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37 返回
字体: A- A A+

第37课

荣素班智达·造论

仁波切·翻译

接下来我们讲《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这次大家都学得比较不错,可能还要努力地学习,以后也发愿每年都尽量看一遍或者学一遍,这样的话过了十年以后就看了十遍,也许到那个时候你对今天所认识的境界有所进步吧。否则我们凡夫人确实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会退转的,正在讲的时候有所感应,觉得确实也是这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心的变化,外面杂乱世间的染污等等各种原因,可能自己今天所认识的、今天所了悟的好多境界,到时候可能无踪无影。

当然这是跟大家提一个希望而已,如果能记得住的话,十年之后是一个遥远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们在座的人有多少人在世间也很难说,但是我讲这部法提出这样的希望是有必要的。如果尽量每年学一遍,也许确实对大乘见解,对密法见解有所帮助,有能力的话以后也可以给别人讲吧。这次是第一次传,我不算特别公开也不算特别保守。以后根据情况吧,最好是得到灌顶的;但没有的话,像禅宗的有些境界也差不多吧。这里面引用的很多教证、引用的很多大圆满的论证,除了大圆满品比较深,其他都是用理论来印证的。所以我也开许,祈求护法神加持,在各个地方弘扬《入大乘论》,可能特别契合很多现代人的心理。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事情我也想说一下,每个学密法的这些人,最好是以后每年要保护的修行。先暂时不提利益众生或者弘扬佛法,对于学习密宗和修学菩提心的人来讲,为了保护自己的相续,以后每年都要修莲师法门。如果得过灌顶和传承,根据大家的情况,至少念一万遍忿怒莲师心咒或者莲花生大师的心咒一万到十万,我顺便跟大家提这样的一个建议。

浊世违缘猖狂的时候,如果没有依靠威力比较大的修行和本尊超越违缘的限定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文殊菩萨的智慧也非常了不起,地藏王菩萨的发愿和财富也非常好,观音菩萨的慈悲力也很好;但浊世的时候,人和非人的很多违缘并不是以温和的态度来听从的,一定需要有威猛的力量他们才不会给你造成违缘,能成办顺缘、言听计从,这是很重要的。

这是自己的一个分别念想的,以后不管怎么样,每年自己对自己有个保护。我个人每年年初的时候请僧众念的经要念,自己修的有些法也在修,这是一种自利的心,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相续和自己的道心,这也是一个建议。

去年、前年,我们每年都念了威猛莲师的心咒,希望以后每个人每年最好念一万到十万的威猛心咒或者莲师心咒,这是对自相续的一种保护,或者说是利益众生。不仅今年是这样的,希望有生之年当中你自己每年都能这样做,对你可能很好的。当然你不修菩提心的、也不修密法的,每天散乱的人不念也可以,不需要保护。一个穷人不用害怕盗贼,你天天都散乱,自己也没什么修的,也没有什么利益众生的,那这样的话不用念这些。

下面我们继续讲,今天《入大乘论》当中也是大圆满品的后面部分。前面已经讲了虚空的比喻,我也跟大家讲了,我很喜欢虚空,最近也认识了阳焰,阳焰也是很好的;前段时间,黑蛇的影像,这也是很喜欢的;还有幻化的孩子——巴雷,他也很可爱的。所以,我们这次在《入大乘论》的市场上认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朋友——阳焰的孩子、幻化的孩子、虚空的孩子、梦境的孩子等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希望你们经常陪伴他们玩一玩,在轮回的游乐园里面玩一玩,这样就很开心。

今天虚空的孩子还没有玩完,今天还跟他慢慢聊天。“哎,虚空啊,虚空啊!你好啊!你不要住于任何地方,我的心也是一样的”,虚空的孩子给你回答的时候:“对呀,对呀!你的心也是跟我虚空是一样的。”我们这样来对话的时候,可能很多东西会认识的。因为虚空不存在的话,缘虚空的心也不存在;缘虚空的心不存在的话,我们何必每天烦恼、痛苦、担心、恐惧、焦虑等等?这些也是没有必要的。

此理在《菩提心修法》中也说:“尽断愿求执著色与相,修三解脱魔业色即空……”。如果这般修三解脱门等持,那么所断即是有实见、相执与愿求三者。想“修其对治——三解脱门空性远离有实的法相、无相等持寂灭的法相与无愿等持除苦的法相”者堕入取舍之边而阻碍生起诸法平等性的心,因此是魔业。

此理在蒋华西宁——文殊友的《菩提心修法》中也说:“尽断愿求执著色与相,修三解脱魔业色即空……”。这段话下面会解释。

如果这般修三解脱门等持,大家都知道,一般第二转法lun的时候会讲三解脱门。我们在任何事物上对因的执著、对体的执著、对果的执著,为了断除因体果的三种执著会修三解脱门。那么所断即是有实见、有实的见解,因为我们想修本体空性——体空,对有实的执著要断除;相执与愿求三者。相执,对因的有相的执著;还有对果愿求的执著,我们要断除这三种。

想“修其对治——三解脱门空性远离有实的法相、无相等持寂灭的法相与无愿等持除苦的法相”者堕入取舍之边而阻碍生起诸法平等性的心,因此是魔业。意思就是说,我们依靠对治的时候,依靠空性远离有相;依靠无相等持修持寂灭;依靠无愿远离或者遣除痛苦的法相。这里的提法有点不同,但实际上依靠无相远离对因的执著,依靠空性远离对本体的执著,依靠无愿远离对果的执著,对这三种执著进行远离。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修法,这种修法在显宗当中很普遍而且很重要,一般大乘显宗,包括小乘的有些论典当中也会讲得很清楚。

1986年,我刚刚来学院的时候,当时法王去新隆了,我们在学院待着,嘎多堪布、根登洛吾堪布给我们讲《大乘阿毗达磨》,还有《宝性论》。《大乘阿毗达磨》里面也提到三解脱门,当时觉得是很新鲜的法相,一定要修这三个法。但是这样因体果的空性的修法,实际上也是堕入了取舍之边,而且阻碍生起诸法平等性的心,因此是魔业。这样的三解脱门实际上堕入取舍,前面也讲了,它还障碍诸法平等,所以这里说是魔业。

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讲到46个魔业,大多数都是上师和弟子之间。上师想传甚深的法,弟子想听浅一点的法;上师想传大乘法,弟子想听小乘法;或者上师想出去,弟子不想出去。反正师徒之间的想法一直不相应,好多魔业,这个是魔业。那非魔业的话,上师想什么弟子也想听这样的,弟子想什么上师也讲这样的,师徒之间心心相印,这样是非魔业。但是这里的境界不同的,凡是有空性的执著也好,有愿求的执著也好,所有的执著不合理,然后要修空性法门,有能对治和所对治的执著,也要堕入二取的边,所以是魔业。

这里的魔业比较高,那是不是我们天天都做魔的事业呢?因为我们尽量修三解脱门,用境界比较高的量来分析的话,确实凡是有执著的相都是魔业。所以,这个如果是魔业,那现在世间当中经常有非法敛财,以种种不合理的途径来做世间八法,那这些就更不用说了,是魔业当中“最精华”的魔业,这里是比较高的。

和前面连在一起,也没有大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行呢?

若问:那么应当如何行呢?

那么,如果三解脱门都是魔业的话,那怎么修行呢?

就是所谓的“色即空”,证悟违品与对治无别,由此称为善巧方便解脱。证悟违品无有所断的实体,因此称为自性光明解脱。证悟一切自本体不成立,因此称为真实无为解脱。应当以这样的意义摄持。

就是所谓的“色即空”,意思是什么呢?证悟违品与对治无别,由此称为善巧方便解脱。我们不要你们的三解脱,我们有新的三解脱。我们把原来的东西换掉,你们的三解脱是有相的,不好。如果证悟了违品和对治二者无二无别,那这是善巧方便的解脱。这是第一个解脱。

证悟违品无有所断的实体,因此称为自性光明解脱。刚才违品和对治两个层面来讲是善巧方便,如果违品、障碍有相,有因的执著、有果的执著,违品本来没有成立,它没有所断的实体,这个层面叫做是自性光明解脱。我们说“烦恼自解脱”,烦恼的自性也是不离开光明的。这是第二个解脱。

第三个解脱:证悟一切自本体不成立,因此称为真实无为解脱。不仅仅是违品和对治,所有的一切万法实际上它的本体丝毫也不成立,这个称为真实无为解脱。我们有这三种解脱来替换。我们有的时候做工程,前面有些工程不满意、全部拆下来,买一个新的材料重新组装,这里一样的。显宗里面所讲到的空性,带有空性执著的、空性贪执的这样的修法,实际上它有能取和所取,或者能舍或所舍这样的边。

应当以这样的意义摄持。刚才前面讲“魔业色即空”,这以上这个教证已经解释完了,下面是另一个教证。

此外,如云:“断除轮回之三道,修涅槃道是魔业,彼者自性不寂灭,自性不住寻断中。”将贪嗔痴三者视为轮回之道加以断除,将积累无贪的善根视为涅槃之道而修行,也堕入取舍之边,因此是魔业,不会见到诸法自性寂灭之义。为什么呢?法的自性不住于寻找断除二者的缘故,这与《维摩诘经》中“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致。此外,所说的“如是诸圣者阿罗汉即便有认为我断除一切烦恼之慢心,也不成阿罗汉”的道理也是如此。

此外,《菩提心修法》当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教证,如云:“断除轮回之三道,修涅槃道是魔业,彼者自性不寂灭,自性不住寻断中。”断除轮回的因是贪嗔痴,把这三道断除;然后以无贪无嗔无痴修涅槃的道。如果我们这样修行,就像《宝鬘论》里面,善和不善的界限是贪嗔痴而来的,这是不善业;非贪非嗔非痴所生起来的就是善业。如同这里所讲的一样,我们断除贪嗔痴而修无贪无嗔无痴,实际上这种修法也是魔业,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真是这样,它的自性不寂灭,自性不住,处于一种寻和断当中,是不合理的。

下面作解释。将贪嗔痴三者视为轮回之道加以断除,我们觉得很害怕,贪心来了、嗔心来了、痴心来了,觉得“哇,我没有希望了,今天又产生嗔恨心,嗡班扎萨埵吽,嗡班扎萨埵吽”……然后“哎哟,我今天早上睡得像猪一样,又睡着了,嗡班扎萨埵吽,嗡班扎萨埵吽”……“我对某个人、法、财物,又生贪心,特别爱吃的,我又生贪心,嗡班扎萨埵吽,嗡班扎萨埵吽”……这样加以断除,然后将积累无贪的善根等无嗔的善根、无痴的善根等视为涅槃之道而修行,也堕入取舍之边,因此是魔业,不会见到诸法自性寂灭之义。

今天确实境界比较高,很多刚开始听密法的这些人,“我以前认为贪嗔痴是不能有的,今天贪嗔痴可以有”,但也不是让你可以有的,不要误解。有些人以相应自己烦恼的方式来解释。但是这里,贪嗔痴也不可以有,不贪不嗔不痴也是不可以有的,不允许堕入两边,为什么呢?它是一种勤作,它是一种执著,这样的执著相和勤作相实际上本义当中都是了不可得的,这个道理下面会讲的。如果这样的话,不会见到自性寂灭的意义。

为什么呢?法的自性不住于寻找断除二者的缘故,我要去寻找涅槃,获得成就;我要想断除贪嗔痴。这样的话,法的自性、法的本来面目上根本不会有一个寻找的自性,也不会有断除的自性,这两个自性是没有的。

有些人想:这可能是大圆满的说法吧,我们显宗可能不会这样的。这应该是你们藏传佛教的,你们宁玛派的,是不是前译派的一种说法?我们整个大乘显宗当中不会有的,整个佛教当中不会有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下面荣索班智达他引用了许多大乘的经典。比如下面一个是《维摩诘经》引用得比较多,还有《华严经》《涅槃经》《龙王请问经》,好多都是显宗大乘的经典。但是显宗大乘的经典当中,并没有特别明确地说,只是把道理给我们讲了,但如何行持没有讲,密宗当中直接讲。

因此,千万不要想:这是密宗大圆满的观点,唐密不会承认的,东密不会承认的,或者显宗小乘、大乘不会承认的,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所以在这里,无垢光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和荣索班智达,知道未来很多显宗、密宗之间很多辩论、分歧比较严重吧,可能当时在藏地雪域也有这样的。很多不知道佛的密意的人,经常宗派与宗派之间产生各种分歧、诽谤,有这种情况,所以引用了很多大乘的经典。

刚才讲到,贪嗔痴的轮回和无贪无嗔的修涅槃的两者实际上是堕入边,那这是不是密宗的说法呢?不是密宗的说法,显宗也可以承认的。

显宗当中怎么讲呢?这与《维摩诘经》中“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致。这个意思大家应该明白,我引用了鸠摩罗什翻译的汉地的译文,跟藏文当中差别不是很大。

我们先字面上说一下。大家可能记得吧?《维摩诘经》当中,当时舍利弗问:离开贪嗔痴以后是不是有个解脱?普通人都会想,远离贪嗔痴以后获得了解脱。当时天女回答:其实佛陀是为了增上慢的人,还没有证悟的,像一些小乘行人,为这些增上慢的人说:你离开了贪嗔痴以后获得解脱。佛是为他们这样说的。

佛陀为无增上慢者、大乘根基的非常利根者,这些人面前佛会说:淫怒痴性即是自解脱。你如果认识它的话,贪嗔痴的本性自己解脱的。这是佛陀亲自对两种不同根基的人,说了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所以大家要记住,以后佛经当中说“远离贪嗔痴”实际上是对增上慢者而言的,对世间人和小乘人而言的;真正无上密法的根基,或者大乘根基,其实贪嗔痴的本性自己解脱。

当时大家知道吧,当时讲第七品——观众生品的时候,有一次天女向佛陀散花,散花的时候,花落到菩萨的身上,又落到很多声闻乘的比丘身上。因为菩萨对花没有什么耽著,所以他身上一点都没有沾染,全部掉下来了;但是很多比丘身上全部都是花,沾得到处都是。很多比丘觉得我们出家人,那个花很不好看,马上拼命地摘下来,但是有些花沾得特别紧一直摘不一来,有些阿罗汉想用神通把自己身上的花取下来,但仍然取不下来。

这个时候,天女问:你们为什么要取这些花?他们回答说:一个出家人身上有这样的花鬘多不庄严,很难看,所以我们要取下来。当时那个天女说:那你们一个出家人如果有执著是更难看的。然后就开始问,那贪嗔痴怎么样?就向大众提问。问完了以后,后来是维摩诘居士还是佛陀谁赞叹,赞叹的时候,舍利弗也说:那你这个天女真的很不错,你有这么高的见解你为什么还要转女身呢?天女回答说:转女身没什么的,幻化的女性和幻化的男性有差别吗?当时舍利弗也回答不了,每个问题都很深的。大家可能也记得。

这里说,刚才密宗当中说的和《维摩诘经》当中说的是一致的。鸠摩罗什翻译的有一部叫《诸法无行经》,藏文当中叫《诸法无生经》。这里面说:若人无分别,贪欲瞋恚痴,入三毒性故,则为见菩提。如果无有分别,认识到贪嗔痴的本体,那这是真正见到了菩提。意思就是说,这里的“无分别”,实际上是真正已经现量见到了贪嗔痴的本体;或者说,对贪嗔痴像世间人一样特别害怕,肯定是没有认识到它的本性,如果认识到它的本性,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一个方面。

初唐的时候,佛陀多罗翻译的《圆觉经》。其实《圆觉经》是很深的一个法,它是分别对文殊弥勒等十二个菩萨的问答。《圆觉经》也是这样讲的: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像这样的道理,无上大圆满当中说:地狱跟天宫是一样的,无间地狱的众生跟普贤如来的相续也是一致的,这种说法比较相同。其实这些都是显宗的经典,显宗的经典当中也讲到不舍三毒的话也成为清净的因,这样的道理还是说得非常清楚。

此外,所说的“如是诸圣者阿罗汉即便有认为我断除一切烦恼之慢心,也不成阿罗汉”的道理也是如此。我没有亲自找到这句话,但应该也是《维摩诘经》当中的。阿罗汉如果有我执,“我现在三界的烦恼全部都断完了”,如果有这样的执著或念头,其实他不是真正人无我的证悟者,与这个道理相同。

麦彭仁波切有个道歌里面说:祖师续部皆声称,不舍烦恼五智慧,若无极密心滴眼,所指对境难寻觅。意思是,前辈的祖师和续部当中,都声称说不舍烦恼是五种智慧,但是如果没有无上密法的双眼的话,所指点的对境很难以寻觅,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意思是什么呢?虽然前辈的大德们和续部当中都说烦恼是不用舍弃的,是五种智慧;但是如果你没有无上密法的窍诀和无上密法的指示的话,真正要去说“烦恼怎么不舍弃,怎么是五种智慧”,这个道理可能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对境。说是这样说,你看显宗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大乘一般的经典当中也这样讲,密乘当中也这样讲,我们说五烦恼是五种智慧这样的道理,从显宗以上会说的。但实际上你如果没有无上密法的窍诀,没有上师的指点,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这个意思。

麦彭仁波切有个《多哈道歌》的一个注释,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若问:那么,真正的圣道是什么呢?

一切圣者照见的对境与成就之处,也是除了平等性无二法以外别无其他,获得涅槃的道也是除了平等性无二法以外别无其他,因此乃至没有彻悟平等性无二法的意义并有细微部分取舍之心期间,就只是解脱的休息处,并不是道的自本体。所以,佛经中所说“未证悟此道而以他道不成佛。未证悟平等性无二法之义不得成佛故是一切密意之究竟”的意义也是它。此理与《华严经》中所说“我与诸佛陀,自性住平等,不住亦无取,彼等成善逝。一切色与受,想识以及行,无数诸如来,彼等大能仁”的道理也一致。

一切圣者照见的对境与成就之处,所有的圣者们,一地菩萨以上的圣者们,他所照见的对境也好,或者他当时所成就的处所也好——这是从轮回方面来讲的,他所照见的五蕴,他所成就的地方——比如,他的山洞也好、住舍也好、无量殿也好……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小房子里面成就的话,到时候成就的圣者也会回来看一看自己成就的地方。回来一看的时候,自己的房子都已经破了,很伤心,这样的圣者有没有?过了几年以后,回来看一看自己的小房子,什么都没有。就像米拉日巴回来时一样:母亲的骨头里面长出草,他们经常供奉的经典也成了鸟巢,房屋也倒塌了……不知道那个时候米拉日巴的心情怎么样。如果当时米拉日巴伤心的话,那我们说米拉日巴肯定成就得不是很好;如果米拉日巴认为这些都是无常的、或者很开心的话,也是一个执著的相,大家也知道。所以,今天我们按照《入大乘论》的观点来讲,有些人说“我现在无常观得很好,什么都不执著”,自己特别有个成功感,那这也是一种堕入边。

所以,前面对不清净的法,也是除了平等性无二法以外别无其他,获得涅槃的道也是除了平等性无二法以外别无其他,因此乃至没有彻悟平等性无二法的意义并有细微部分取舍之心期间,因此,了知一切法平等、等净无二外,还有细微的执著——如果没有证悟,或者有细微的执著,那就只是一个解脱的休息处,你的这种见解、境界,只是中间的化城而已,不是最高的啦。如果有细微的执著的话,那肯定还有所知障没有除,还有不平等的二法,那不行的。所以,汉地很多门口经常是“无二堂”,到处都说“无二”;但是里面有时候吵得比较不开心,有二,不但有二,还是最低级的二法。这个“二”,还是有能取、所取的,还有你和我的,这是比较普通;还有非常不合理的,连名言当中也是很低级的这样的二法,有很多层次的。所以,我们今天这里所讲的,是以一种佛和菩萨的智慧来衡量。以佛和菩萨的智慧来衡量的时候,确实有些人很难知道。

每年我们现观班的人都比较少,原因是什么呢?他们对“无二”不感兴趣。女众这边稍微好一点,男众这边每年都比较少。我原来说,是不是在里面加一点《般若摄颂》,或者修一些地藏法门,一些发财的、开智慧的……以后的现观班专门讲一些现实一点的。现在很多人比较现实,“天天研究菩萨的境界的话,那我用不上。我毕业的时候,怎么样弘扬道场?怎么样当住持?”到时候,我们可以加一个培训课:如何当方丈——以后现观班专门培训方丈,这样的话,可能人会多一点。现在不管是哪一个法师讲,大家都觉得用不上。大家的心态,我是理解的。像藏传佛教的其他一些教派,五六年中专门学现观,这样的话,最后可能一个人都剩不下了。所以,以后要现实一点,专门培训方丈、修黄财神……现观班专门讲黄财神的窍诀,开玩笑啊,这样一说可能乱了。

并不是道的自本体。只要你有执著,就不是道的本体。所以,佛经中所说“未证悟此道而以他道不成佛。如果没有证悟无二的法,那就不成佛。未证悟平等性无二法之义不得成佛故,所以,我们前面也一直说到是一切密意之究竟”的意义也是它。一切如来的甚深意趣,意思也是指的它。所以,上面所讲到的,不管是贪嗔痴也好,所有的这些不有二法;如果有二法,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如《大宝积经》云: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若分别于佛,彼则住愚痴。其中说得很清楚,愚痴的本性和佛的本性,本来没什么差别;如果我们认为痴心是需要舍弃的,佛是觉悟者、我们要去接受的话,那也是一种二法的执著,也是不合理的。

此理与《华严经》中所说的道理也一致。这个道理,和《华严经》里面所说的非常相同。那《华严经》怎么讲的呢?“我与诸佛陀,自性住平等,不住亦无取,彼等成善逝。我们凡夫众生跟佛陀的本体自性是平等的。这两个有什么平等呢?刚开始没有产生,中间没有住,后来没有取;正因为这样,我等众生跟佛陀是一样的,所以我等众生成佛陀善逝。不仅我的自性跟佛陀一样,还有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实际上也是五佛陀的意思。一切色与受,想识以及行,无数诸如来,彼等大能仁”色应该是毗卢遮那佛,受是宝生如来——宝生部,想是无量光佛,识是金刚萨埵,行是不空成就佛,我记得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有很多法,比如色法也有很多蕴聚,就像《俱舍》等其他论典中所说,还有很多分类。这样的话,五蕴就是五如来,五蕴还要分很多,那就成无数的如来,这些如来都是大能仁、大佛陀、大牟尼。

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华严》当中,也能原原本本找到这个教证,我好像前面引用过一次,不知道你们大家有没有记得。这里面的译法基本上相同,比如,色受无有数,想行识亦然,若能如是知,当作大牟尼。翻译比较相同,但是比较藏文当中的译法和实叉难陀的译法,可能藏文当中更好解释。《八十华严》是最全的一个版本,当时武则天让实叉难陀翻译,最后她也是特别欢喜赞叹,后面加上了“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个开经偈,从历史上讲,有非常甚深的缘起。

所以,这个经典中讲了什么?前面也说过,一般说五蕴即五如来、五大即是五佛母,这是密宗当中讲的。很多学显宗的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色声香味触怎么是五如来”,但他们没有想到是《华严经》当中这样讲的。所以,大乘甚深的《维摩诘经》《华严经》《涅槃经》等经典中,密宗的意义全部都有;只不过在渐次根基的人面前没有直接宣说,而密宗进一步地宣说这个道理。这个很重要,不然,我们这里的求学人,认为以前显宗方面学得比较多一点,或者显宗方便弘扬,一直对密法产生邪见的话,这确实是自己的愚痴所导致的。所以,显宗、密宗在究竟的密意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密宗确实有很多比较特别的教言。

这以上讲到“五蕴五如来”这些教证,我希望我们的道友还是要记住,不仅仅是光在书上打个记号,红色的、白色的……各种颜色很好,我也喜欢打这样的。但你天天都把书画得跟唐卡一样、心里一点都没有记的话,没有用的。如果有一天遇到一个人跟你说“你们密宗说‘五蕴五如来’,这是一种邪说”,那你怎么对付?“好像我法本里面有,但是你可不可以等一等?我回去取法本,大概给你讲一下”。这样的话,那种认识还是真的很可怕的,就像在战场上忘了武器一样。所以,重要的这些教证,自己应该不但是文字上、笔记本上记着,还要心里面记着,心里面记着更重要。

现在稍加宣说修行菩提心达到究竟后心得自在的量:

修了菩提心,最后到了一定的量、得以稳固、得以究竟以后,那个时候的量、那个时候的标准是什么样呢?我们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自己菩提心已经修了很长时间了,现在应该差不多了,想要问一问、找一个上师来印证一下。“我修了那么长时间的菩提心,应该现在就不用修了吧?看看怎么样”,这里遇到荣索班智达给你回答。荣索班智达也是引用蒋华西宁的《菩提心修法》这样讲的。

《菩提心修法》中云:“乃至心动摇,魔境细微道,动不动名言,不住住无住,无现中观道,佛说菩提心。”如此无论生起什么显现与分别念都不加遮止,自然不跟随自寂灭,无有勤作而长久安住于大等舍的境界中时,如果得到少许能力,则纵然显现分别念持续生起也是远离有实与相状的耽著而生起,就像梦中显现的事物虽然没有随着睡眠减轻而消失但却去除了有实见与相执的耽著。如果其后智慧与等持更加堪能,那么不仅仅是细微的相执,而且产生本身也变得细微,如同梦境随着睡眠越来越减轻,不仅仅去除贪执,而且显现本身也现得细微。随后,如果智慧与等持极其自在,那么领受意的动摇之行或者领受不动摇或者领受超出二者名言也不存在,因此就称为无现中观道,这时也远离了了知领受或灭了以后这般领受或者这种受的显现,远离了以想可安立为这般,因此,称为无现中观道。《遣除边暗灯》中也说:“甚深无分别,显现心之境,深无分别受,受故非真如。”

《菩提心修法》中云:“乃至心动摇,魔境细微道,动不动名言,不住住无住,无现中观道,佛说菩提心。”只要有心动摇,魔的境界、细微的道,还有动、不动的名言,这些都不住,住和无住也是没有的。如果这些都不显现,叫中观道,这是佛陀所说的菩提心。你知道了吗?如果你很想问问你菩提心的觉性修得怎么样了,凡是你想问别人,“我应该是很高的境界”,这个就是魔业,你着魔了!以后别人问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说魔业,反正他肯定是有戏论的一个问题。

那怎么说的呢?如此无论生起什么显现与分别念都不加遮止,前面也讲了,大圆满的修行人,不管是现前好的分别念、不好的分别念,都不会像小乘一样去遮止,自然不跟随自寂灭,自然不像世间人一样去跟随,无有勤作而长久安住于大等舍的境界中时,这里讲到了实修的窍诀,不管我们显现什么样的,好的分别念、不好的分别念,所有的这些,都不要去遮止,也不要去跟随,也不要去勤作,一直这样去实修、一直这样护持。其实修的话,能修、所修都没有。当然,这是对稍微懂得大圆满的见解的人来讲,如果没有懂得什么自然放松,那跟其他众生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修行,如果得到少许能力,自己修行的境界有一点点能力。刚开始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你这样修行,如果慢慢、慢慢去串习,没有一个不简单的。萨迦班智达说,如果我们长期串修,不管怎么样,都会得到能力的,修行也是这样,世间法也是这样。《入菩萨行论》中说:如果长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由修无所有,后面连空的执著也会断除。先修空性,修的时间长一点,不然不行;接着实有的东西没有了,你再修无实的法;最后无实的空也能断除,这是一种基本的修行次第。慢慢得到力量的时候,这个时候,则纵然显现分别念持续生起也是远离有实与相状的耽著而生起,此时生起的执著有所不同,虽然那个时候有分别念、有显现,但不像以前一样,是远离实执、远离相状执著的这样一种生起。华智仁波切的《直断窍诀——击要三句》里面说,虽然产生跟以前一样的,但是解脱跟以前不同的。所以,显现是同样的显现,但以前你对显现的这些法特别执著、特别有想法,“这是白色的、这是黑色的……”“不行啊,这怎么能过得下去啊,天呐!一定要是非分明啊!如果分不清楚,世界上是不是没有公平正直了!”就特别那种……但是慢慢、慢慢,是也可以、非也可以,都可以,没有以前那么执著相状了。

就像梦中显现的事物虽然没有随着睡眠减轻而消失但却去除了有实见与相执的耽著。梦中的显现,梦慢慢减轻的时候,虽然梦境并没有消失,但却去除了有实见与相状的执著。你在梦里面稍微有点认识,或者梦稍微减轻的时候,原来梦里面觉得这些马、象真正存在;但后来睡眠的迷乱慢慢减少的时候,虽然有显现但是没有那么实有,这是第一个层次。

你不断地修行,如果其后智慧与等持更加堪能,其实经常修行还是很重要的,一直不断地修行,哪怕一天只能修半个小时、十分钟,这样不放弃——世间人也说不放弃是很重要的,修行人也是这样的,只要不放弃,对这些道理好好地修,那智慧方便双运的力量慢慢堪能,智慧和等持、智慧和方便堪能。那么不仅仅是细微的相执,而且产生本身也变得细微,我刚才说了,原来对所有这些显现的东西特别执著;慢慢修的话,可能不一定生起来,即使生起来,那力量也非常微弱、很细微。如同梦境随着睡眠越来越减轻,越来越浅,那不仅仅去除贪执,而且显现本身也现得细微。这可能是得了资粮道、加行道以上,或者得地以上,就像睡眠马上要醒过来了,虽然那个时候有一点显现,但是这种显现基本上不像在梦里面特别去执著、耽著。有时候有些人在梦里面遇到以前死亡的人,一直哭很长时间,醒过来的时候枕头都打湿了;有些就开心得“哈哈哈……”。那天我做了一个恶梦,好像小指头上有一个小猴子咬着,很痛苦,我就醒过来了。醒过来时,我自己摸了一下,好像这里真的还在痛一样。我想是不是第二天会发生什么,结果也没有发生什么。在梦里的时候,比较痛苦;但如果接近梦要醒的时候,就没有这些。同样的,这是对治的智慧、力量强大了。

随后,如果智慧与等持极其自在,这是第三步,那个时候你的智慧和等持、智悲双运力量更强。你看刚才教证里的动摇、不动摇在这里出来了,大家要关注。那么领受意的动摇之行——我现在正在感受什么什么,或者领受不动摇——我现在处于空性的状态、光明的状态,没有那么动摇,或者领受超出二者名言也不存在——刚才动不动的名言、不动不住,超出了动和不动,二者的名言都没有,因此就称为无现中观道,超出了动不动、有没有的名言的所有的这些,那这个叫中观道。这时也远离了了知领受或灭了以后这般领受或者这种受的显现,原先有执著、感受,现在执著就没有了,处于一种平静或等舍的状态当中,这种受的显现实际上远离了以想可安立为这般,因此,称为无现中观道。意思是,以想来领取的感受都不合理。我们前面说以现量而得到的是中等的,以想而得到的是低贱的,最后以无二得到的是比较高的境界。所以,如果你用想认定,“哦,我现在正处于空性当中,处在光明当中或者有实当中”,这样的话,都不合理。如果这些都没有,所有的名言都没有,进入一个真正的本来面目的状态,这叫做无现中观道。

下面也是吉祥音的《遣除边暗灯》当中所说的。《遣除边暗灯》中也说:“谓深无分别,显现心之境,深无分别受,受故非真如。”如果说甚深的无分别,实际上是显现心的一个对境——如果你认为“我处于一个甚深的无分别”,那这是一个心的对境。那么,甚深的无分别实际上是一种受——你觉得很甚深的无分别,其实是一种受,因为是受的缘故,不是真实的。

下面“若问”和它连在一起好一点,这不是另外的问题。

若问:何时,无分别甚深义对别人无法宣说,以自心领受的呢?

这是内部的一个疑问吧。意思是,这种甚深的等持、甚深的无分别,跟别人没办法宣说,我自己可以领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实际上,你自己领受,跟别人宣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定解宝灯论》里面讲的一样,有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你自己说不出来的话,就像哑巴也说不出来,不一定都是很好的。

由于也是领受的缘故就只是一个分别而已,所以不应称为见谛。这般自领受而无法宣说给别人,是一切现量的法性。比如盐味是大多数人与旁生共同所领受的,但是一个没有尝过盐味的人无法说明“盐味是这般”同样,自己品尝到禅味,无法对别人显示讲说,但也不能入于甚深之列,它只是一个分别而已。此理在他论中也有宣说,如云:“离受安乐道。”也说明无上菩提既远离了受也远离了心之行,如《维摩诘经》中云:“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诸外道。)”这是说证得菩提时。

下面用一个世间的比喻来讲。由于也是领受的缘故就只是一个分别而已,所以不应称为见谛。你光说自己领受、不能给别人说,那领受还是有执著,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这般自领受而无法宣说给别人,是一切现量的法性。其实,像这样自己领受、给别人没办法宣说的话,是所有现量的一个必然规律,所有的现量也仅此而已。世间当中也是有这样的。比如盐味是大多数人与旁生共同所领受的,吃盐的话,大家都知道,对于盐的味道,如果没有学过味道方面的说词,可能人也说不出来;牦牛也吃盐,它们也说不出来。虽然有这样的感受,但是一个没有尝过盐味的人无法说明“盐味是这般”。同样,自己品尝到禅味,无法对别人显示讲说,但也不能入于甚深之列,“因为我不能跟别人说,所以我现在修得很好”,但你这也没什么。虽然有些密法当中或者显宗当中,有很多哑人吃糖的比喻,但是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真的是一种境界,不可言说;有一种只是世间的现量,是这种不可言说。你不能认为“我自己知道、不能言说”就怎么样,这还是有两种情况。所以,这里说,它只是一个分别而已。此理在他论中也有宣说,如云:“离受安乐道。”

真正的佛道远离了一切所谓的受,远离了所有的受才是安乐道。也说明无上菩提既远离了受也远离了心之行,远离心的行境。所以,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有二种法的话,实际上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种二俱法实际上都是假立的。《入中论》云:观待彼识二俱实,待明见境二俱妄。观待毛发等,其实当时有对境和自己的心识;但是如果观待明见者来讲,那对境和心识两个都是假的。所以,你刚才认为自己有不可思议的东西,但实际上,你还是紧紧抓着一个真实的东西,这实际上也是不合理的,是这个意思。

如《维摩诘经》中云:“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诸外道。)”这是说证得菩提时。刚开始佛在菩提树下,依靠他的威力降伏魔众,得到了甘露,成就寂灭和觉悟的道,这个时候没有心意,也没有受。当时佛陀成正等觉的时候,他没有“我现在得了正等觉”这些分别,这就说明了得菩提时的佛陀的境界。

证得菩提与见谛的差别是,以说八识宗与说一识宗的差别稍有不同安立,归纳而言,去除了现行的显现分别,就是见谛。灭尽随眠就是证得菩提。这个所谓的见谛,也是任何法也未见的别名,如《维摩诘经》中云:“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般若摄颂》中所说的“谓见虚空词句说,虚空何见观此义,如是见法善逝言”也是如此。

证得菩提与见谛的差别是,以说八识宗与说一识宗的差别稍有不同安立,一般来讲,说八识宗和说一识宗的观点稍微有一些不同的安立,但是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归纳而言,去除了现行的显现分别,就是见谛。即一地菩萨。《入中论》中讲,得到一地菩萨果位的时候,有一种欢喜,叫欢喜地。《入菩萨行论》中说以行为而得到的菩萨;《入中论》里根据《宝积经》所讲,证悟的时候获得了极喜地,这叫胜义菩提心。当时,宗喀巴大师、仁达瓦和夏秋巴说,那个时候已经获得了胜义菩萨。但果仁巴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法性有胜义法性和世俗法性,人不应该加胜义。然后他就引用了一些教证说明,得一地菩萨的时候,应该说是得到了胜义菩提心,而不能说是胜义菩萨。这些智者们经常辩论,大家记着。这里说得见谛,和一地菩萨一样。

灭尽随眠就是证得菩提。所有的所知障全部灭完了叫证得菩提。这个所谓的见谛,这就是最究竟的见谛。也是任何法也未见的别名,没有见到任何不同的名称。如《维摩诘经》中云:“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连真正见的东西都没有,那虚妄的见怎么会有呢?没有的。《般若摄颂》中所说的“谓见虚空词句说,虚空何见观此义,如是见法善逝言”也是如此。原来我翻译的可能好一点,《般若摄颂》云:有情声称见虚空,虚空岂见观此义,佛说见法亦复然,见以他喻不能诠。当时这个没有换。我们那个是有四句,但这后面一句,荣索班智达舍不得用,还是不准用?还是不敢用?不知道,他只用了三句。意思就是说,有些众生说我要见虚空,虚空怎么见呢?虚空的本体都没有。同样的道理,佛陀说:如果你想见其他法,也没什么可见的。

其实,我们昨天讲的虚空的比喻和《般若摄颂》里的比喻是一模一样的。大家看,《般若摄颂》里也是有这么深的,以虚空的比喻来直指心性。我们觉得“大圆满,莲花生大师才有直指心性”——当时莲花生大师认识本性的时候,是通过“虚空在哪”认识的,我们也觉得“哦,密法才有开悟的机会”,其实我们早就学过《般若摄颂》。

《般若摄颂》里说,众生说是有虚空,但哪里有虚空的本性?没有。同样的,所有的法也是一样的,用其他比喻来没办法说的。这个教证,《中观庄严论释》中也引用过,很多其他的论典中都引用过。后面的这句话很重要,众生都说见到了虚空,但虚空怎么见?那虚空不能见的话,见法也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说“我见到了朋友,我见到了什么什么书,我今天中午吃到了什么,我看见了什么”,其实你根本没有看见。如果你看见了,跟见到虚空是一模一样的,不管见人、见事,都是从来没有见过。

昨天前面的理论说,虚空和心是无生的,那无生的话,怎么会见?跟石女的儿子也好、兔角也好、龟毛也好,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万法,真的从理论上、本体上观察时,跟虚空没有任何差别。可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没有断习气、烦恼的缘故,暂时来讲,虚空跟法有差别;但我们慢慢依靠虚空的比喻,很多人证悟了虚空。这样会不会变成虚空派?应该不会的,对吧?跟虚空派有很大的差别。《如意宝藏论》里面也是遮止这种观点。

所以,希望我们以后看见虚空的时候,你自己要观一观自己的心怎么样;看见任何法的时候,你要想“法的本体也不成立,我的心的本体也不成立,但不管怎么样,跟梦里面的法完全是一样的,希望早一点从梦里面醒过来”,就这样想。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