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佛经讲解 >> 赞僧功德经讲解 >> 赞僧功德经讲解2 返回
字体: A- A A+

赞僧功德经讲记2(临时版)

仁波切 传讲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仁波切念藏文经文】

我们讲《赞僧功德经》。

今天也是非常殊胜,大家都应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吧,也应该感受得到:可能早一点听到的话,可能人生当中造的业会比较少。

现在听受这样的经文教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如果没有听闻这样的佛法,我们有时不知道取舍,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智慧。

智悲光尊者的《大圆胜慧》的前行中,有一个《前行正念处》,有一句话是说……【藏文】意思是说,不好好修行的话真愚笨。

所以,我们得到这样的人身之后不修行而空耗,不听闻法而空耗,不持戒而空耗,真的是非常可惜,也是非常遗憾。所以,难得的人身获得以后,难以遇到的善知识也遇到了,难以遇到的正法也遇到了,这么好的机会时,每个人要好好怜惜时光,哪怕一天只听一节课,这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有的人可能听不懂,可能心散乱,有一点苦恼。其实也不用苦恼,哪怕你用清净的意乐听一节课,部分应该听得懂。听不懂也没事,因为前后的发心和回向,这些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所以,希望应该对闻法的意乐不要间断。

开始很多人特别有热情,慢慢地会消失。真正的修行人刚开始不一定有热情,通过观察之后,甚至刚开始有怀疑,但慢慢深入智慧之后,真正品到佛教的美味后,他再也退不下来,这种人很重要的。

(如果)刚开始特别热情,慢慢没办法品尝到佛教的深味时,退下去的话比较可惜。

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方面,我们要修行的话,前辈的很多大德,包括托嘎如意宝和堪布贡布仁波切,按他们的有些传承,一个修行人,如果修行中不出现违缘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根本上师——作为根本上师,依靠你的上师,可能在人世中是很重要的。

你祈祷也好,很多事情要询问的话,需要一个根本上师,这个很重要的。比如在戒律上、菩提心方面的,或者密法上有几个根本上师也是可以的。就像世间中的开车也好,或者做任何技术,需要一个导师。

还有眼不见的、隐藏的,需要一个本尊。要时时祈祷你的本尊。我觉得本尊有几种也是可以的吧。比如开智慧,祈祷文殊菩萨;产生慈悲心,祈祷观音菩萨;遣除违缘时,祈祷度母和莲花生大士等等。

有时候如果不祈祷的话,可能隐藏的违缘、信心退失,也是有可能的。这个很重要。这是我想强调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方面,今年下半年开始的闻思,大家也比较有兴趣吧,因为今年的疫情和发生的一些事情,大家更觉得听闻佛法是很重要的。尤其作为佛教徒,在疫情期间,大家都有自己的依靠处。如果没有信仰,大家会很无聊的。

通过这样的无常,大家更加有信心。但光有信心不行,希望道友每天认认真真地好好地,以五部大论,包括以密宗为主的,好好闻思。

前几年,我也是因为弘法各方面的事情比较多,很多成绩优秀的人都在辅导、做事情。今年也是一个机会吧,很多事情放下来了,大家不要空耗时间,要把你的精力用在闻思上。

不然,前面已经习惯了,如果不能回归的话,也很可惜。你在茫茫人海当中皈依和修行是不容易的,现在又回到轮回中,也是很可惜的。

所以希望闻思五部大论更加积极,对你个人而言可以遣除怀疑,将来弘法利生各方面也是很好的挑战。有的人没有成熟就想度化众生,可能太早了。因为你自己基本的佛法基础没有打好,就开始弘扬佛法——弘扬佛法是很好听的,但如果内心没有一点点积累的话,可能到时候你去度化众生,还是别人度化你,也不好说。这方面要注意一下。

下面紧接着讲《赞僧功德经》。

常欲人中受乐者,

亦当供养苾刍僧,

勿以凡夫下劣心,

分别如来弟子众。

这里是说,如果常常想在人中感受快乐——如相貌端严也好,财富丰盛也好,健康无病也好,升官发财……等等世间的安乐;或者出世间的,比如声闻缘觉的果位……出世间的大乐的,就要经常供养比丘为主,或者以沙弥为主的出家人,这是让他成就和快乐的因缘。

有些人虽然不能供养,但千万不要有凡夫的下劣心——傲慢、嫉妒、谄曲、偏堕……千万不要以凡夫的下劣心来分别如来的众弟子——众弟子可能是以如来的出家弟子为主吧,这里主要是以如来的清净僧团为主的弟子,不能特别去轻易诋毁。

因为凡夫的心很难真正揣测别人的相续。前面也讲过了,比如对出家的僧团,有的人说,“这个人是六根不具的,这个是相貌丑陋的,这个人是贫穷的……”这样揣测诽谤,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圣者的相续很难了知的。

在《毗奈耶经》中,有一个王子(也有的人说是耆婆),他想供养僧众。其他的僧众他都看得上,但唯有小路周利磐陀看不上,因为他特别笨。他请的时候不想请他,而其他的僧众都过来了。他供请佛陀的僧众时,小路也来了。

其实佛陀想展现他的功德。佛陀应供完,按理佛陀的钵由阿难收回,当时阿难收佛陀的钵时,佛陀没有给他,供斋完了很久没有收钵。而小路已经获得了圣果,他知道佛陀的密意,便从很远出家行列当中,伸出如大象鼻子一样长长的手,收回了佛陀的钵盂。

这种显现,耆婆看到之后,觉得“这个比丘好厉害呀,他的手那么长!”他想看根在哪里,结果看到是自己看不上的小路比丘。那时他开始惭愧,觉得以前做得不对,便去忏悔。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象小路那样愚笨的人有时也是会有功德的——这种功德,我们凡夫人,包括佛陀身边的人和弟子,当时也是没有看到的。

大家还记得吧?我们《贤愚经》中有一个施主,就是耆陀太子,他迎请其他的僧众很喜欢,但他唯一看不上的,就是以前乞丐身份、贫穷身份的比丘。他看不惯,于是只邀请其他比丘。

佛陀告诉那些行乞的比丘(他们当中很多人获得阿罗汉果位):“耆陀没有迎请你们,你们去北俱卢洲去接受自然稻。然后过来,我们先到王宫中去。”那些证果的、到了北俱卢洲取回自然稻的比丘,纷纷从天而降,来到王宫。

耆陀因此产生了极大的欢喜心,便问佛陀,这些庄严的僧众是从哪里来的。佛陀回答,“他们是你看不上的乞丐比丘,是从北俱卢洲接受了自然稻,你放心吧,他们不会享用你的食物。”当时耆陀太子产生了欢喜心、信心,自己忏悔。也有这样的。

有时在僧团当中,有些可能看起来“哦,这是庄严的僧众、庄严的出家人、庄严的外表……”现在很多人是外表,但有极个别的是内在的庄严——戒、定、慧方面比较重视。

但有些显现的是不那么庄严,他原来出家的时候原来的身份不是很高贵,还有个人的智慧、禅定、戒律不怎么样,这样的人我们往往看不上,看不起,这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凡夫的下心,有时难以通达别人内心的境界。

虽然像佛陀时代那样了不起的阿罗汉显现神通不一定有,但哪怕他的心相续中受一分戒律以上,披袈裟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一般在家身份,要对所有的出家僧众观清净心。

出家人也是一样的,虽然你是出家人,但对别的出家人看不惯——这个也是坏人,那个也是如何如何……这样实际也是不合理的。

这里讲到,不要以凡夫的下劣的心来观如来的清净弟子。

若有清信士女等,

能于十念生信心,

平等供养苾刍僧,

是人获得无量报。

这里讲到,如果非常有清净的心,这样的善男信女——善男子、善女子,能于十念生信心——能对僧众、对出家人刹那生信心,或者十念是一刹那,在非常短暂的时间中生信心。比如他到了清净的圣地,到了寺院里面,或者在僧众面前对他们生短暂的信心——十念,或者十分钟,或者十秒钟,这样的短暂的信心,应该平等地供养比丘僧也好,或者沙弥。

与前面讲的一样,应该是平等的。

一般来讲,供养僧众可能会有这样的:你们当中会对比丘僧众供养,(昨天讲的)对老比丘们做供养,或者对清净戒律的僧众们做供养……这样也没有必要吧!以前也有过的,有的人说要对六十岁以上的供养——听说汉地有这样的。有的小沙弥,比较可爱的;有的只供养比丘,不供养比丘尼……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信心不同吧,其实如来的僧众,穿着袈裟的都是一样的,要平等地供养。

是人获得无量的善报。

我看到《大般涅槃经》中讲到,如果有些人出家,剃了头发以后,披上袈裟,没有受沙弥十戒,有些长者来请僧众为受戒者也好,为大众,“虽然没有受戒,也可以收在僧众当中。”

这个依据,你们以后可能用得上。

比如已经剃完头发,但没有受沙弥戒,或者受比丘戒,但一段时间中,能否享用僧众的僧财?根据我提供的《大般涅槃经》的观点,这里讲到了,虽然没有受戒,但如果对方供养的话,也可以属于僧众当中。

比如有的寺院中,现在可能十八岁以下的僧人基本很多没有,以前有十八岁以下的僧人,他到底能不能享用念经钱?或者刚剃完头,但还没有受戒,这段时间中,到底能不能享用僧财呢?那么《大般涅槃经》中讲了,(有人出家剃发虽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弥十戒。或有长者来请众僧。未受戒者即与大众俱共受请。)虽未受戒,已堕僧数。虽然没有受戒,但他可以属于僧众行列当中,所以接受供养应该是允许的。

所以我们供养时,并不是说受完戒,或者多少年岁的,或者某个地方的出家人……比如在一个寺院当中,以各种方式来分开,实际是不合理的。

你用清净的心——反正我是供僧的,这种方式可能会比较好一点。

这是说,用平等的供养,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短暂的信心。有的人经常讲,“以前很有信心,但最近信心退失。”自己特别惭愧,很伤心,其实作为凡夫人,除了个别前世因缘特别殊胜的以外,信心特别稳定、禅定特别稳定的人,不是特别容易。

哪怕是短暂的信心,那么利用这个信心,可以做些善事——念经也好。过段时间,我们作为凡夫人,产生烦恼,也是会有的。但再过一段时间,就有可能会产生信念。所以凡夫人的心,如夏季的天气一样,时而善,时而恶,这是正常现象。

所以自己的心产生善念时,不要过于开心,“啊!我的修行太好了!这两天我一直产生信心和清净心。没有任何一点恶念,我会不会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不要这样,不然,明天可能偶然的事情,你大发雷霆也有可能的;有时候产生嗔恨心,谩骂道友,自己觉得“我太失败了,完蛋了!我再也没有希望了!”也不要这样想,或许明天会雨过天晴,一切是善妙吉祥的,有可能的。

所以,凡夫的心态会有变化的。因此说,善男善女于十念中供养的功德,也是无量的。并没有说你长期性的、长年如一日、恒常不变的心供养。并没有这么说。

所以,我们有信心时,如《入行论》中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这种善心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有的时候,也是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加持,自己应该做一些善事,哪怕是听一节课也是非常好的。

若于僧中起邪见,

当来定堕三恶道,

世尊亲自以梵音,

金口弘宣诚不妄。

就是说,如果对出家人的僧人产生邪见——对他的见解也好,他的相貌也好……反正以种种因缘产生邪见,当然这个僧众是僧人中的个别人,或者很多人,对他们产生邪见的话,那这个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未来是一定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

以前的《本事经》中说,邪见害愚夫,如火烧众物。就是说,邪见会伤害愚笨的凡夫人,它就像是火一样,什么房屋、草森林一切都会损坏无余,同样,一切善根毁坏的话,一定会堕入三恶趣,感受无量的痛苦。

这一点,实际上是我们大慈大悲的佛陀,亲自以六十梵音,在不同的经典中用金刚语宣说的,绝对一举欺惑的。就像《金刚经》中所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是真正的实语者,是金刚语者,整个世界可能会有变化,但佛陀的金刚语说妄语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有的,他了知一切万法的前因后果。

所以,如果一直对僧众起邪见诽谤,一定会堕入恶趣的。这不是其他人说的,是佛陀在不同的经典中说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心,哪怕看到不如法的事情,也要尽量不诽谤,尽量自己去忏悔。这是很重要的,是佛陀的金刚语,是不会有欺惑的。

下面的意思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宁可遭受世间的各种痛苦,但千万不要诽谤僧众,或者毁坏出家人,是这个意思。

宁以利刀割其舌,

或以捻杵碎其身,

不应一念嗔恚心,

谤毁如来净僧众。

首先是用利刃和捻杵来比喻。

宁可用非常锋利的刀刃砍下我们的舌头,宁可用捻杵——是一个工具,用它来摧毁、粉身碎骨我们的身体,这样是很可怕的。我们在众合地狱中讲过很多痛苦,自己的舌头用刀割是很可怕的,我们的身体在一个大的容器中,用其他的捻杵磨或者摧毁,也是极其可怜。

但这样只能毁坏我们这一世的身体,生生世世是不可能毁坏的,人的一世身体毁坏不是那么严重的,而不应该以一念的嗔恨心来毁坏、诽谤如来的清净僧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用嗔恨心谩骂、诽谤,这是很可怕的。出家人作为对境,阿阇黎作为对境,僧众作为对境,菩萨作为对境,以非常严重的嗔恨心来谩骂,是特别可怕的事情。

在《法句经》当中,有一个出家人在入胎时,他的母亲身上有特别难闻的味道,象屎尿一样特别臭。他生下来时,周围的人都觉得特别臭,而且他特别喜欢吃一些不净粪,喜欢喝尿,很多比丘特别讨厌他,但他经过修行,慢慢获得了圣果。

后来众弟子问是什么因缘,原来,以前在佛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寺院的住持,他当时谩骂一些人,让他们吃一些粪便。所以,后来好象那个人是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他谩骂他。他示现神变后,也作了忏悔,但在五百世中一直转生为丑恶的人。因为当时用嗔恨心,以恶语谩骂。

有时我们生嗔恨心,可能会用特别肮脏的语言——比如畜生呀,愚笨呀……这是很可怕的。因为短短时间的一个谩骂、一个嗔恨心,可能多生累劫感受痛苦。对个人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负处。

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对严厉的对境时,尽量安忍。哪怕安忍五分钟、十分钟,可能嗔恨心会消失。当嗔恨心消失时,可能自己的恶口骂人、粗恶的语言会不出现。

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当然在理论上我们要明白,有时在真正遇到事情时,作不凡夫人很难以掌控自己的心。如果心没办法掌控,那他可能会用他的行为——他派自己的身体来殴打,派自己的语言来谩骂。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内心当中要有坚定的决心——我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心。不产生嗔恨心有点困难,但是依靠嗔恨心谩骂别人果报是非常可怕的。

这里的道理是这样讲的。

宁以吞大热铁丸,

宁便口中出猛焰,

不应戏论以一言,

毁骂出家清净众。

我们在生活当中,宁可吞食非常大的、像山王一样大的火热的铁丸子,吞下去的话,肯定脸上会烧坏的,非常可怕的。

宁可吞这样的铁丸也好,或者其他的原因,口出冒出熊熊烈火。这样的话,本来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它的果报是这一世的身体毁坏。

我口吞铁丸也好,口冒烈火也好,可能这一辈子……就像有些人自焚也好,有的人在起火中燃烧,可能这样就死了,短短的十来分钟之内可能会死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不是生生世世感受痛苦的。

但是如果以戏论——以分别心也好,或者以嘻笑的方式来谩骂、诽谤出家僧众,那么这个果报更是可怕的。

以前,《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也有这样的公案吧。说佛陀与阿难到城市里,看到在不净粪中有特别肮脏的虫,这个虫的形象好像是人的形象,它一直在哭着。他们一起回到了灵鹫山。阿难问佛陀,那个虫特别可怜,它到底是什么果报。

佛陀说,当时有一些婆罗门供养僧众,里面有一个出家人对自己的常住僧比较关心,但当时来了很多外来的、新来的出家僧众,这时,他只给原来常住的人,不给新来的人。

新来的人有点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施主供养的是现前僧——当场的出家人。你为什么不给我们?当时那个人就开始谩骂他们:“如果你们想享用,难道不吃屎尿吗?”因为这个原因,在多少劫中,他一直在粪坑中感受果报。

所以我们上厕所时,看到有些蛆虫,有些确实可能是造了罪业,因为这个果报,生生世世在那里感受痛苦。

如果我们吞了铁丸,或者口中冒火,会是特别可怕的,但像这样造业的果报是没有的。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当护于口,口之过患胜于猛火。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口业,因为口中所出的过患,远远胜过口中燃烧的火焰。口中燃烧的火焰,可能会在短暂的时间将身体毁坏无余,但长期来讲是不一定的。

因为我们造了这样的口业,确实在生生世世中,是比较严重吧。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包括自己,为了管理也好,为了一些事情,也经常造过罪吧。

以前法王讲《贤愚经》和《百业经》时,一段时间中很害怕,毛骨悚然,不敢随便起外号、粗语骂人,是很少的。但凡夫人好像时间过了以后,前面的教言都会忘的,因为自己的习气,又很容易复发。有时不小心中也会造了恶业。

我想今天,僧众们一起,也是殊胜的对境,大家一起来念百字明和金刚萨垛心咒吧。这么多僧众一起忏悔,以真诚的心,对以前所造的恶业,在诸佛菩萨面前,对所造的口业,我想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以肮脏的语言谩骂……业还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还是一起来忏悔。

【僧众一起念咒】

下面继续说啊。

宁以利刀自屠割,

残害支节毁肌肤,

不应戏笑调凡愚,

何咒打骂苾刍众?

这里说,宁可用锋利的刀来屠割或者残害自己的四肢——手和脚,同时以利刃来毁坏自己的肌肉,所有的身上的肉可以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自己的四肢也可以割下来,可能今生没有什么希望,因为四肢肌肉全部砍完了,割完了,没有什么希望。

但这样的果报,只是失去一生的生命而已。而不应该用嬉戏、玩笑、讥笑的方式来调侃凡夫人,即便对境是凡夫人,不能讥笑、谩骂、诽谤,更何况说,用咒语,或者用其他的武器来谩骂、殴打比丘僧众。这样更是可怕的。

也是刚才引用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有一个三藏比丘,好像以前在《极乐愿文》中讲过吧。

有一个三藏比丘,他上面有一个上座比丘特别了不起,但他的声音不好听。他就经常讥笑比丘的声音象狗一样,因为这个原因,他在五百世中一直转生为狗,感受痛苦。

所以世间中,不能用恶语谩骂,或者用咒语诅咒,或者用棍棒殴打,对凡夫人尚且不能这样——凡夫人是指在家人吧,对一般的在家人,包括动物都不能这样,更何况经常对世间中的,什么“矮个子”“小胖子”“瞎子”“聋子”……世间中爱取一些难听的外号呢。

包括父母也是一样。有一个亲戚,他有十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难听的名字,我现在都不敢称呼,他反正是用特别难听的动物的名称——恶狗、牛头、马嘴……这样也是非常不好的。

包括对自己的朋友,包括开玩笑的方式,取外号等,也是非常可怕的果报。

所以,宁可用利刀砍自己,但是我们不能对别人这样。

有时我们看到网上,那些人专门学一些破口骂人,特别可怕。他们对所有的肮脏语言都会说出来,而且这方面“口才”是很好的,我有时看到有一些领导也是这样的,尤其我们四川人,特别爱骂人。有些有一定身份的人,一旦口出这样的语言,一下子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所以,有时对于人,从他的语言当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水平也好,人格也好,或者品味等,都能看出来。

所以应该尽量用文明、文雅、清净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表达,也要用温和的语言,这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出家人,作为佛教徒,要显现出他庄严的身相吧。在这种情况下,说话最好……可能有些场合不得不说,说得严厉一点,但说的时候,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护持。这样也是非常好的。这一点很重要。

下面是又是同样的比喻。

宁以自手挑两目,

宁于多劫受生盲,

其于习行离欲人,

不应恶眼而瞻视。

宁可以双手挑自己的双目,宁愿多劫中受生生盲——不是中间眼睛瞎了,而是天生的,从生下来就是双目失明的,这样的人。

宁可挑自己的眼睛和生盲,这只是这辈子很可怜而已,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

但不能习行离欲人——对长期修行、长期行持远离贪欲的出家僧人,不能对他们以恶言瞻视——不能用斜眼呀,白眼呀……有的人可能口中不敢说什么,但就是瞪一下!(不知道怎么学的……众笑)不能这样子。对吧?

有时可能,怎么说呢?不能用这种表情,这种眼识,还是对严厉的对境——僧人也好,上师也好,或者金刚道友,可能凡夫人产生烦恼,产生嗔恨心是很难对治吧,一般应该用很慈悲的眼神来对待众生。

否则,现在获得人身是眼睛很好看,可能经常这样,下一世眼睛不会很好的。不管是用一只眼睛,还是用双目,经常瞪别人,斜视,下一世可能眼睛真的斜了,不知道科技方不方便,即便是方便,换一个假眼珠,但假眼珠也是很不方便的,时时要换,现在的医疗水平还是可以的,但假眼球是看不到东西的,也是很可怜的。

所以即生中眼睛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看到身相不好的,也有原因的;看到生病的,也是有种种原因的。所以三世因果不得不相信。

为什么一家人,比如有三四个孩子都是健康的,只有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或者其他人都是可以的,只有一个人六根不全,每个人的因和缘都是不相同的。

宁毁精舍及制多,

宁焚七宝舍利塔,

勿于僧中出恶言,

诽谤如来清净众。

宁可让我毁坏精舍——佛教的一些道场,制多,可能是没有舍利的佛塔,我想制度是不是塔庙、庙宇?

毁坏精舍也可以,毁坏塔庙也可以,宁可焚烧七宝的舍利塔,这些肯定是有很多罪过。

比如毁坏寺院,毁坏出家人的僧房,拆一个人的木头房子、崩克房子、水泥房子,有时拆一些寺院,拆一些佛像、拆一些佛塔,那这个果报是很可怕的。

但是更可怕的是什么呢?在僧人中以恶语诽谤,不管是有因诽谤,还是无因诽谤,但因为你的语言,很多人开始产生邪见。

这是一个方面。为什么这样呢?

毁塔之人自堕落,

经无量劫受诸苦,

好说众僧短长者,

自堕亦引无量众。

毁坏塔也好,毁坏寺院的人也好,他自己造那么多罪业,会在无量劫中感受地狱的痛苦、饿鬼的痛苦,肯定会痛苦的。

好说众僧短长者,自堕亦引无量众。

刚才诽谤僧众的话比毁坏塔还要严重。因为他自己毁坏塔只是自己堕落,如果没有劝别人做什么的话,没有让很多众生堕落。

而在僧众中经常说僧众的长短,是非,因为他的语言让很多人知道了——其实语言是很可怕的,因为它一传十、十传百,本来这个僧众没有过失,如果但说“这里很复杂啊……”有一些居士真的很可怜,他们去寺院里以后,不好好修行,不好好忏悔,不好好闻思,经常讲一些是非,“这个上师和那个上师不好”“这个道场不知道到了那里非常复杂的”,“僧人中,那个是破戒的,那个是犯戒的……”因为他是心烦意乱的,所以在他的世界中是脏乱差的,什么都是不如法,什么都是特别恶劣的。而且通过他的语言,加上现在有的人不经观察,“哦,那我不去了。”

现在有的地方语言比较开放,在网上什么都说的话,本来是清净的道场,僧人也是很清净的。但有的人无因诽谤,有的人相信了,有的人没有完全相信,但产生了怀疑。有的人比较坚定,对道场和僧人很有信心,哪怕成千上万的人说什么,自己的心如山王一样从来不会改变,极少数的人是这样的。但大多数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稍有风吹草动,就不经观察,开始随风而飘,最后自他都造了很多的业。

所以现在有些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他可能会诽谤一些,这种诽谤造成很多人堕入恶趣。

包括很多佛教徒,信仰不清净的话,最好不要去寺院。因为去了看不到好的。比如有眼翳的人看到海螺是黄色的,有邪见的人不管到什么道场,确实都是不清净的。这样的心引发出来的语言,也是不清净的。那这样的人,到一个道场当中,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是自他的过患,和自他的痛苦。

所以说,如果听到道场或者僧人的是非,我们最好如《心性休息》和有些教言书中所说的,“捂着耳朵,不要听”。即便是事实,也没有必要观察它,你又不是他的监督者,不是他的监理(我们的工程专门有看质量的监理);你也不是监事员,你如果寺院的监事员的话,你应该好好督察。但你不是这样的,何必去造业呢?没有必要的。

因为有的人是有目的,很多人的语言稍微变一下,就变成另一种形式。有些人看到一个事情,但由于两个人心态不同的原因,说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作为修行人,人生是多么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本来的初发心是行善法、获得解脱。结果不但不行善法,反而依靠善法堕入更深的地狱当中,这样就不划算了。

我们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本来不学佛,也不会造这么大的业。学了佛之后,可能明白了一点道理,可是以所造的这种恶业,堕入更深的深渊中去了,那么这是特别可惜的事情!

是故智者善思量,

勿于僧中起轻慢,

善自防护口业非,

莫谈此持彼犯戒。

所以,作为僧众,一定要再三地善加思量、善加观察,千万不要在僧众中起傲慢和轻毁心。

一定要善加保护或者防护自己口中所造恶业,说各种是非,造各种恶业。

莫谈此持彼犯戒——千万不要谈“这个出家人是有清净戒律的,那个出家人是不有清净戒律的”。经常谈“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这个是清净的,那个是肮脏的……”每天这样评价,实际也是不合理的。

《十住毗婆沙论》中说,佛言与我等,乃能量众生(若佛如是说,谁能筹量人)——说佛陀能与我一样,能衡量众生,这样的人是很少的意思。

若以外量内,而生轻贱心,——如果以外在衡量内在,而产生轻贱心的话,败身及善根,命终堕恶道——如果用外在形象衡量内在的境界,那这个人已经毁坏了善根,毁坏了一切,这个人命终堕入恶道,是特别可怕的。

有一个《法句戒行经》,以前上师法王讲过的。佛陀呵斥了六十位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该守的戒不好好守,该听的法不好好听,该修行的不好好修行。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很早前,他们造下了谤法罪。

这六十位比丘,对其他人的修行和戒律产生了嫉妒心,所以生生世世,在地狱中多少,在饿鬼中多少,在旁生中多少劫,最后在人中变成了聋哑盲人……

所以现在的人生当中,有一些修行不好的,戒律不好的,闻思不好的,还是有原因的。如果现在不断地侵毁别人的话,这是特别可怕的。

《法句戒行经》在《大藏经》中是有的。好像它还有另外一个译本,叫《弥勒菩萨所问经》(有称《弥勒发问经》)讲弥勒菩萨的,以前法王讲过,讲了六十位比丘,当时是讲了四堂课还是六堂课,我们藏文中是有的,我记得有几个译本。

《法句戒行经》是隋朝时译的,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如果方便的时候可以翻阅。翻阅大藏经的机会还是有的,有时间的话可以翻阅,用清净的心观察。有的人工作发心比较忙,有时间的时间,要尽量念咒语、或者看一些书。

我想部门的管家,也不是说一直念咒语不发心,但也不能完全说不能看书,不能念咒,这也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对工作发心不是特别影响的话,看看本班所学的法,一边做事情,一边发心,一边闻思,这也是可以的。

其实我是这样想的:能干的人发心也能干,修行也能干,什么都能干;不能干的人既不能发心,又不能作行,甚至在僧众中有很可怕的地位,随时都会给大家带来特别大的痛苦和危害。

所以有时看一下经文,是非常殊胜的。以前我们刚闻思时,借一本经书,借一本论,是特别困难的。

现在不同,找一个教证也好,找一部经典,大家都有这个机会,应该与以往比起来,很方便。

(还有多少?不能太广了,是吧?)

若一恶言毁沙门,

当堕泥犁受极苦,

从地狱出得人身,

即招聋盲喑哑报。

如果用恶语谩骂沙门,谩骂出家人,诽谤出家人,他一定会堕入地狱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地狱果报结果后,可能会感受饿鬼的痛苦、旁生的痛苦。获得人身时,也会变成六根残缺的人——聋子、盲人、喑哑、跛子……,有时我们看到乞丐,眼睛瞎了,耳朵听不到,这个情况各个国家都有。当然不仅仅是沙门,谩骂凡夫人也有,这里主要讲出家人。

如果以恶言谩骂,确实是很可怕的。有时网上也好,世间也好,有时是业力的原因。如安世高的故事,本来没有做任何坏事,但有的人就是看不惯“这些沙门!这些光头!”有时没有原因,一出现沙门,就气得不一般。这个原因可能与前世有一定关系,这种人特别可怜。

今生当中看到这些报应,与这些是因缘有一定关系的。

世间多有愚劣人,

谈说僧尼诸过恶,

因兹堕落恶道中,

永劫沉沦没苦海。

世间中很多愚笨、恶劣的人,对其他(比如世间的政治也好、经济也好)都没有兴趣。他特别喜欢说,“这个尼姑长得怎么样了,她怎么么破戒了……”“这个僧人有什么过失……”经常看他们的过失。

因为这个原因,堕入恶道当中。因为经常说长短的原因,堕恶道当中,多少劫当中沉沦淹没在痛苦的大海中,一直无期解脱。

很多佛经中,包括《毗奈耶经》、《出曜经》等有很多公案,但时间的原因不讲很多。这些人还是很可怜的,下一世的下场不乐观,大家应该清楚的。

大悲世尊礼大众,

尊敬和合大德僧,

诸佛尚自致殷勤,

何况凡夫轻慢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恭敬供养呢?

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他经常顶礼僧众,非常尊重和合的僧众。像佛陀断证圆满功德的,他们尚且亲自对僧众如是迎请,那我们什么过失都具足的凡夫人,为什么要轻慢僧众呢?

大慈大悲的佛陀对僧众都这样恭敬。有的经典中说,僧人生病时,佛陀亲自来照料。

戒律当中讲,大爱道比丘尼,有一次织了金线的衣服,准备供养佛陀。因为她以前是佛陀的乳母,佛陀没有接受,让她供养僧众。

大爱道比丘尼说,为什么?我以前对你那么好,人不接受,却要我供养僧众?佛陀说,僧众的功德更大,比我大。

所以,有些经典中,佛陀对僧众特别恭敬的原因是这样的。佛陀尚且如此尊敬和合僧众,我们凡夫人有什么资格侵毁,有什么资格谈论呢?

法王如意宝特别重视僧众——不能轻易毁谤啊……凡是常住的僧人应该是清楚的。

世间多有信心人,

崇重世尊弟子者,

闻说三宝短长时,

怨于僧中起邪见。

世间中非常有信心的大多数人,他们非常崇拜尊重世尊的出家僧众。大多数是会这样的。

闻说三宝短长时,怨于僧中起邪见。

本来世间人,他们对佛弟子也好,对僧众也好,是很有信心的。但后来听说了三宝,尤其是僧众的各种长短——“你不要去那里,那里是很不好的道场,我去过,那里有破戒僧,那里是没有闻思的,全是搞世间八法的,那里的出家人全是做生意的……”

有的人比较会说,可能是前世的业力,在造恶业方面的“口才”特别好,在造善业方面的“口才”特别不好,什么也不说,一句不会说。我们藏地人说,好像是嘴里含了石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说过失,“哦,我知道,我当时亲眼看到的……”马上变成了另一种人。

让他背颂词,他死活也背不下来;让他诽谤别人的过失时,比喻呀,公案呀,就像《妙法莲华经》中所讲一样,什么理论都说得出来,人与自己的因缘还是有关系的。有些人造善业特别擅长,有些人造恶业特别擅长,应该与自己的福报还是有关系的。

他们听到这些之后,怨于僧中起邪见。觉得僧众很不好,三宝很不好……然后对僧众起邪见。

因此退败诸善人,

毁坏如来清净众,

不见贤劫千世尊,

是故智者应思忖。

以后自己,尤其是道场也好,如果听到别人说什么,一定要亲自看到,“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亲自见到的话,有些语言真的会夸大其辞,可以加固,可以捏造的。人言可畏,很可怕的,不能轻易相信,不然,自己也毁坏,别人也很容易毁坏。

我是经常听到别人的长短是非时,如果不是与管理有关,与道场有关的话,我一般不去评价,“哦,这样啊……”我不会说,“哦?怎么样?结果?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他明白什么呢?也会去弘扬这种精神。

这种人因为对僧众起邪见之后,开始退失信心,所有善根人的信心都退失了,开始毁坏如来的清净众。这样的原因,不见贤劫千尊佛。

原来的信心也退了——很多人的信心依此而退的。我们即便不能加以弘扬正法,也不要因为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导致让别人见不到如来,见不到三宝,也不要毁坏别人的善根吧。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要做到守口如瓶吧。这样可能比较好一点。

是故智者应思忖,所以作为智者,应该善加思维。以前可能无明的原因,因为没有正知正念的原因,因为烦恼深重的原因,可能不懂。从现在开始,要尽量不说僧众的是非。这是真的很重要的,不然,毁坏别人的善根的过患非常大。

就象前面所说,毁坏佛塔,自己堕落。但通过你的因缘毁坏的话,那多少众生的都已经毁坏了。多可怕,多可怜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正知正念来守护。

以前嘎举派的很多大德说,如果有一把锁,最好在嘴上加一个锁,钥匙交给别人。如果需要吃饭时再打开,嗯嗯……吃完再锁上。这样多好,不造业。

有的道友禁语,但有的人会开口说几句别人的过失,然后又不说话了,“我禁语”,这样不好。

好吧,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今天的时间到了。