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6 幻变中的真相 >> 喧嚣中的宁静之道-演讲-中国科技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喧嚣中的宁静之道——中国科技大学演讲

『2014年6月18日』

最迫切的研究是内心宁静之道

刚刚参观了你们科技大学的“眼镜湖”、“天使路”、“勤奋路”,我对这些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特别感兴趣。在我们佛教中,也有一些象征着解脱和快乐的名字。

大家可能有一种感受:如今我们的人文环境遭到一些破坏,变得越来越“喧嚣”。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汽车喇叭声,切切实实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感受,这让世界变得非常嘈杂,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向往一种宁静的生活。

俗话说“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意思是,虽然居住在热闹、繁华的城市中,但心里却很宁静、不受影响。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是否也有这种感受呢?有人认为,在21世纪的喧闹都市里,只有离开滚滚红尘,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但其实并不需要这样。

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研究是我们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也许有些人认为是物质层面的研究,但我觉得更应该是内心的研究。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自己可以随时随地与别人联系,但内心却越来越孤独,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内心,没有获得内心的宁静。

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文化上来讲,西方文化主导的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便捷,但仅依赖于西方文化,不一定可以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认为,西方文化更注重分析物质,东方文化更注重分析内心;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科技知识,东方文化的优势在于人文道德。现在有些人要么一味地追求内心境界,排斥一切科技进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么一味地探求科技知识,对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道德、人文、伦理等不屑一顾。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

不论是为了自身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对比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般来讲,早期的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是分不开的,而且也受到了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不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都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虽然这是发现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好方法,却不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心。东方文化主要受中国的儒教、道教以及印度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影响,这几种宗教文化不但可以认识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认识内心、获得快乐的方法。

作为一名科学家,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但也不能忽视主观意识的重要性,因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客观、理性并不能解决问题,快乐的感受更依赖于内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希望

放眼世界,科学进步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但也带来了很多恐慌和不安。有些科技发明足以毁灭全人类好几次,一旦它被个别极端分子利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将面临很大危机。

哲学家罗素曾在1920年来中国讲学,之后写了一本《中国问题》。书中介绍了不同的文化以及信仰,其中他特别推崇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是世界的希望。他建议中国人,如果去西方学习,只学西方的技术知识就可以,不要染上西方机械主义的人生观,要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抛弃了传统的孝顺、仁义、忠厚、诚实等信念,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他们把电影明星、摇滚歌手当成偶像,平日里追求的也是各种名牌,除此之外,心中没有信仰,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每天都被各种广告所诱惑。

我遇到过一个年轻人,问他觉得传统文化怎么样?他说传统文化都是陈旧、迷信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虽然这是他的个人观点,但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想法。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杂志、电影、电视、广告都在宣传物质至上和享乐主义,这样下去,我们的将来会更加浮躁,很难保持内心的安定和宁静。

所以,我希望年轻人既要关注社会的变化,也要观察内心的变化,看看如何才能让内心获得满足。

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内心宁静

汤因比是上个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跟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这本书中讲过,未来社会可能比较浮躁,原因恰恰就是一味信奉西方文化。他在对比了东西方文化之后说,儒教的人道主义以及佛教与儒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来中国拥有这两种文化,一脉相传,但很多人却将它丢弃了。池田大作问汤因比:“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出生在什么国家?”他说:“想出生在1世纪佛教已经传入的中国。”这个回答值得我们深思。

有些年轻人认为,与物质条件相比,传统、宗教、人文并不重要。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也许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全世界七十多亿人口当中,大约六十亿人有宗教信仰,他们不可能都是迷信的教条主义者。如果想否定他们对宗教的认识,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多数的年轻人可能想出生在有钱、生活无忧无虑的地方。物质条件的确重要,但它需要和内心的发展相平衡。如果没有达到平衡,一味地追求物质条件,那我们就变成了欲望的奴隶,即使坐拥金山银山,欲望还是会不断增长。这样一来,我们未必会快乐。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传统文化当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佛教的修行中获得内心宁静

除了传统文化,佛教的见解和修行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内心宁静。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院士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佛学大师早已等候多时。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有些惊讶,因为这并不是出家人,而是一位科学家同时又是科技大学校长对佛教的赞叹。此外,鲁迅先生也曾说过:“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

其实,佛陀早已经将世界上的各种现象讲得很清楚了。我和朱清时院士曾有过一次对谈,我问他:“你作为一位科学家,又是科技大学的校长,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他说,他跟南怀瑾先生学过唯识宗的观点,觉得现代物理学与佛法的观点很接近。

有些人觉得他可能被宗教迷住了。这些质疑在所难免,我讲一些科学的观点,也会受到一些保守的宗教人士质疑。但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评判他人。虽然现在是言论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评判别人时,应该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偏见。

我认为科学发展与内心宁静都很重要。如果只强调科学发展,忽视内心的宁静,恐怕生活质量不会很好。很多科学家都为科学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面对内心痛苦、家庭和合等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罗素曾在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而且在数学、哲学领域都对人类社会有很大的贡献。他曾说:“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我很认同他的观点,科学家应该思考科学和传统文化、宗教的关系。

佛教不只是传说

有人认为佛教的理论没有说服力,但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其实佛教因明、中观和唯识思想,尤其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思想,与当前的科学发现非常吻合。

藏传佛教当中有一部《时轮金刚本续》,里面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叫“外时轮”,第二章叫“内时轮”,后三章叫“内外时轮”。“外时轮”主要讲解外在世界规律,从微尘积聚至日月星辰的运行,相当于汉地的《易经》。依据“外时轮”所计算出的每年日食、月食的时间,与天文学家用计算机得出的结果十分接近。“内时轮”讲解了人的生理结构,包括胚胎发育的过程等等,也与现代医学的观点十分接近。西方医学所发现的很多病因、病理,都可以在《四部医典》 和“内时轮”当中找到,这足以说明藏传佛教的深奥。“内外时轮”则介绍了如何将外在的物质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相结合,这里暂不多讲。

反观内心,寻找宁静

科学研究提倡客观的态度,这和佛教的思想很接近,因为佛教不支持自赞毁他,并且提倡客观公正。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这让我们很难客观地看待事物。比如说,我认为很好吃的食物,别人不一定喜欢。这些个人感受,是自身业力所决定的,取决于前世的习气、种子和今生形成的主观意识。

科学主要分析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所接触的现象和感受,而佛教所探讨的,主要是第七意识和第八意识,也就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是更深层的内心活动。而研究这些意识,需要修证,需要内心的稳定和宁静。因此,我希望科学家不但要认识外在世界的规律,同时也要认识内心的本来面目,因为内心对我们的作用,远远超过外在世界。

诸葛亮去世时留给儿子一句教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只有淡泊、清净的生活才会产生远大的志向,如果没有内心的宁静,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论是科学家还是佛教修行人,如果没有看淡名、权、利,很难有所作为,即使有一些成就,最终也不一定快乐。很多科学家都是在宁静的状态下获得灵感,从而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因此,内心宁静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年轻人,他对未来生活有一定的追求,罗列出了爱情、健康、智慧、才华、财富、权力、名声等等。他把这些内容拿给导师看,导师称赞他的目标很明确,但同时告诉他,里面还缺少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什么呢?导师拿出一支红笔,把年轻人所列的内容全部划掉,然后写上“宁静的心”。

我们很多人也像这个年轻人一样,追求着爱情、健康、智慧、才华、财富……可如果没有一颗宁静的心,会幸福吗?希望大家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