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5 在心里种朵花 >> 佛学之生态思想-演讲-南京林业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佛学之生态思想——南京林业大学演讲

『2013年12月6日』

主持人:

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晚上好!非常感谢各位参加我们南林大举办的这次国学论坛。大家有目共睹,当前国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长期缺失也导致种种严重的社会病。

如何解决这些环境和社会问题,实现永续发展?今天我们无上荣幸地邀请到了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大堪布——索达吉堪布。堪布是国际著名的佛学理论家、活动家、翻译家,学富五车,堪称“当今玄奘”,今天堪布将就这些问题,用佛法的理念为我们作详细的诠解。

下面,让我们用心聆听堪布的精彩演讲——

今天在南林大,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佛学之生态思想”这个话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一、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生态,值得关注

来到南京,我发现这里的雾霾很严重,听说很多学校已无法正常上课,人们出门也要戴着口罩,可见生态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的日常生活。

也许有人想:“解决生态问题是各国高层领导的事,跟我个人不一定相关。”但如果所有人都想着“跟我无关”,最后这些问题就无人过问了。尤其年轻人是地球未来的主宰者,更需要关注生态问题。

现在中国的污染空气已经漂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等国家。据说这些国家的空气治理专家,专门来到中国整治空气。

但如果仅是依赖外援,而本国人没有任何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尤其如果一些有钱财、有实力的人纷纷离开自己的国土,逃到别的清净地方,同时大家也不去关心本国的教育,而纷纷把子女送到其他国家学习,最终我们自己国家存在的种种问题就乏人问津了。

所以,每个人应当有一份责任感,关注国内的生态等问题。

地球,真的病了

大概2004年,美国有一份地理杂志说:如果全世界人都想达到美国人那样的生活水平,即便有三个地球也不够。

如今的地球荷负着人类施加的巨大压力,已经病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有一份资料,名为《活的地球指数》,其中显示:从1970至1995年的短短25年间,地球资源损失了近1/3。其中,淡水资源减少了50%,森林每年的减少面积相当于一个英国的大小。而且残存的淡水、森林等资源也遭受着染污与破坏。

长此以往,后代的人该如何生存?

曾有政府人士说:“现在的人不但继承了前辈的地球资源,而且把子孙后代的资源都借用了。”这种情形确实很可怕。

为此,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也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国内很多城市却不容乐观,可能仍旧抱持着“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要占有和使用”的观念。

灾难,并非危言耸听

台湾曾经拍了一部纪录片,叫《正负二度》,也叫做《±2℃——台湾必须面对的真相》,讲述了台湾当前面临的环境危机,呼吁民众重视全球暖化议题。

不过我这次去台湾时,发现那里的环境问题并没有片中所说的那么严重,较之内地的很多城市好很多。

还有,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担当“主演”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讲述了纽约等很多沿海城市可能面临的危险——由气候变暖引发的灾难。这部片子于200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戈尔也因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另外,好莱坞制作的一部科幻片《后天》,也是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还有《阿凡达》也是有关环保的电影。

同学们有机会时应该看看这类影片,要关心我们的环境,因为这些环境灾难并非危言耸听。

以温室效应为例,如果温度上升平均2摄氏度,就会导致北极的很多冰层融化,如此一来冰层中多少万年沉积下来的细菌会全部释放,由此引发新一轮的气温上升,并可能释放致命性的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导致火灾等灾难。冰层的融化还会引发海平面上升,未来海平面很可能上升6米,那时沿海一带的很多城市,如伦敦、纽约、孟买等,将被淹没而永沉海底。

另有资料显示,1952年英国伦敦出现的空气污染事件,前后导致大约一万两千人死亡。后经多方努力,至1965年有毒烟雾才在伦敦销声匿迹。

你们可能想:“出家人不好好念佛,研究这些做什么?”实际上,环境是在家人的,也是出家人的,环境是全人类的;而且不单是人类的,还是世界上所有动物的。所以,关注和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如果人人都只是关心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而对大环境置若罔闻,那么结果将会怎样?可以预见。

贪心,是罪魁祸首

导致这些环境灾难的根源何在呢?就是人的贪心。

现在的很多人,心完全被金钱俘虏了,为了钱不择手段,破坏环境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结果就是得到少许金钱的同时,付出惨痛的环境代价。

正如诗人惠特曼所感慨的:“大地给予人类的是物质的精华,但它从人类得到的回馈却是物质的垃圾。”

二、心理环境,亟待净化

活着,也是一种勇敢

人活着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三种:一种人为了利益很多生命而活着,比如有人想“我要帮助很多人,并且要救护很多其他的生命”;一种人为了亲人朋友而活着;还有一种人,只是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无法再利益任何人。

当然,坚强地活着,也是勇气的一种表现。

前段时间我去泰国的一些学校时,询问那儿的教授:“你们这里有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的事?”他们说:“从未有过。”

然而纵观国内的学校,情形就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稍遇感情、学业上的不顺,立即万念俱灰,甚至走上不归路。

所以,我特别希望老师们能够多给学生传授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压力、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的道理,这比仅仅教会他们专业技术更为重要。

学习,是第一要务

在几年的大学生涯中,有些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毕业时满载而归;而有些学生却虚耗光阴,毕业时一无所获。

大学生没有家庭的束缚,又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如果自己缺乏自觉性,确实会变成“混大学”,比如有的大学生冬天一直睡懒觉,基本不去上课,到了考试时就临时抱佛脚——求老师、求同学、求电脑,想各种办法作弊,这样一旦步入社会,等待自己的唯有失败和痛苦而已。

而且个别学校里的学生,整天在金钱上竞争——比谁家里有钱、比谁有名车接送、比谁的衣服是名牌,这种行为实在没有意义。

美国、加拿大很多学校里的情形就截然不同,像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里的学生,相互之间不会有这种攀比。

我曾经问哈佛大学的一个学生:“你到这里多少年了?”他说:“七年。”我问:“你买了多少衣服?”他说:“从家里来时带了几件,到了这里再没有添新的。我们没时间耗费在这上面,也不会跟其他人在穿着上比较。”然而他们对于学习非常看重,很多人都是不分昼夜地学习,即便吃饭时也在看书,这种情景在食堂里随处可见。

我们这里的很多大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索然,一旦听别人讲怎么赚钱,眼睛就睁得大大的,“哇,我所有的一切都在金钱中滚动,该多么幸福”。其实这不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古希腊有一个故事,虽然是神话,却值得深思。

故事说有一个人特别贪财,贪到什么程度呢?他想:“如果我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变成金子多好。”于是他到酒神面前乞求点金术,结果如愿以偿。

回来后,他一吃饭,食物都变成了金子,难以下咽了。他碰到自己的女儿,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尊金的雕塑。

他只好到酒神那里请求收回点金术,酒神同意了他的要求。最后这个人也明白了:即使处在黄金的世界中也不一定快乐。

现实生活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腰缠万贯的人,开着高档的轿车,住着高级的别墅,但是从他们口中传出的常常是叹息之声以及伤心的话语,很少有笑声。

所以,大家应该在价值观上好好思量,不要只是关注着金钱,也不要只是为了以后拥有很多钱财而学习。

我当初去佛学院,不是想着以后要赚很多钱,而是一种希求知识的心,虽然当时生活条件恶劣,但是因为对知识极为渴求,学习起来就非常努力,常常废寝忘食。

在座的同学,当你们以后步入社会时,回忆起学生时代,可能就会发现那是非常美好而有意义的一段光阴。

总而言之,我觉得学习是人生中最有价值、最为快乐的事。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作为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否则到了社会上,对上级不知恭敬,对同事不知慈悲,对下级不知爱护,那么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很多违缘和痛苦。

另外大家还需要学习的,就是目光当存高远,不应当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个故事叫“朝三暮四”,说的是:有个人养了一群猴子,他每天给猴子七颗果子。一开始是上午给三颗、下午给四颗,猴子们都很不高兴。后来他就换过来——上午给四颗、下午给三颗,结果猴子们都乐坏了。在这个故事里,猴子们因为眼光短浅,结果蒙受欺骗。

所以人应当眼光高远——考虑今生也考虑来世,考虑自己也考虑他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这个人必定会有所作为。

知足,是第一安隐之法

佛教中有很多理念可以让人获得安乐,比如知足少欲。

在座有些学生是学经济学的,知足少欲可能跟经济学的有些理论有所冲突,因为经济学中有“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之说,但实际上这只能是一种传说。

为什么呢?因为依靠有限的资源,不必说填满所有人的欲望,即使要满足一个人,也是难乎其难,因为欲望会不断地膨胀。比如一个人原本觉得在县城中有栋房子就很满足,但一旦搬到了县城,又想在市区有栋房子。等有了市区的房子,又想最好在市中心也有房子。等在市中心买了房子,又觉得最好在郊区有幢别墅,而且在国内有别墅还不够,最好是在加拿大、英国等地各有一幢。

在西方,有的人拥有十几幢别墅,但里面没有人居住,结果这些房子被冠以“魔宫”之名——因为无人居住,可能只有魔鬼来住吧。

其实人存活于世间所需的资源不会很多,因此没必要过分地贪求。

另一方面,我们所拥有的资源能不能分给其他人一些?

现在世界上有8.4亿人每天处于饥饿之中,基本的饮食都无法保证,这个数量占人类总数的12%,而且世界上有430万儿童没有任何依靠。

前段时间我去了泰国和柬埔寨的一些难民区,看到那里的人无衣无食,非常可怜,当时就觉得:唉!在这个地球上,有些人很富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有些人又太贫穷,常常食不果腹。

现在很多人觉得“我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总是处于不满足之中。但如果你去看看那些难民,就会醒悟自己其实拥有得很多。如果从财富方面衡量,你其实是很富有、很幸福的,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所以,拥有一颗知足少欲的心很重要,这样就会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快乐。

对于知足少欲的重要性,佛经中也多有宣说。

比如佛陀临近涅槃时讲述的《遗教经》里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贪欲重的人因为所求很多,所以苦恼也多。

又如《天请问经》中说:“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欲望少的人最为安乐,内心满足者是真实的富贵。

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明白“富人”的真正内涵。

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人有了一万元,就被称为万元富翁;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可能拥有一亿元,才称得上富有;再过二十年,也许要坐拥一百亿的资产,才算得上富人。

实际上,不论拥有多少钱财,如果缺少对欲望的控制,内心就会时时处于匮乏之中,感受的始终是贫穷,算不上富人。

那么佛教是否不赞成任何的追求呢?也不是,合理的求取是佛教所允许的。在佛教《阿含经》《毗奈耶经》以及《善生经》等经典里,对人们生活方面的要求有非常明确的叙述。

所以,提倡知足少欲并非让人不要生存了。一个人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地占有甚至肆意挥霍,就是佛教所否定的。

有些人认为:到寺院里烧烧香、磕磕头、拜拜佛,这就是佛教。这其实是对佛教的误解。如同体操运动不是大学的根本,烧香拜佛也不是佛教的要务;如同老师传授的知识才是大学的核心,佛教的思想才是佛教的内涵所在,诸如知足、慈悲以及空性的理念。

节约,当从自身做起

有关勤俭节约,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宣说了,而佛教徒是这方面的示范者。汉传佛教中的印光大师就非常注重惜福,他每天早上喝完稀饭后,担心碗上留下米粒就用舌头舔,舔完用水涮一遍,再把水喝下去,三十年来一直如此。

然而现在的有些人拥有成百上千件衣服,而且穿不了多久就扔了。这种人其实是有些学者所说的“罪人”——占有太多资源的人。

去年有个统计说: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两千亿人民币,可以供应两亿人在一年中吃饱饭。

之所以出现这种浪费现象,究其根源是错误的观念在作祟——很多人认为朋友聚会时点菜太少就有失颜面。

而在西方,情况刚好相反,如果一个人点的菜剩余很多,其他人会觉得“这个人没有水平,太没有面子”。

所以要抵制浪费,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根本,与此同时每个人应当从自身做起,否则也不会有真实的效果。比如今天在座的三百人,如果每人在一顿饭中做到节俭,那三百人能节约多少粮食?可以说相当多,如果用这些去救助三百个贫困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和温暖啊!

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教授要在一所学校演讲,当距离开始还有十分钟时,学生们纷纷进场。通往会场的路上刚好有一片香蕉皮,每个路过的学生都一边踩一边指责主办方没有环境意识。

过一会儿教授到了,也开始对着香蕉皮大声地呵责:“你为什么不去垃圾桶里睡觉?”

此时有个学生有点不高兴,对教授说:“教授,你不论怎样指责,香蕉皮也不会自己到垃圾桶里去。”

教授说:“对!但不仅仅是我,你们每个人也只是在指责。”于是他把前面大家责骂的过程在课堂上回放——每个人都只是口上制止,没有人付诸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动的重要性。

在座的很多人以后也许会变成非常有财富、有权势的人,那时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占有资源、享用财富,至多愿意分享给亲友,除此之外不会想到其他任何可怜的人,而且也从不为来世着想,这样不是很好。

现在外面的雾霾很严重,开车都非常艰难,但更可怕的雾霾是人内心的自私,因为这种“心灵雾霾”会蔓延——传染到你的子孙后代,以及与你相关的一切人的心中。而要清除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慈悲以及和平的理念。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吗?

如果你觉得佛教很遥远,不妨思考一下慈悲的理念。

有一个故事讲,一次有个学者在大会上宣称佛不存在。

当时听众中有个妇人站出来说:“我是一个农村妇女,自从学佛后,我的内心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有了慈悲心、平等心。因为信仰,我的内心充满祥和与安慰。请问:假如我死时发现佛说的一切根本不存在,我这一辈子信仰佛,会损失什么吗?”

学者想了好一会儿,低声回答:“我想你一点儿损失也没有。”

农村妇人又说:“我还有一个问题:当你死时,如果你发现佛所讲的千真万确,六道轮回和超出六道的佛土都是存在的,请问你损失了什么?”

学者想了许久,竟无言以对。

当然,是否学佛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佛教的很多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是否有价值?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人类会变成怎样的一个群体?人类的生存环境又会变成怎样?这方面希望大家深思。

三、小结

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大家需要投以关注的目光,并且要从自身做起,践行保护环境的理念;而对于每个人的内心环境,则需要自己不断注入慈悲、知足等理念,以使其越来越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