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7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七十九课

思考题:

1.因时等起是善等,彼时等起是怎样?佛陀呢?对此大小乘有何不同观点?

2.无表色分哪几种?无表色具足时,有表色也具足吗?

3.什么叫做戒、恶戒、中戒?戒律分哪几种,各自法相是什么?

4.什么是八种别解脱戒?怎样归纳为四种?

5.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是一体还是他体?自宗如何承认?

6.为什么叫居士、沙弥、比丘呢?他们所守护的戒条有多少?斋戒为什么不分男女戒?

前面讲了等起,一个是因时等起,一个是彼时等起,分两方面。等起很重要,无论显宗还是密宗,很多时候发心用等起来表示,下面讲等起的差别。

己三、法之差别:

初心善等正心三,能仁初心正心同,

或初无记正心善,异熟生心非二者。

一般讲初心和正心,唐玄奘译为转心和随转心,从现在的语言来理解,有点难懂。因此这里译为初心和正心。初心指前面的因时等起,正心指彼时等起,实际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世亲论师在颂词上没有讲因时等起和彼时等起,用的是初心和正心。初心如果是善,正心有善、不善、无记三种情况。一般来讲,一开始发心是善的,正在做的过程中,继续不断的善心一直增长,比如很多人刚出家的时候,心是很善的,出家以后,他一直保持原来的善心。也有些人,出家以后就开始生恶心:出家原来是这么麻烦的事情,很想家里的孩子、父母,还是想还俗……。到正行的时候心就不善了。还有些人刚开始出家的心是善的,出家以后,既没有善心也没有恶心,一天三顿饭,听点《中观四百论》就可以了,一直处于一种无记的状态。

初心不善,正心也有善、不善、无记三种情况,比如屠夫,首先想杀生,中间杀的时候,有些是恶心继续增长,有些在中间生起善心,有些一直处于无记的状态。还有初心是无记状态,彼时等起出现善、不善、无记三种情况。这样一来,总共有九种情况。

以上是就一般人的情况而言,“能仁初心正心同,或初无记正心善”,释迦牟尼佛等所有的佛陀,与凡夫不同,最初的善心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佛陀不会有恶心,比如佛陀度化众生,最初发善心,到中间不会出现不愿意度众生的恶心;或最初是无记心,正心是无记状态或者善心两种。异熟生心则无有初心与正心二者。

若问:初心是善法等,正心必定是善法等吗?初心是善法,正心有善、不善、无记法三种;初心是恶,正心也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初心是无记法,正心也有善、不善、无记三种情况。佛陀的初心是善,正心是善;初心是无记法,正心同样是无记法;或者初心为无记法、正心为善,不可能有初心是善法、正心为无记法的情况,原因是佛陀的心始终不会变成低劣,而初心为恶心的状况,佛陀自始至终根本不可能有。异熟生的心不是初心与正心二者,因为它不观待现行而是自然出现的缘故。而两种等起则是现行。

这也是有部宗的一个观点,还有大众部认为:佛陀不会有无记状态。《自释》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那伽”是梵语,大象之意,其他经论中也经常用大象来比喻佛陀,意为人中之象。《自释》中说:佛陀的行住坐卧全部入于定中。因此,佛陀不会有无记状态。有部宗的其他论师则认为:契经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无记,比如佛陀想要前往某处,完全不作考虑是不可能的,也会想:要到那里去,在这里坐,在这里睡……。这应该称为四种威仪中的无记。一般经部以上认为,佛陀不但没有不善法,无记法也没有。为什么呢?佛陀具有十八不共法,不给众生说法或不度化众生的无记状态,根本不可能存在。因此,经部宗以上不承认佛陀有无记状态,而有部宗个别论师认为,佛陀有无记状态,但这种无记状态不会变得更低劣,比如无记变成不善心等情况是没有的。

佛经里面说佛陀有行住坐卧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讲,行住坐卧是无记的状态,世尊虽然在众生面前显现行住坐卧,也是入于诸慧无二定当中,恒时利益众生,不会像凡夫人一样出现无记的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有关这方面,《自释》中可能也有说明,方便的时候可以看一下。

在座有些老年人,你们的《俱舍论自释》现在不看的话,以后也不一定看,可以交给我,有些年轻人可能没有得到,让他们翻一翻,不要让它睡在你的书柜里面。有些年轻人看的话,不一定全部懂,但是有些地方有个讲义作为参考,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你们有些不看《自释》的话,现在就别再让它睡着了,已经开春了,该起来了……

丁三(无表业之分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戊一、略说:

所谓三种无表色,即戒恶戒与中戒。

所谓无表业有多少分类,这里已经讲了,也就是戒律、恶戒和中戒。唐玄奘一般译为律仪和非律仪,恶戒就是非律仪,还有非律仪非不律仪。平时用“戒”的比较多,光是说律仪比较古,因此这里用恶戒等。

应当明确无表色有三种,即遮止破戒相续的戒或者说断除一切恶行的戒,这是所谓善方面的戒律;如屠夫有生之年杀旁生或者杀众生等恶戒;暂时受持二戒其中任一的中戒。表面上看,戒律就是善戒,在很多论典中没有这种说法,实际别解脱戒、禅定戒等全部属于善戒。中戒则两种都有,比如一百天中守持八关斋戒,这是一种短期的戒律;一百天当中帮助屠夫杀众生,则是恶戒方面的中戒。

这里为什么说是无表色的分类呢?戒也有有表色,这里从主要而言,无表色的戒律,如沙弥戒、比丘戒等,乃至没有破戒之前一直存在,但有表色的戒律不一定长期存在,比如比丘守持戒律的身体做各种行为时,会有身有表色的戒律存在,或者口里面说守持戒律的语言时,则具足语有表色,但是不一定长期具足。所以,有表色的戒律和无表色的戒律有这种差别,即相续中只要有戒律,一定会具足此无表色,而有表色的戒律,有时候具足,有时候不具足,比如发愿一百天当中磕长头,在做磕长头的动作时,有表色的戒律存在,因为身体的不共形状已经出现了;当你吃饭的时候,有表色的戒律不具足,因为这种不共的形色不存在,而在一百天当中,无表色的中戒一直在相续中存在。

那么,为什么只对戒律作了分类,其他的中戒和恶戒却不分类呢?原因是主要而言的,比如请了主要的人以后,他的眷属自然而然就来了,有这种情况,这是解释佛经时的一种不共特点。

戊二(广说)分四:一、宣说戒;二、具理;三、得舍;四、具戒之补特伽罗。

己一(宣说戒)分二:一、总说;二、详说。

庚一、总说:

戒有所谓别解脱,无漏禅定所生戒。

戒律无表色分三种,别解脱戒、无漏戒、禅定戒,有时候禅定戒也叫做静虑戒。

应当了知戒有三种,也就是所谓的别解脱戒、无漏戒与禅定所生戒。其中别解脱戒之法相:是包括在欲界中的一种出离戒。《三戒论》中讲过:很多人的相续中必须具足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别解脱戒的本体不会具足;菩萨戒一定要具足利他心,利他心没有,菩萨戒根本不会具足。所以应该知道,别解脱的戒体或者说本体是什么呢?一定要有从三界轮回中获得出离的心。

在具不具足出离的问题上,藏传佛教的很多高僧大德在这方面辩论得比较多,在这里不提。讲《三戒论》的时候稍微提过一些,别解脱戒的法相、定义是什么呢?具有出离的一种戒律叫做出离戒,也叫做别解脱戒。这是欲界当中获得出离,因为别解脱戒主要是以欲界身份来受,但并非只是出离欲界,而是从总的三界轮回中出离。

禅定戒之法相:属于色界的一种善法戒。上述所说的别解脱戒,小乘认为就像挡水的水坝一样,有一种实体存在。一般大乘以上认为,是包括习气在内的一种断心,这个断心极为重要,如果不是断心,说是一种真正实有的别解脱戒是不合理的,这在其他论典中也有广说。禅定戒律实际是色界天人相续中通过禅定获得的一种戒律。

无漏戒之法相:无漏法的戒律。在获得圣者果位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不造恶业的得绳,也可以说有一种戒体自然而然获得,叫做无漏戒。由于是通过修道产生的戒,唐玄奘译为道生戒。

庚二(详说)分三:一、别解脱戒;二、禅定戒与无漏戒;三、旁述。

辛一(别解脱戒)分四:一、分类;二、本体;三、释词;四、具戒之补特伽罗。

壬一、分类:

所谓八种别解脱,实际戒体唯有四,

除名称外无变故,彼等异体不相违。

若问:别解脱戒有几类呢?所谓的别解脱戒有八种,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男居士戒、女居士戒、斋戒。总共有八种,男、女居士戒,也可以叫做优婆塞戒和优婆夷戒。

斋戒不分男女有何原因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斋戒是一日的戒律,时间短暂。

实际上这八种别解脱戒可归纳为四种。比丘、比丘尼戒为一类,正学女、沙弥、沙弥尼戒为一类,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为一类,斋戒为一类,因为变性不舍戒体,只是名称改变而已。比如比丘尼变性就变成比丘,比丘变性就变成比丘尼,所以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条从本质上是一体的,原来受了比丘尼戒,变成比丘之后,直接守比丘戒就可以,这是一类。正学女、沙弥、沙弥尼戒,在戒条方面也无有改变,只是沙弥变性成沙弥尼、沙弥尼变性成沙弥时,直接守持相应的戒条就行了,沙弥变性成正学女的情况是没有的,而正学女变性后直接成为沙弥,这是第二类。优婆塞和优婆夷,也就是男居士戒和女居士戒,本来戒条上无有不同,因此算为一类。这样一来,从本质上,别解脱戒只有四类,因为变性不舍戒体,只是名称改变而已,若分开则有八种别解脱戒。这在讲《三戒论》的时候也稍微提过。

那么,三戒依次得受时,诸如断杀生是增上其他戒律还是生起戒杀性质不同的三戒呢?

小乘认为:所有的戒条在相续中以不混杂的方式存在,也即三戒依次受,生起异体三戒,原因是还比丘戒后沙弥戒仍旧可以存在。也就是说,受居士戒时有一个不杀生的戒体,受沙弥戒的时候又会受一个不杀生的戒体,到受比丘戒的时候也有不杀生的戒体,这三种戒体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存在。有些比丘舍戒,在知言解义的人面前说:我现在不能守持比丘戒。然后舍比丘戒,但沙弥戒还是存在的,如果比丘戒和沙弥戒都不能守持,最后居士戒还存在。所以,有部认为在舍上上戒的过程中,下下的戒体依然存在。

所以,每一个戒的本体各不相同,比如不杀生,首先受居士戒,然后受沙弥戒、比丘戒,相续中有三条不杀生的戒律;所谓的淫戒,居士时没有淫戒,到沙弥和比丘的时候,如果以次第受的话,有两条淫戒,如果前面还受斋戒,也会在相续中存在。其他戒条都可以依此类推。《俱舍论大疏》当中也有明说。

因此,现在有些人舍弃比丘戒和沙弥戒,自己以居士的身份守持居士戒,这种方式,大乘也应该可以承认,但仪轨必须按照小乘的仪轨来做。受戒的时候,有些人想:既然是一种断心,比如不杀生是断除恶心的一种心,那我在心里发愿就可以,从此以后变成比丘,或者从此以后守持比丘的所有戒,这样可不可以呢?在其他大德的论典中也提过,别解脱戒必须依靠仪轨而得到,不能仅仅依靠生起一种断心来得到。虽然它的戒是一种断心,但是在得法上必须依靠仪轨,甚至皈依戒也要在有缘的上师前受持以后才得戒。

若问:如果居士的断杀、沙弥的断杀、比丘的断杀,还有不邪淫、不偷盗等等,这么多的戒条,存在于一个补特伽罗的相续中,难道不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受后戒不是舍前戒之因。比如以前受过居士戒,后来受沙弥戒和比丘戒,后戒不是舍弃前戒的因,而是异体的方式来得到。《三戒论》最后一品专门讲三戒圆融,还有麦彭仁波切的《建立三戒一体论》也给大家翻译了,所有的戒体有功德增上、本体转依、互不相违等六种特点。《三戒论释》当中引用了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禅定休息》前面已经讲了,宁玛巴对于三戒在一个人相续中如何存在的观点。虽然里面讲的是密乘戒、菩萨戒和别解脱戒,实际上别解脱戒也同样可以这样理解,各种戒体在一个人的相续中根本不会矛盾。所以,依靠比丘具足断杀等五条的三戒(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可以类推。

《三戒论》的开头对有部宗的观点,包括经部宗、唯识宗以上的观点都已经讲了,戒的本体到底如何承认。经部以上虽然不承认真正的实有无表色,但是可以承认一个假立的法。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也讲了,无表色虽然是一种假立的法,大乘也务必承认,如果无表色的戒体不存在,也就没必要通过上师的身语有表色、仪轨来受戒了。所以,不要说这些都是小乘的说法,我们不承认、无表色不存在……这样也不行。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讲了,虽然这是有部的一种说法,但是大乘务必要承认。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

《俱舍论》当中,很多是小乘观点,但不管持戒律也好,行持善法也好,抉择业因果关系、轮回痛苦等问题时,有部宗的观点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方虽然存在一些宗派所致的分别执著,大乘不一定承认,但是《俱舍论》中的大多数观点,在分析业因果和分析佛经的时候不得不承认。

壬二、本体:

受持断除五八十,以及一切诸所断,

依次立名为居士,斋戒沙弥与比丘。

断除五种不善、八种不善、十种不善业,还有断除一切身体和语言的不善业,分别为居士戒、斋戒、沙弥戒以及比丘戒。

若问:这些别解脱的本体是什么呢?在有生之年受持断除四根本罪与饮酒五所断,即是居士戒。别解脱戒一般都是有生之年守持,死后自然而然就没有戒体了。为什么叫居士呢?应当作为比丘、比丘尼的仆人而承侍,故称居士。所以,居士一定要在商店发心或者做一些发心,对比丘和比丘尼像仆人一样去承侍。以前印度很多出家人身边都会有一些居士,去做提水等事情。

在此五戒的基础上,歌等、鬘等算作一条,高广大床作为一条,过午不食这八种所断,于一日内断除,即是斋戒。小乘斋戒和大乘斋戒有一些区别,《三戒论》后面有《大乘斋戒的功德》,大乘斋戒的话,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也可以受,小乘斋戒不能受,如果去受就会有破戒的过失,因为沙弥以上在有生之年已经断除了这些恶行,如果在上师面前说:我从现在开始到明日黎明前受斋戒。这样一来,原本有生之年的戒条已经换成了斋戒。所以说,沙弥以上不能受小乘斋戒。有些愚笨的人可能会去受小乘斋戒,现在不如法的现象非常多,大乘、小乘也分不清楚,斋戒和沙弥戒也分不清楚……。为什么称为斋戒呢?由于只能受持一天的戒律,因而称斋戒。比如我发愿后天之前受持八关斋戒,这种规矩是没有的,斋戒是一日戒,沙弥和比丘如果说我要明日之前受持八关斋戒,已经舍戒了,千万不能这样说。

将斋戒中的歌等鬘等分开,再加上取金银,在有生之年断此十种所断即是沙弥戒。为什么叫沙弥呢?勤勤恳恳为上师做事,故称沙弥。在有生之年断除身语的一切所断即是比丘戒,也叫近圆戒。为什么称为近圆呢?圆是指远离轮回所有损害的涅槃,与之趋近,因此称为近圆。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受了近圆戒没有?实际就是指比丘戒与涅槃很近了,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