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9 喜马拉雅的灵魂 >>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流行-演讲-美国斯坦福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流行——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

『2014年11月20日』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斯坦福大学何氏佛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今天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堪布所在的喇荣五明佛学院,成立于1980年,在短短的时间中,它从成都西北方的一片荒芜之地,发展成了一所大规模的藏传佛教学习中心,常住僧侣多达上万人,甚至比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还多。

堪布自1985年出家以来,在讲法和写作之余,还参与创建了多所教育、慈善机构,包括小学、佛学院、养老院以及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等。多年来,堪布奔走于中国各地,常为大学师生演讲,而且,堪布的汉语讲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我作为一名汉传佛教的研究者,深感惭愧。考虑到上述种种原因,我认为堪布是以“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流行”为话题发言的不二人选。

感谢老师、同学们的邀请,让我有这样的交流机会。

在过去30多年里,我一直修学藏传佛教,也一直在为汉族人讲经说法,几乎没有间断,因为我个人非常重视讲经说法。与此同时,藏传佛教在汉地也变得非常兴盛,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开始系统地闻思修行,因此,藏传佛教在汉地兴盛,不仅仅是人数增多,见解也在提高。

当今社会,寻求内心安乐、重视信仰与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经济、物质的发展上,为此日夜奔波,内心烦躁不安。虽然有些人通过修持佛法,在生活中获得了很多安乐,但绝大多数人依然缺乏对佛法的正确认识,他们更热衷于做一些外相的善法,比如建造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像、磕头、绕山等,并认为这就是佛法的全部。实际上,这只是佛法的一部分而已,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重新认识佛教

什么是佛法呢?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说过:“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行持对自他有利的善法,断除对自他不利的恶法,净化内在的嗔恨心、争斗心等,不被恶分别念所主宰,使内心获得安乐,这种文化或者教育就叫佛法。

虽然佛教被列为宗教,但我认为,佛教更像是一种教育,它不但有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还提供了让我们越来越贤善的修行方法。而这些宝贵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得到。

当然,如果你想了解它,不论学习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要先通过听闻和讲解来理解法义,然后再实地修持,从而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印度的世亲论师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佛法包括了教法与证法两方面,所以,学佛既不能偏重理论,也不能偏重修行,而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仅把佛法当成学术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修品尝到其中滋味;反之,如果没有闻思的基础,一开始就直接实修,也不可能修得好。

逆境之中勿忘初心

从藏传佛教的历史来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有智慧的大德离开藏地,前往印度、美国以及欧洲各国。尽管当时条件很艰苦,但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闻思修行,通过佛法来饶益其他的民族和国家,结果违缘变为顺缘——现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佛学院、寺院、佛教中心,西方人开始了解藏传佛教,并且有了闻思修佛法的机会。

在同一年代,身处藏地的很多修行人,虽然没有很好的机会闻思修行,但也并未因此而放弃佛法。比如,文革期间,法王晋美彭措不但没有机会修学,平时还要从事放牧、耕田等劳动,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给周围的人传法,与大家在山洞里、树林里念经、学习经论,晚上也坚持在烛光下学习。宗教政策开放以后,我们佛学院一成立,立刻就具备很多僧才,这完全是因为法王在过去20年中,已经培养了很多法师,就像事先为佛学院准备好的一样。

去年有一位记者问我:“为什么喇荣有这么多堪布,而且喇荣的法脉在汉地弘扬得这么广呢?”这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王晋美彭措在没有成立佛学院时,便已经培养了很多堪布和僧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法王都非常坚强、勇敢,而这种品质,也一直被美国人所重视。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应该失去勇气,而要借此不断学习,努力肩负起利他的事业。

藏汉佛教师出同源

大约在四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那烂陀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学院,培养了非常多的僧才。汉地的玄奘大师,就曾去那烂陀寺依止戒贤法师,圆满了因明、唯识等诸多经论的学习,之后回汉地广弘佛法。此外,义净法师也曾在那烂陀寺学习长达十二年,并将400多部经论带到汉地弘扬。

藏地也有很多来自那烂陀寺的祖师,比如阿底峡尊者、静命论师、莲花戒论师,包括莲花生大士,都曾在那烂陀寺修学。因此,藏传佛教的很多传承也源于那烂陀寺。

除此之外,龙树菩萨、月称论师、陈那论师、法称论师,都是非常著名的大智者,对这个世界的精神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也是那烂陀寺的传承。就像现在全世界都认可斯坦福大学的水准,当时的人们很认可那烂陀寺的智慧。

信仰也需要智慧支撑

一个人在学习佛法时,固然需要信仰的支撑,但比起信仰,佛法更注重认识真理的智慧。藏传佛教强调用智慧观察世界——如果一件事物通过智慧观察后成立,那即使科学暂时无法验证它,我们也不得不接受;如果通过智慧观察后不成立,那即便是佛陀所说的话,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佛陀曾说:“比丘或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对于佛陀所讲的法,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应该用智慧去观察。经过观察之后,如果发现佛陀所说的法没有道理,那么就不值得恭敬,甚至可以舍弃,但如果有道理,我们就应该依教奉行。这也非常符合现代人所强调的客观精神。

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应该都是有智慧的人,你们可以用智慧去观察、分析,看看佛法是否有道理,然后作出取舍。

佛教中讲:“钝根名随信行,利根名随法行。”钝根者叫“随信行”,听别人讲几句天神或者上师的功德,马上就生起信心,这种信心比较初级;利根者叫“随法行”,即通过智慧观察佛法是否成立,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由此生起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

佛法甚深广大,不能只被当作一种兴趣、信仰,仅停留在了解的阶段。相反,我们应该用智慧反复观察它,进而产生不退转的定解,这才是有智慧的表现。

我非常喜欢《大乘经庄严论》的一个偈颂:“理析妙法智,恒无魔作障,得胜驳他宗,不夺成熟相。”判断一个法是否合理时,需要用智慧再三观察,如此才能产生稳固的定解,免受外界干扰,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在座有很多研究佛法的老师和同学,希望大家对佛教也能以客观的态度,运用智慧长期学习佛法,若能如此,最后就会如拨云见日般,获得真正的证悟。到了那时,不管是讲法、辩论或者摄受弟子,都没有任何障碍。

给你一记“万灵药”

总之,我认为佛法对人生非常有帮助。从大的来讲,有利于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从小的来说,有益于家庭、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对个人而言,佛法也有调伏身心的作用。比如,现在有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他们可能长期与外界隔绝,又或者一直处于某种妄想之中无法自拔,对于这些情况,现代医学往往束手无策,佛法却能给出有效的解决之道,为人们带来安乐,提升幸福感。

我在汉地就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在没有学佛之前非常痛苦,而学佛之后,人生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有勇气面对。

听说有一位美国居士,家人去世了,在这种变故面前,这位居士还承受得住,但他的妻子没有学过佛法,内心极其痛苦,时时刻刻都需要有人看护。这样的情况在藏地、汉地也有很多,原因就是没有了解生老病死的痛苦。

扪心自问,当我们自己遇到各种痛苦时,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呢?能否将痛苦转化为道用呢?

佛法中有很多方法,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帮助。若能修学如禅定、利他菩提心、空性等法门,人生的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假如你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也不应该轻视它。我去过很多美国大学,很多学者的佛法水平相当不错,这也说明现在有些人更在意内心的安乐,而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满足。

作为人类,绝大多数可能比较自私,只希望自己富有、幸福;希望自己有创意,能发明很多东西;希望自己拥有权力,掌控一切……但实际上,这样的人生并不快乐。若能放下对自身的过度耽著,自己拥有财富时,多资助一些穷人;手握权力时,多救护无助、孤单、可怜的弱者;学历很高时,用之来帮助他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所追求的人生方向,是行持利他,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