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18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八课

思考题:

1.生起道智需具备哪三种顺缘?

2.解释颂词:“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

3.佛经中因何将菩萨之大悲取名为烦恼?

4.声闻道智与声闻阿罗汉的智慧有什么差别?

《现观庄严论》总共有八品,目前我们已经讲完了第一品遍智,今天开始讲第二品。

现观七十义中,表示遍智的有十种法,即发心、教授、修行所依以及四种修行等,这些在前面都一一介绍过。佛的遍智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不可能从常有的法中产生,否则就有恒有恒无的过失,更不可能是无因而生。按照《释量论》的观点,在世俗中承许佛的智慧从圣者菩萨的智慧中产生。也就是说,道智是遍智的唯一因。

第二品 道智

戊二(道无相之现观道智)分二: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二、能依有支之道智。

已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表示道智的总共有十一法,其中第一个叫做道智支分,即产生道智的条件。如果我相续中具备道智,那么就一定已经具足了道智支分。为了学好《现观庄严论》,大家要把七十义的每一个内容记清楚。

庚一、本体:

生道智之所依分支的本体是圆满能依道智的殊胜条件。

庚二(分类)分三:一、遣除违缘之支分;二、成办顺缘之支分;三、圆满作用之支分。

辛一、遣除违缘之支分:

相续中要生起道智,首先必须遣除违缘。比如说,要获得阿罗汉果位,就要先了知得阿罗汉果的违缘是什么;要获得法师的身份,也需要避免一定的违缘;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遣除往生的违缘……任何一种境界的取得都关系到遣除违品,所以首先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

本颂在缘起上与佛陀转般若F轮有一定关系。当年,佛陀在印度讲完遍智之般若法门后,欲传授道智法门。此时在座听法的许多色界和欲界天人,因前世善业而感异熟果报,身体自然具足光芒,见欲界人类的身体无有此种庄严,便心生傲慢。佛陀照见其相续,知道在这样的烦恼状态下,即使听闻般若法也不能得受利益,于是便从无漏智慧中放出自性光芒(这并不是特意显现神通神变而放光,如果特意显现,则光明将照彻整个大千世界),使这些天人如同金子面前的废铜烂铁般,身色黯淡,极其难看,以此摧毁了他们的傲慢心。

这段公案说明,我们要想获得圣者的无生智慧,就要先令自己的相续堪为法器。如果相续中充满傲慢、贪心、嗔心、嫉妒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那就根本不堪为法器,我们在讲法器的过失时称之为“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因为在有毒的器皿中无论注入什么样的汁液、食物,都会变成毒药,不能食用。所以在听受任何法门之前,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证相续清净,尤其不能有傲慢心。俗语有云:“傲慢的铁丸沾不上功德的水滴。”如果有了傲慢心,相续就根本无法被传承上师、诸佛菩萨的妙法甘露所滋润。

因此,道智支分的第一条,就是要遣除傲慢等现行烦恼。如果遣除了傲慢,就堪为般若法的法器;如果没有遣除傲慢,即使是世间的离贪者也不堪为法器。

昨天讲的《六祖坛经》中,六祖一见永嘉玄觉就问:“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有傲慢心,给他直指心性也不会有成效。因此,一切大德在考察弟子是否是法器时,对是否有傲慢都非常重视。

《俱舍论》当中讲了增上慢、过慢、我慢等七种慢,《亲友书》特别提出要对治骄慢,并解释骄慢主要是从对地位、种姓、多闻、年少、美貌这五方面的执著中产生。

听法的人当中,有些人是从世间著名高校毕业的,心里始终放不下傲慢,这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其实如果相续不能调伏,文凭再高也没有用。前段时间,有一个女博士,也是大学教授,因为感情上出了问题,就只身跑到泰国,通过人工授精怀上了孩子。她回国后,感到无处立足,精神完全崩溃。最后被家人发现时,她正独自在街上流浪。她的父母感到非常自责,因为从小他们就只关心这个孩子的学业,而没有想过培养她与人沟通的能力。我想,她本人可能也有一种傲慢心,所以在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博士毕业这么长的学习生涯中,都忽略了对自我人格的完善。所以说,文凭高不算什么,家里有钱、年轻、相貌好也不算什么,因为“残酷才是青春”,这些暂时的东西都靠不住。

昨天有人跟我说:如果年轻时能受到佛教的教育,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不会依靠贪嗔痴造那么多恶业。确实如此,很多人往往是人过中年,看到一些佛书才明白人生中的许多痛苦和失败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执著,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回头去看,就发现以前的自己特别愚痴,也会感叹遇到佛法太晚。

既然知道了傲慢之类的心态不合理,就要予以遣除,经常观清净心,对他人有一种包容。怀让禅师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怀有谦让的心。如果人人都能做“怀让禅师”,那社会就会变得很好。然而,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量太窄,什么都装不下,别人稍微碰一下都不行。就各部门的发心人员来说,我最关心的是他们懂不懂与人交往。如果一个人在跟上上下下所有人相处时都合得拢,能以智慧和能力应对得体,那他的修行应该也是可以的。

现在这个社会最缺少的是人格教育。首先要以善巧的智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好,然后再去疏通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人的群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怀不满,每天发出怨气,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充满愤恨气息的社会,这种污染是比雾霾更可怕的,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口口声声讲“和谐社会”,但如果自己跟周围的人都难以和合,那整个社会的和谐也就只是一句美好的口号,所以和谐要从自身做起,从内心做起。

辛二(成办顺缘之支分)分三:一、缘之差别发心;二、因之差别苏醒种姓;三、助伴之差别方便自性。

一颗种子要产生苗芽,需要具备能发芽的内因和水、土、阳光等助缘。同样,出世间的智慧——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大圆满讲的赤裸觉性、此处所说的道智,也需要因缘聚合才可以产生。具体是哪些因缘呢?缘是菩提心,因是苏醒无二慧的种姓,助伴是大悲心。《入中论》前面也讲,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这些因缘,仅仅依靠形象上的加持、漂亮的言语是不可能开悟的。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比较迷茫,总觉得见一个上师,他用经书敲几下头,就可以成就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相续的种姓还没有苏醒,大悲心、菩提心还没有生起,那么上师、法本、佛像等种种加持只能给你种下一点善根罢了。所以说,学习佛法一定不能混淆主次。

壬一:缘之差别发心:

境决定…

要令道智在相续中产生,外缘就是要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此即是对境决定。也就是说,有了菩提心,就有生道智的因缘;若没有菩提心,就没有这种因缘。

声闻阿罗汉虽然具有人无我的智慧,但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不能成为道智的所依。我们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出世间圣果,但如果已经发起度化天下无边众生的心愿,那就具足了生起道智的第一种因缘。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想学习大乘佛法,只要你想成佛、成菩萨,那么发菩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它,道智便不可能产生,就好像没有水土等外缘,种子就不可能长成庄稼一样。见道道智的生起要以大乘加行道的菩提心为缘,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壬二、因之差别苏醒种姓:

…普遍。

因的特点是说明苏醒种姓这一点必须决定周遍。

道智唯一的近取因就是如来藏。当然,如来藏是每一个众生都具足的,我跟社会科学院的一些学者讨论时曾开玩笑说:“从广义上来讲,所有的众生都是佛教徒,因为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佛性。”不过,尽管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的种姓,但种姓没有苏醒也是不行的,只有种姓苏醒了,才有机会出生道智。

怎么样算是苏醒种姓呢?就像《入中论》中所讲的:如果一听到空性法门就喜不自禁流下眼泪,就说明种姓已经苏醒了。现在有些人也是这样,一到寺院就莫名其妙哭得很厉害,后来就慢慢皈依了。

因此,所谓“普遍”,本义是指所有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产生道智,但此处是特指那些苏醒了种姓的众生。若种姓没有苏醒,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不能说具备道智的因。

《经庄严论》等论典中也讲述了许多苏醒种姓的相。从历史上看,很多禅宗大德是从小就苏醒了种姓的,甚至有人是在战场上杀伐时突然醒悟,马上放下兵器到寺院里出家,最后也变成了特别出名的上师。在座的出家人,很多都是本来工作好好的,但依靠某一种因缘,忽然就对世间法没了兴趣,一心一意想寻找出世间的空性智慧,这也是成熟种姓的标志。

如果相续没有成熟、佛性没有苏醒,那听再深的佛法也没有任何感觉,到了最殊胜的道场之中,遇到了佛一样的善知识,也不会有什么触动。而一旦佛性真正苏醒过来,就谁也无法阻挡,家人几次三番把他拉回去,过两天他借到路费,又跑到寺院去出家了(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刚来的时候特别积极,后来就慢慢不闻思了,最后也不用家人劝,自己就离开寺院,还俗了,这种情况不是很光荣)。

壬三、助伴之差别方便自性:

本性…

助伴的特点就是说必须具备不断慈悲本性烦恼的方便。这里的“烦恼”并不是指贪嗔痴等自相烦恼,而是大悲心的一种异名,因为就像《释量论》中所讲的一样,菩萨依靠大悲心和前世殊胜的发愿,才能够继续留驻在三界轮回中利益众生。

从表面上看来,菩萨和凡夫众生一样都在轮回中流转,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众生是依靠自相烦恼的染污力量而漂泊轮回,而菩萨则断除了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是以利他心而显现于这个世间。

之所以要以大悲本性烦恼为助伴,是因为道智一定是智慧方便双运的。也就是说,一个菩萨要住在世间,首先要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否则就无法堪忍这个世界的各种痛苦(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佛法的很多内容她都听不懂,但“娑婆世界”这几个字她听得懂,知道“娑婆”是堪忍的意思;她觉得学校对她很不公平,又没有办法,就只有告诉自己“一定要堪忍”,每天口里念“娑婆世界”);其次要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不会饶益众生。因此,菩萨不能舍弃的本性就是大悲心。

辛三、圆满作用之支分:

…及事业。

作用的分支:说明殊胜方便智慧的道智具有成办他利方便的殊胜作用。作为道智的所依身份者,菩萨唯一以饶益有情为事业,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事要做。

凡夫人每天都活在实有的执著中,所有的言语、行为乃至起心动念都是围绕着自我展开,所有的伤心哀泣也都是为了维护自我。而菩萨恰恰与之相反,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利益众生,他的生命完全是一种付出和奉献,就像灯火一样,燃尽自己,照亮他人。诸多前辈大德也是如此,一生的身口意业都是为利他而奉献,他们行持的就是佛的事业,也是菩萨的事业,这种价值观是我们因地凡夫要不断学习的。反观当今世界,东西方国家所奉行的无非是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利他只是被用来做口头文章,真正能付诸实际的人少之又少。

哦巴活佛讲记当中还特意对前面所说的不断悲心本性烦恼的问题做了一番剖析,证明其并非自相烦恼,并引用《慧海请问经》的教证,来说明菩萨以善巧方便故意入于世间之信心、正念、精进等八种善法都可取名为烦恼。

作为一个菩萨,是很需要善巧方便的。不仅如此,修行人住于此世间,无论是想弘法利生,还是想独自修行,也都需要善巧方便。

究竟什么是善巧方便呢?简而言之,如果我是一个想修行的人,那么就把修行当作我这一生的主要使命,这一点在原则上不可改变。但与此同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也不能一概放下,还是要处理好,这就体现了善巧方便。在家的修行人,有很多就是因为不具足善巧方便,经常搞得修行跟工作水火不容,最后把身边所有的人都得罪遍,自己走投无路。有一些寺院里的出家人,世出世间智慧都不错,但也是因为不具足善巧方便,在说话、做事过程中总是引起他人的不满。当然,有时候问题出在众生身上,他业力现前的时候,你再怎么善巧也没办法,即使佛陀在世时,也会有众生对他不满。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样的特殊情况,就把所有问题都归在业力上,这是不行的。

既然要在这个世间修行、利益众生,就一定要具足善巧方便,这是诸佛菩萨和前辈大德再三强调的。由于不具足善巧方便,许多人发心夭折、闻思中断、弘法利生不能持久,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不管见解多么高,相续中出离心、菩提心、觉性智慧等功德多么殊胜,像《君规教言论》、《二规教言论》、《萨迦格言》里所讲的基本的做人道理也要懂,否则在世间恐怕是寸步难行,更不要说开展事业利益众生了。

有关善巧方便的窍诀,《般若经》里面还讲了很多,但我主要想谈的是自己多年来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当然,从修行的本体来讲,修行人应该像噶当派的大德一样,谁都不随顺,这也是一种境界。但如果要利益众生,就必须有一种适应的能力。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越来越低劣、烦恼越来越粗重,如果我们不从前辈上师们的教言中汲取智慧,那么无论走到哪里,想要利益众生可能都是违缘重重。藏地、汉地、印度、西方,任何地方都有无数的凡夫人,凡夫人所想的就是自私自利,如果我们不懂善巧方便就很难与之相处。

有些人常说:“如果我在这个道场呆不下去怎么办啊?上师老人家您走了以后,我怎么办啊?您千万不要离开啊!”这说明对自己的修行没有把握。对修行有把握的人,处处都是善缘,处处都是修行的增上缘。如果修行不好,哪怕终身跟上师、道友在一起,哪怕住在极乐世界,跟他人的相处也会有不如意(这是因明当中的假设句,并不是说极乐世界真有不如意)。

己二(能依有支之道智)分二:一、无缘了知三道之现观见道道智;二、已见修行之现观修道道智。

庚一(无缘了知三道之现观见道道智)分三:一、了知圣者声闻道之道智;二、了知所知缘觉道之道智;三、了知菩萨道之见道道智。

辛一(了知圣者声闻道之道智)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因抉择分。

壬一(真实宣说)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癸一、本体:

了知圣者声闻道之道智的本体是以无缘的方式了知共同声闻之道。比如说,我是一个菩萨,我能以无缘的方式通达声闻相续中人无我的空性智慧,我的这种境界就叫做声闻道智,而不是把声闻相续中的境界安立为声闻道智。菩萨对声闻境界的这种了知,一定是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的。

癸二(分类)分二:一、认清所知声闻之道;二、无缘了知彼之道智。

子一、认清所知声闻之道:

道相智理中,由诸四圣谛,

行相…

修行共同声闻之道证悟人无我所摄的四圣谛十六行相的道相是所缘。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声闻乘苦集灭道四谛可分出十六种行相,即苦谛有无常、苦、空、无我四相,集谛有因、集、生、缘四相,灭谛有灭、寂、妙、离四相,道谛有道、如、行、出四相;按照《般若经》的观点,则有二十六种相,这在哦巴活佛讲义中有介绍。菩萨对于声闻相续中了知苦谛、断除集谛、修行道谛、现前灭谛的种种道相完全通达。

子二、无缘了知彼之道智:

…不可得,当知声闻道。

行相的特点:通过证悟三轮无缘的途径来彻底了知所知的差别——共同声闻道。

在见道菩萨看来,如上的十六行相在世俗中只是如梦如幻的存在,在根本慧定面前则犹如虚空一般远离四边八戏,了不可得,能够这样了知,就叫做声闻道智。

壬二(彼之因抉择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等之理由。

癸一、真实宣说:

圣声闻道中,由色等空故,

空无别为暖,由彼无所得,

许为至顶位。

菩萨声闻道智的因即是加行道。之前在第一品中讲过,加行道有四个不同的阶段。

在圣者声闻道中,首先对色声香味乃至遍智之间的一切法了达为空性。而且此空性也是无二无别的,不能去分别柱子的空性、瓶子的空性,或者佛的空性、众生的空性,这就是加行道暖位的境界。

进一步,通达这种无分别的空性在基道果或因体果等方面皆一无所得,连空也是空性,这就是加行道顶位的境界。

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

依于十地等,由广说无住,

即名第一法。

得到加行道第三个阶段——忍位时,对色声香味等一切万法破除了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等边执,因此称作边解脱。所谓忍位,就是对诸法空性能够忍耐,不会畏惧。有些人一听到空性就害怕,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得忍位后不会有这种情况。

对于色等一切万法在十地菩萨境界中无有能作所作、本体了不可得之理生起不可动摇的殊胜定解,这就是世第一法位。在此之后即得见道,所以这是世间修证中最高的境界。

癸二、彼等之理由:

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

为什么以上所说的声闻道智乃至整个基道果三智的对境、有境都不可得呢?

虽然通过中观自续派、应成派的金刚屑因、破四句生因、离一多因、破有无生因、大缘起因等理证方式可以推出万法不可得的道理,但弥勒菩萨在这里没有使用这些,而是用圣教量来解释:因为照见万法真相的量士夫——我等大师佛陀以遍智并没有观察到胜义中境有境所摄的任何法存在之故。

虽然在佛的尽所有智面前,能见到万法如梦、如幻、如阳焰、如电、如露般的显现,但在佛的如所有智面前,轮涅所摄的一切法都没有任何实质,因此说胜义中无有一法存在。

有些人可能会想:佛陀没有照见是否就堪为正量呢?决定堪为正量。如果是凡夫人没有照见,由于凡夫人有业障,所见有限,他没有照见不代表确实没有。比如现在很多人说:“前生后世应该不存在,因为我没有看到,而且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的缘故。”这就不一定成立,因为迷茫众生没有看到的东西太多了。然而佛陀说没有见到,就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他是量士夫之故。

当然,这个论证主要是针对佛教徒来讲的,如果对非佛教徒讲,就要先证成佛陀为量士夫,否则即使你说的是真理、是客观事实,但因为对方并不承认你的宗师,所以也不会认同此理。

很多非佛教徒之所以不承认佛陀所讲的道理,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破除,只是毫无理由地固执己见而已。依据史学界公认的说法,从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离开人间至今(2013年)已有2557年了。在此期间,有无数智者曾对佛陀的教言提出质疑,但目前为止,这堆积如山的经典中没有任何一条法理被破掉过,这并非佛教徒自说自话,而是事实。因此,既然佛陀以遍知智慧照见万法的本体在胜义中都不成立,那么这就一定是真实的。

学习般若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修行中减少执著。汉地禅宗经常说“看破、放下”,但是很多人都看不破、放不下,怎么办呢?我建议学一下《现观庄严论》。学了《现观庄严论》之后,才知道以佛陀的智慧做观察,任何法的本体都是不存在的,迷茫的众生就像是孩童在追逐彩虹一样,没有什么实义。这样一来,我们的执著就会越来越淡,逐渐消失,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学院附近的一位堪布有一次在讲《现观庄严论》,当时另一位堪布刚去县城看自己生病的亲戚回来,他就批评说:“你为什么要去看自己的亲戚?其他众生生病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去看?这说明你没有通达《现观庄严论》!”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其他众生死了我们不一定哭,自己父母死了就到处找人念经,执著得不得了,这表明我们对众生平等和万法皆空的道理并没有完全理解。通过学现观,我们的相续逐渐都会往好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