我特意广说,害怕讲不够,现在看来好像没有问题。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平时的修行和生活中,比如你生病了,医生给你开特别酸、苦的药,表面上看特别难喝,但实际上对你的病非常有利;上师和道友对你的语言,听起来好像特别逆耳,你根本不愿意听,但阿底峡尊者说过,最重要的教言会击中我们的要害,这很重要。

末法时代的很多病人,不喜欢吃苦口的药,喜欢非常甜的。以前我读书时,稍感风寒就喝糖浆,没感冒也经常到医生那儿去喝糖浆。人们不一定喜欢苦口的良药,也不一定喜欢逆耳的忠言,其实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言,如果没有教言,凡夫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分别念来生活,自觉性往往很差。

有些修行人,没有上师和道友的指点,已经离开了清净的僧团,自己基本上已经迷失方向了。我们学院中以前有些法师、辅导员,当时很不错,如果继续呆个十年八年,见解应该会得以稳固,但后来自己离开了,离开之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道心退失,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还有各大城市里的学员,有些人认为:啊,我自学好一点。离开了相互督促的对境,凡夫人的习气非常重,非常自我。包括在网络上听课的人,有相当一部分道友,虽然心态不稳定,人数一会儿多一会儿少,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总体上,如果在这一个小时中真心听课、共同学习,那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心会专注的。如果没有这个因缘,在世间中完全依靠自力来修持,除个别大德以外,我觉得很难。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认识、发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自己的过错,能产生智慧;人有长处和短处,如果我们经常护短,内心不会正直,这种人不可能成为贤善者。

有些人爱维护自己的短处,别人稍微一批评,他就拼命否认,根本不会反省自己,内心中明明知道自己不如法、不合理,但是不敢承认和面对,这是我们修行中最大的错误。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日用常行饶益:我们平时讲“日行一善”,每天应该行持饶益有情的行为,作为在家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发了大乘菩提心的出家人。

昨天我们学院中来了外面的设计员,好几个都不学佛,他们以好奇心来听课,听完《现观庄严论》后,今天我们在开会时,有个人说:“我知道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缘众生的大悲心;第二是缘佛果的智慧。原来菩提心必须要具足利他之心。”讲得非常好。当然,他内心中不一定有菩提心,不过有时听一节课也会了知一些道理,所以要日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我们修行成功,成就佛果,并非是因布施钱财。唐朝时也有这种情况,现在更是如此,好多人认为修行的成就一定要依靠钱财、供养钱财,好像把加持作为买卖品。比如说我晚上下完课做开光加持的时候,很多人拿五块钱、十块钱放在这里,好像我专门开了一个算命的铺子一样,拿个十块钱,“给我加持一下。”拿个五块钱,“给我开个光,吹一下。”吹一下给五块钱的话,是把我的吹气当买卖品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认为加持一定要用钱来买,如果没有出钱,觉得我不一定很真心地给他加持。所以,现在有些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弟子认为成就与布施、供养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这样,佛陀就不是度有缘人,而是度有钱人了。在当时的唐朝也是这样讲的。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菩提是从内心中寻觅的,观自己的心,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贪嗔痴当下去除后才能获得,而并非是劳累地向外求玄谈奥,从外面实有的东西中获得。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教言而依教奉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能依所依的一切,当下可以呈现在你的面前。

作为在家人,只要认真修行,极乐世界不会很遥远,如果你没有做到以上所讲的感恩、改过失、饶益有情,你虽然天天念“阿弥陀佛”,但实际上你心里一直用嗔恨心、恶心,就像西方人心怀恶心一样,东方人心里有恶心,往西方去也有一定的困难。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六祖说:“善知识们,总而言之,依靠我上面所讲到的偈颂修行,之后能见到真正的自性,成就佛道不会很困难。”

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不相待:可以从两方面解释:我们一定要快快地修行,时间不等人,现在应该有一种紧迫感、无常感,快速修行很重要;或者说,时间不早了。

时间不早了,你们可以解散回去了,我也准备回到曹溪去,如果以后有什么疑问,欢迎你们来曹溪问我。

当时他马上讲完了,可能害怕韦公继续提问题,有点累了,说我们下课吧,如果你们以后有问题,可以来曹溪问我。

那天有一个大学老师说,你们有什么问题,我现在没办法回答,我可以提供我的微博和Email邮箱,我提供很多很多跟我联系的方法,你们来找我没有问题。当时六祖没有这些联络方式,但他仍然要求,你们如果有问题,可以到曹溪去。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这时,韦刺史、官员、官僚,还有善男信女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开悟,按照六祖所说的教言,依教奉行!

这一品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