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1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九课

思考题:

1.声闻、缘觉、菩萨这三者在所证上有什么差别?

2.作为缘觉道智之因的加行道四位各有什么特点?

3.请就菩萨见道是一刹那或多刹那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声闻道智的最后一个颂词——“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是很重要的,昨天因为时间关系,我讲得比较略,今天再补充讲几句。

道友们听任何一堂课,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听不懂,至少有一两句话应该记住。虽然我讲得不好,但也是依照高僧大德和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来讲的,至少也会有一两句话值得你们铭记,其他真正成就者讲的法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应该每天记一些适合自心的、对调伏烦恼有益的教言,若能保持这个习惯,从中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我从到了学院开始,在听法王和其他法师讲课以及自己备课的过程中,遇到好的教证、教言都习惯性地记录下来,现在家里这样的旧笔记本堆了很多,其中包括1985年听嘎多堪布讲《入行论》的笔记、法王如意宝讲《大幻化网》的笔记等,虽然有时候记得不多,但每一篇都感觉极有价值。

言归正传,上一堂课讲由于佛陀以现见万法的智慧了知胜义中无有一法存在的缘故,所以声闻道智要证悟境与有境都不可得,这也就是《大幻化网》中所说的“以净见量抉择万法不成立”。当然,具足邪知邪见的非佛教徒不一定承认佛的净见量,对于这种人,就很有必要先以事势理证成佛陀为量士夫;而在我们大多数佛教徒面前,要如何成立一切万法不存在呢?就是因为佛陀以无比的智慧照见万法皆空。这样万法皆空的真理,又是完全与现代科学所得的结论相一致的,尤其量子力学专家们每每发现:科学虽然在不断更新,但是它对佛教的空性观和慈悲观不仅没有任何损害,却反而能够加以证实。

这并不是我们自夸,而是作为佛教徒理应完成的一种思想净化。特别是有一批中老年人是在极端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更需要调整自己的很多思想。

前面弥勒菩萨这句颂词,我已经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了,希望你们也能记下来。

辛二(了知所知缘觉道之道智)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因——抉择分。

壬一(真实宣说)分二:一、总说所依缘觉之特点;二、宣说所知缘觉道之差别。

癸一(总说所依缘觉之特点)分二:一、现前证悟自利智慧之理;二、无声以身示现利他之法理。

子一、现前证悟自利智慧之理:

自觉自证故,亦不依他教,

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

通常所谓的四种圣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其中,声闻是依靠善知识——佛传授的教言而修持获得成就的圣者,而缘觉又叫辟支佛、独觉,是在无佛出世的暗劫示现成道的圣者。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缘觉先前也要依止善知识听受解脱的教言,并发愿将来在佛不出世之时证道,然后他于一百个大劫中积累资粮,在即将成道的这一世,他来到尸陀林之类的地方,看到白骨便会思维其从何而来,于是发现白骨是从老死来的,接着一步步推上去,最后知道轮回的根本就是无明,就这样以逆式修行十二缘起,在一个坐垫上圆满五道所有功德,获得缘觉的果位。

一般来讲,缘觉是在佛不出世的时候应世,但从佛经中的一些公案看,有时在佛的果法期也有缘觉出现。

缘觉分两种,一种叫部行独觉,一种叫麟角喻独觉。部行独觉在修行时也会与其他眷属集聚在一起,而麟角喻独觉则一直是独自安住,不愿意跟别人交往(关于“麟角喻”,有两种说法:一说如麒麟般在山中独处,一说如麒麟头上的角一般卓然独立)。如果某个人比较孤僻,跟谁都合不拢,不管吃饭、走路老是独自一人,藏人就会形容说:“他是独觉种姓。”当然,这种比喻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而独觉乘行者并不是因为有这种不好的习气而喜欢独处,他独处是为了远离散乱愦闹,自己精进修持,因此独觉具足信心、智慧等诸多善根,唯一缺少的是利他心。

我们如果为了好好修行而独处,那是很好的,但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经常独处恐怕就不是很好,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孤独症、自闭症发病率实在太高。2012年时,有个专家说,中国在校生中有一万多人患有自闭症。根据今年(2013)新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八十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自闭症、孤独症。这种情况在佛教徒的群体中应该很少,尤其佛教徒不太可能得抑郁症。抑郁症跟孤独症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愿意跟别人说话,内心郁闷,充满焦虑;抑郁症的独特之处是:经常想自杀,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大乘修行人来讲,利他心是很重要的,而要培养利他心,就需要经常跟他人相处。如果我们的协作能力很差,那就要强迫自己多去和别人一起吃饭、一起说话,通过这样不断地锻炼,慢慢就会变得合群。这种能力,即使一个人在山里修一二十年也得不到。菩萨若没有这种能力,想利益众生是很困难的。

有人说:“出家人不能到城市里面去,一去就完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只要我们自相续的正知正念稳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能守护好清净戒律,而且度化众生也可以非常得心应手;反过来说,如果缺乏正知正念,即使身体关在山里面,贪嗔痴也一样会不断涌现,最后不一定能善始善终。所以说,如若我们总是固执着一种保守的态度,很多时候既不符合度化众生的宗旨,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汉地,人们总觉得一个人一旦出家,就永远离开了人群。我去学校里讲课,经常会有人大惊小怪:“你们出家人都可以来讲课啊?我第一次在这种场合看到出家人!”我们要用自身的行为来慢慢改变这种观念。作为在家佛教徒,也要学会适应社会、家庭等各种人群。有些人学了佛就变得怪怪的,每天光是转转经轮,什么家务都不做,家里人也觉得他的精神有问题……这样确实不太好,佛教徒还是要有点善巧方便,否则不但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最终自己的修学也不会成功。

颂词中说,独觉凭借百劫积累广大资粮的威力,即生以最后有者的身份逆修十二缘起而获得证悟,其间不需要依靠他人的教言,因此经中才说麟角喻独觉的智慧极为甚深。

佛经中称独觉种姓为中根者,他们不像声闻一样需依赖善知识的开导,而是完全以自力通达十二缘起、十善、四谛等甚深道理,最后现前果位。从佛经中的公案来看,麟角喻独觉通常是住山或住茅棚,有时也会去城里化缘。

为什么说独觉的智慧极其甚深呢?因为:一方面,他不用语言说法,这就令人产生一种非常深奥的印象。一个人的智慧,可以从他的谈吐中看出来,而如果他不爱说话,我们就很难知道他的内在水平。另一方面,独觉即生以自力通达了全部的人无我和一部分的法无我,因此说智慧甚深。一般来说,没有善知识的开导,佛法的甚深境界很难以开发,像独觉这样依靠自力通达,像永嘉玄觉禅师读《维摩诘经》而开悟,这都是很罕见的。

讲到这里,有人就会有疑问了:如果他不以语言说法,那怎么给别人开示佛法的取舍之理呢?下面就遣除这个疑惑。

子二、无声以身示现利他之法理:

若谁于何义,欲闻如何说,

于彼彼彼义,无声如是现。

即使不用语言说法,也是可以利益众生的。比如有一个公案说,阿修罗王前世是一个穷人,以卖柴为生,因为每天都要在水中跋涉,他感觉很痛苦。后来他供养了一位独觉,并发愿将来身体能长得高大无比,不必再承受这种痛苦。当时,独觉身体腾在虚空中,示现上身冒火、下身降水等各种神通,令他生起信心。

当然,佛教本质上并不看重神通;如果神通真的那么重要,那我们不如去向杂技团、气功师学习算了。我们真正看重的是大悲心、利他心以及空性的见解和证悟,谁的相续中具足这些功德,才是值得我们赞叹的。乔美仁波切也说过:“作为一个出家人,戒律清净就是最大的神通。”不过,自古以来,希求神通也已经成了凡夫人的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当某个所化众生想要听闻十善、十二缘起等法门的意义时,缘觉不是以语言来教化,而是以无声的方法——用身体示现神通,或以某种神态来表达其义(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要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意见,很多时候都不用说话,点点头、笑一笑,大家就知道你是赞同的,瞪一眼,大家就知道你不支持)。

关于“得法”,在《显义论》中是这样定义的:闻法者的心里面产生所传之法的意义,就叫做得法。比如说,一个人到我面前来请问空性的意义,我可以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看着虚空,他也看看虚空而后明白:“哦,法师是想告诉我:一切本来都是远离戏论的。”那么这就得法了。以前莲花生大士传法的时候,也是用手指直指虚空,说:“虚空就在那里。”说了三次以后,很多弟子相续中就生起了无生法忍。所以说,佛法境界的传递有时候不一定要靠语言,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也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老师若能以身作则,每天的行为都非常如理如法,那么他的身体就已经成了他所传的法。有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不辞辛劳地日夜奔波,虽然他没有说法,但他的行为是比一般人的夸夸其谈更有价值的,独觉无声的教言也一样能给众生带来真实的利益。

我们从善知识那里得到的很多教义都是语言之外的——有时是以身示教、有时是意传加持。藏地佛教徒中有个传统,如果某天要出门办一件要紧的事,就会先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一位上师面前说:“我今天要成办这件事情,请您多作意加持。”这种情况下,上师不用亲自念经,只要心里面稍作祈祷、忆念,关心一下,就会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圣者是有这种加持力的,即使不是圣者,依靠清净的发愿力也会有作用。

癸二、宣说所知缘觉道之差别:

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

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

缘觉道的境界超过声闻,但是比菩萨低一点。为什么说超过声闻呢?因为声闻对于外境的无分微尘和心识的无分刹那都没有证悟空性,而缘觉依靠百劫修炼之力已经证悟了无分微尘的空性,从而远离了对所取境的分别。在人无我的证悟上二者没有差别,但在法无我的证悟上缘觉超过声闻。跟菩萨的境界比起来,缘觉还有一定距离,因为菩萨既通达了人无我,也通达了圆满的法无我,而缘觉由于没有证悟能取空性而未远离能取的分别。因此,从所依的角度来说,缘觉在三圣者中属于中根者。我们应当知晓,由这三种差别摄为所知麟角喻独觉正道中的殊胜道就是所缘。

《现观庄严论》讲的缘觉道智,也不是指缘觉自己的智慧,而是说菩萨以无缘的方式完全明白缘觉相续中的一切境界,将这一能通达的有境命名为缘觉道智,如果套用前面讲声闻道智的颂词,我们可以说:“行相不可得,当知缘觉道。”道智所摄的每一义都是指菩萨相续的智慧境界,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缘觉道智的因是什么呢?跟声闻道智一样,缘觉道智也是在见道以上安立的,因此也是以加行道为因。

壬二、彼之因——抉择分:

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暖,

顶由达色等,无减等所显,

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

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

缘觉道加行道与声闻道加行道有所不同,在此也是分四位来宣说。

得到暖位时,通达一切万法如幻如梦、如水月一般现而无自性,唯是名言假立。假立的显现跟空性的本体这两者表面上看来好像有点相违,但实际上一点都不相违。获得了这种境界,就不会再对世间法有什么执著。学佛学得比较好的人,当然也会显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这是没办法回避的,但由于他已经洞悉了事物的本质,所以不会产生爱恨得失之心。

得到顶位时,通达色声香味等一切万法皆为空性,在本体上找不到丝毫实质,从而住于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境界。

得到忍位时,从空性方面来讲,由于证得了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等中观中所讲十六空、二十空,因而无有对空的执著;从显现上讲,认识到色香味乃至如来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无有任何可执为实有的成分,空不实有,现也不实有,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现空平等无二,这就是忍位所通达的境界。

得到世第一法位也即胜法位时,了达色声香味等一切万事万物在本体上从没有任何产生,没有产生也就不可能有住,没有住也就不可能有灭,因此说一切有为法都无有生灭。虽然小乘承许生灭是有为法的法相,但按照大乘中观的观点来看,这些法相也只是假立而已。

这就是所谓缘觉道加行道四位的境界。

我们称缘觉道、声闻道为小乘,表面上看来好像带有贬义,但其实真正从智慧的层面进行剖析时,作为凡夫人根本没资格评价说小乘道如何如何不合理。声闻缘觉利益众生的心态没有菩萨那么殊胜,在这一点上可能有值得分析之处,但除此之外,在证悟空性上面,他们都有特别殊胜的境界。

辛三(了知菩萨道之见道道智)分三:一、略说本体;二、广说十六种忍智之差别;三、摄义。

壬一、略说本体:

由谛与谛上,忍智四刹那,

说此道相智,见道具功德。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只有欲界众生才能生起见道,色界、无色界众生都不能得见道;按照大乘的观点,欲界以外的众生也能获得见道,比如《宝积经》中讲,无数饿鬼以及天界众生都在闻佛说法后生起见道的智慧。

菩萨的见道道智是什么样的呢?其本体就是现见一切万法空性的不共境界或现观。

从所证或所缘的角度来讲,见道道智有苦、集、灭、道四种差别相。佛陀初转F轮时,就将他所了达的万法真相概括在了苦、集、灭、道四谛当中,对此,凡夫人可以产生一种理解上的认知,而声闻、缘觉和菩萨则从实证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认知。

关于见道的十六行相,《大乘阿毗达磨》跟《俱舍论》的安立方法稍有不同。比如就苦谛来说,大乘见道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苦一并通达,在通达此痛苦本性时安立无间道、解脱道、殊胜道三个阶段,其中殊胜道又分两个阶段,因此一共有四个阶段;对于三界的集谛等,也是分这样四个阶段来认知。而按照《俱舍论》的观点,是把欲界苦谛和上两界的苦谛分开,上两界的苦谛算为一个,在认识欲界苦谛时,断除所断的无间道生起的智慧叫做法忍,离开烦恼的解脱道生起的智慧叫做法智,在认识色界无色界苦谛时,对应于无间道的叫做类忍,对应于解脱道的叫做类智,在苦谛上有这样的四个刹那;以此类推,集谛、道谛、灭谛也各有四个刹那,总共有十六刹那的智慧。

《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对十六行相属于几刹那的问题做过一些分析。藏地有的大德说:见道是一刹那间的事,只是因为反体不同而安立了十六个行相。无垢光尊者自己的观点则是:虽然见道是一刹那,但十六行相至少应该分属四个阶段,因为如果不分阶段而同时产生,那就有无间道变成解脱道、解脱道变成殊胜道的过失。

这些辩论均是智者们的一种智慧游舞。见道十六刹那或四刹那的说法都比较普遍,但具体来说,到底是一刹那有十六个不同反体,还是从相续中功德现前的角度安立为四个刹那?我觉得应该是在一刹那间,从所断断除的侧面叫做无间道,从智慧现前的侧面叫做解脱道,从再没有任何所断能够反抗、摧毁的侧面叫做殊胜道。

无论我们如何安立,实际上在非常细微的层面,因和果是不能用同时或者非同时来观察的;一旦这样做观察,则无论是外在缘起的种子和苗芽,还是内在缘起的智慧和障碍,都不能成立。按照因明的观点,障碍和智慧属于不并存相违,什么时候相续中产生了无垢智慧,其违品的力量是无法持续下去的。我们把见道无垢智慧的现前安立在一个成事刹那当中,这个成事刹那也不适合再分成很多个时间。

道友们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的剖析。

见道在《现观庄严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里主要是从功德的层面来说明的。要想更广泛地了解菩萨的功德,可以参阅《入中论》、《十地经》等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