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7 为什么TA不懂你 >> 寻找生命的意义-演讲-云南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寻找生命的意义——云南大学演讲

『2014年7月3日』

主持人: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索达吉堪布来为大家开启一场智慧之旅。

对于索达吉堪布,大家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各种传媒应当有所了解,堪布是一位著作等身,在国内、国际享有极高声誉的佛学大师。除了学问上的惊人成就,堪布的内在修为也令人钦佩,从2007年开始堪布陆续发起了为数众多的慈善活动。

下面就有请堪布为我们作主题演讲——

今天在这里跟老师和同学们结上殊胜的因缘,内心很欢喜。就我而言,也谈不上作演讲,只是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今天的主题“寻找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定位的差异

人们对生命会有不同的定位:有些人觉得一生庸庸碌碌度过就可以,有些人认为生命应该绽放光芒。后者之中,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财富,有了钱一切都好办;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跟所爱的人在一起,携手至老;还有的人可能认为舍俗出家,前往寂静处修行佛法,或者虽然出了家,像我这样到处“漂泊”,做个云游僧,很有意义。

佛陀两千五百多年前说:众生的根机、意乐各不相同。确实如此,人与人彼此互不相同,所以在生活中需要给他人留出一定的空间。有的年轻人对周围人说:“你应该这样做,否则就是对我不尊重。”其实别人怎样做,是他的选择和自由。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时,听说有个大学生打算毕业后去农村,种种地、看看书,不愿过城里的日子。他的一些朋友激烈反对:“不留在城市里,你的生活跟农民就没有差别了。”以此也导致他们之间出现严重的矛盾。

其实不论家人或者朋友间的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观点不同。我们要知道,人与人的想法不可能一模一样,有些人觉得这样合理,有些人觉得那样妥当,只有相互包容才能融洽相处。

对于生命的意义,在座的可能都思考过、寻觅过,也许你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只要事业有成、财富如山,人生就会熠熠生辉。但其实这是不一定的,反而可能当你处于简单、快乐、放松的状态时,生命之花会悄然绽放。

二、错误的观念让生命黯淡

书本大学,社会大学

很多大学生希望一毕业就飞黄腾达,但其实你只是从“书本大学”毕业了,而“社会大学”却不一定。

从“书本大学”毕业是怎样的?就是把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全部学习圆满了。然而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如何跟同事交往、如何与朋友相处,乃至如何照顾老人、爱护孩子等等,是这所大学的课程。但对于这些,很多大学生茫然不知。不仅如此,对于更深的人生道理,他们也是陌生的,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解决”,或者认为“只要努力,任何事都能办成”。其实从佛教的因果律来看,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有背后的深层因缘,并非金钱能完全成办,也并非勤奋能样样达成。

佛经里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想了知自己的前世因缘,就看今生的状况,比如你现在是大学生,有才华、有智慧,这是前世种了相应的因;想知道自己的后世境况,就看今生的状态,如果你具备良好的品行,那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正因为如此,古人常常倡导“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第一,立德,要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没有人格的底线,人与动物就没有差别了,会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当今社会诸多恶性事件屡禁不止,其实就是很多人道德沦丧所致。

第二,立功,一生中至少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有些人当老师,有些人做医生,有些人办企业……不一定轰轰烈烈,但顺应自己的因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就是立功。

第三,立言,留下一些著作,即便不能写书,写一篇文章也很好。现在很多人天天写微博,在这方面立说,这也非常好。

刚才在食堂,我看到里面的每个人都是边吃饭边看手机,这跟国外很多学校的情形截然不同,他们是边吃饭边看书。不过也可能你们的手机上存了很多书,是不是这样?如果是,也很好;如果不是,而只是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那意义不大。

世界上很多教育学家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推断,哈佛大学永远会是世界第一。为什么?一方面这所大学里的老师非常敬业,将全副精力投注在教学上,这也是哈佛大学某些管理机制所限制的;另一方面,哈佛大学的学生都特别勤奋,学习起来废寝忘食,晚上所有书房的灯都亮着,而且他们从来不会在穿戴等方面攀比计较。

我们这里的不少大学,表面看似很好,但实际上有钱的学生天天出去玩乐或者做没有意义的事,并没有把珍贵的时间用于学习;没钱的学生经常忙于打工,也没有把所有时间用于读书。当这些学生离开“书本大学”,进入“社会大学”时,学业不精通、人格不完善,要应对工作和人生,有一定困难。

生命的意义不是金钱

很多学生想要一毕业就坐拥名车豪宅的愿望,其实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不去思考如何为社会作贡献,如何在岗位上做有益之事,而只是算计着自己如何发财。

但是这种金钱至上的心态,在这个时代却非常泛滥。我去各地时,在候机大厅里常常看到一些柜台在卖书和光盘,不过一般很少有哲学、宗教方面的,大多在讲成功学,“马云怎么说”“这个企业家怎么说,那个大老板怎么说”。很多人对此也是饶有兴致,“他既然赚到了钱,我也要这样做”。不过我想:虽然你可以依葫芦画瓢,却不一定能同样成功,因为人的命运不同。

一辆车只有四个轮子,不可能所有零件都变成轮子;同样,每个人都成为大老板也不现实。而且如果你总是看不上现前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现在这份工作的薪酬、待遇就无法让你满足,当不满情绪滋生时,你就不会认真对待手上的事情,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听到很多企业家说:“我们不愿招收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眼高手低——每天玩手机、玩电脑,不好好做事,反而跟公司要很高的薪酬。不如中年人踏实,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知道挣钱不容易,反而肯努力做事。”

如今很多人常常以是否赚到了很多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合理,正确的标尺应该是人格。

在藏地,人们评价一个人,不会看重他的财富,而会看重他的品质。找男女朋友时,藏族人经常关心的是“这个人的心地是否善良”“他(她)对因果的取舍如何”“他(她)有没有慈悲心”……是以人格为主,之后才是财富以及家庭背景等。

生命不只一世

再说很多人的人生观,可能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认为人生只有短暂的这一世——一个人来到世上,慢慢长大,开始上学读书,毕业后找工作,结婚生子,然后退休,最后离开人间,彻底归于虚无,如同灯灭。

实际上,人并非只有一世。我们的生命从前世流转而来,即生中的很多苦乐,都跟前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懂了这一点,人生中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就可以找到答案。你会知道:我和我的一个同学一起读大学,同样努力工作,但是我后来那么顺利,如同生活在天堂里,而我的那个同学却非常不幸,就像沉陷于地狱中,之所以出现这种巨大差异,根源在于前世。

今世的死亡只是通往后世的一扇门,所以要常常想到:当我的生命结束时,如何面对?

有报告称,目前中国每年死亡的人中,大约四分之一死于癌症。假设某一天我们突然收到癌症病危通知单,或者得病的是家人,该怎么办?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没有做过丝毫准备,到时恐怕只有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昨天有几个人来见我,特别伤心地说他们的一个亲戚得了绝症。我当时以自己的一些经验对他们作了一些开导和安慰。同时我也想到不仅仅是这些人,每个人面对死亡时都会非常痛心,然而在平平安安时,又有几个人想到过死亡?

释迦牟尼佛走出四个城门时看到老、病、死、修道的景象,于是毅然放弃皇宫的生活,去寻找解脱之道。而我们很多人从不过问死亡,这样走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

佛教为何历久弥新?

现在有些人固执地认为:“人死如灯灭,哪还有后世?”从某个角度而言,这么想也情有可原,因为自文革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受到一定的破坏,导致后来很多人没有机会了知很多深奥的道理,甚至对宗教颇有成见。

对于很多年轻人,我并非要求你们非要信仰与学习佛教不可,而是觉得你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佛教的思想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风雨,没有消失反而愈加散发出生命力,在现代生活中展示巨大的效用?

我常这样劝导人:“你如果非常痛苦,就看看佛教的书吧。”佛教其实不仅是宗教,而更是教育——智慧的教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点燃光亮、遣除迷暗。比如你如果真正明白佛教中“一切皆是无常”“一切无非因缘和合”等道理,那么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也完全可以做到泰然处之。

佛教的教义,在如今的东西方医学、心理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很多验证。而在生活中,很多人也体会到它的真实作用。我想这个文明是稀有的。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他们其实是同一时代的。

老子降生于公元前571年。据传,他诞生时眉毛、胡须都是白的,耳朵硕大,看起来像个很有智慧的老人,因此得名“老聃”,“聃”在古文中是耳朵长而硕大的意思。老子实际上是一个神秘人物,写了《道德经》之后,就不知道去向。

大概在老子降生后的几年,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佛降生于世间。如果按照现在世界公认的佛历,佛陀的出生时间也是公元前565年。佛陀15岁时,孔子降生,也就是公元前551年。

所以孔子和老子相差20岁,佛陀与他们之间分别有大约15岁和5岁的差距,但是属于同一个时代。那时可以说是人类东方文明崛起的时代。

有些史书上记载,当时孔子的弟子问:“世上有没有圣人?”

孔子说:“有。”

“是不是师父您?”

“不是。”

“是不是三皇五帝?”

“也不是。”

“那这位圣人是谁?”

孔子说:“这位圣人在西方。”汉地的西方,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在之处。

当然,对于三位圣贤处于同时代的观点,极个别人不承认,也说了一些相似的理由。但是我们有很多的依据可以进行论证,比如用现代历算推算,佛陀跟孔子就处于同一个时代;用人的代数逆推,孔子的77代往前回溯,也刚好是佛陀的时代。

大家可以想一想:公元前500多年前诞生的佛教思想,一直流传至今,没有变得陈旧,也没有被后来的科学、人文等思想推翻,其原因何在?

拥有的总会失去

很多人对佛教的思想比较陌生,而对世间的事情非常熟悉。但我们要知道:人生几十年所追求到的财富、名声、地位,很快都会消失,人的青春也会像夏天的花,不久就凋谢了,一切都不常驻。

如果我们随时有无常观,有危机感,那么拥有时不会很傲慢,失去时也不会很悲伤。

现在个别人失去心爱的事物时,内心就无法承受,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中国现在官方统计每年的自杀人数接近30万,如果加上没有统计到的,可能更多。这些悲剧,究其根源都是心态没有调整好。

其实如果去观察,人心可大、可小——对一件事,心可以特别执著,也可以非常随缘。当然,仅仅嘴上说“不执著”是不行的,还是要学会调心的方法。方法也很简单、很方便:你早上起来时慢慢呼吸,呼吸过程中把心放松下来。放松一会儿再这样思维:“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这种思考很有必要,然后你可以想象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样来观修。有些人从未想过人生有一天会完结,所以一直拼命地挣钱、拼命地追求,最后面对死亡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准备。

也许有人觉得:“佛教是不是悲观主义?”其实佛教不但不悲观,反而非常积极,只不过不是在无益之事上积极。佛教六波罗蜜多中有一个精进波罗蜜多,教诫我们在学习真理、利益众生方面,要非常勤勉努力,甚至佛教倡导忘我而利他,认为这样的人生才真正具有意义。

三、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取得了怎样的个人成功,而在于为世界付出了什么。

爱因斯坦曾说:“对我而言,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我很喜欢这句话,确实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如果能够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承受的不施加给别人,自己愿意接受的奉献给别人,这样的生命才拥有价值。

但是如今很多人的心中充满自私,一切所做都是为了自己获得金钱、地位,帮助别人的意乐非常微弱。国外的有些人,一旦有了钱,就会常常作慈善;而我们这里的很多人,有了钱就只顾自己享受,从未想过他人。这是很遗憾的。

萨布瑞亚

德国有个叫萨布瑞亚的女孩子,两岁时罹患眼疾,12岁失明。但她没有放弃,依然不断努力,最后考取波恩大学。读大学期间,她发现藏语没有盲文,于是靠着电脑听音分析器的帮助,借鉴布莱叶盲文,编写了一套藏语盲文程序。

后来她来到拉萨,建立了一所盲童学校,这是拉萨第一所盲校。

一个双目失明者可以在异地建立学校帮助盲人,很多人虽然双目健全,每天想的却只有自己,总是为这个事苦恼、为那个事焦虑,常常愁眉苦脸;而萨布瑞亚呢?总是绽放着笑容,也给那些盲童带去了欢乐和希望。

在心灵上筑建快乐

对于人生的价值,没钱人可能认为是拥有万贯家财;没地位的人可能认为是居于万人之上。其实这些都不正确,等他们真正有了钱、得到地位时,就会发现并非自己之前所想象的那样。

2013年的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建林,他的儿子读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国外,26岁回到国内。当时很多人觉得王建林会把万达集团的所有管理权、财务权交给儿子,但是王健林接受采访时说:儿子刚刚回来,不一定很成熟,我暂时不会把集团交给他,先给五个亿,让他锻炼锻炼。

前段时间,王健林的儿子在微博上说自己买了一个200块钱的电脑桌,已经过了很久,京东的快递还没送到。网友们对这件事也非常关注,当天的评论就有两三万条。

当时我就想:他们的人生观是怎样的?是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还是其他的?

其实把人生的快乐筑建于心灵上,才是真正稳固的。否则,欲望永远无法填满——拥有10万元的轿车时,想要20万的;有了20万的车,想要30万的;30万不行,又要100万的;100万不行,200万……这样一直不断贪求,无有止境。

当今教育的缺憾

如今的新闻中,常常可以听到贪污腐败、欲望无度的很多报道,导致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的教育存在缺陷。

以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不应只是教导孩子追求财富和事业的成功,而更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心灵美德,比如知足的心态、坚强的品格。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曾经有过这种家庭教育。

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一般家中有了孩子后,大概好多年之内,孩子的母亲都不用上班,只需要专心教育孩子——把做人的各种道德准则传授给孩子,而父亲则承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父母有不同的分工。如果是这样,孩子因为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时,会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而且内心不会那么贪婪、自私。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这边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比如在座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基本是独生子,在家里都是被父母惯着、护着,什么事都是你说了算,各种做人的道理并没有学到,而学校里,也缺乏慈悲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这种情形下,人的综合素质很难提升。

留在中国大山深处的德国人

有一个叫卢安克的德国人,来到中国广西山区,留在那里做了一名老师,柴静曾经对他作过采访。刚开始卢安克的父母对他的选择非常不理解,很不同意,但后来他们也发现他的所作所为是有意义的。

卢安克的心态是怎样的呢?就是把那些山村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他说:“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幸福。”其实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思想。

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有没有这样想过:不论能力如何,都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一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利他心其实非常微弱,而自利心可能极其强大。然而人世间有一种规律:一个人越是帮助别人,他的名声、地位等反而越会增上;一个人越是维护自己,甚至为了私利而损害别人,他的名誉、财富等都会不断衰败。

众所周知的特蕾莎修女,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女人,但是她取得的成就却是非凡的。1997年,当她走完人生的87年历程,离开世间时,印度政府以对待国家总理死亡的方式对她进行国葬。当时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位领导参加了葬礼,这其中有六位总统(三位是女王)。

是什么力量使得她如此受到爱戴?不是钱财,不是权力,而是一颗利他心——对于麻风病人,对于乞丐,对于凡是特别可怜的人,她都满怀爱心地去帮助,她看似柔弱的身躯里跳动着一颗伟大的利他心。

这种利他精神,在座的诸位,你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后来的社会教育里能否找到?如果找不到,那么这种教育就算不上很高尚。

佛教的四个“正”

佛教界有位了不起的大德弘一大师,他曾说:

“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恶行,而与以正行;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幻觉,而与以正觉。”

弘一大师讲述了佛法的四个特点:正见、正信、正行、正觉。

1、正见

佛教能破除世间的一切谬见。世间有很多不正确的观念,比如“常净我乐”——本来不是常有的东西,人们始终认为它常有;本来人体充满36种不净物,可是大家都认为身体很干净……对于诸如此类的谬见,佛教能够一一破除。

2、正信

佛教能破除一切迷信。如今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人是否有后世一无所知,其实要弄清楚这一点,很有必要学习佛教。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生命的延续有着非常明确的讲述,而这一观点完全经得起科学的推敲。

《楞严经》中记载,佛陀时代时,有一个叫波斯匿王的国王,不太相信人有前后世。

当时佛问他:“你为什么不相信前后世?”

他说:“我觉得身体毁坏后,心也会随之消失。”

佛问:“你是如何知道的?”

他说:“我年轻时,身体非常健康、强壮,现在我62岁了,身体病弱无力,所以身体明显是无常的,那我死亡时这个身体会坏灭的。”

佛问:“你想想你能见的心——见精,自从你能见到恒河至今,是否有过变化?”

波斯匿王说:“我刚开始见到恒河时只有3岁,到现在的62岁,我见恒河的这个见精,是不生不灭的,确实没有变化。”

表面看来,这段话说明见精在即生中是不老不灭的,但实际上也能间接证明前后世不虚存在。人死时,只是舍弃此世的身体,而见精依然不坏。

见精,就是佛教里讲的如来藏,是一直常存的。如来藏上如果熏染了很多业,就会起现世间万象,但是就如大海即便表面波澜壮阔,海底却始终非常平静一样,如来藏也不随万象而迁变,始终常恒不变。所以,我们这辈子做人,下辈子变成其他类众生,身体会在六道中不断转变,但如来藏不会毁灭与变化。

梁武帝时代有位志公禅师,他说:“富贵百年难保守,六道轮回易循环。”意思是,今生的荣华富贵难以保住一百年,而命终时自己就要随业在六道中不断流转。可是对于这些道理,很多人并不知道。

志公禅师还说:“劝君早觉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这两句话很重要,意思是,各位一定要早点觉悟到修行之路,因为一旦失去人身,万劫中也难以复得了。

我觉得在座很多年轻人不必说深入地研究佛教,即便稍微了解一点,都会受益匪浅。你们很多人很有善根,但因为各方面的因缘,至今一直沉迷于世俗中。你不需要出家,也不需要非到寺院里,只要在感觉痛苦时,想一想:佛教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取蕴苦,我现在感受的是哪种苦?佛法里有没有方法解决?这样想时,也许佛法就能给你带来一点启迪,这也非常好。

佛教的思想不是迷信,如果你对此不认同,可以阅读佛教的千经万论,观察一下其中所讲的道理跟我们的生活有没有相通之处。

3、正行

佛教可以破除一切恶行。如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杀盗淫妄恶行,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戒律中就作了遮止,人们如果能够以戒律作为准则,行为就会变得贤善。

4、正觉

佛教所实现的果法是什么?就是破除一切幻觉。一般人认为世间很多事物是真实的,但是用佛教的智慧一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如同水月、梦境一般危脆、虚幻。包括很多人喜欢谈论的神通,在佛教看来也是一种幻觉,不值得提倡。

爱、财富与成功

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走出家门时,发现有三个人逗留在门口,当时天气不太好,她于是邀请他们到家里坐。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说:“他们俩,一个的名字是财富,一个的名字是成功,我的名字是爱,我们不能同时去你家,你只能选一个。”女孩听了,就回去跟父母商量。

父亲说:“应该让财富进来,这样我们就有用不完的钱。”她听了立即反对:“应该让成功进来!”正在争执之际,母亲说:“有了爱,苦也是甜的,干脆让爱进来。”父女俩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女孩走到门口,邀请爱进到家里。

结果过了一会儿,她们家的气氛变得非常愉悦,大家都欢笑着,此时其他两个人——财富和成功也进来了。

女孩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们俩也进来了?”他们回答:“有爱的地方,财富和成功都会随之而来。”

这虽然是个寓言,但很值得我们思考。人要让爱进到心中,这样很多圆满都会不求自得。不过,爱有自私的爱和无私的爱,只有无私的爱才能给我们带来安乐。

四、结语

如果想让生命具有意义,就用一颗利他心,用一份爱心,来拥抱这个世界,这时你的生命会散发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