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80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八十课

思考题:

1.戒律有什么不同名称?

2.戒律在什么情况下是有表色或无表色?藏地对此有何不同观点?

3.哪些众生具有别解脱戒、禅定戒、无漏戒?它们恒时都具足吗?

4.随心戒是指哪两种,为什么称为随心戒?断道又是指什么?什么叫未至定,可以分几种?

5.什么叫意戒和根戒?它们依何而言,有何教证?根戒怎样具足正知正念?

6.怎样具足禅定戒、无漏戒、戒、恶戒之无表色?

7.守戒者具有不善无表色,守恶戒者具有善无表色的情况存在吗?请分别举例说明。

8.守戒、恶戒、中戒时,有表色是怎样具足的?有覆无覆无记法也是如此吗?

《俱舍论》现在讲无表色中的戒律,戒律里面讲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分四方面:分类、本体、释词和具戒之人。首先,分类和本体已经讲完了,现在讲释词,什么叫别解脱戒。

壬三、释词:

俱得立名为律仪,妙行以及业戒律,

初者有表无表色,乃别解脱与业道。

为什么叫做戒律等呢?能消除破戒的酷热获得清凉,故称律仪。戒律也叫做律仪,印度梵语称为“西拉”,法尊法师译为“尸罗”,能遣除烦恼的酷热,获得智慧和解脱的清凉,因此叫做戒律。《入中论》和《经庄严论》对尸罗的解释方法有点不同,前者解释为清除酷热,后者解释为获得清凉。

蒙受圣者的赞叹,故称为妙行。戒律也叫做妙行,为什么呢?因为受戒者会受到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们的赞叹。是所作的自性,因为戒律是需要人们去守护的,守护以后可以获得善妙的功德,因此称为业;禁止身语的非事,故称戒律。小乘对于心里的贪嗔痴并未着重破斥,主要是遮止身体的三种不善业和语言的四种不善业,因此称为戒律。

这其中得戒第一刹那的有表色与无表色开始脱离恶业,故而称为别解脱。《入菩萨行论》、《法句经》中也引用教证提过,所谓的别解脱,依靠行持善法和受持戒律,自己从轮回中获得别别解脱。《自释》中也经常用“别解脱”,意思就是依靠自己的行善,最后自己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此称为别解脱。

这里讲到从第一刹那开始有有表色和无表色。比如一个人受戒的第一刹那,在上师面前顶礼、诵受戒的仪轨,这是身体和语言的有表色,从此以后,如诵戒、顶礼或者不去有虫的地方等,即为身语有表色,所以有表色有时存在、有时不一定存在。而无表色从受戒的第一刹那,即通过上师的有表色和自己的发心,自相续获得无表色的戒律以后,一直到死亡之前一直存在。

萨迦班智达在《分析三戒论》里面说:“声闻戒律无表色。”《三戒论释》中已经引用过。在这里讲小乘戒律的时候,一定要把俱舍和戒律结合讲,因为小乘当中,见解主要以俱舍的观点来解释,行为则依据《毗奈耶经》来抉择。现在有些高僧大德解释释迦牟尼佛的经典、论典的时候,可能对于所讲内容的范畴有点不了解,经常用《俱舍论》的观点解释大乘的论典,这样解释有点困难。因为《俱舍论》本来是一个小乘论典,有关别解脱戒等方面的内容,用本论观点来解释非常恰当。

既然萨迦班智达在《分析三戒论》里说“声闻戒律无表色”,为什么《俱舍论》说声闻戒律是有表色和无表色呢?格鲁派的有些高僧大德专门问萨迦派:为什么萨迦班智达在《分析三戒论》当中说“声闻戒律无表色”?这已经明显违背了世亲论师《俱舍论》的观点。萨迦派果仁巴大师对此解释说:萨迦班智达的意思并不是声闻戒律全部是无表色,只不过是从无表色占主要位置来讲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开始到最后末尾之间,无表色是在别解脱戒具有的相续中始终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并不是说萨迦班智达不承认有表色。在这个问题上,明朗大师在解释《三戒论》的时候也说,所谓的无表色自始自终应该存在,但有表色最开始的时候存在,中间则时而存在时而不存在。

由于是趋入业与心的因,而称为业。为什么是业呢?通过想要得戒的思心所趋入业,趋入自己的内心。又因为是彼业的途径而称为道,通过第一刹那的得戒满足了内心想要得戒的想法,叫做道。

所以说,是别解脱戒,但不一定是别解脱。别解脱戒必定以出离心来摄持,是从戒律的角度来讲,别解脱是从众生解脱的角度来讲的。一般别解脱戒在相续当中存在,而声闻乘也可以叫做别解脱,可以称为别解脱方面的戒律,但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比如出离心所摄持的戒律,是真正的别解脱戒;菩提心摄持的戒律是真正的菩萨戒,如果菩提心和出离心都没有,不一定是真正的戒律,只不过是别解脱里面相似的一种戒律。有些人相续中的戒律,如果没有以出离心摄持,不一定是别解脱戒,何时真正对轮回生起了出离心,这时才算是真正的别解脱戒。不然觉得:出家生活很好,吃得很好、穿得很好,我也要出家,你看出家人过得这么寂静。为了快乐而出家,不要说别解脱戒,可能救畏戒和善愿戒也不具足。如果首先有很强烈的出离心,从此以后断除轮回的相续,这时应该算是有别解脱戒了,所以对这方面应该自己观察。

壬四、具戒之补特伽罗:

具有别解脱戒者,八种补特伽罗也。

具有别解脱的总共有八种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的范围稍微广一点,可以包括所有众生,因此法尊法师经常用补特伽罗,人的范围有点窄。

具别解脱戒的补特伽罗有八种,即比丘、比丘尼、正学女、沙弥、沙弥尼、男居士、女居士以及受斋戒的补特伽罗。

那么,所谓八种别解脱不是与这里所说的八种解脱戒者重复了吗?不重复,因为前面所说的八种是宣说别解脱戒的分类,此处是说具戒之补特伽罗的分类。

辛二、禅定戒与无漏戒:

生禅定者具禅戒,圣者具有无漏戒。

具足禅定所生之等持者即具足禅定戒。有些人喜欢打坐,打坐的人才具有禅定戒,不喜欢打坐的、整天往县上跑的人,不要说禅定戒,安住戒也没有,整天乱跑,他相续中有乱跑的“戒律”……

无漏戒是圣者有情具有的。通过出世间道断除自相续中凡夫的烦恼,获得圣者果位时,相续中自然具有无漏戒。这是从身份来讲的,这在下面也有分类,比如圣者入定的时候具足无漏戒,出定的时候也不具足。禅定戒也是如此,入于禅定的时候具有禅定戒……有些人在上课的时候也闭着眼睛,这些人可能已经具足禅定戒了。

辛三、旁述:

最后二者随心戒,无间道中生彼二,

未至定中称断除,正知念二意根戒,

最后的禅定戒和无漏戒,叫做随心戒。前面也讲了,别解脱戒通过仪轨获得以后,始终在这个人的相续当中,在舍戒的因没有出现之前是存在的。禅定戒和无漏戒随心而住,在无心或者出定的时候不存在,这两种戒从无间道中产生,因此称为断除之戒;从正知正念的角度来讲,也叫做意戒和根戒。

称为随心的两种戒是指什么呢?最后的两戒——禅定与无漏戒是随心戒,因为它们随着心是否存在而变化并依赖入定的缘故。别解脱戒不是随心戒,因为它在散乱与无心的阶段也存在。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

《入菩萨行论》中说: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断恶心的相续就称为戒圆满。这个教证相当重要,《三戒论释》当中也引用过。麦彭仁波切在《俱舍论注释》当中也说:无表色和有表色一般来讲是小乘的一种安立,但是这种色法的戒律可以承认,为什么呢?所谓的戒律指的是断恶心的一种相续。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承认无表色和有表色是不合理的。但是像小乘所说的那样,真实存在的一种色法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大乘有圆满的解释方法。

禅定戒与无漏戒也得到所谓断除之戒的名称,那它们在何时获得呢?在无间道中生起禅定与无漏戒二者。有关无间道,第六品当中会讲,每一个道都有无间道,比如无有任何间隔、障碍,马上得到第一地菩萨的道,就叫做无间道。解脱道就像关上门一样,已经完全断除了烦恼。《现观庄严论》当中也讲过,《俱舍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每一个道根据它的层次不同,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都有无间道和解脱道。

那是在所有的无间道均可生起吗?依靠一禅未至定的那些无间道称为断道。因为这里的禅定戒和无漏戒必须获得第一禅以上的境界,光是闭着眼睛入定实际不算无漏戒,也不算禅定戒……现在汉地打坐的人非常多,他们相续当中到底有没有呢?虽然人的身份是欲界的,但如果获得了第一禅以上的禅定就可以有。什么叫未至定呢?真正的定还未到达,前面的预备阶段叫做未至定。未至定实际上有八种,第一禅的未至定、二禅未至定、三禅未至定、四禅未至定……无色界的每一处都有未至定。意思就是说,正行的禅定马上要达到却还未达到的阶段,叫做未至定。

这里说,通过第一禅未至定的无间道才获得了无漏戒和禅定戒,也叫做断道。如果是无漏戒,依靠一禅未至定的无间道而断除欲界的烦恼和恶戒;如果是禅定戒,依靠未至定的无间道才断除欲界的烦恼和恶戒。

若问:经中所说的“身之戒善妙、语之戒善妙、意之戒善妙……”以及“眼根以戒守护而住”,其中的意、根之戒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正知正念二者从属于意识而产生,是意戒;随从根识而产生的是根戒。

一般身体的戒和语言的戒律比较清楚,那什么叫意戒?意识群体当中有正知正念,自己心里想:这个不能做,这个应该这样。按照小乘的解释,这叫做意戒。本来根识不会有分别念,但是在意识起作用以后,根识也会出现一种束缚,比如受戒以后不能看电影、电视,或者不能到县上打游戏……自己的根识本来对这方面很喜欢,但是以意识起作用而不去,也即有正知正念摄持,对根识起到一种束缚,这叫做根戒。

从因明角度,如果详细分析,根识本来不会有分别念,那这里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根识也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自己出现了一种保护的能力而不去接受外界的染污法,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根识里也有一种正知正念的部分。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好好分析。

己二(具理)分三:一、具无表色之理;二、具有表色之理;三、宣说四类具戒。

庚一、具无表色之理:

乃至守别解脱者,未舍间具现无表,

一刹那后具过去,守恶戒者亦复然。

守别解脱戒者乃至未出现舍因之前具足现在的无表色,第一刹那以后还具足过去的无表色。这也是小乘的一种说法,如果详细观察,比如去年受戒的无表色,现在还在相续中存在,假立的相续是可以的,因果也安立为相续存在,就像河流一样,但是真正实有的去年的无表色,现在还存在,从中观角度是经不起观察的,会出现常有的过失等。另外,小乘认为未来过去现在三时成实,这也是导致他们出现上述观点的原因。

守恶戒者也是如此,只是名词转换而已。

这是别解脱戒具足的方式,下面说禅定戒和无漏戒具足的方式。

具有禅定戒律者,恒具过去与未来,

圣者第一刹那时,不具过去无表色,

入定及住圣道二,具现在之无表色。

具有禅定的戒律者相续中,既具足过去的无表色,也具足未来的无表色。前文也讲过,我们以前也转生过无色界、色界,在轮回当中就像瓶中蜜蜂一样不断流转,过去转生过这些地方,后来禅定已经退失了,退失以后,过去的得绳现在也应该存在,所以禅定戒律的过去得绳和过去的无表色都应该具足。无漏戒则不相同,轮回当中从未得过圣者果位,因此过去的无漏戒、过去的得绳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获得圣者第一刹那的时候,不会具足过去的无表色。入定或者住于圣道这两种情况下,具足现在无表色。

具有禅定戒者从第一刹那起,恒时具有过去与未来的无表色,因为第一刹那时由以前禅定戒的得绳牵引之故。不过,不具足禅定者,到底有没有过去的无表色,或者说未入定时是不是得绳也不具足?我想应该有,因为我以前肯定转生过无色界和色界,退失禅定的得绳还在相续中存在……可不可以这样说呢?你们自己看吧。有时候我的想象不一定合理,只不过我心里这样想的。

圣者无漏第一刹那时不具备过去的无表色,原因是以前未生起过这样的无漏戒之故。以前从未生起过无漏戒律,连圣者的第一刹那都未获得过,所以,过去的无漏无表色得绳根本不会有。于有漏的禅定中入定以及处于圣道中时,具足此二戒现在的无表色,出定时不具备。圣者出定的时候不具足无漏戒律。一般其他坐禅者出定的时候也不具足禅定戒律,因为它只是跟随入定。

守中戒者如若有,初具中戒无表色,

此后具二无表色。守恶戒具善无表,

守戒者具恶无表,乃至净染强烈间。

守持中戒者,有些具足无表色,有些不具足,主要与发心有关系。中戒与其他别解脱戒有点不相同。守中戒者如果最初具足无表色,之后也具足二种无表色,首先是现在的无表色,第一刹那过后,过去和现在的无表色也具足。守持恶戒者肯定具足恶的无表色,那有没有善的无表色?短期的善无表色可以具足。具有别解脱戒者相续中有没有恶的无表色呢?也可以具有。这两种情况主要是由清净和染污的强烈心所牵引。

守中戒者,发心不太强的情况下,不一定具足无表色。《俱舍论》认为,发心不强烈,无法引发无表色。无表色是一种色法,必须依靠强烈的心引它出来……我们现在如果没有力气,可能呼吸都有点困难,小乘也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强烈的心,不一定能引发无表色。如果存在无表色,则第一刹那具有现在中戒的无表色,第一刹那以后具有过去与现在的两种无表色。

若问:那么,守恶戒者具有善法的无表色吗?守戒者具有不善的无表色吗?具有,守恶戒者顶礼等时具有善的无表色。

比如屠夫想一辈子杀生,发了这样的愿以后,相续中在有生之年会具足恶的无表色,但是屠夫不一定一辈子都在杀生,有时候还是想守个三天的斋戒,在这三天当中,磕头的时候有善妙的有表色,同时善法的无表色也具足。所以,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善的无表色和不善的无表色可以同时具足,一个是长期的恶戒,一个是短期善的中戒。

或者守戒者杀生时具有不善的无表色。比如有些比丘在有生之年中守持断除不善业,戒律无表色已经具足,有时候去杀牦牛,他想明天之前一定要杀牦牛,这时虽然没有犯根本戒,但在杀牦牛时,恶法方面的中戒无表色已经具足了。所以,比丘在安居期间不到其他地方去,身体具足善的有表色,有生之年守别解脱戒,善的无表色也具足;突然想明天之前要杀牦牛,恶的无表色已具足,杀牦牛时拿着刀子真正到牦牛跟前去,恶的有表色也具足。按照小乘说法,一个人的相续中,善的无表色、恶的无表色可以同时具足,他会有善的有表色、无表色,恶的有表色、无表色四种色法,有些可以看到,有些看不到。他们宗派的说法就是这样的,大家应该理解。

无表色具足多久呢?乃至没有舍弃强烈的清净心与强烈的烦恼心之前一直具有。比如,当屠夫不再以强烈的清净心来守持斋戒时,斋戒的善无表色不再具足;或者比丘不再以强烈的烦恼心来杀牦牛时,杀牦牛的恶无表色不再具足。这之前一直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