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9 喜马拉雅的灵魂 >> 禅宗和大圆满的关系-问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返回
字体: A- A A+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问答

『2014年11月19日』

(一)问:禅宗与藏传佛教对《金刚经》的解读略有不同,比如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诠释就不完全一样。禅宗中说,空性是心的真实状态,而莲花戒论师等印藏大德讲,发菩提心才能证得空性。请问您如何诠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

答:从名言的角度讲,缘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是可以安立的;但从胜义的角度讲,心不住于任何边。众生只有从一地开始,才能真正现见实相——空性,这时才能不住于任何边而发心。

《金刚经》这一句讲的是显现和空性,既讲到了“有”,也讲到了“无”。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结合世俗、胜义两方面来解读。

(二)问:摩诃衍在西藏的教授,是否在《坛经》中有所体现?

答:从历史来看,摩诃衍辩论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些人说他败于当时藏地的中观见解,也有人说这场辩论是印度(莲花戒论师来自印度)和汉地的辩论,他是败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总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从摩诃衍的传记来看,在他教授禅宗法门期间,藏地民众的确在多年间不再行持世间善法,比如供灯、转绕、磕头等,这甚至令拉萨和桑耶一带寺院里的供灯全灭了。

我记得在摩诃衍和莲花戒的辩论中,莲花戒问:“你是什么见解?”摩诃衍答:“我的见解如空中飞翔的大鹏,没有任何阻碍。”莲花戒又问:“你的见解的确非常高,但大鹏是从哪里起飞,又将归于何处呢?”摩诃衍答:“从地上起飞,最终回到地面。”于是,莲花戒说:“再高深的见解,行为上也要从基础做起,要思维业因果、前后世等。”莲花生大士也曾说:“见解高如虚空,行为细如粉末。”其实现代社会里也有很多人,嘴上会说特别高深的见解,但行为上却不行持任何善法,这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坛经》当中并没有说不用行持善法,但还是与摩诃衍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三)问:对于想要修学大圆满的人而言,应该如何打好前行的基础呢?

答:大圆满的前行包括共同前行和不共前行,其中不共前行有皈依、发心、净除业障、积累资粮以及上师瑜伽,这些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都有讲解。在不共前行中,上师瑜伽是核心,弟子相续中证悟的提升,都要依靠对上师的恭敬、祈祷以及视师如佛的信心。

现在很多人都提倡人人平等,老师和学生也要平等,虽然佛教也承许众生平等,但这个观点在修行中并不完全适用,因为上师和弟子相续中的证悟是不一样的。

(四)问:您是否认为,法没有差别,但补特伽罗的根基可分为钝根和利根?

答:佛法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即便是大圆满,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也算不上是甚深的法;如果是显宗的法,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那可以称得上是非常甚深,从这个角度来讲,法没有差别。

从补特伽罗的角度来讲,不仅显宗当中分利根和钝根,密宗、包括大圆满法中,也一样分利根和钝根,《俱舍论》中也是这样分的,就像《坛经》中所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五)问:我把佛法当作一种历史、文化、文学来研究,但并不关注因果,也不重视是否有助于弘扬佛法,这样学佛有任何价值和益处吗?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研究某个宗教,也不见得就必须要信仰那个宗教。我很随喜大家研究藏传佛教,你可以在信仰的基础上研究,也可以在平时生活、工作当中运用藏传佛教的思想、方法,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尊重藏传佛教的传统。

有些人曾拍摄了一些关于藏地的电影,把不是藏族传统的一些内容,偏偏说成是。还有人把《大圆胜慧》放到自己的博士论文当中,为此,我专门去见了他,并告诉他:“《大圆胜慧》是专门讲实修窍诀的续部,不能随意放在论文里公开,这样做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后来,他转而翻译了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

希望大家都能谨慎而行。

(六)问:如果研究佛法就是单纯地以研究为目的,这样有什么利益吗?

答:这主要取决于你的研究方式、研究目的等等。研究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展开,也可以抱有各种目的,有些会带来利益,有些则会有相反的作用,这就像很多国家都重视军备研究,但由于方式、目的大相径庭,最终导致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七)问:神秀讲“镜子上面有灰尘”,惠能讲“镜子上面没有灰尘”,那大圆满讲什么呢?

答:《坛经》中讲到,神秀禅师是渐修,惠能禅师是顿悟,他们曾对“镜子上有无灰尘”而有过著名的偈颂。在大圆满当中,镜子上有灰尘,但灰尘的自性不成立。诚如《坛经》中讲:“烦恼即菩提。”灰尘指烦恼,而烦恼就是菩提。此外,大圆满还认为,镜子的自性同样也不成立。

(八)问:您可否讲一下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大圆满在修行方式上的区别?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为什么他们的教授却不太一样呢?

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主要宣讲的是显宗教义,而大圆满的次第,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有很详细的宣讲。如果想要对《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大圆满之间的异同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再看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道次第论》。

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没有任何矛盾之处。而且,麦彭仁波切也在其论典中多次提到,宗喀巴大师的见解非常甚深,对整个雪域的恩德非常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等等。

虽然他们二位在安立空性的方式上可能有一些不同,但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观点也有一些差别,这就像学校里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略有不同,但根本目的和内容并不相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