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 第三功德品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 功德品

现在是就安住大菩提离系果与异熟果所摄的殊胜功德而言:

戊三(证悟分支功德之义)分二:一、对应二身数目之分类;二、抉择分别功德。

己一(对应二身数目之分类)分二:一、分别宣说身与功德;二、分别对应彼等。

庚一、分别宣说身与功德:

二利胜义身,依彼世俗身,

离系异熟果,六十四功德。

所谓的佛陀,也是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究竟而安立的,也就是说,所依自利胜义法身与依于它的他利世俗色身,——二身的本性,依靠它们具有的功德来分析,也是法身具有的离系果的三十二种功德,色身具有的异熟果三十二种功德,二者合计就是这六十四种功德的分类。

庚二、分别对应彼等:

自利富有处,是为胜义身,

诸佛表示身,他利圆满处。

初身具力等,离系之功德,

二具大士相,异熟之功德。

自利圆满富有一切的刹土任运自成之依处或基础是圣者殊胜智慧的行境义中现前法身,诸大仙人圆满佛陀只是表示仅是在名言中示现的色身是产生所化他利圆满任运自成之依处或基础,其中第一法身无二无别具有十力、四无畏等仅是由积累智慧资粮远离障碍所安立的功德,第二色身也具足大丈夫三十二相等由积累福德资粮逐渐成熟的功德。

己二(抉择分别功德)分四:一、略说喻义对应总纲;二、广说各自安立;三、由说彼等圣教证悟之理;四、归纳喻义宣说。

庚一、略说喻义对应总纲:

力摧无明如金刚,无畏眷中如狮子,

如来不共如虚空,能仁示二如水月。

佛陀以十力摧毁无明等障而不被反击的缘故如同金刚物摧毁其他事物而不被反击一样;四无畏于无量眷属会众中无所畏惧而说法的缘故如同狮子于野兽中无所畏惧一样;如来的十八不共法与他众不共同的缘故如同虚空与四大种不共同一样;能仁于所化前示现相好庄严的化身及报身二种是随缘显现种种,但他们的本体无有成立的缘故如同水月与空中显现月亮一样。

庚二(广说各自安立)分二:一、广说自利胜义法身具有之离系果功德;二、广说他利世俗色身具有之异熟果功德。

辛一(广说自利胜义法身具有之离系果功德)分三:一、解说佛陀之十力;二、解说四无畏;三、解说十八不共法。

壬一(解说佛陀之十力)分二:一、认清所表义本体;二、以能表比喻决定。

癸一、认清所表义本体:

知处非处业,异熟与根性,

界性及信解,趣行静虑等,

染污无有垢,随念诸宿世,

天眼与寂灭,智力有十种。

1、佛陀由先前在学道位立誓坚固行持大乘法感得最终于法身中成佛时无碍现量通晓“依靠两种自生及转轮王的男人所依成佛是处、依靠女人的所依成佛是非处”之类一切因果可能不可能之理,即是知处非处智力。

2、由先前也坚信业因果法感得无碍现量通晓“不善业生不欲异熟果报、善业产生所欲异熟果报”之类各自决定的因果,即是知业异熟智力。

3、由先前也是观察所化根性应机说法感得无碍现量通晓“众生信心等利根中根钝根的一切类别,即是知根胜劣智力。

4、由先前也是随顺所化界安住感得无碍现量通晓“众生暂时安住于三乘不同种姓”之类的种姓或界性差别,即是知种种界性智力。

5、由先前也是随顺所化信解说法感得无碍现量通晓“这些众生信解三乘中此乘”之类不同信解意乐的一切差别,即是知种种信解智力。

6、由先前也是修习一切乘感得无碍现量通晓行于三界与三菩提等一切轮涅之道的类别,即是知趣行智力。

7、由先前也是策励修行无量等持感得无碍现量通晓其余补特伽罗相续生起的静虑、无色定、解脱、等持、有漏染定、无漏清净定的一切等持差别,即是知染污无垢智力。

8、由先前也是不唐捐善根、不放逸感得无碍现量通晓自他前世一切行为及原因,即是随念宿世智力。

9、由先前也是不令其他众生恐惧而作为他们的引导者如实说法感得无碍现量通晓一切众生由何处死迁、转生何处一切贤劣差别,即是天眼通智力。

10、由先前也是为灭尽有漏而说法感得无碍现量通晓寂灭自他烦恼、漏尽的一切相,即是知寂灭智力。如是随顺众生各自相续克胜所断之十种智力现前,摧毁自他违品四魔。

癸二、以能表比喻决定:

处非处异熟,种种界趣行,

信解染净根,随念诸宿世。

天眼漏尽理,穿毁断无知,

盔甲坚墙林,故力如金刚。

知因果处非处智力、知业异熟自所造智力、知所化界不同种种界性智力、知种种不同趣行智力、知众生种种信解或意乐智力、知所化信等根胜劣智力、知静虑等至等有染、清净差别智力、随念宿世通智力、以天眼知死迁与投生之力、知自他漏尽理智力,次第能穿破、能摧毁、能斩断各自违品如硬盔般、如坚墙般、如稠林般的无明等障,为此如来的十力犹如金刚实物,也就是依照将要讲的知处非处等前六力能穿破如硬盔般的所知障的缘故如同金刚,以知静虑等力、随念宿世通智力、天眼通智力三种能摧毁如坚墙般的等持障的缘故如同金刚,以知漏尽智力一种能斩断如稠林般的烦恼障的缘故如同金刚。

壬二(解说四无畏)分二:一、认清义本体;二、以比喻决定。

癸一(认清义本体)分二:一、本体;二、作用。

子一、本体:

诸法圆菩提,能灭诸道障,

说道及说灭,无畏有四种。

1、佛陀由先前也是以平等心无有悭吝说法感得从自利而言亲口说我已现量证悟如所有尽所有智的无余一切法之理,现前真实圆满菩提无畏。

2、由先前也是不依障碍之法感得从他利而言宣说获得解脱之障贪等烦恼需能灭一切道障法无畏。

3、由先前也是趋入所信解白法之道感得从他利而言说一切出离轮回的三乘道无畏。

4、由先前也是无有我慢而说法感得从自利而言亲口说获得无余灭尽所断的灭谛无畏。如此从四种意义而言佛陀坚定立誓广大处,于眷属中传出狮吼声,于梵天处转妙F轮,以苦行、种姓受用、威力、离贪而贡高我慢的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等谁也不会真正合理反驳或驳斥。由于身体安适,无有羞怯,心得无畏的缘故,佛陀的无畏功德有四种。

子二、作用:

自他所知法,自知令知故,

断令断所断,修行所修故。

得令得所得,无上极无垢,

自为他说谛,故大仙无碍。

依靠证得四无畏而从自他利入手,亲口说“我已了知苦等一切行相所知法”并为令他众也了知而宣说苦等诸法的缘故。亲口说“我已断除业与烦恼等集谛所断法并为令他众也断除而宣说道障集谛的一切法。亲口说“我已修行所修道谛的一切行相”并为他众也修行而宣说一切出离的道法的缘故。亲口说“我已得所得无上极无垢具二清净的灭谛”并为令他众也获得而宣说漏尽灭法的缘故。如此亲口说自己善妙证悟,为他众也如实证悟而宣说四圣谛永无畏惧的缘故,大仙人圆满佛陀于沙门、婆罗门等任何眷属中无碍趋入宣说妙法。

癸二、以比喻决定:

兽王林边常无畏,无惧行于群兽中,

会中能仁狮子王,善住无待坚具力。

犹如兽王狮子恒常住在茂密森林边缘也无有怖畏,无惧行游于猛虎、大象等大力群兽中,自己善妙安住、不观待他众,心坚稳、具足圆满妙力。同样,于沙门、婆罗门众多我慢者聚集会众中,能仁人中狮子王也无所畏惧,堪为最胜主尊善妙安住,因不依赖而不观待他众,恒常入定而心坚稳,连极细微所断也已断除而具足圆满妙力安住。

壬三(解说十八不共法)分二:一、真实宣说意义;二、对应比喻。

癸一(真实宣说意义)分二:一、十八不共法各自分类;二、对应解说作用及获得之理。

子一(十八不共法各自分类)分二:一、分别广说;二、归纳宣说。

丑一(分别广说)分四:一、行为所摄六法;二、证悟所摄六法;三、事业所摄三法;四、智慧所摄三法。

寅一、行为所摄六法:

佛无误暴音,无有忘失念,

无有不定心,亦无种种想,

无有不择舍。

佛陀的身语意行为无有颠倒。

1、本师佛陀由曾于先前学道位修行为迷路的众生无误示道等感得最终成佛时无有跑跳等三毒引发的误失业,这是身体的一个不共行为。

2、佛陀由先前不曾有争论感得断除妄语、吵嚷而无有争论、绮语等烦恼引发的卒暴音,这是语言的一个不共行为。

3、佛陀由先前修行六正念感得无有忘记过去事的失念。

4、佛陀由先前修行守护他心感得一缘安住等持,后得无有散乱等不定心。

5、佛陀由先前修行断除颠倒心想感得无有执著轮回涅槃自性异体之种种想。

6、佛陀由先前修行自他平等性、有寂平等性等感得无有所化时机成熟而不加抉择舍弃的等舍。

这是意的四种不共行为。

寅二、证悟所摄六法:

欲正勤念慧,解脱解脱智,

及见无退失。

宣说如来的根、处及果中无有未得之退失:

1、佛陀由先前修行寻求甚深广大法等而感得希求三宝种姓不断、利益众生的欲乐无退失。

2、佛陀由先前修行依止上师、成熟众生等的精进感得欢喜利他的精进无退失。

3、佛陀由先前修行念住等感得如实照见诸法的正念无退失。

4、佛陀由先前求法不厌足生起三慧感得辨别法的智慧无退失。

5、佛陀由先前断除愦闹于寂静处修行瑜伽与解脱等感得离障的解脱无退失。

6、佛陀由先前为他众证悟而说法、修行了知缘起性等感得于诸法自在的智慧解脱障碍的本智照见一切所知无退失。

在此没有讲等持,是将它归在恒常无不定心当中,有些没有说正念也是把它归在无忘失念中,如果按照有些人既讲正念也讲等持来说,就要将欲乐与精进作为一个,或者解脱与解脱智作为一个。

寅三、事业所摄三法:

诸业智为导。

指不共的事业。

1、佛陀由先前远离谄诳诈现等、修行梵行感得一切身业神变等智为先导随智而行。

2、佛陀由先前断除妄语等修行说利益适宜具正法语感得说法等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行。

3、佛陀由先前断除贪心等一切修行正见感得修禅等一切意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行。

因此,佛陀身语意三事业均是智为先导随智而行。

寅四、智慧所摄三法:

于时智无障。

是指不共安住于智慧。由先前修行对过去、未来、现在出世的佛陀证得无著无碍的智慧无有怀疑、信解自己会获得它、自他均趋入依次感得无著无碍的智慧照见趋入过去时,以无著无碍的智慧照见未来时,以无著无碍的智慧照见现在时,因此照了三时的智慧无有著碍之障。

丑二、归纳宣说:

如此十八法,佛与他不杂。

如是行为所摄六法、证悟所摄六法、事业所摄三法、智慧所摄三法——这十八法及其余无量身、胜伏一切及殊胜的无见顶相及如滋补药般见到即能止息众生过患等也唯是本师佛陀所具有的功德,因此是与其他补特伽罗不混杂、不共同的功德。

子二、对应解说作用及获得之理:

佛无误暴音,忘失及意动,

异想与随舍,欲乐与正勤。

正念无垢慧,恒常而解脱,

普见所知义,解脱智无失。

大仙人佛陀身体的行为无误失、语言的行为无卒暴音、意的行为无忘失念,无有动摇的不定心、无有将轮涅自性执为异体等种种想、不抉择所化而随便置于等舍,这是行为所摄的六种功德。希求利他的欲乐无退失、欢喜利他的精进无退失、照见一切事的正念无退失、无有烦恼垢的智慧无退失、恒时解脱障碍无退失、无余现量照见如所有尽所有所知义的解脱智永无退失,这是证悟所摄的六种功德。

彼之三事业,皆智先随行,

无碍广大智,恒常入三时。

证无畏为众,转大妙F轮,

具大悲胜者,佛陀所证得。

佛陀的身语意三种事业均是首先以智为先行、其后随智而行,这是事业所摄的三种功德。决定无著无碍的广大智慧恒常趋入过去、未来、现在三时所摄的一切所知,这是智慧所摄的三种功德。如是佛陀十八不共法依靠证悟、现前而无所畏惧为芸芸所化众生广转妙F轮。那就是欲求救度一切众生离苦的具足大悲及克胜四魔的唯一本师,那也是佛陀由先前随应各自修道远离垢尘而现量证得的。

癸二、对应比喻:

地等所具法,法尔非虚空,

虚空无障等,彼相色无有。

地水火风空,等同世间共,

不共微尘许,世间亦不共。

地等四大种具有的法——地的法相坚硬,水的法相湿润、火的法相暖、风的法相动摇等有为法的法尔,不是无为法虚空的法相,虚空的法相是无障、无碍、无为等的功德,它的法相,四大种的色也无有,因此相互不混杂。同样,其他补特伽罗具有的生灭等法,佛陀无有,佛陀的究竟功德,其他补特伽罗没有现前,因此佛陀的不共功德等同虚空。或者比比喻更超胜,地水火风虚空界仅仅是大种等这方面是等同的缘故,世间中也会有共同的情况,但佛陀的不共法,仅仅极微尘许在世间中也是不共同的缘故虚空也不能如实表示。

辛二(广说他利世俗色身具有之异熟果功德)分二:一、宣说所表相分类;二、对应能诠比喻归纳。

壬一、宣说所表相分类:

善住及轮相,广足踝不露,

指趾皆纤长,手足网缦相,

皮肤柔嫩妙,身体七处高,

股肉如鹿王,密藏如大象。

1、佛陀由先前学道时坚定立誓感得最终成就色身佛时,足掌善住如龟腹般平整。

2、佛陀由先前施舍种种资具感得手掌脚掌具有千辐轮图案庄严。

3、佛陀由先前不轻视他众感得足跟广大、足踝骨不显露,渐圆。

4、佛陀由先前以正法救护众生感得手指足趾纤长。

5、佛陀由先前不离间别人的眷属感得手指足趾以金网相联。

6、佛陀由先前施予别人种种妙衣感得皮肤极其柔软、细嫩善妙。

7、佛陀由先前施予胜妙饮食感得身体双足背、双手背、双肩、后脑七处高隆丰满。

8、佛陀由先前受持佛陀之法感得腨如鹿王圆润、渐细。

9、佛陀由先前守护秘密语、断除不净行感得密处如大象或骏马般隐藏不露。

上身如狮子,肩膊无间丰,

肩头圆手柔,圆润无高下。

臂长洁净身,具足光环相,

喉如无垢螺,颌轮如兽王。

10、佛陀由先前逐渐行持广大善业感得上身如狮子般丰满。

11、佛陀由先前真实行持善法感得双肩膊无中间空空,十分丰满。

12、佛陀由先前对他众作无畏施及安慰感得肩头圆满,肩膀结实美妙。

13、佛陀由先前欢喜作为他人的助伴感得双手所触细柔、形状圆润,无有粗细高低,不弯身手掌也能触及膝盖,手臂长。

14、佛陀由先前不厌足行持十善感得洁净无垢的身体具有光环。

15、佛陀由先前对病人施予种种药物感得喉如无垢的三层海螺。

16、佛陀由先前圆满修行善行感得颌轮如兽王狮子般丰满。

齿四十平等,纯净齿齐密,

清净齿平整,臼齿最鲜白。

舌广无边际,无思最上味,

自然梵音声,迦陵频迦音。

17、佛陀由先前对众生有平等心感得具足完整的四十齿,上下二十数目平等。

18、佛陀由先前调解不和睦的众生感得牙齿极其纯净、无间细密。

19、佛陀先前施授悦意宝珠感得清净无垢的牙齿无有长短粗细,平齐。

20、佛陀由先前不染三门一切罪业之垢而行持感得臼齿如极品海螺般鲜白。

21、佛陀由先前守护真实语感得舌形广长,细薄,能覆盖面部。

22、佛陀由先前授予悦意味感得了知无量无边香味及不可思议的最上味。

23、佛陀由先前断除恶语说悦耳语感得不观待分别等起而语言自然如迦陵频迦声及梵音般悠扬远播。

绀目牛王睫,面严净白毫,

头顶髻净薄,众尊肤金色。

24、佛陀由先前慈爱护持他众感得目如青莲花瓣一样黑白分明、炯炯有神。

25、佛陀由先前意乐无所动摇而行持感得睫毛如牛王睫毛般浓密油黑而不乱。

26、佛陀由先前赞叹应赞的众人感得面部庄严无垢的眉间白毫抻出则有一肘、放置则右旋而住。

27、佛陀由先前恭敬礼拜上师感得头顶具顶髻,一切众生观而不见。

28、由先前心堪能而行持及施予悦意床垫感得众生之尊佛陀具有净垢不萎细薄皮肤犹如金色。

汗毛善妙细而柔,一一右旋皆上靡,

发如无垢蓝宝石,犹如涅珠大树轮。

普贤无喻大仙人,坚身具无爱子力,

不可思议三十二,此说本师人王相。

29、佛陀由先前断除愦闹、弘扬善法、受持亲教师规范师等的教言感得汗毛美妙细柔,一一右旋向上生长。

30、佛陀由先前断除殴打、兵器等感得头发如无垢蓝宝石一般。

31、佛陀由先前自他均修等持感得身体如涅珠达树干圆满的妙树轮廓般周身肢体圆满。

32、由先前修复如来佛像、佛塔及安慰恐惧众生感得普贤无喻的大仙人佛陀具有如无爱子之力,如金刚般坚硬的身体广洪挺直,完美。如此,普通者不可思议威光灿然的这三十二功德,经藏中明显说是天、人之导师遍知人王大丈夫的妙相,于此也列举了这些。

壬二、对应能表比喻归纳:

无云之月色,秋碧湖中见,

佛子遍主色,佛坛城中见。

比如,无云时空中圆满的秋月色,秋季时在碧蓝清澈无垢的湖水中可见。同样,对于十地的佛子们及普通学子众,遍主佛陀的报身与化身二色身依次第于圆满佛陀的坛城中及世间坛城中可见。菩萨所见的报身如同空中月,普通人所见的化身如同水中月。

庚三、由说彼等圣教证悟之理:

六十四功德,此等各具因,

如依珍宝经,了知斯次第。

如来的十力、四无畏、佛十八不共法及大丈夫三十二相,佛陀的六十四种功德这些各自一一具有作为法身有的功德离垢之因,及次第能生色身有的功德之因,应当如实依照《大乘窍诀珍宝请问经》了知于此宣说的数量与次第。

庚四(归纳喻义宣说)分二:一、总说喻义等同之因;二、彼等对应分别宣说。

辛一、总说喻义等同之因:

不变与不弱,无等无动故,

以金刚狮子,虚空水月说。

如来的十力不为各自的违品所变的缘故如同金刚,四无畏辩才不怯弱的缘故如同狮子,十八不共法是声闻等无与伦比与之不共的缘故如同虚空,具有妙相的二色身于如虚空般的法身中不动摇同时于所化前显现的缘故如同明月,四类功德依次以金刚的比喻、兽王狮子的比喻、无为法虚空的比喻、映现在净水中之月的比喻而宣说。

辛二(彼等对应分别宣说)分二:一、宣说离系果法身功德;二、宣说异熟果色身功德。

壬一(宣说离系果法身功德)分二:一、分别以比喻表示之理;二、归纳无别之理。

癸一(分别以比喻表示之理)分三:一、以金刚表示力之理;二、以狮子表示无畏之理;三、以虚空表示不共法之理。

子一(以金刚表示力之理)分二:一、各自表示之理;二、共同表示之理。

丑一、各自表示之理:

诸力中六力、三一依次第,

遣除所知障,等至及习气,

穿破摧为斩断,如铠墙林故。

知处非处智力等十力中前六力、中间三力、后面一力依次遣除所知障、等至障及习气障,如同金刚,因为依靠这些力能依次穿破、摧毁、斩断分别如铠甲、如墙、如林的三障。

丑二、共同表示之理:

坚精稳不戏,佛力如金刚,

精藏故坚韧,稳固故精藏,

不毁故稳固,不毁如金刚。

由于具足坚韧、精藏、稳固、不毁功德四法,因此大仙人圆满佛陀的一切十力如同金刚。

为什么是坚韧呢?因为是轮回与涅槃一切法之精藏的缘故。为什么是精藏呢?因为是无为法任运自成而稳固的缘故。为什么是稳固呢?因为不被耽著分别念与相状等一切违品所摧毁的缘故。如是摧毁断除一切所断不被摧毁的缘故,十力犹如金刚。

子二(以狮子表示无畏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丑一、略说:

无畏无待故,稳故圆妙力,

能仁狮如狮,眷会中无畏。

由于对谁也无所畏惧的缘故、不观待他众的缘故、心力非常稳固的缘故、摧毁违品具足圆满妙力的缘故,具足如此功德四法,能仁人中狮子王如同具四法的狮子于野兽中无所畏惧一样,于无量眷属会众中无所畏惧而安住。

丑二、广说:

现知一切故,无所畏惧住,

净众亦不等,照见故无待。

意于一切法,一缘故稳固,

无明习气地,逾越故具力。

若想:具足这样的四法又是以什么了知的呢?由于无余现量了知一切所知相而能应答一切询问的缘故,于反方等任何众生中均具足无所畏惧而安住的功德。由于与不同程度清净障碍的有情——声闻阿罗汉与住十地的菩萨本性不等同,比他们更超胜照见的缘故具足也不观待他众的功德。意不分别如所有尽所有一切法并一缘安住的缘故具足等持稳固的功德。由于最难断除的极细微的无明习气地障也善加逾越的缘故具足摧毁违品的圆满妙力功德。

子三、以虚空表示不共法之理:

世间及声闻,行一边具慧,

自生愈上慧,细故喻有五。

世生存因故,同地水火风,

超越世出世,法相如虚空。

执著我的平凡世间人、证悟人无我的声闻圣者、证悟人无我与一半法无我而行于寂灭一边的缘觉、证悟人法二无我的具慧菩萨、现量了知一切所知的自生圆满佛陀,越来越向上,智慧越来越细深殊胜的缘故,能表示彼等次第的比喻,等同地水火风虚空五大种,后后比前前细微甚深,或者,佛陀的功德堪为无余一切世间生存的最殊胜根本的缘故,如同地作为所依、水能汇集、火令成熟、风令不朽而作为世间的生存因,或者,佛陀现前的法真实超越世间凡夫、出世间声闻等一切法的法相,与他们不共的缘故如同虚空超越四大种的法相一样。

癸二、归纳无别之理:

彼等三十二,功德法身立,

如宝珠宝光,形色无别故。

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称为离垢果的三十二种功德,这些也是以自利胜义法身来安立的。于其本性中无别安住,如同宝珠与宝珠的光芒、色、形无别一样,胜义的功德无有差别的缘故。

壬二(宣说异熟果色身功德)分二:一、妙相安住二身之理;二、以月喻表示色身之理。

癸一、妙相安住二身之理:

见能满足德,是谓三十二,

依于幻化身,圆满受用身。

足善住、千辐轮相等妙相庄严的身体,所化众生仅仅见到就会说这是大丈夫,是能令人心满意足生起信心的功德,它们称为异熟果的三十二功德。它们也是依于共同前显现的化身与圆满受用大乘法的报身两种色身。

癸二、以月喻表示色身之理:

离净远近者,世间佛坛城,

如水空月色,见彼有二种。

对于离清净见色身之障碍较远的所化异生、声闻等及较近的所化住十地的菩萨,也就是次第于世间眷属坛城普通人前显现化身,于佛陀眷属坛城菩萨前显现报身,如同清净的水中见到月影与见到空中月色一样,见到这般以妙相庄严的二身有两种所化种姓,因此希求色身者也要具有清净缘分。

大乘无上续宝性论中第三功德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