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37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十七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六祖教诫门人,弘扬佛法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2、著相和执空,分别有哪些过失?

【修行类】

1、法王如意宝是如何做到不堕两边的?

2、在为他人辅导法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活类】

1、学完这一课,你觉得应该如何运用三十六种对法来回答别人的问题?

《六祖坛经》很快就讲完了,不知道讲完后讲什么,《现观庄严论》也马上讲完了。《六祖坛经》不太好讲,今天讲第十品。

付嘱品第十

就像在密法中到最后一品经常有交付于护法神或有缘弟子的内容,在这里也是一样,历代的大德到最后会将佛法的传承授于有缘的弟子。从历史上看,不管是藏地、汉地还是印度,经常也有一些大德将自己的传承,很明显地在公众中传给个别人,也有一些交付得不明显,但是用意传默默加持。在这里,六祖最后把自己的法脉传给十大弟子,让他们继续护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

师一日唤门人:六祖大师已到晚年,要接近圆寂时,有一天,他喊来自己法门中主要的得力弟子。

法海:法海是《六祖坛经》最后的整理者,特别了不起,贡献很大。像麦彭仁波切当年的很多作品,特别珍贵的教言,是堪布根华、协庆嘉察等几个弟子立成的文字,对后代人来讲,这个贡献非常大,因为当时在他的门下也有很多大弟子,像司得班钦等等,但是他们以讲经说法为主,还有一部分人,就把上师的珍贵教言,包括五部大论的一些重要注疏立成文字。所以,对后人来讲,我觉得法海在所有弟子中是贡献最大的。有些大德在世时不一定很出名,就像无垢光尊者,在世时并不是特别出名,卫藏那边有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诽谤,甚至也受过开除等等,后来通过他的法本,大家才知道他的智慧和悲心。

志诚:志诚是神秀大师派来“偷法”的。

法达:法达诵了三千遍《法华经》,刚开始时比较傲慢。

神会:13岁的时候就来依止,他应该是比较听话的。

智常、智通:智常和智通都有出现吧。

志彻:志彻专门来杀六祖,后来成为了开悟者。

志道:还叫来志道。

法珍、法如:法珍、法如在《坛经》里面没有出现,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不同的禅宗历史中有记载。

等曰:汝等不同余人:这些人等,有很多人,当时祖师叫他们过来,并且告诉他们,你们不同于其他人。什么叫做不同于其他人呢?应该是他讲经说法这么多年来,有很多的弟子,但有些弟子对六祖来讲,对祖师的法脉不仅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可能有坏处;有些可能是没有继续弘扬佛法的能力;有些只是听听法而已,到最后可能忙着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这些人在他的弟众中与众不同。

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六祖说:我灭度之后,你们应该到不同的地方各自成为大德,都成为弘扬佛法的重任者。

一般来讲,上师在世时,很多大德集聚在一起,上师圆寂以后,很多都去各自地方开始弘扬佛法。因此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们在求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放弃自己所有的傲慢和其他琐事,认认真真得法。得法之后,要么到寂静的地方实地修持,要么尽量地为迷茫的世人传递明灯,这是非常重要的。

六祖要接近圆寂时,他并没有说,我死了之后,我的房子怎么处理……当时钱等贵重物品不一定有。现在有些世间人,他临终前经常想着自己的财产和亲人,会说对财产怎么处理,对家人怎么安慰等等。但作为一个修行人,他要离开的时候是与其他人不同的,他特别重视法脉,所传的法应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弘扬,因为弘扬佛法对他来讲是报答师恩,对弟众来讲也非常有意义,因此他讲到自己圆寂以后的一些事情。

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那么怎样弘扬呢?弘扬的内容前面已经讲过,六祖说,今天我可以教你们将来弘扬佛法的方法,这个方法最关键的是“不失本宗”。

任何一个传承弟子都需要智慧,不能失去自己的本宗。比如说你是一辈子学禅宗的,到最后开始弘扬律宗,就很难成功;你一辈子学密宗,到最后学另外一个法,可能也很困难。当然,你为了接引,方便时弘扬其他法门是合理的,万法皆通,但最关键的就是不舍弃自己的宗派、传统和传承,这非常重要。在座的很多道友,以后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弘扬你自己所学过的传承和教言很重要,否则,恐怕在缘起上不一定成功。

法王如意宝圆寂之前说“莫舍己道,勿扰他心”,不舍弃自己的道,我再三说过,这里面的内容非常深奥,你自己的宗派、法门、上师,以及你自己的所有传承都摄集在里面。他这里也非常重视,说本宗的法义最好不要舍弃。

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不舍弃自宗的法义,六祖首先给他们举了三科法门,还有三十六种对法,这些词句下面会解释。

出没即离两边:于日常生活中不离两边,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两边,也不能堕于两边,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堕于极端都不合理。

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说一切法千万不要离开它的自性,胜义中有空性的自性,名言中有名言的如梦如幻或者一切现相的自性,胜义和世俗的自性我们都不能离开,这是一个规律,如果离开了这个规律,做什么事情也不可能成功,任何一件事情不堕两边,以这种方式来行持才算真正合理。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你们在弘扬佛法和自己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有人问佛法方面的道理,你们应该从两方面的语言来进行回答。下面讲了一些对法,两方面的语言是双用的词句,不像现在有些人天天说空空空,堕入一种空边,有些人说现现现,堕入现方面,对空方面不考虑,不是这样,要考虑两方面。其实我们的行为也要这样,要考虑到佛法方面,又要考虑到世间法方面,既要考虑到世俗谛方面,又要考虑到胜义谛方面,这样的话,做什么事情有一种分寸,立于中道。所以说,别人问问题的时候,不要太绝对了,堕入一边,另一方面没有考虑是不行的。

来去相因:讲三十六种对法时也会讲,任何一个法都互相观待、互为因缘,因此暂时来讲,对法或者说双重的意思非常合理。

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到究竟的时候,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所有的二法,黑色和白色也好,现和空也好,全部尽除,没有来处与去处,无生、无灭、无来、无去、不常、不断等等,到最后连圣者根本慧定的智慧也找不到,更何况说其他万法。

因此暂时来讲,有人提出问题时,最好从两方面考虑,我觉得学习任何法门,这一点都很重要。比如说别人要问因果方面的道理时,你要想到世俗中因果不虚的道理,又要想到因果不虚的本体在胜义中也是空性的,两方面都考虑才比较合理。

我希望法师们弘扬佛法时,也要从两方面考虑,我们学院中的法师,我相信你们佛学方面与一般世间人比较起来很不错,但是世间法方面比较差,无论是你们出去弘扬佛法还是在这里回答问题。我要求大家办“沙龙”,就是要培养和训练,训练什么呢?既要考虑佛法的道理,也要考虑世间人的心态。

我去一些学校里讲课时,也在不舍弃佛教本宗的基础上,尽量地随顺世间。有些人认为,现在世间人知道的东西没有必要讲,并不是这样,现在人知道的东西与佛法结合起来很难讲。我出去给大学讲的课,我们这里的很多法师都不看,他们觉得太浅了,但实际上也许你们以后面对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这些知识比佛法更重要,我有这种考虑。

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和思考,同时也了解现在人的一些心态,如果你没有这样入手,光是讲十二缘起,空空空,下面的人很难真正得到利益。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需要利益,尤其是不信佛教的人。学校和企业的人,百分之三四十不一定对佛教有兴趣,但是他们如果有理论的正道,将他们经常关心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讲,对他们是有利的。佛法是要让众生的心真正从痛苦中获得解脱。

学院中,去年就把大学演讲的讲记发给大家了,你们好像没有看,甚至有些法师、堪布、堪姆也没有看,连题目都不看,发了以后就扔在那里。也许是我的智慧不够,也许是你们已经超越了这种境界,但是我讲一些佛教方面的道理你们也会重视,实际上这些理论更重要。我们不能讲得太浅了,太浅显、世俗,我们不愿意;但是也不能太深了,如果太深,在任何一个学校、企业,不信仰佛教的团体中,连一个名词都没办法解释。因此,我们给他讲多少法,也不一定对他们有利益。

以上是讲要两方面考虑,这很重要。

三科法门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

三科法门是阴、界、入,实际上是蕴、界、处。“阴”就是五蕴。

古代的很多经论中,经常翻译为五阴,也有翻译为五蕴的。

色受想行识是也。

五蕴是什么呢?色、受、想、行、识。

五蕴在《俱舍论》中讲得比较广,这些名词我们在此处不广说。实际上这说明禅宗也承认《俱舍论》里面所讲的,比如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禅宗对此也不会舍弃的。就像《入中论》里讲,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法,都有它的法相,中观也是这样,禅宗也是这样,从五蕴到十二处之间的世俗法并没有抛弃,现在有些学禅宗的人常说:“啊,这些都是空的,都是禅的妙用,不用去管。”实际上也不是,大家应该知道。

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入是十二处的意思,外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境;内六门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十八界是六尘、六门、六识。六尘是六境,六门是六根,再加上六识。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六门、六识还有一切万法,自性能含摄万法,也可以称之为“含藏识”。

含藏识: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第八阿赖耶识,当认清了它以后,会变成大圆镜智。按照密宗的说法,众生的阿赖耶刚起动时,普贤如来已经认识本面,没有迷乱,没有流转在世间中。如果没有认识它而产生分别念的话,就像我们世间的众生一样,在六道中不断转生。

若起思量,即是转识。

密法的说法也可以用在这里的禅宗吧。如果含藏识没有起思量,整个法界真如在本地上,如果起思量,起遍计分别念,那就成为“转识”,染污意识(末那识),有了染污意识以后,就开始有萨迦耶见,我和我所。

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之后前面讲的眼识、耳识、鼻识等六种识,从眼耳鼻舌身等六根中出现,然后见到外面的色声香味等六尘。十八界在自性法界中是无二无别的,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但是因为我们众生没有认识它,就开始出现十八界。

《俱舍论》中讲,对喜欢广说的人来讲用十八界来宣说,其实五蕴中也可以含摄。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自性而起迷乱分别念,十八种界就成了轮回的因,是迷乱的“十八种邪”;如果我们认识到这十八种本性、智慧,如此,十八种界就成为正见。

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它,一直被贪嗔痴烦恼所染污,众生就会不断地在六趣中流转,辗转痛苦;如果我们认识了它,就出现佛的三身五智,出现种种度化众生的事业。

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前面说了用和不用,禅宗里面讲妙用,我们密宗中经常讲妙力或者显现,那“用”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与自性无二无别,所谓的“用”刹那也没有离开过自性。

《经庄严论》中讲,众生是迷,佛陀是觉,迷和觉是一个,没有大的差别,只是在法界中认识或不认识的差别而已,因此本性上它在自性法界中没有离开过,这是讲的世俗法。禅宗在这里讲到了《俱舍论》的内容,小乘中的有些法门在这里也讲,但是讲的方式有点不同,如果我们认识了它的本性、妙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成佛之因。

三十六种对法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对法从外境上分有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是这五对。

好像演培法师的《六祖坛经》讲义里讲得比较广,但我不会讲得那么广,大家应该都懂。其实这里的“对”,有些是完全相反的,是我们常说的反义词;有些是在因明中讲的相违的法;有些不是完全相违,只不过是观待的,比如说左右、前后这样的。《六祖坛经》里所讲到的名词,分寸上并不像因明中讲的那样严谨,禅宗大德所说的基本上是在总体上表示我们的一些心态,他为了说明这样的道理,因此只要不堕两边,掌握中间的分寸就好。之前他也讲了,别人问法义的时候,一定要“出语尽双,皆取对法”,别人如果说天,你要说地,前面六祖也经常这样回答,别人说有,他说没有,不管是小和尚还是大和尚来问问题,别人讲世俗谛,他马上跑到胜义谛去给他讲,他的弟子也喜欢这样。

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回答,别人说天,我们说地;别人说太阳,我们说月亮;别人说光明,我们说黑暗。阴阳、水火等等都是如此,这叫做对法。这以上是外境无情法方面的五种对法。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

法相语言方面,有十二种对法,语与法对。

语言和法,法的范围很广,但是语言一般是指我们口中说出来的语言,它与除了语以外的其他法相对。本来法有很多种含义与内容,那这里是说,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对境,是境和有境方面而讲的,因此对法之间不一定完全相反,有些是反体上面相对应或相观待。

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刚才讲了语言方面,有些是在言词上面,有些是真实的法相上面,比如说色和空之间、动和静之间,它的法相、本体、本质都是相对应的,比如说浊和清、凡和圣都可以这么讲,这是十二种对。

至此已经讲了十七种,再加上十九种,为三十六种。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相对,邪与正相对,痴与慧相对,愚与智相对,散乱和禅定相对,慈爱和狠毒或者毒心、毒害相对,持戒与非戒或者为非作歹相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前面是慈和毒,慈与害也可以对,悲与毒也可以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法身是一切万法的本性,从空性方面讲的,色身是显现上面讲的,可以对),化身与报身对。这是十九种对。

我刚才讲了,某些是反体上的不同,比如说报身是圣者菩萨所见到的清净身,化身是一般不清净的六道众生面前所显示的种种应化身,它们两个之间完全对应或者相反,肯定没办法说,但是就像树根和树枝一样,一个是现基,一个是显现,从这方面来讲也可以叫化身与报身相对。

这以上是三十六种对。

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说,别人说烦恼的时候,我们说菩提;别人说常,我们说无常,就这样辩论。但其实辩论也并不是单说个反方面的词汇就能辩倒对方,不过真实考虑这方面很重要,现在人可能只是强调一方,比如说慈悲方面一直强调,但是他不知道慈悲的反方面,包括自认为自己很慈悲,那我有没有不慈悲的非常狠毒的损害别人的行为?或自己觉得有一些智慧的时候,那我有没有愚痴?在自身中也可以多方观察。所以,学法时不仅仅只强调一面,比如说只强调空性,那显现方面没有关心?只关心安静、安住,那起心动念怎么样对待?这些都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值得考虑的。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祖师说:以上已经讲了三十六种对法,如果我们了解、懂得了这三十六种对法,这是真正的修道,

贯一切经法:这种修行或者境界,它可以贯穿一切佛法的深奥经义,非常有意义。

出入即离两边: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不会堕入两边。离开了堕边,如有边、无边或常边、无常边,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不考虑两边。

修行也好,世间法也好,这的确很重要,我经常讲,有些人对佛法非常虔诚,很精进,但是缺少世间的善巧方便,如此一来,虽然自己有一定的修行,却经常遭到别人的非议、诋毁,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只考虑佛法,不考虑世间法。有些人对世间法方面是很精通,很有智慧的,可是在佛法方面却经常背离因果,与佛法的真理相违。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院的几个堪布谈话时,我们并不是赞叹自己的传承上师,但是确实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上师如意宝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后学者学习的地方,他一方面非常强调修行,但同时,对与人交往、接人待物方面也特别重视,而且他也讲了格言方面、君规方面的很多教言。

如果我们天天对世间应酬特别关心,而对深奥的佛教方面没有任何接触,恐怕修行的境界难以提升,但法王并不是这样,一遇到灌顶的甚深内容,密法的甚深见解和行为时,他就有一种非常超越的智慧和悲心,随时会流露出超凡入圣的境界;同时,对世间任何一个底层的人,他也有很多教言。

所以,我们以后也需要两方面的考虑,如果你不想大量弘扬,你只把自己当作一个修行人过完此生,直至死亡的话,那你就只有跟谁都不接触,否则跟谁只要吃一顿饭,之后全部得罪完了。其实有时不善于与人沟通,短短的时间中,很多人都已经得罪了,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愚痴,作为佛教徒不应该这样。佛教徒应该在小问题上更会沟通,在面对重大问题时,有一种超越的智慧,这就是智者的行为。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完全堕入一边,如果太世俗了,每天忙着世俗法,可能自己没有修行的境界。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乱,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没有的各种疾病,现在层出不穷,包括抑郁症、综合症,还有空气污染、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包括我们穿着的衣服,里面也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物质,所以,人的心态就越来越乱了,这时就需要一般人尝试不到的佛法境界,这个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后要在人群中把佛法弘扬起来,自己要有一种坚强的心态。现在有个别道友经常说:“别人侮辱我,别人训斥我了。”一句话都经受不起,这种修行人真的很可怜,一句话也撑不住的修行人,再怎么说大话,恐怕不合理。

世间人经受不住情有可原,他受不了、忍不了,内心非常脆弱。尤其是我接触过很多所谓的博士生、博士后,从世间的学问上讲是最顶峰的,但是他的心态特别特别脆弱,跟他说五分钟的话,要看五次他的脸高不高兴,会不会一下子就敏感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变成这样了,稍微有点说得不对就马上选择自杀,其实很多自杀行为是语言引起的。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作为修行人,如果也同他们一模一样,恐怕修行也没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我们任何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于外在有相,也离相。就像无垢光尊者说的,一个具有善巧的上师,看起来与世间人一样,实际上与世间人不同。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时,一方面对世间的赞叹、赞美、财富,并不执著,已经离开了相;但另一方面,在显现上好像也跟世间人一样随顺。这就叫相和离相都已经具足,不堕两边。

内于空离空:从内在,于空已经离空。从内在的境界来讲,一方面对世间所有的法,没有像世间人一样去执著,但也并不是处于单空的境界中,空和不空都已经超越了。其实如果你真正懂得了这三十六种对法,你会抓住中道、认识中道。

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如果我们一直执著外在的相,那增长邪见,对万法的真相没有了解,只是天天著相而已;如果我们完全执著一种空,那也增长无明,因为只执著单空,就会对修福德资粮非常看不起。

其实《坛经》中对后学者讲了很多窍诀,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只留在文字上,后来也没有人传扬下去,很可惜。汉地的很多寺院里,有些只是耽著一个烧香拜佛,有些只是耽著一个空,并没有两者皆有。当你出定时,烧香拜佛、积累资粮都该有,好的相你还是要去执著;当你处于胜义的境界入定时,全部都是空性,如此一来,对法现相的一面和实相的一面都会通达。其实这是真正的法相,《解义慧剑》里也一直抉择这样的道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真相。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即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

有些执著空性的人,经常直接诽谤佛经的意义,直接诽谤前辈高僧大德的教义、论典,直言我们禅宗不立文字,什么都不要。如果真的不用文字,那我们人说的语言也是文字,也不合理。

文字:人的语言叫做本性文字,它转变成外面的形相叫做形相文字。如果真的不立文字,那“不立文字”这种说法,这种语言也不合理,但你仍然在说,因此执著空性的人诽谤显现的说法,是一种歧途。

《百喻经》里讲过一个公案,有一个穷人,他在旷野中奔波、寻找,找到了一个珍宝箱,里面有很多的金银财宝,他非常欢喜,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明镜,镜子里面出现了他自己的影像。因为他比较愚笨,觉得这个人一直在箱子里,他就跟这个镜子的影像说,非常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这里,然后他就直接跑了。佛经里的寓意是什么呢?世间人在轮回中执著相,特别痛苦,他去寻找解脱,刚好遇到佛法,遇到佛法就相当于是穷人遇到了珍宝箱,这时他如果耽著空性,那就像这个人害怕镜子的像逃之夭夭一样,没有入于佛法的甚深意义。

所以,禅宗也好,密法也好,如果单单执著一个单空的行相,会毁坏很多世俗的资粮,是不合理的。

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

有些人这样说:不单是语言上面不立文字,我们所修的道也不立文字,但我们说“不立”这两个字也是文字。而且这些人见到别人说法、造论、行持善法,就经常诽谤他们说:“你们这样不合理,禅宗的境界中,没有什么文字可立,也没有什么所修持的。”

这样就毁坏了别人的善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懂得一点空性的时候,不要把空性的道理成为摧毁世俗善根的因。

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你们应该要知道,你们耽著空性、不立文字,只不过是自己愚痴而已,如果只是自己非常愚痴、迷惑也就罢了,但你们又不断诽谤佛经,千万不要诽谤佛经的甚深意义,否则罪障无量无边。

因为谤法的罪过非常可怕,尤其稍微有一点口才的人,更容易误导他人。现在各个地方的辅导员中,有些人还算不错,但我也发现有些人乱辅导。我们学院里培养的辅导员,很多法师都在关注,因为需长期观察和考试,对他的智慧有一些了解,但是外面的居士团体中,我发现个别人虽然口才比较不错,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自己根本没有理解佛经的意义,甚至有些完全是讲一些是非、神通,还有自己的功德。

我们出家人传法的过程中,也应少讲自己的功德,即使自己有一些境界和感受。按照上师如意宝的传统,在公众场合不会讲,更何况说,有些居士稍微学了几年佛就说:“啊,我昨天晚上怎么怎么做梦,你们知道我现在如何如何……”我发现个别地方的一些居士,已经完全失去了我们宗派的传统,这些以后要尽量注意。虽然他讲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不符合佛经的意义,甚至经常自吹自擂。我希望我们的管理人员逐渐取消这类人的资格,因为我们不缺说神通的人,我们对外弘扬佛法,不是依靠说神通来利益众生。即使真的要说神通,佛陀在律典和佛经中都讲过,没有特殊必要也是不允许的。

“马航”失踪时,有人说“马航”的人没有死,真相大白以后很多人在网上骂他,这时他就不说话了。他当时说:“我们的上师有神通,说所有人都活着。”有些愚痴的居士代表上师发言,这是比较可笑的,上师也不一定有神通。所以我要讲,佛教是一种教育,我们用真正的道理来说服别人最重要。

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如果不管空性,一直执著于外相,而求外在形象的解脱和真理,或者整天建立道场,说一些有无是非的过患等等,这样的人,因为一直耽著于表面上的福德资粮,根本不懂佛教甚深的空性意义,累劫中再怎么说,实际上也不涉及随解脱分的善根,如此一来,只不过在积累人天福报罢了,累劫也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

此处讲到真实的窍诀:我们只要好好依止善知识,听受佛法,如理修行,不要善恶等什么都不思,否则会对我们修行解脱道产生一定的障碍。

所以,我们应该如理如法地修行,如理如法地积资断障。不要什么都不思,你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不能这样,这不是禅宗的观点。

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

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如果我们只是听一些教言,或只是口头上说一些,而自己一点都不修的话,可能让别人生起邪见,让自己也生起恶念。

其实佛法的修行很重要,藏传佛教提前规定修行的道,按照世亲论师的观点,在清净戒律的基础上,听闻、思维,然后再修行。

如果你没有修,即使你是法师等任何身份的人,只在口头上讲,但实际上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相续中连信心、悲心、菩提心刹那间也没有产生过,空性见也没有思维过,那你在无数的人群中再怎么讲,也只像放个录音而已,没有意义。因此,如法修行对个人来讲很重要,否则到一定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邪念。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依法修行,最后将无住的空性法门,在有缘众生面前作法施,常转F轮。

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你们懂得这些道理后,应该口里面如此说,心里面如此用,身体如此力行,不但自己身口意如此行持,让别人也这样去造作,这就是“不失本宗”。

我是这样解释的,没有看到别人这样引用原词,应该也可以吧。其实上师的任何一个教言,单是口头上、文字上了解一下不行,应该身体要行,心里也用,口里也说,而且不但自己这样,让别人也这样才是真正的“不失本宗”。我们学习佛法时,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

六祖再次详细地对他们讲:“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有,你用无来跟他对话;如果有人问没有,你用有来作答,因为世俗中就是有。”

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有些人问凡,你用圣来对;问圣,以凡来对。凡是相对的法,你可以互相对应,在其中找到中道。

禅宗里所讲到的中道,恐怕不是中观里所讲的远离四边八戏,也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正在这个时候,认识你心的本来面目。但是在中观里讲的不是有,也不是无,不是二者,也不是非二者,详细去观察,禅宗里并没有讲,它是窍诀性的一种认识,有也不是,无也不是,正在这时,你观自己的本性就会通达,它是这么一个方法。

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上面只说了凡圣、有无,其他的三十六种对法也是这样,也可以以此类推,如此才不会失去宗义。

设有人问:‘何名为闇?’答云:‘明是因,闇是缘,

这里的因缘与因明中的因缘有点不同,与《俱舍论》中的因缘也有点不同。

假使别人问什么是黑暗,你就可以回答“明是因,闇是缘”。

明没则闇,以明显闇,以闇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

明没则闇,以明显闇,以闇显明:明是因,暗是缘,明若已经没有,暗会出现,以光明来出现黑暗,以黑暗来出现光明,这是从反方面讲的。比如说问什么是黑暗,你就用光明的因来摧毁,这是毁灭因。因缘中有一个叫产生的因缘,还有一种叫毁灭的因缘,光明和黑暗是相违的,有一者时,另一者就消失了。此处的“因”不是因明中所讲的真实因,它是相似的名称上的因。光明消失,黑暗出现,黑暗相对光明而出现,而光明也相对黑暗而出现。

来去相因:这样的来去因缘,不是暗,不是明,不是白,不是黑。

成中道义:这样的中道,才叫做禅宗中的“中道义”。

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其他的问题,你们也以此而类推。你们以后在传法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授,不要失去自己的本宗。

禅宗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光明和黑暗,或者起用和认识之间的关系,你们以后要传下去。

其实禅宗也好,密宗也好,佛法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在此期间,前一代人传给这一代人,这一代人又传给下一代人,这非常重要。我希望我们在座的人所接受的法要,以后也应该不断地传下去,不要认为,“噢,我到藏地去已经求学五六年、十几年了,那我现在自己已经得到了,其他人就不管了。”

以前藏地的一个学者说:“舍弃这个身体倒是不可惜,但是舍弃我的智慧和真理很可惜。”所以,我们在没有离开之前,最好把自己心里的真理传给有缘的人,这是很重要的。我相信依靠不同的缘起,以后也会有这种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