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31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十一课

思考题:

1.加行性相总的分哪四种?它们各是从什么角度安立的?

2.解释颂词:“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知无尽行相。”

3.复述十四无记法的内容。

4.十四无记法当中,属于裸体外道的观点有哪些?这些观点具有什么样的过患?

壬三(所知法相之详细分类)分二:一、略说法相、名相之本体;二、广说彼之详细分类。

我们前面讲过正等加行的一百七十三种行相,基智的二十七相,道智的三十六相,遍智(或佛智)的一百一十相,这是修行者修行以后次第所得到的行相。这个相通过什么样来了知?通过法相。比如说,我们看到了蓝色的布匹,当时在眼前就会出现一个蓝色布的行相,这个行相是通过眼识来了知的,并不是由其他来了知的。虽然是通过眼识来了知,但这个相还是跟眼识一味一体的;但是你在表达的时候,蓝色眼识的识和蓝色眼识的对境的行相,这两个也可以分开的,相当于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加行性相和加行相。

在正等加行当中,比较难懂的是前面讲的173相,当时因为时间关系,只是在颂词上解释,而没有在讲义上讲,可能后面的部分也要以这种方式。下次如果有机会再讲的话,我想应该在讲义上跟大家讲。这次前面的四十六种魔业是从讲义上讲的,这样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颂词上也没办法广说。

前面讲的一百七十三相,下面我们会讲到它的法相,也就是“所知法相”。法相总共有91种,这个可能也是稍微有点难懂,但是如果认真学的话,《现观庄严论》也并不是不能弄懂。很多道友也跟我讲:“五部大论好难、好枯燥啊!”虽然表面上看,可能确实比较生涩、枯燥,但实际上,如果能够从这样深邃难懂的论典中入手,坚持下去,这样以后再看其他的经论,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了。藏传佛教历来重视五部大论,要求僧人花十到二十多年的时间重点学习这一系列教法,也是有甚深密意的。

癸一、略说法相、名相之本体:

由何相当知,即性相分三,

谓智胜作用,自性亦所相。

以什么相可以了知呢?以法相(法尊法师译作“性相”)可以了知。其法相有三种,即智相、胜相和作用相。此外还有一个自性相,它不但是法相,“亦所相”,而且也是所相。这里的“所相”,我们译为“名相”。(《量理宝藏论》第八品中介绍了名相、法相和事相。以人为例,“人”这个名称区别于动物,这是名相,知言解义是人的法相,具体到人当中的东北人或美国人,这是人的事相。)

智相,是指通达了显空无二的智慧,从智慧层面讲的;殊胜相,这种显空无二的智慧只有菩萨才有,而声闻缘觉没有,已经超胜他了;作用相,通达任何一法的作用是什么呢?用大悲方便法去摄持,主要是从方便大悲方面讲的。

智相是从了知的层面讲的,比如说眼识了知蓝色的布匹,那么眼识就相当于这里的智慧法相,因为他是直接了知对境的本体。主要分基智相、道智相和遍智相,就是前面讲的三智的相。

胜相是从超胜方面讲的,比如说以否定常有而说无常,从断除声闻缘觉自私自利心的角度,而说明菩萨的完全利他的心,这就是殊胜相,在本体上已经超越了。

作用相是从作用上面讲的,比如说有盛水作用的是瓶子,能撑梁的是柱子,从这些事物的作用上面来安立事物的法相。

安立法相的时候,有些是从事物的本体上安立的,有些是从它的作用上安立的,有些是从与另外一个法的反方面来安立的,这里的三种法相可以这样来理解。

自性相分十六种,下面还会介绍。它们的本体都是三智,不但是自性的法相,同时也成为其他智慧所表示的所诠的意义,也就是名相。从自反体来讲是法相,从对境角度讲,也称为名相,偈颂“自性亦所相”中的“亦”字,就是说自性相既是法相也是名相。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下面都会一一广说。)

癸二(广说彼之详细分类)分二:一、宣说能表之法相;二、宣说事相自性相。

法相是能表示,前面说自性相是名相,这里用事相说的。

子一(宣说能表之法相)分三:一、证悟智慧之自性——智相;二、彼之差别自性——殊胜相;三、方便作用之自性——作用相。

丑一(证悟智慧之自性——智相)分三:一、宣说基智之智相;二、宣说道智之智相;三、宣说遍智之智相。

寅一(宣说基智之智相)分四:一、了知基之总实相方式;二、了知基之别实相方式;三、了知基之特殊实相方式;四、如是宣说之摄义。

通达蕴界处等一切基法的本体在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在世俗当中如梦如幻、显而无自性,这叫做基智的法相。下面偈颂中的十六种,每一个的后面都可以加上“基智智相”,是说了知基的某个方面的智相。

卯一、了知基之总实相方式:

知如来出现,世间无坏性。

1、借助基智加行,依于证悟对境基的实相而了知果——如来出现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持基智正等加行(有十六个相),最后真正证悟到蕴界处的一切万法本不成立、二谛双运的实相,这样才能出现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三世诸佛是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多个阿僧祇劫圆满两种资粮,通达了蕴界处为主的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而成就的。这就叫做了知如来成相,也叫做出现如来基智智相。

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之实相——世俗本体世间五蕴生灭的一切法在胜义中无生无灭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持基智加行后,通达一切法在世俗中有生有灭、以如梦如幻的方式存在,包括如来也是存在的,但到了最后,在真实胜义中,这一切都是无生无灭的,这就是“世间无坏性”基智智相。

从这个智相中,也说明了我们的修行应该是排除了单空,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认为《金刚经》讲的就是空性,说:“一切万法皆空,这就是真正的修行!”这么说是对的,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能将这里的“空”耽著为单空。我们对一切万法了知为空性,这种空在胜义中存在吗?不存在。如果存在,那就应成胜义当中虽然无生,但是有灭,已经存在了灭法,这是不合理的。《现观庄严论》的偈颂说“世间无坏性”,没有坏灭,不会存在灭的。

可能我们很难想象无灭的境界,好像无生可以理解,但无灭的话,“连灭都没有,会变成怎么样?”因为我们的分别念要么执著于有,要么执著于无,除此之外就再也想不到其他什么了。只有真正通达基智智相以后,我们才能认识到胜义当中确实是无生无灭的。

卯二(了知基之别实相方式)分三:一、了知总心之分摄方式;二、了知分别断治之详细分类方式;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缘详细分类方式。

辰一、了知总心之分摄方式:

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

知无尽行相。

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有情心之行在名言中分为八万四千等详细分类之基的智相。名言当中,轮回众生的心态千差万别,由贪心、嗔心、痴心所摄者各两万一千,另有三毒平等心所摄者两万一千,总共八万四千种烦恼,因此佛陀也就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从烦恼方面讲有这么多的心态,对治烦恼的智慧也相应地有这么多。把心的详细分类分成八万四千,也只是大体而分,就好像说人一般有10万根头发,但也有12万根、8-9万根等各种说法,一般说32颗牙齿,也有40颗的(如佛陀),有些一颗也没有;具体到每个众生,会因业力、所处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之,“有情诸心行”,是了知有情各种不同的心的基智智相。

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摄略而言,这些分别内收的入定心之基的智相。所谓“心略”,是指通过修行将八万四千分别念归摄为某一种境界,例如修净土法门时的一心不乱,修禅定时的一缘专注,修密法时的安住本来清净等;能了知这种专注所缘的心态,也是一种基智智相。

如果心没有“摄略”,没有稍微入定的话,分别念太多,自己会非常累。有些分别念很重的人,每天都是唉声叹气,这说明他想的特别多;如果能把所有这些烦恼归摄起来、一缘安住,那么即使不懂其他任何修法,至少也不会那么痛苦。

文殊菩萨传记里讲,菩萨入于破散诸魔三昧,令前来作害的成千上万魔众全都生起了无伪的菩提心,最后魔都变成菩萨了。如果能够入于某种等持,心完全可以改变。我们这里的有些求学者,原来在世间中也做过很多坏事,但心入于佛法的教义中,通过修大乘佛法以后,也变成了了不起的成就者,就好像《六祖坛经》中的志彻法师,他一开始要用剑刺杀六祖,反被六祖摄受,后来由于精进修行,也大彻大悟了。

5、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未入定的外散心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菩萨能了知未入定时心常时向外散乱的状态。刚才提到的“有情诸心行”,主要是烦恼方面的,这里并不仅仅是烦恼,而是指平时行住坐卧中心思外散,好像一刹那也不能安住。这种心思外散,通过言行举止也能表现出来,比如说听课的时候,虽然人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心一直外散;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有各种各样令心外散的因缘。这就是对未入定的散心了知的基智智相。

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在胜义中真如无尽行相本体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持基智加行,最后了知到在名言当中,心的外散、内收等一切现象都是存在的,但从胜义而言,恒时处于无尽的空性和光明中。光明主要是在三转F轮中讲到的,二转F轮中没有明显提到,主要就是大空性的境界。因此,心虽然在外面有各种行相,但心的本体实际上是在大空性、大无为法、大离戏的境界中毫无动摇、从未离开,这就是“知无尽行相”基智智相。

辰二、了知分别断治之详细分类方式:

有贪等及无,广大…

7、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心的这些法在名言中具有贪等所断烦恼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知道,凡夫位的众生在名言当中有贪心、嗔心等各种烦恼,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说,两个人的财物同样被盗了,一个人特别生气,另一个反应却没那么强烈;或面对同一个人、财、物等所贪的对境,有的人起的贪心很严重,另一个的贪心却没有那么严重。虽然大小不同,但作为凡夫在名言中都会具有贪心等烦恼,这就叫做了知所断基智智相。

8、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对治法无有贪等烦恼心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了知在圣者位时,贪嗔痴等这些烦恼一无所有;或者说是在对治的境界中无有,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能对治贪嗔痴的无二智慧,那在智慧面前也不会有贪心等所断烦恼。圣者和凡夫虽身处同样的环境,遭遇同样的违缘,其心态却截然不同。例如有两个乞丐,一个是圣者,一个是凡夫,有人来欺负他们,凡夫乞丐肯定会发怒或哭泣,而圣者乞丐则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对作害者生起极大的悲悯心,有可能还会哈哈大笑。这就叫做了知无有烦恼基智智相。

9、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此等在胜义中广大法本体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了知到心的本性或者说一切万法在胜义中广大无际,在法界中无边无垠。这叫做了知广之基智智相。心的本体、万法的本体,确实是广大不可思议。世间文学家也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的本体与法界融为一体,因此没有它所不遍的法。

辰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缘详细分类方式:

…大无量心,识无见无对,

及心不可见。

10、借助基智加行了知这些心在名言中趋入种种所缘而成为大所缘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我们能了知到,在名言中心可趋入种种所缘。且不说所有众生心的对境,就拿一个人来说,也暂且不谈生起的各种烦恼心、善心的方面,单是一日三餐就所缘甚多——早上的所缘是稀饭、馒头、泡菜,中午是米饭、炒菜、蛋汤,晚上是面块……见到悦意对境就产生欢喜心,见到不悦意对境就产生嗔恨心,天气、环境、朋友、敌人等各种对境层出不穷,我们的心也不停地趋入到各种对境中,由此可知所缘确实极其广大。

11、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有境能取的数目无量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能够了知,不但所缘广大无边,而且我们能取的心的数目也是无量无边的。根登群培说过:从年幼到衰老之间,我们的心态更换了无数次。我们通过自己的觉受来观察这颗心,也完全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比如说,今天想好好学习五部大论,明天就没有兴趣了;今天特别喜欢吃这个菜,过一段时间就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今天喜欢这件衣服,过两天就永远不想穿了。所以说,当下的心态有什么可信的?包括对人也是这样,最近我听一个道友说,他的父母七八十岁了,马上要办离婚手续了。今天觉得对方特别讨厌……(窗外传来的辩经声打断了堪布的思路。)今天觉得因明辩论很刺耳,明天又会觉得非常好听。不说无始以来的心态,就是在一天当中,也是换了无数次,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有些人打电话的时候,一会儿觉得这个人特别好,聊着聊着就开始讨厌他,甚至很想把他掐死(众笑)……如此看来,我们的心态确实没有什么可靠的。

1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以比喻在根前无法展示智慧本体之基的智相。通过修基智加行,能了知到心的本体无法在根识前展示,也没办法用比喻描述。虽然经典和续部中经常以虚空来表示心之自性,“心无有心,心犹如虚空”,但在续部中也说,如果用虚空的本体来表示的话,虚空本身也值得观察,这样推究下去,其实没有任何一种世间的比喻能够真正对心的本体加以描述。

1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在胜义中心无本体故而以五眼也不可见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持基智加行,了知到前面所讲的分摄的心,其本体在胜义中不可得。不仅仅是凡夫人不能得到,甚至佛菩萨用五眼六通来观察,也不会真正得到它的本体。如果它有本体,那佛陀是全知,依靠他的神通智慧一定可以得到,但因为心的本体本来就不可得,所以也没有什么有相的东西可以得到。所以说,不可得就是真正的获得,其原因也在这里。有时候观察自己的心,如果认为有所得,那也只能是名言中假立的所得,真正去寻找它的本体是了不可得的。这叫做了知不可见基智智相。

卯三、了知基之特殊实相方式:

了知心出等,除此等所余,

知真如行相,能仁证真如,

复为他开示。

如果没有讲义的话,这个偈颂很难解释。“了知心出等”是第十四个智相;“除此等所余,知真如行相”,这两句讲第十五个智相;“能仁证真如,复为他开示”,是第十六个智相。

1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在名言中以十四种无记见的差别而动摇等法与补特伽罗见之基的智相。“了知心出等”,若依藏文直译,应为“了知动摇等”。(这个稍微有点难,请各位一定要专注,尤其是菩提高级班的道友。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听,一直在记录,书和眼睛一直融合成“一体”,这是很好的。这就是讲考的“威力”!面对讲考,每个人都有一种压力:如果一点都记不住的话,到时候被叫到讲考,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却什么都说不出来,那怎么行啊?所以学习也要有方法,这种讲考也很好。)通过修持正等加行,了知名言当中以十四种无记法为差别的四种法见(动摇、聚集、摄集、闭合)与四种补特迦罗见(数论外道、顺世外道、裸体外道、佛教犊子部),对于这所有的基完全通达,就叫做了知动摇等的基智智相。

佛经中有关于十四无记法的记载,《智者入门》、《入中论》等很多论典对此都有探讨,下面我先对十四无记做一个简单介绍。释迦牟尼成佛成道以后,有很多外道向佛提出问题,佛陀没有回答的问题总结出来有十四条,由于这些问题都落于边际,所以佛陀没有回答(“无记”有时指非善非恶,此处则是没有予以肯定或否定之义)。这十四种无记法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关于五蕴的常有、无常、常无常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二组是我与世间的有、无、有无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三组是如来涅槃以后出现于世、不现于世、现不现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四组是身体和心是一体或他体这两种见解。

前三组各自的第一个问题,即五蕴常有、世间有边、如来涅槃后出现于世是数论外道的观点。数论外道认为万法恒常不变,只不过有时是以隐藏、不明显的方式存在,这种观点就是所谓的“动摇”。

前三组各自的第二个问题,即五蕴无常(灭后便不复存在)、世间无边、如来涅槃后不现于世是顺世外道的观点。顺世外道不承认前后世、业因果,认为一切的苦乐感受、福报全都集聚于今世,因此其观点被称为“集聚”。

前三组各自的第三个问题,即五蕴常无常二者兼具、世间既有边也无边、如来涅槃后既现又不现,以及第十三个问题——身和心是一体属于裸体外道的观点。裸体外道承许身体就是心,心就是身体,五蕴的常和无常两者都是,世间的有边无边两者都是,如来出世和不出世两者都是,这种主张可称为“摄集”。

前三组各自的第四个问题,即五蕴常无常二者皆非、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涅槃以后非现非不现,以及第十四个问题——身和心是他体属于小乘犊子部的观点。他们认为身和心不是一体,但也不是真正的他体,因为他们承许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我: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既不是常也不是断。当遇到一异、有无、常断等问题时什么都不敢承认,只好闭嘴,因此其观点名为“闭合”。

这十四个问题佛陀当时没有回答,因为外道完全是以我(补特迦罗我和法我)存在为基础进行发问的,如果对方有胜义空性、世俗如梦如幻的见解,那佛陀对每一个问题都会回答的。但他们对空性没有丝毫的了知,根本不懂“我”不存在的道理,即使做出回答,对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利益。例如,对于世间有边无边的问题,如果回答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接受,而另一部分则根本无法接受。但是,佛陀暂时用无记法的方式,那对方是可以得到利益的,因为他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我们有时候面对一些人的问题,也要学习佛陀的这种回答方式。否则,如果对方根本不承认前生后世,你就直接按某一种观点回答的话,那就会因为和对方的根本观点不符合,不会对他起到实际的利益。

(这里的“了知心出等”,“心出”是法尊法师的翻译,藏文中是“动摇”,动摇也有心出的意思吗?法尊法师有一个《现观庄严论略释》,不知道他的这个讲义是怎么解释的?也是讲“心出”吗?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下噢,学的时候要对照很多的资料,这才是真正的闻思,对吧。)

15、借助基智加行,依靠在胜义中无有自性的特点了知心实相真如无我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正等加行,了知除了十四种无记法以外的胜义智相。十四种无记法,这些是各种各样的世间见解,包括外道和佛教内部的一些见解,这些法在名言中如梦如幻地存在,而在胜义中,这些法的特点是没有任何的实有自性,包括我、蕴、佛陀等都是不存在的,这样就会了知真如空性的行相,这叫做了知真如无我基智智相。

1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证悟如此真如而现前证悟法身再为他众开示的教法法身之基的智相。通过修持基智加行,我们最终证悟万法的本来面目——究竟法身之义后,还要将此境界为天下无边可怜的有缘众生开示,这叫做为他宣示基智智相。

我们要讲经说法,前提也是自己先要通达法义,否则是无法为他人宣说的。我注意到,网络上个别辅导的人,包括这里讲考的有些人,并没有真正讲到佛教本身的意义,只是凭着自己的分别念去讲,跟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更有一些人思想粗略、胆大妄为,对所讲法义正确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仗着有点口才,就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结果更是谬以千里。所以我们讲法时一定要严格、谨谨,最好能真正明白所讲法义,即使不能完全明白,至少也要有七八成的把握;如果一点把握都没有,那就不要讲了,否则好像全部都是误解的方式讲的。

有些人讲法的时候太拘束了,特别担心自己讲错:“我可能讲不来吧?如果说错一个字该怎么办啊?”而有些人太开放了,讲的时候一点都无所谓,对要讲的内容看都没看,就开始讲:“真如,我认为有三种真如,我认为第一个是基真如,第二个是道真如,第三个是果真如。佛陀他所了知的是什么真如呢?我认为…”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有些人太担心,这也没有必要。前辈大德们拥有清净的传承,按照他们所讲的轨理去讲,应该不会错。这些上师们非常严格,即使加自己的分别念,也是在非常适合经义的时候才加,如果不适合的话,即使是与意义不相合的其他比喻,也不会随便用的,开玩笑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讲法的时候,我们最好参考前辈的讲义、注释,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同时,现在的网络、科技都比较发达,可以找到一些传法的音频、视频,首先自己很认真地听闻,之后思维、真正弄明白,再给别人宣讲,这样有所依据地讲,是很重要的。

学会中以前有个辅导员,他辅导《入行论》的时候,完全是凭自己的想象力胡乱解释,但是他嘴巴比较会说,下面很多愚痴的人都特别喜欢听:“啊,欢迎你来讲!”他连讲义也不看,光碟也不听,随便讲很多公案,这些公案跟原文也没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们辅导和讲课的时候,要尽量与前辈所开显的教义相合。对于这类在辅导和讲考时乱讲一气的情况,上师如意宝以前也多次点名批评过。

所以,我特别希望,你们能把前辈上师们开示的光盘、法本、书籍,好好地放在佛堂里面,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像上师如意宝当时讲法的光盘,以前做开示的音频,现在都觉得特别特别的珍贵。可能现在你觉得光盘有点多,但是再过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也许你会发现它不同寻常的价值,所以我们还是要好好珍惜。

卯四、如此宣说之摄义:

是摄一切智,品中诸智相。

以上十六种相,就是基智加行品中所能通达的一切万法蕴界处本体的智慧诸法相,即基智智相。

前面所讲的十六个,全部都是基智的相。所谓的基智,是从蕴界处一切万法的本体上分析,最后通达其本体都是空性的一种智慧。基智是对基法的通达,道智是对三十七道品为主的种种道法的通达,遍智则是对果法的一切相的通达,包括内有情心态的各种相、外器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相,由于如来遍知种种相,因此从了知种种相的角度而安立。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了知的,而是以法相的方式了知,这里所讲的是智相,也就是对于前面的每一个智慧,以它的认识而取行相的法相,这就是智慧法相。还有以作用而了知的作用相、以超胜而了知的殊胜相,这些也是法相,我们下面会讲到。

这十六种基智的相,一方面是说它了知本体,另一方面,它所缘的对境不是道,也不是果,而是基智。对于基智的二十七种相,或者前面几品所讲的基智其他方面的相,通过修行能够一一地了知的这种智慧的行相,这叫做基智智相。

学习《现观庄严论》不一定马上就能通达,但逐渐可以了知到万法之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我们前面讲的心的分摄、十四无记法的分析等,还是比较复杂的。《现观庄严论》的很多道理,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罗列就能一目了然,而是从错综复杂的结构中,可以发现最细微的要点。这不像看《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故事的情节读下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具体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直接说明,有时候间接说明,有时候以隐藏的方式说明另一种智慧、所缘的本体、类别、作用等。所以以前没有学过这部论的道友,可能就觉得:“到底这里面是在说什么啊?一会说虚空,一会儿说基智,一会儿……哎呦,不如还是好好睡觉吧!现在几点了?啊,已经九点了。《黄帝内经》说早点睡才会对身体好,什么基智、遍智……”我本来是好心好意给大家传授《现观庄严论》,但也有可能会有人反而产生嗔恨心,因为人的心态是各种各样的。

不管怎么样,通过对这部甚深论典的学习,很多人能够逐渐了悟到佛法的很多理论;同时也能知道,我们所修的法,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通过这种修行,最后知道胜义当中万法是什么样,世俗当中是什么样,能知的智慧是什么样,所缘的对境是什么样,诸如此类的法相,慢慢都会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