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 第四事业品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四 事业品

现在是就获得彼等功德的威力任运任运不间断佛事业而言:

戊四(能证方便事业之义)分二:一、宣说任运不间断之理;二、以比喻决定。

己一(宣说任运不间断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分二:一、略说任运自成之义;二、略说不间断之义。

辛一、略说任运自成之义:

化界化方便,化界调化事,

彼境应时往,遍主恒任运。

佛陀利益众生时,真实了知无量所化的不同界性、意乐、随眠及种姓,但无有认为应知是此是彼的分别念勤作,是任运自成趋入。如是类推,随应所化各自意乐而示现寂猛等种种调化方便而无有勤作,如云:“其自性虽离贪嗔,贪心者前示似贪,因所化嗔示嗔恨,顶礼住大菩提彼。”如是将种种的所化界安置于增上生与决定胜种种果的调化所作也无勤作,前往有所化的境域无量世界也无有勤作,所化到了调化时,为了调化他们而前往,遍主圆满佛陀恒常无有分别念等勤作任运自成而行。

辛二、略说不间断之义:

具胜功德珍宝聚,智水大海福慧日,

无余决定修行乘,无中边广如空遍。

佛见无垢功德藏,于诸众生皆无别,

以佛大悲风吹散,烦恼所知之云雾。

1、由于具有出离之因总持与等持等最殊胜的众多功德珍宝聚,无垢智慧水充满的大海,菩萨十地、示现之因福慧资粮能成熟众生如日光般,依此无余决定修行所行道乘,圆满因的缘故,如来事业不间断。2、由于获得无有中边广大周遍如虚空般的大菩提果的缘故,如来的事业也不间断。3、因为获得菩提后照见一切有情均毫无差别具有具足力等自性无垢功德原本如同宝藏般的胜义佛陀,进而摄受他们。4、摄受的原因也是需要遣除能遮障如虚空般如来藏如云般的客尘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缘故。5、能遣除彼障的缘也是依靠如来如狂风般的大悲力能吹散垢染之云的缘故,佛陀事业不间断。6、差别:众生位也修行十地与二资粮,究竟证觉,他也是以大悲摧毁众生的障碍,因此事业不间断。

庚二(广说)分二:一、任运自成之义;二、不间断之义。

辛一、任运自成之义:

何者依何化,何为何处时,

无彼分别故,能仁恒任运。

为了什么所化而行、依靠什么方便调化、调化的所为是什么、前往有所化众生的什么处,时机已至的什么时间调化?由于对这些不生起某某动机的分别念、无有勤作动摇的缘故,能仁圆满佛陀的事业恒时任运自成而行。

于何所化界,依众方便化,

所化之所为,何处与何时。

为了对于具有种种意乐的所化界,随应他们各自的信解而以三乘等众多调化的方便来调化也是任运自成而行,将他们暂时安置于增上生究竟安置于决定胜——调化之所为,也是任运自成而行,何处与何时即是何地与何时,于有所化之境与调化的时机已到之时前住也是无有分别勤作任运自成而行。

辛二(不间断之义)分五:一、宣说名称分类;二、解说义本体;三、以比喻表示彼等之理;四、广说喻义;五、归纳不间断之理。

壬一、宣说名称分类:

出离彼显示,彼果彼摄受,

彼断彼障缘,无有分别故。

佛陀利益众生是不间断的,因为产生事业的出离之因与它的显示之缘、那些因缘形成果的方式、其果摄受事业所趋入的对境、那些对境的所断障碍及能断除障碍的缘这一切都是无分别自然而行的缘故。

壬二、解说义本体:

出离即十地,二资是彼因,

彼果胜菩提,菩提摄众生。

无量障烦恼,随烦恼习气,

诸时摧彼缘,即是大悲心。

若问:那六种原因是什么?1、能决定出离至究竟果位的因是依次经行菩萨十地。2、福慧二资是十地的殊胜功德越来越增上并显示的因。3、这般由因圆满所生的缘故,佛陀的事业也是不间断。4、它们究竟的果是获得无上真实圆满殊胜大菩提,为此佛陀的事业也是不间断。5、由于获得菩提后也是照见一切有情具有如来藏而摄受的缘故。6、摄受的原因也是众生之如来藏有无量能障的烦恼随烦恼及习气客尘需要摧毁的缘故,一切时分能摧毁障碍的缘是以大悲心示道,为此佛陀的事业不间断。

壬三、以比喻表示彼等之理:

当知此六理,依次如大海,

日轮及虚空,宝藏云与风。

如来的事业不间断之原因的这六种义理,以比喻意义按次第对应来了知。也就是应当了知,菩萨的十地如同大海,福慧二资粮如同日轮,它们的果大菩提如同虚空,菩提所摄受的众生界如同宝藏,众生的垢染烦恼如云,摧毁它们的大悲如风。

壬四、广说喻义对应:

具智水德宝,故地如大海,

有情生存故,二资如日轮。

由于具有无垢智慧水与神通等功德珍宝的缘故出离之因——菩萨十地犹如大海。由于有助于利乐一切有情生存的缘故显示之因——福慧二资犹如日轮。

广无中边故,菩提如虚空,

真佛法性故,众生界如藏。

由于周遍一切广大无中边而甚深的缘故,它们的果——大菩提犹如虚空。由于真实圆满佛陀具有的法性功德无尽财富原本任运自成安住的缘故所摄持的众生界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同大宝藏。

客尘遍不成,故惑如云聚,

散彼近住故,大悲如狂风。

由于是可断的客尘性自性能遍胜义谛中不成立的缘故自性清净界的障碍烦恼犹如浓密的云聚。由于能吹散烦恼云的示道近住在前的缘故断障之缘的无尽大悲如同狂风。

壬五、归纳不间断之理:

依他而出离,自见众生同,

事业未圆故,有际不间断。

先前十地修行二资粮的阶段立誓并发愿救护一切众生,由因圆满依他起而出离的缘故,自己获得大菩提而照见与众生法界自性清净无有少许差别同等后了知有义事业的缘故,于无边无际的世间界以大悲摧毁一切有情之障碍的事业没有圆满的缘故,乃至所化轮回没有空无之间佛陀的事业是不间断的。

己二(以比喻决定)分四:一、总括以比喻分类;二、对应意义各自本体;三、以说必要摄义;四、复次归纳宣说差别。

有人会想:佛陀以无有生灭而言具有无为法的法相,那么如何能乃至轮回存在间事业任运自成不间断趋入?为了遣除生起这种怀疑的迷乱而对佛陀不可思议的境界生起信解,以多种明显比喻宣讲。

庚一、总括以比喻分类:

如帝释天鼓,雨云与梵天,

日轮如意宝,回响虚空地。

如来的事业以无分别、任运自成、不间断的方式相应所化缘分趋入,能表示它的比喻有九种:

1、身体示现无量幻变,就像帝释于天界中不动而于人间显现影像劝勉人们行善一样。

2、语言宣说种种教言犹如天鼓宣说四法印利益天人一样。

3、意智慧周遍一切有情犹如云遍及一切降下雨水成熟庄稼一样。

4、身语的种种幻化事业就像梵天于自处不动但他的幻化可令欲界天人们见到而受益一样。

5、意智慧散射无量犹如日光次第遣除黑暗一样。

6、依靠意密行他利犹如摩尼宝无有分别而赐所需求一样。

7、依靠语密行他利犹如回响不成立真实也宣说种种意义一样。

8、依靠身密行他利犹如虚空周遍一切但不成立有为的色法。

9、转依的悲心成办他利之理,犹如大地作为一切所依而饶益。

庚二(对应意义各自本体)分九:一、以天王喻决定示现神变之理;二、以天鼓喻决定宣说教言之理;三、以云喻决定智悲周遍之理;四、以梵天喻决定幻化之理;五、以日轮喻决定智慧散射之理;六、以宝珠喻决定意密;七、以回响喻决定语密;八、以虚空喻决定身密;九、以大地喻决定大悲趋入之理。

辛一(以天王喻决定示现神变之理)分三:一、虽无分别也成他利之理;二、善加对应宣说彼理;三、归纳宣说无生灭之理。

壬一(虽无分别也成他利之理)分二:一、解说能表喻本体;二、解说所表义本体。

癸一(解说能表喻本体)分四:一、清净大地显现影像之理;二、依彼行善业之理;三、依彼业获得所求果位之理;四、无勤成义之理。

子一、清净大地显现影像之理:

犹如净琉璃,自性此地上,

净故见天王,天女会众俱。

美妙尊胜宫,彼天境处外,

无量宫种种,以及众天物。

犹如住于三十三天的天王帝释及天女等无量眷属会众,主要处所美妙的尊胜宫地基是四宝所成,具有四梯阶,柱子由金银琉璃水晶所造,柱底、柱顶等由砗磲等所造,有一百零一殿宇,每一殿宇也各有七楼阁等严饰,彼天境处以外见喜城由金网环绕诸方,围墙由金银琉璃所造,有四堵精美短墙,九百九十九扇门,所有门也是以众多珍宝饰品点缀,每一门也各有五百执持武器的守卫,所有道路也是遍铺金沙等。天王的无量宫有轮宝等种种庄严,另外天人们的奇珍异宝所成的楼阁由殿宇及凉亭、台阶均悦意的网状天窗等精致严饰,天人们享受妙欲的悦意林苑,如意树如愿出现饮食服饰鲜花乐器等,八功德水盁满的池塘,种种鲜花、飞禽装点的湖泊,所有道路也是遍满握着种种乐器的美丽天女,大地也均遍布曼达罗花等多种天物受用,在人间人们可以善见这些的影像。

子二、依彼行善业之理:

尔后男女众,安住地上者,

得见彼显相,而发如是愿,

愿我等不久,犹如此天王。

是为获得彼,真实行善住。

之后,赡部洲的男女等众住于地上的所有人们得以见到三十三天的无量财富显相,欢喜乐求,并发下“愿我等不久也速得如同具有圆满受用的此帝释天王一样”如是多种愿。他们是为了获得帝释天的增上生果而真实行持守护一分戒等善法而住。

子三、依彼业获得所欲果位之理:

彼等依善业,虽不了此相,

如是显现理,此逝转天界。

那些男女依靠为了获得以认真行持守戒等诸善业而仅仅显现见到帝释天等这些的影像,并不是天等事物来到此处。虽然并不真实了知如是显现的道理,但对影像执为本体而行善,因此从地上人间去世会如自所求转生天界。

子四、无勤成义之理:

彼相无分别,亦无有动摇,

然于地上者,具有大意义。

琉璃地上呈现帝释等相,它无有令赡部洲人行善之想法动机的分别念,无有勤作动摇,然而住在地上人间者真实行善并辗转得到所求果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癸二(解说所表义本体)分四:一、清净心显现色身之理;二、成就所求果位之理;三、无勤也有义之理;四、次第得究竟法身之理。

子一、清净心显现色身之理:

信等无有垢,修信等功德,

自心现佛陀,妙相具随好。

散步及站立,安坐及安眠,

作种种威仪,宣说寂灭法。

不说而入定,行种种幻变,

具大威光尊,众生得现见。

如同比喻一样,信心精进等做到无有违品不信等垢染,次第修行信心、精进、正念等功德而使自心清净,显现圆满佛陀的色身也是以三十二妙相庄严,具足八十随好。有时散步、站立、安坐、睡眠,还有行走等,作种种威仪,对所化众生宣说寂灭涅槃法,有时不说法而向内真实安住入定,示现神变等行种种幻变,具有光环而示现大威光等无量神变,有缘众生得以现见。

子二、成就所求果位之理:

见彼亦希求,为佛极力行,

彼因真实行,能得所求果。

见到清净自心显现的色身后也具有希求得佛果的欲乐而为了迅速获得佛果极力行持听闻等善法,如此能成就佛果的因意乐发菩提心,加行真实修行六度等,次第串习,从而能获得所欲求的究竟果等佛果。

子三、无勤也有义之理:

彼现亦无有,分别及动摇,

如此于世间,亦以大义住。

清净心显现的佛陀也无有“如此这般利益众生”的想法等起分别念,永远无有以勤作动摇,这般见到佛陀于世间中所化直接行持广大善根,间接获得一切智,因此以重大意义而安住。

子四、次第获得究竟法身之理:

异生虽不知,此乃自心现,

如此见色身,彼等亦具义。

次第依见彼,安住此乘者,

将以慧眼见,内胜义法身,

凡夫异生虽然不知道色身的无量幻变,这只是自心清净显现胜义佛陀的影像,而不是究竟的佛陀,但这样见到佛陀的色身对见者的那些所化也是有大意义。逐渐依靠见到色身而为了获得佛果安住此甚深大乘并修道的具缘者,将以入定无分别智慧眼现量明见内在各别自证胜义心自性光明法身具一切殊胜相之空性。

壬二、善加对应宣说彼理:

地离余惨境,无垢之琉璃,

明妙具珠宝,离垢妙功德。

上平净故现,种种天王影,

渐离地功德,彼复不显现。

犹如赡部洲整个大地远离悬崖、深渊等其余悲惨处而无垢的琉璃自性光明、形状美妙等具有珠宝离垢殊妙功德,上面平坦如掌,由于它清净明澈无垢的缘故如镜面般,其中映现出天王的尊胜宫等种种,天王帝释及彼天以外多种无量天物受用的影像,最后逐渐离开了地的明澈等功德的缘故那些影像也不再显现。

为得彼事乐,斋戒布施等,

男女之众人,以信散花等。

为得净琉璃,心现能仁王,

具有极喜心,佛子发大心。

人们依靠显相为了获得具有帝释受用的事物而乐于受八关斋戒等戒律、布施、供养等的男女众人以信解希求获得天王之心而散花香等作供养,行持种种善行。同样,为了获得如清净垢染之琉璃般的清净自心显现的能仁王,具有对佛极其欢喜之心的佛子菩萨们也像人们为了获得天王果位而行善一样,发殊胜大菩提心而精进行持六度。犹如不清净大地不现影像一样不具缘分者不会见佛陀。

壬三、归纳宣说无生灭之理:

如净琉璃地,现天王身影,

众生净心地,映现佛身影。

众前影现没,随无浊浊心,

如世显现相,不见有与坏。

比如,人间无有尘等垢、洁净的琉璃地上显现具有受用的天王身影,同理,所化众生无有不信等垢、清净的心地显现具有妙相的能仁王身影。如此于所化众生前佛陀身影显现与隐没是随着无有不信等浊清净信的自心而显现色身。有不信等浊垢不清净自心显现色身隐没,如同人世间由于大地清净不清净而显现天王影像映现与隐没但天王本身于自处没有动摇一样,因所化清净不清净而显现色身生灭但胜义法身永远不见这种“有生与坏灭”,因为是无为法无变的缘故。

辛二(以天鼓喻决定说教言之理)分三:一、如天鼓般说妙法之理;二、较比喻更超胜之理;三、彼等依缘趋入之理。

壬一(如天鼓般说妙法之理)分二:一、广说喻义等同之理由;二、善加对应归纳。

癸一(广说喻义等同之理由)分三:一、无勤之理;二、依业所生之理;三、成就寂灭之理。

子一、无勤之理:

如天境天人,以昔白法力,

无有勤作处,意色分别念。

无常苦无我,寂灭法鼓声,

屡屡而劝勉,放逸诸天人。

犹如天境一切天人由往昔积累善行白法善妙共业的威力所感,天鼓无有想说等勤作、舌腭等发音处及意形色相与等起分别念同时传出“诸有为法皆无常、一切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的法鼓声,再三劝勉心思散乱于欲妙放逸的一切天人行善。

遍主无勤等,佛语普周遍,

无余所化众,于有缘说法。

同样,遍主圆满佛陀远离欲求说此法之想的勤作等,但相应众生各自缘分趋入的佛语周遍于无余所化众生,对三种姓的具缘者宣说广大三乘法。

子二、由业所生之理:

如天境天人,鼓声自业生,

能仁所说法,亦由自业生。

犹如天境天人们的天鼓声宣说四法印,是由天人往昔各自积累善法的共业所生。同理,世间中,能仁圆满佛陀相应所化意乐宣说无量法门也是由众生各自积累广大善业的威力所生。

子三、成就寂灭之理:

离勤处身心,鼓声令行寂,

远离勤作等,此法令成寂。

如同远离想说的勤作、发声部位及意形身体、动机分别心的天鼓声使天人行持寂灭放逸。同样,远离勤作等四法、相应各自缘分所说的此法也是使无量所化众生的相续成就寂灭涅槃的果位。

癸二、善加对应归纳:

天城法鼓声,因生赐无畏,

惑赴沙场时,胜非天除戏。

世间禅无色,因生尽摧毁,

众生烦恼苦,说寂无上道。

犹如由天界城市中传出法鼓声的因所生能赐予无畏施,是指天人们在以嗔恨烦恼为与非天斗争而赴战场时“愿天人无畏”的声音能遣除战胜非天军队的怖畏。当天人以贪心烦恼贪恋嬉戏享受欲妙的安乐时,四法印的声音能遣除放逸。同样,于无量所化世间,依靠佛陀的说法而增上修行禅定无色定等持善根之因所生能完全摧毁一切众生烦恼痛苦的畏惧,由详细宣说寂灭涅槃无上道之理能使他们获得其果位。

壬二(较比喻更超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差别。

癸一、略说:

遍众生利乐,具足三神变,

是故能仁音,胜天物铙钹。

因为,1、相应各自意乐周遍无量所化众生而不是相似;2、以究竟至决定胜果位而利益;3、暂时得增上生欢喜而令他们安乐;4、具足神境神变、记说神变及示导神变三种神变而出离痛苦。由于具备这四种功德法的缘故能仁圆满佛陀的说法妙音比相似、不是一定利、乐、出离的天物铙钹声更为超胜。

癸二、广说差别:

天界大鼓声,不入住地耳,

佛鼓声遍行,轮回地下界。

在无量的天界,大鼓声周遍而行,但它不会传入安住地上众生的耳中,是片面的,而佛陀的说法鼓声应时也周遍普行所化住于轮回中的地下世界,所以不是片面的,由此超胜。

天界多铙钹,为增欲火传,

悲尊一妙音,为灭苦火入。

天界天人的数多俱胝种铙钹也为了增上贪恋欲妙安乐之火而传出,所以并非利益,而大悲尊主圆满佛陀仅一种说法妙音也为善灭所化有缘众生的痛苦熊熊烈火及因、获得涅槃而趋入,所以是利益,由此也超胜。

天妙铙钹声,增心掉举因,

悲尊如来语,劝专思等持。

天界布局美妙,仅听到也会悦意的铙钹的多种声音也是增上心掉举散乱于对境的因,所以并非安乐,而大悲尊主如来语成为能劝勉所化众生专心思维于静虑等持之因,所以是安乐,由此也超胜。

总之诸世间,天地安乐因,

彼遍照世间,尽依妙音宣。

总而言之,天物铙钹不是出离,无余世间界中能断除天人住地之人等痛苦、增上无漏大乐之因,那就是以具三神变周遍照亮无余世界的佛语妙音,依靠它所宣说能出离痛苦,由此也超胜。

壬三、彼等依缘趋入之理:

犹如诸聋人,不闻细微声,

具有天耳者,亦非闻一切。

细微殊胜法,细微智行境,

亦唯无烦恼,具慧者得闻。

如同无有耳根的聋子不会听闻到细微声音一样,不具缘分者听不到佛语妙音。声音的一切差别也不会传入得天耳者的耳中,有些会传入。同样,佛陀极其细深殊胜法是微细智慧者的行境,也不是一切所化种姓众生都能听到,只是无有烦恼、具有殊胜智慧及大缘分的有些人才能得以听闻。

辛三(以云喻决定智悲周遍之理)分四:一、对应增长庄稼之同法;二、对应器成之同法;三、对应无观待之同法;四、对应灭火之同法。

壬一(对应增长庄稼之同法)分二:一、略说无勤之理;二、广说依缘趋入之理。

癸一、略说无勤之理:

犹如夏季云,庄稼茂盛因,

雨露无勤中,持续降大地。

大悲云中降,佛陀妙法雨,

众善庄稼因,无有分别念。

犹如夏季层层浓云密布,成为田地庄稼茂盛生长之因的雨水蕴无勤中连续降到大地上。同样,无量大悲云中降下佛陀遍知的妙法大雨成为众生田地善法无尽庄稼之因也是在无有等起分别念及勤作的同时任运自成。

癸二、广说依缘趋入之理:

如世入善道,风生云降雨,

悲风众善增,佛云降法雨。

于有大智悲,不染变不变,

住空定持海,佛云善稼因。

犹如世间众生趋入善业道,不放逸行持,依靠人天的威力风缓缓搅拌产生的云聚中逐渐降下雨水。同样,所化众生也是由信心、精进等善法增上而从佛陀大悲之风搅拌的云中降下妙法大雨,这般如云的理由也是为利住于三有轮回的所化刹土而依靠拥有的真实大智大悲,以智慧证悟所有无我的缘故,不染变化的轮回过患,以慈悲摄受众生的缘故不染不变的涅槃过患,安住于虚空的境界中,成为具有无漏禅定、总持无量门的大海,能仁王圆满佛陀的云,是增长善法无尽庄稼的因。

壬二(对应器成之同法)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癸一、比喻:

犹如凉香柔,轻水云中出,

与地盐等系,成极多种味。

犹如降雨,具有所触清凉、味道香甜、不伤身而柔和、轻爽、洁净、无臭、多饮也不伤腹、不伤喉——八支的一味水是由云聚中次第出现降下,因与下面大地有盐无盐等处不同相关而形成苦、甜等极多味道与不同功效。

癸二、意义:

八圣支甘霖,广悲云藏出,

众相续处别,成具多种味。

同样,佛陀说法也具足妙法八圣道分支于真如中一味的甘霖由极其广大的大悲心云藏中逐渐出现降下,由所化众生相续的界性、根基等不同处的差别而形成具有三乘等多种味道。

壬三(对应无观待之同法)分三:一、以三喻略说;二、广说其义;三、无观待趋入之理。

癸一、以三喻略说:

于胜乘净信,中等与嗔群,

三种如众人,孔雀与饿鬼。

对于佛陀的一切法于真如中一味之理胜乘法雨降下,极其清净信心决定信解的众生群体,安住信不信中等的不定众生群体及嗔恨不信解决定颠倒的众生群体三种依次,信解者如降雨时人们欢喜,住中等者如同孔雀,嗔恨不信解者如同饿鬼。

癸二、广说其义:

春末无云人,不行空中鸟,

夏季雨降地,饿鬼则痛苦。

大悲云聚中,法雨现不现,

欲法嗔法者,世间彼比喻。

春末季节无云时,人们痛苦不喜,下雨时会欢喜,不行于天空中的孔雀永远不依赖水,所以对雨水处于既不欢喜也不痛苦的中等状态,夏季降雨时大雨降到地上,显现热沙雨的饿鬼处于极其痛苦不欢喜的状态中。同样,对于佛陀的大悲云聚,甚深广大妙法雨有没有出现在世间,也是依次,决定欲求正法的群生出现法雨则欢喜,没有出现则不欢喜;不定的群生对正法处于既不欢喜也不痛苦的中等状态;嗔恨正法决定颠倒的众生群体,如果没有出现法雨则处于欢喜中。能表示这三种意义,世间中对应那三种比喻。

癸三、无观待趋入之理:

大滴雨降下,热沙金刚火,

细微至山者,云聚不观待。

细广以种姓,智悲之密云,

诸时无观待,惑净我见眠。

比如,大滴的雨、大粒的冰雹降下,有些众生以业力所感降下热沙雨,降下金刚火与霹雳,对住于大地的有些细微含生造成损害,而对于已到深山的有些含生无有损害,但云聚并不观待此等而趋入,佛陀的细微甚深广大法雨,以了知种姓及善巧方便的方式从智悲云中出现,也是对于烦恼即将清净的有些有缘者有广大利益,对于有坚固我见随眠的有些无缘者暂时不显现,但智慧之云随时随地并不观待他们的利害而趋入。

壬四(对应灭火之同法)分三:一、能灭痛苦烈火之理;二、次第生起能灭——智慧之理;三、依了知而修行之理。

癸一、能灭痛苦烈火之理:

生死无初始,行彼道有五,

不净无妙香,五趣无安乐。

彼苦恒如火,刃盐等触生,

悲云降妙法,大雨能灭彼。

三种染污所摄的缘起二十支周而复始流转生死等痛苦也无有仅此初始产生的决定性,不修解脱道者也无有从此边际灭尽的决定性。行于彼处的众生经行的道有五种,地狱、饿鬼、旁生为三恶趣,人、天为二善趣。就像不净物中永远无有妙香一样,五趣轮回也丝毫无有安乐的机会,因为处于三苦及八苦等极其痛苦中的缘故。轮回的痛苦差别也是恒不间断如同被大火焚烧、被利刃砍割、在新伤口上加盐等接触所生的苦受一样极其难忍,佛陀以欲求救度他们离苦的大悲云中随各自缘分不间断降下深广妙法大雨,实修其义则能灭尽痛苦的烈火。

癸二、次第生起能灭——智慧之理:

了悟天死堕,人有求苦故,

具慧亦不求,天王人君尊。

随从于智慧,虔信于佛经,

此苦此是因,此灭智见故。

由于了悟到“天人也有死堕之苦,人也有无而寻求、有而守护、饥渴疲惫等苦”的缘故,具有了知轮涅实相智慧的智者们,对于天王帝释,人君转轮王等殊胜果位也不欲求,因为随着前世获得的智慧,今生也是对如来无垢经典极其虔信,如理进行闻思,证悟“有漏果的这一切是痛苦,业惑这一切是它的因集谛,轮回因果无余灭尽这叫灭谛涅槃”,依靠道无我的清净智慧真实现见。

癸三、依了知而修行之理:

当知疾病当断因,当得乐住当依药,

苦因灭彼如是道,当知当断当证依。

比如,想离开疾病痛苦而获得无病快乐的智者应当了知疾病的本体是什么,应当断除不消化的食物等产生疾病的因,应当获得住于无病的安乐,应当依止它的方便妙药。同样,想离开轮回痛苦获得涅槃安乐的具慧者也应当了知有漏果所摄的一切轮回是痛苦,应当断除它的因业与烦恼所摄的所有集谛,应当现量证得、获得远离那些垢染的灭谛涅槃安乐。如是相续次第应当依止它的方便无漏五道。

辛四(以梵天喻决定幻化之理)分二:一、于具缘者前示现之理;二、于无缘者前不现之理。

壬一(于具缘者前示现之理)分三:一、以无勤等同;二、以除罪等同;癸三、观待缘分等同。

癸一、以无勤等同:

梵天于梵住,无有迁移中,

于一切天境,无勤示显现。

佛于法身中,不动于诸界,

众具缘者前,无勤示幻现。

比如,色界大梵天,于梵住第一禅的无量宫不迁移他处同时以幻化的显现无勤示现于六欲天所有处。同样,能仁圆满佛陀也是于胜义法身中永不动摇别处而于无量一切世间界具缘所化众生前无有勤作任运自成以世俗色身幻化随机示现种种幻变。

癸二、以除罪等同:

梵天恒于宫,不动入欲界,

天人见见彼,亦断喜对境。

善逝法身中,不动于世界,

有缘见见彼,恒行除诸垢。

比如,大梵天恒时于自己的无量宫中不动摇安住同时以幻化的身体遍入一切欲界天境,欲界的六种天人们会见到他。依靠见到色界天的富有,欲界的许多天人也为了获得梵天果位而对欲界的功德善色、妙音、妙香、甜味及柔软所触等对境断除喜爱。同样,善逝圆满佛陀也是于法身中永不动摇安住的同时以化身于无余所有世间界示现无量幻变使有缘的所化众生得见,依靠见到色身的幻变,有缘的许多所化众生也是为获得佛陀的圆满而恒时进行遣除二障及习气无余所有垢染。

癸三、观待缘分等同:

往昔自愿力,天人善业力,

梵天无勤现,自生化身同。

依靠往昔利益天人梵天自己发愿力及欲界天人积累见到梵天的共同善业力,梵天无有勤作于欲界示现,自生圆满佛陀的化身也是这样,依靠佛陀的宿愿与所化的善业力,于法身中无有勤作于世间示现种种幻变。

壬二、于无缘者前不现之理:

天降入胎诞生住,王宫喜享静处行,

降魔证觉说寂道,无缘眼前佛不现。

佛陀在所化时机已至,从兜率天降到赡部洲,入于母亲摩耶夫人胎中,在蓝毗尼花园诞生,安住父王的皇宫迦毗罗等处,共相欢喜享受王妃眷属八万人等,从王宫出家到极静处苦行,前往菩提迦耶、降伏魔军,依靠金刚喻定证得大菩提果,宣说令众生趋至寂灭涅槃城之道——转F轮等,善妙圆满宣说之后,照见暂时应行的所为事业圆满,能仁王示现涅槃相,于无有见佛缘分的众生眼前消失不现。

辛五(以日轮喻决定智慧散射之理)分四:一、不分别利害之理;二、不分别利他之理;三、依缘分次第显现之理;四、较比喻更超胜之理。

壬一、不分别利害之理:

如日热一时,莲开睡莲闭,

开德与闭过,无念圣日同。

如同日光在极其酷热的一时,使莲花尽情开放,使睡莲完全闭合,但日轮没有使水生莲花绽放、睡莲闭合的想法成为开启的功德与闭合的过患的分别念。同样,于此大圣圆满佛陀的日轮也以妙法的光芒,在酷热的一时,使所化智慧的莲花尽情绽放、非所化的意睡莲闭合,然而佛陀无有对他们利害的分别念。

壬二(不分别利他之理)分三:一、无分别利他之理;二、放光利他之理;三、顿时显现利他之理。

癸一、无分别利他之理:

如日无分别,顿时放自光,

令莲花绽放,令余得成熟。

如是如来日,妙法之光芒,

于所化众莲,无有分别入。

犹如日轮无有分别念顿时间放射自己的无量光芒,使莲花开启尽情绽放,使其余丰满的庄稼完全成熟。同样,如来圆满佛陀的日轮也是顿时间放射妙法的无量光芒,使所化众生莲花功德的花瓣尽情绽开,善法的庄稼成熟,但佛日对他们没有分别念而任运趋入。

癸二、放光利他之理:

法身与报身,菩提空中升,

遍知日智慧,放光于众生。

比如,日轮呈现在虚空界的光芒能驱散世间的黑暗,同样,自利胜义法身与他利名言色身圆满二身远离一切戏论边,现前菩提果的虚空中升起的遍知法王日轮,也是以了知无余所化众生的智慧放射种种妙法的光芒,驱散无明黑暗。

癸三、顿时显现利他之理:

因于诸清净,所化水器中,

善逝之日影,顿时现无量。

如同装满澄清水的许多水器内同时映现出太阳的影像一样,因为在烦恼等垢染完全清净、如同装满澄清水之容器般的无量所化相续中,如同太阳之影像般的善逝色身,同时呈现出无量,行持圆满他利。

壬三(依缘分次第显现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恒时遍一切,法界虚空中,

佛日应机落,所化之山上。

恒时无别周遍一切有法极其清净的法界虚空中,圆满的佛陀日轮升起,应机随缘次第落到、显现在在众生山上。

癸二、广说:

具千光日升,明世间次第,

落高中低山,佛日渐照众。

犹如万丈光芒的太阳升起在空中,阳光普照整个四洲世界,次第最初落到最高的山上,之后落到中等的山上,最后落到低山。同样,具有智慧广大光芒的如来遍知日轮,呈现在法界虚空中也是渐次照耀、显现在所化群生前,首先显现在最殊胜缘分者前,之后显现在中等缘分者前,最后显现在下等缘分者前而使他众完全成熟。

壬四(较比喻更超胜之理)分二:一、以光超胜之理;二、以作用超胜之理。

癸一、以光超胜之理:

日无照射天边刹,非除痴暗显所知,

悲尊散放多彩光,于众明示所知义。

与普通的太阳相比,佛日更为殊胜。太阳虽然具有放射片面周遍之光芒的能力,但佛陀所具有的放射周遍虚空际无余一切佛刹之智慧光的威力,这是太阳不具备的,佛陀才具有,因此以周遍而超胜。再者,太阳虽然具有驱散普通黑暗、明了显示片面色法的能力,但不具有遣除无明痴暗遮覆、明了显示所知实相义的能力,大悲尊主圆满佛陀之日以散放三乘等种种色彩的无量佛经光芒遣除无明黑暗,显明智慧光,他具有为无量所化众生明开示如所有尽所有所知实相深义的威德力,因此以具有大义也超胜。

癸二、以作用超胜之理:

佛至城中时,诸盲人复明,

无义众远离,见佛得受益。

堕落三有海,见暗覆痴盲,

依佛之日光,得见未见处。

普通的太阳在世间升起,但不具有使盲人见色法、遣除轮回苦、令见甚深法性等的能力,佛陀之日来到所化城升起时,无眼的盲人们也会得以复明而重见色法,同样,聋人们也会听到声音,疯人们也会精神恢复正常,穷人们也会在家中得到宝藏,恶趣等无义以欲望折磨心的众生也会离开贪欲,仅是见到佛陀就得以感受到所求安乐之利益。总之,落入无有尽头轮回的痛苦大海底,以种种恶见和重重黑暗遮蔽心自性、的以愚痴眼翳失去慧见的无量盲目众生,依靠佛陀之日在世间展现的事业之光,逐渐明现了知所知的智慧光,而现量见到凡夫前所未知、前所未见之处法界甚深真如,因此佛陀的日轮以作用也超胜。

辛六(以摩尼宝喻决定意密)分二:一、以满愿说等同;二、以难得说等同。

壬一(以满愿说等同)分二:一、以无分别满愿之理广说;二、以无勤恒常安住之理略说。

癸一、以无分别满愿之理广说:

犹如摩尼宝,无念顿时间,

能满住境者,各自诸心愿。

依佛如意宝,不同意乐者,

得闻种种法,彼不分别彼。

比如,如意宝虽然无有赐予此众生此种事物的动机分别念,但顿时间能各不混杂满足住在近处行境并祈祷它的不同众生想要的衣食、药物、处所等所求的无余所有心愿。同样,依靠圆满佛陀如意宝也使三种姓等信解不同意乐的无量所化众生随各自缘分而听到三乘等种种法,并圆满他们的利益,但佛陀说法时丝毫也无有要为某众生说此法的分别心。

癸二、以无勤恒常安住之理略说:

如摩尼宝无念勤,所求财物赐他众,

能仁无勤而应机,利他恒常住世间。

就像如意宝珠无有动机分别念的同时将随应所求的财物无勤作赐给祈祷的其他众生。同样,能仁王佛陀也是无有分别念等勤作而相应众生各自缘分说法等为成办其他所化一切利益乃至这个无边无际的三有轮回存在期间不断恒常安住。

壬二、以难得说等同:

海地下摩尼,欲者极难得,

劣缘惑困众,此心难见佛。

因为如意宝处于大海内并位于大地之下的缘故,寻求了知成办一切所需的善妙如意宝、福报浅薄的众生极难得到。同样,住于轮回的无量所有众生也由于缘分极其下劣被种种烦恼及随烦恼所困的缘故,各自有垢染的此心,更难以得见善逝二身的显现。

辛七(以回响喻决定语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壬一、比喻:

犹如回响声,他者觉知现,

无分别造作,不住外与内。

如同空谷等的回声也是依靠显现种种声音之缘其他听者随各自所说的由觉知中产生、显现的,岩山等既无有动机分别念也无有想说此的造作或勤作,而且声音自己的本体既不住在岩山外面,也不住在里面。

壬二、意义:

如是如来语,他者觉知现,

无分别造作,不住外与内。

同样,如来的种种妙法语音显现也是随着所化,相应其他听者各自意乐而以觉知传出、显现的,而佛陀既无任何动机分别念,也无任何想对此说此的想法造作或勤作,声音自本体既不住于佛陀身外也不住于内。

辛八(以虚空喻决定身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壬一、比喻:

少无无显现,无缘无所依,

超眼境无色,无示之虚空,

虽见高与低,然彼非如是。

既毫不成立实法,根识前无有显现及它们的所缘境不成立,也不存在能依之基础,尤其完全超离了眼根之境,不成立有碍的色法,他者的眼前无可显示是此,具有这种法相的无为法虚空,虽然有些人见到显现中央部分高、显现边缘部分低、四方形、圆形、蓝色、黄色等种种但胜义中虚空并非如显现种种那样真实存在。

壬二、意义:

如是虽见佛,然彼非如是。

同样,虽然所化许多类众生见到圆满佛陀的入胎、诞生、涅槃、散步、站立、种种身色、不同刹土等的无量幻变,但胜义的佛陀并非像显现生灭等种种那样真实存在,因为无变的缘故。

辛九(以大地喻决定大悲趋入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壬一、比喻:

如地生一切,依于无念地,

增长稳固广。

犹如这个大地生长的草木林园鲜花等这一切依于无有生这些的分别念勤作的大地,前所未有重新增长,以前有的根深蒂固,一切越来越广大,作为众生的生存之因。

壬二、意义:

依无分别念,圆满佛大地,

众生诸善根,无余得增长。

同样,依靠胜者圆满佛陀的大地,无有利益此等众生的分别念及勤作,也使无量所化群生的一切二资粮善根庄稼无余增长、稳固、广大,作为所有众生的生存之因。

庚三(以说必要摄义)分二:一、必要及喻义之分类;二、解说以比喻表示之理殊胜。

辛一(必要及喻义之分类)分四:一、成办必要及最极必要之理:二、归纳宣说喻义;三、对应三义解说;四、本义无勤作之理。

壬一、成办必要及最极必要之理:

未见无勤作,而行何事故,

为断所化疑,宣说九比喻。

普通人的心境中何时也不曾见过,丝毫无有勤作任运自成而行某事,因此在所化众生的心中会产生“佛陀的事业无勤作任运自成行众生之利相违”的怀疑,为了斩断那些所化众生的烦恼怀疑,才以帝释的影像等九种比喻明显宣说了无有勤作也能行事之理。

此等九比喻,宣说详解说,

是于经藏中,宣说彼必要。

也就是在《趋入佛境智光庄严经》佛经中以能表示佛事业的这九种比喻及详细理由完全明确宣说了,也就是在经藏中以比喻善加宣说了成办其必要及最极必要的道理。

由闻所生慧,广大光庄严,

具慧速趋入,佛陀诸行境。

由听闻此类经及此类注释所生的智慧清净广大光明庄严的具慧菩萨迅速地趋入,最初以分别的方式趋入佛陀一切行境的无勤任运事业,最终以行持的方式也趋入。这般直接断除对事业怀疑是近必要,间接趋入佛陀行境是必要之必要。

壬二、归纳宣说喻义:

彼义是以说,琉璃帝释影,

彼等九比喻,认清彼摄义。

示现语周遍,幻化散智慧,

意语身之密,获得大悲性。

为了能表示无勤作行事之义,上面广说了清净的琉璃地上映现帝释天的影像等九种比喻,认清并宣说以比喻所表示的摄略之义:以帝释的比喻说明随顺所化示现种种身体幻变;以天鼓比喻说明随缘以语言宣说妙法教言;以云比喻说明心的智悲周遍一切;以梵天比喻说明身语幻化无量事业;以日轮比喻说明意事业依靠智慧放射妙法光芒;以如意宝比喻说明无分别念也能赐予所需的意密;以回响比喻说明无文字也能善妙讲说的语密;以虚空比喻说明无质碍也为所化见到的身密;以大地比喻说明获得成为一切功德之依处的大悲本性作为所有众生的生存之因。

壬三、对应三义解说:

灭诸勤作续,无有分别意,

如无垢琉璃,现帝释影等。

灭勤是立宗,无分别意因,

为自性义成,喻帝释影等。

真实圆满佛陀成办他利时,以无余寂灭一切有所缘勤作相续的方式趋入,无有一切分别念的意大悲自性现前究竟光明的缘故,如同人间无垢的琉璃地映现天王帝释的影像等虽然无有勤作但能起作用。那就是寂灭一切有所缘的勤作相续,这是说明立宗的意义。因为现前究竟的无分别智慧的缘故,这是能立的因。虽然无有任何勤作但为了使任运自成他利的自性意义于所化心境前成立而先以帝释的影像、天鼓声等能表示的比喻宣说。

壬四、本义无勤作之理:

此是此本义,示现等九种,

本师离生死,无勤尽趋入。

在讲佛陀事业的此时,是比喻所表示的这一本义,示现神变及宣说教言等九种意义前面已讲解,因此本师圆满佛陀远离生死等有为法,无有分别念,无有思此行此的勤作,但以成办事业的方式完全趋入示现在所化众生前。

辛二(解说以比喻表示之理殊胜)分二:一、宣说比喻分类;二、对应意义解说。

壬一、宣说比喻分类:

犹如帝释天鼓云,梵天日轮摩尼珠,

回响虚空地有际,无勤利他瑜伽知。

能表示佛陀任运自成不间断事业的比喻:犹如帝释天在自己的处所不动摇而在大地上显现影像利益人们;犹如天鼓无有勤作而宣说四法印;犹如遍布虚空的云能成熟庄稼;犹如梵天于色界不动摇于欲界示现幻化利益天人;犹如太阳无有分别念而放射无量光芒驱散黑暗;犹如至宝如意珠王无有分别念也无余赐予所需;犹如虽然无有真实成立但显现种种的空谷声等回响,犹如虽无成立色法但周遍一切的虚空;犹如无有分别勤作也作为一切所依的大地。关于乃至无边三有轮回存在期间不间断无勤作任运自成利他的事业之理,殊胜瑜伽行者明知,而一般人不可思议。

壬二、对应意义解说:

示现如宝现天王,善妙传授如天鼓,

遍主智慧大悲云,遍及有顶无量众。

圆满佛陀利他,有以下九种意义:

1、如同人间珍宝琉璃地上显现帝释天王影像一样,于法身中不动摇而于有缘所化众生前示现色身的无量幻变,是身显现。

2、为使心未入定者入定,入定者解脱,语言善加传讲教授随教授之理,如同天鼓宣说四法印一样。

3、意周遍一切所知的尊主佛陀了知如所有尽所有的智慧及想救度轮回苦的大悲如同遍及一切的云聚,周遍趋入直至有顶的无量众生。

如梵无漏处不动,示现众多幻化相,

如日智慧放射光,如净摩尼宝珠意。

4、如同梵天于色界不动摇于欲界示现一样,(佛陀)于无漏处法界中丝毫也不动摇而相应众生各自的信解也示现众多身语幻化。

5、如同太阳放射光芒一样,依靠智慧放射妙法的无量光芒。

6、如同无垢清净的至宝如意宝珠一样具有无有分虽念也赐予所需不可思议的意密。

佛语无字如回响,身如空遍无色常,

大地众生善法药,一切之基是佛地。

7、胜者圆满佛陀的语密也如空谷声等回响一样虽然众生能听到种种但它不成立文字的本体。

8、身密如虚空般周遍一切,虽然显现形状等种种但不成立色法,是恒常性。

9、如同大地作为生长庄稼等的所依一样,作为无量所化众生相续中善法庄稼滋补药无余增长稳固广大一切相的基础或所依,即是获得具足无余转依之大悲的佛地。

庚四(复次归纳宣说差别)分二:一、色身虽现生灭然法身无生灭之理;二、以同法虽显现等同然以不同超胜之理。

辛一(色身虽现生灭然法身无生灭之理)分二:一、以天王比喻无生灭之理:二、一切不间断之理。

壬一、以天王比喻无生灭之理:

如净琉璃心,现见佛陀因,

不为不信退,信根得增长。

善根生灭故,佛陀色生灭,

能仁如帝释,法身无生灭。

有人想:如果佛陀出有坏恒常无生无灭,那见到生灭的原因何在呢?

答:依靠积累善根如同清净琉璃地一般无垢清净的自心明显见到圆满佛身的因或能使心清净的方便是不被不信等违品之缘所退,信根等根极增长稳固,犹如因基底清不清净而显不显现影像一样,因为所化众生的信心等善根生灭的缘故而依次显现佛陀世俗色身显现生灭,但就像帝释天于自己的本体三十三天不动摇一样,能仁遍知于自本体胜义法身中无有改变的缘故是无生无灭。

壬二、一切不间断之理:

如是无勤作,法身无生灭,

于世永行持,示现等事业。

还有人心想:如果佛陀无有勤作,那事业不间断的原因何在呢?

帝释天等虽无有勤作但依靠显现影像等能利他,同样,佛陀也无有分别念等任何勤作,于现前本来无生无灭的法身中不动摇同时于所化无边轮回世间存在间任运自成不间断行持示现身幻变、语言宣说教言、意智悲周遍等的事业。

辛二(以同法虽显现等同然以不同超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壬一、略说:

此诸比喻摄,义是此次第,

前后由断除,违品法而说。

能表示佛陀事业的这九种比喻摄略的意义如下文要讲的本论内容所说。不仅如此而且也会讲到随前面比喻宣说后面之次第固定的原因,也就是说,前前的那些比喻不能无余表示佛陀的事业,通过后后的那些比喻依次断除违品法的部分、宣说同法的途径来说明。

壬二、广说:

佛陀如影像,无音非同彼,

如天鼓非能,普利非同彼。

圆满佛陀的事业:示现无量身幻变如同琉璃地上映现天王影像一般,但影像不具妙音,佛陀具足说法的妙音,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从具足说法的妙音的角度宣说的种种教言,如同天鼓宣说四法印,但天鼓是片面的,而不能周遍一切利益,佛陀是行持周遍一切所化世界的利益,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如密云非断,无义种非同,

如大梵天非,永熟非同彼。

从周遍一切世间界的角度以智慧令所化众生成熟,如同密云遍布一切能成熟庄稼,但密云不能断除无义的种子,佛陀能断除无义的贪等烦恼种子,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从断除无义烦恼种子的角度示现无量幻化,犹如大梵天断除欲妙一般,但梵天是仅暂时饶益而不是永久成熟,佛陀永不间断成熟所化相续的缘故也并非与他相同,而更为超胜。

如日非永久,驱暗非同彼,

如摩尼宝非,难得非同彼。

从永久成熟所化庄稼的角度放射无量智慧光芒,犹如日色的光芒能永久成熟庄稼,但太阳是偶尔显现,并不能昼夜永久摧毁黑暗,佛陀永不间断摧毁无明黑暗,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如是从能永摧黑暗的角度意密无分别放射智慧光芒,如同摩尼宝珠的光芒昼夜永驱黑暗一样,但宝珠龙等旁生也具有而并非难得,佛陀对于无缘者来说难得难遇,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如回响缘生,亦非与彼同,

如虚空非是,善基非同彼。

从难遇难得的角度语密宣说种种善说犹如回响外内不成立真实而难以得到,但回响依赖暂时外缘而生,佛陀是自然无为法,因此不是依缘出生,因此与它也不相同,而更为超胜。

如是从非由缘生真实无为法的角度示现身密无量幻变,如同虚空虽显现种种但它是无为法,可是虚空并非成为善法的根本或所依,佛陀成为善法的根本或所依,因此也并非与它相同,而更为超胜。

世间出世间,众生诸圆满,

彼处之所依,是故如大地。

依于佛菩提,生出世道故,

善业道禅定,无量及无色。

成为世间出世间众生无余圆满处的所依或基础的缘故如同大地作为一切的所依。这般是出世间圆满的根本,依靠获得圆满佛陀大菩提而出生出世间行道三乘等妙法的缘故,如此也是世间圆满的根本,依靠大菩提也出生欲界圆满之因十善业道、色界圆满之因四禅四无量及无色界圆满之因无色定。

大乘无上续宝性论中第四如来事业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